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现象,将此文顺畅地译成现代汉语。2、通过对屈原和渔父的对话的分析,认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一、导语:“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世界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名作《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被生活的困境逼到了死角时的发问。如何解答好这个问题,真让世人难为。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为了完成传世之作《史记》忍辱负重,选择了生存。孟子却说:“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其实,生与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死与生的价值,“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才是价值之根本。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渔父》一文,走进屈原的内心世界,去探求他的人生价值,去瞻仰一位伟人的“身之察察”、“皓皓之白”……生与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生与死的价值。让我们来看看屈原是如何选择的?二、知识介绍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屈原的作品计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骚体诗:亦称“楚辞体”,古代诗歌体裁之一。起于战国时楚国,因为这种形式的诗歌以屈原所作的《离骚》为代表,到了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与萧统的《文选》等作品中,就用“骚”来指称具有楚辞特点的诗歌,后人便称之为骚体诗。骚体诗在形式上打破了《诗经》那种以四言为主的体制,在民歌的基础上又继承了散文的笔法,句式长短参差,形式比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语势,富有抒情成分和浪漫色彩。骚体诗的形成,是诗歌形式的一大革新,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三、关于本文:见教材P75注释①。补充:《渔父》的作者,历来说法不一。现代研究者一般认为,此文并非屈原所作,“可能是深知屈原生活和思想的楚人的作品。”(郭沫若语),考之作品的实际,这一推断比较可信。•gǎohāogǔbūchuòlí•枯槁蓬蒿淈其泥餔其糟歠其醨•guānguànménwǎnguǎnhuàn•弹冠冠名汶汶莞尔东莞浣溪沙•zhuóhùnzhuóyìnìng•濯吾缨混浊鼓枻宁愿渔夫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概括第一段内容•屈原流放江潭•渔父见而问故•概括第二段内容•渔父诚心劝告屈原•与世推移随波逐流•概括第三段内容•屈原断然拒绝,宁赴鱼腹,•决不受尘世之垢,同流合污•概括第四段内容:•渔父在歌声中离去五、问题探讨:1、本文塑造了屈原怎样一个形象?显示了屈原怎样的人格?屈原是一个始终不渝地坚持理想、不惜舍生取义的生活中的强者,是一个不随波逐流,不苟合,不妥协,与众不同,特立独行的形象。显示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2、本文在塑造屈原的同时,还塑造了一位形象,他是谁?是怎样一位形象?文章还渲染了渔父的形象。他是一位高蹈遁世的隐者形象,是道家思想的信徒。具有明哲保身、随遇而安、与世推移的处世态度。作者还刻画出他不愠不怒、不强人所难心平气和的超然姿态。②对比、衬托作用,两者的形象特征与处世态度明显对立。课堂讨论为什么要以“渔父”为题?①线索作用,本文由三次对话构成,都是渔父主动发问,他的问话贯穿了全文。对比作用人生态度屈原:明辨是非、高洁自奉、至死不渝渔父:明哲保身、随遇而安、知天达命、与世推移突出屈原那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的崇高精神人生道路屈原:坚持入世、深思高举渔父:乐在出世、消极避世人生结果屈原:惨遭流放、行吟江畔、痛苦万分渔父:身心自由、鼓枻高歌、欣然自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屈原的人生抉择是“玉碎”,他彻底否定了渔夫的提议,你是否能帮助他选择一条更好的出路?讨论:以死殉国,捍卫尊严隐忍苟活,修学著书隐遁江湖,豁达潇洒另觅高枝,灵活变通借助他人,成就自我为什么毅然赴死是屈原唯一的选择?“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源自——爱国的理想高洁的情怀永恒的纯洁正如历史洪流中的那些人——玉碎抑或瓦全,皆可为中国人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