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市人民政府文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常熟市人民政府文件常政发〔2011〕40号市政府关于印发《常熟市卫生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的通知各镇人民政府、碧溪新区(街道办事处)、虞山林场,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南开发区,服装城,虞山尚湖旅游度假区,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单位):《常熟市卫生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已经市政府第37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八日-2-常熟市卫生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以及省、苏州市及我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关文件精神,按照《江苏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和编制配备标准实施意见》、《常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常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等文件要求,为促进常熟市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基本实现现代化奋斗目标,特编制《常熟市卫生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作为常熟市“十二五”期间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实践的目标和要求。一、“十一五”期间卫生事业发展成果回顾(一)常熟市居民“十一五”期间健康状况1.主要健康指标:2010年人均期望寿命80.36岁,其中男性77.65岁,女性83.02岁。全市孕产妇死亡率0/10万,婴儿死亡率4.25‰,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7.11‰,出生缺陷发生率5.06‰。2.2010年居民前十位死因排序: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中毒、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和营养与代谢的其它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3-3.传染病发病率:2010年全市报告法定甲乙类传染病总发病率114.23/10万,其中病毒性肝炎发病率17.06/10万,肺结核发病率36.69/10万,肠道传染病发病率6.78/10万。4.慢性病发病状况:2010年全市共报告“慢五病”新发确诊患者14801人,其中高血压患者4300人,冠心病患者1389人,脑卒中患者3452人,糖尿病患者1619人,恶性肿瘤患者4041人。5.预防接种服务:2010年全市12月龄儿童“七苗”覆盖率98.81%,其中卡介苗接种率99.79%,脊灰疫苗接种率99.14%,百白破接种率99.07%,麻苗接种率98.91%,新生儿乙肝全程接种率99.97%,乙脑疫苗接种率98.07%,流脑疫苗接种率97.72%。6.妇幼保健服务:2010年全市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2.50%,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覆盖率98.74%,新生儿疾病筛查率95.40%,新生儿听力筛查率94.66%,免费婚检率97.35%。7.医疗保障: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稳步推进。新农合与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并轨实施,建立起覆盖全市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实现与医疗救助制度的无缝衔接;建立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覆盖全市并与省平台对接;被确定为全国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衔接、中澳政府合作项目——新农合与医疗救助衔接干预性研究项目试点县市。2010年,参保人数553967人,参保率98.58%,另外,本市区域内11184名在校大学生同步参保;人均筹资标准412元,当年基金使用率达100.14%;参保居民得-4-到补偿312.75万人次,人均门诊5.22次,住院率13.84%,住院最高支付限额10万元;住院政策补偿比63.43%、实际补偿比45.32%;困难人群得到医疗救助21104人次,救助最高支付限额10万元;开展“提高儿童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试点”、“进一步提高贫困人群‘三病’医疗保障和救助水平”工作;为60~70周岁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9.57万人次。8.医疗服务:2010年全市开放床位4947张,每千服务人口拥有病床3.30张(每千户籍人口拥有病床4.64张);全市门急诊762.71万人次,其中市级医院门急诊356.04万人次,基层(民营)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406.67万人次;收治住院病人17.34万人次,其中市级医院收治病人10.52万人次,基层(民营)医疗机构收治住院病人6.82万人次;实际占用160.97万床日,床位使用率94.78%,其中市级医院实际占用113.58万床日,床位使用率107.55%,基层(民营)医疗机构实际占用47.39万床日,床位使用率73.49%。9.无偿献血:2010年全市共有22391人次无偿献血,实现100%自愿无偿献血,无偿献血总量达5735790毫升,占临床用血量的100%。全市供血5315500毫升,成份血使用比例99.4%。(二)常熟市“十一五”期间医疗卫生资源状况1.医疗卫生机构:至2010年底,全市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13个,其中政府举办的医院、卫生院32个,政府举办医院下属分支机构1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22个;民营医院、门诊部、诊-5-所60个;厂矿诊所、卫生所、校医室73个;卫生监督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所、采供血站、医学检验所、急救中心、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健康教育所等卫生机构各1个。2.固定资产:至2010年底,全市卫生系统固定资产总值147244万元,其中:房屋建筑物71509万元,仪器设备59451万元。全市共有10万元以上医疗设备920台,其中大型医疗设备CT9台、MRI3台、DSA2台、LA1台。3.卫生人力资源:至2010年底,全市共有卫技人员5971人,其中(不含民营医疗机构)高级职称人员378人、中级职称人员1682人、初级职称人员1880人。每千服务人口拥有卫技人员3.98人(每千户籍人口拥有卫技人员5.60人),每千服务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1.69人(每千户籍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2.37人),每千服务人口拥有注册护士1.46人(每千户籍人口拥有注册护士2.06人)。全市有乡村医生726人。4.卫生经费:2010年全市卫生事业经费42207万元,占市财政总支出的4.42%,其中医院经费8394万元,卫生院补助1729万元,中医事业经费25万元,疾病防控经费1706万元,卫生监督经费741万元,妇幼保健经费248万元,公共卫生专项经费6617万元。二、“十二五”期间卫生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规划原则及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6-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增加财政投入,建立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逐步提高保障和补偿标准。建立和完善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对区域内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床位、卫技人员、医用仪器设备等卫生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合理配置,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二)规划原则1.政府主导原则。明确政府、社会与个人的卫生投入责任。确定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符合区域卫生发展规划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项目由政府投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卫生事业,促进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发展。2.公平可及原则。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和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正确处理好预防和治疗、基本需求和特殊需求以及硬件建设和软件服务的关系,保证全市人民公平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3.均衡有序原则。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对现有机构、床位、人员、设备等进行调整优化,重点投向农村和社区,达到资源配置合理化,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4.统筹兼顾原则。合理有效利用卫生资源,按医疗机构的功-7-能、任务、规模将其分为不同级别,实行分类管理,错位发展,建立健全多层次医疗服务体系和城乡一体化的公共卫生、社区卫生服务体系。5.创新发展原则。以创新卫生人才培育机制为主线,以高层次卫生人才、农村和社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卫生管理人才建设为重点,全面提高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建立起与全市卫生改革与发展相适应的区域化医疗卫生信息体系。(三)发展目标1.主要健康指标:人均期望寿命≥81周岁;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8/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控制在5‰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10‰以下。实现健康城市建设的基本目标。2.坚持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办医原则,建设结构合理、覆盖城乡的医疗服务体系。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取得积极进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完善,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到2015年,全市每千服务人口拥有床位数4张,床位平均使用率超过85%。每千服务人口拥有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数2人,床护比1∶0.5以上。3.不断加大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重大建设项目和大型医疗设备投资经费由市财政拨付,逐年增加经常性卫生事业经费拨款,与财政经常性支出同步增长,“十二五”期末卫生事业经费支出占财政经常性支出的比例大于5.5%。4.完善覆盖全市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稳步提高保-8-障水平,推动全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平衡、协调发展。5.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重点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机构建成率达100%,社区卫生服务普及率达100%。加快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转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完善补偿机制,努力为群众提供便捷、优质、价廉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6.全面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落实政府免费提供的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效控制重大疾病和主要健康危险因素,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7.到2015年,初步建成一个应用全面、资源共享、运行通畅的覆盖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以健康档案为基础的区域卫生信息化网络体系。8.以“白求恩杯”竞赛活动为主要载体,组织基层单位争创文明标兵、文明单位,不断深化文明行业创建工作,力争在3年内创建成苏州市卫生系统文明行业和常熟市文明行业。三、“十二五”期间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内容(一)医疗服务体系和医疗机构设置建立以市属综合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骨干、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专科医院、门诊部、诊所等为补充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完善“小病进社区、大病去医-9-院、康复回社区”的医疗服务模式。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举办高水平或便民型医疗机构,鼓励港澳台服务提供者及国外投资机构设立独资或中外合资医院。到“十二五”期末,基本建成结构合理、分工明确、功能完善、优质高效并居全省县市领先地位的医疗服务体系。1.到2015年,全市每千服务人口拥有病床数4张,每千户籍人口拥有病床数5.63张,总床位数达到6000张。平均每床位配置医疗设备达13万元。平均每千服务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达到5人,卫生技术人员总数达到7500人,每千服务人口拥有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2人,总数为3000人;每千服务人口拥有中医师数达到0.25人,总数为375人;每千服务人口拥有护士数达到2.4人,总数为3600人。2.建成或达到三级标准的综合医院1~2所,建成或达到三级标准的中医医院1所,加强精神病医院及传染病病区建设。2家中心卫生院达到二级医院水平;7家中心卫生院按二级医院管理,达到或基本达到二级医院水平。有1~2个专科列入省级重点专科或建设单位,新增3~5个苏州市级重点专科;建成3个省级以上中医重点(特色)专科(病)、3~4个苏州市级中医重点专科(病)。市属重点医院病理科重组整合并入市医学检验所。迁建市血站,增设街头采血屋1~2所。建成滨江、沙家浜、辛庄、海虞4个镇区急救站,达到城乡院前急救网络全覆盖。3.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5所(卫生院功能转型或新组建)。-10-4.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223所。5.新增配置甲类大型医用设备PETCT1台,新增乙类大型医用设备MRI1台、CT3台。6.新设置非公立二级综合医院1所、一级综合医院2所;在外来人口集宿区鼓励设置民营便民医疗服务机构(便民诊所)。设置民营老年护理院5所左右,总床位达到1500张。(二)中医药服务体系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大对中医药事业

1 / 5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