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1282国家开-放大学2017年秋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社会学概论(本)试题及答案2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试卷代号:1282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7年秋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社会学概论(本)试题(半开卷)2018年1月注意事项一、将你的学号、姓名及分校{工作站)名称填写在答题纸的规定栏内。考试结束后,把试卷和答题纸放在桌上。试卷和答题纸均不得带出考场。监考人收完考卷和答题纸后才可离开考场。二、仔细读懂题目的说明,并按题目要求答题。答案一定要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三、用蓝、黑圆珠笔或钢笔(含签字笔)答题,使用铅笔答题无效。一、单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1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答题纸上。每题1分,共10分)1.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探讨了理性资本主义如何在西方基督教世界兴起的问题。A.涂尔干B.孔德C.韦伯D.马克思2.一人身兼数职、顾此失彼、疲惫不堪的处境是()的表现。A.角色失败B.角色冲突c.角色不清D.角色中断3.从()出发,可以将社会关系划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A.关系的密切程度B.关系的规范化程度C.关系建立的基础D.关系的协调程度7864.根据()的标准,可以把社会群体分为内群体与外群体。A.结构特征B.互动关系c.归属感D.从属关系5.如果某种社会制度无法满足特定的社会需求、带来社会冲突的制度后果,我们称其为社会制度的()。A.显功能c.正功能6.社区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社会学家(A.吉登斯B.潜功能D.反功能)的《共同体与社会》一书。B.滕尼斯c.恩格斯D.哈贝马斯7.在一种分层结构中,个人的地位是社会预先规定了的,本人不能自由选择,这种分层结构是()。A.水平结构B.垂直结构c.封闭性结构D.开放性结构8.在对越轨行为的研究中,有一种理论认为一个曾犯过罪的人,在出狱后因为被视为潜在的犯罪人,所以容易再次犯罪。这种理论是〈A.拟剧论c.文化传递理论B.标签理论D.冲突理论9.云南傣族泼水节时,载歌载舞的人群是()。A.偶合人群B.常规人群c.表意人群D.行动人群10.在现代化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与现代性因素极为相像,但在实质上却与现代化的要求背道而驰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A.错位B.脱节c.畸变D.失衡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11.社会化的机构包括()。A.家庭B.学校c.工作组织D.大众传媒78712.社会学常用的资料收集方法包括(A.问卷法c.访谈法]3.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有(A.领导的权威性c.外部环境的变化B.观察法D.实验法B.成员的认同感D.群体的人数14.以下哪些类型是韦伯所划分的权威类型?()A.卡里斯马型权威B.法理型权威c.家长型权威D.传统型权威15.社会学在社区研究中比较重视的社区分类是()。A.自然社区B.农村社区c.法定社区D.城市社区16.韦伯社会分层理论中社会分层的标准包括()。A.家庭背景B.社会声望C.财富D.权力17.下列哪些属于研究人口问题时需要考虑的维度?()A.人口数量C.人口素质18.以下属于当代中国集体行动的是(A.以无利益相关者为主体的群体性事件B.以利益相关者为主体的群体性事件C.集体上访D.集体出游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9.初级群体20.镜中我21.社会的麦当劳化22.科层制788B.人口结构D.人口社会化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23.社会组织具有哪些特征?24.中国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是怎样的?25.教育制度有哪些基本功能?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26.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单位制度发生了哪些变化?27.请结合实例分析当代中国社会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789试卷代号:1282座位号仁口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7年秋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1.6.11.16.19.20.21.22.790社会学概论(本)试题答题纸(半开卷)曰2.7.12.17.2018年1月一、单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1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答题纸上。每题1分,共10分)3.4.5.8.9.10.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13.14.15.18.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23.24.25.26.27.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791试卷代号:1282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7年秋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社会学概论(本)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半开卷)(供参考)2018年1月一、单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1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答题纸上。每题l分,共10分)1.C2.B3.C4.C5.D6.B7.C8.B9.C10.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11.ABCD12.ABC13.ABCD14.ABD15.BD16.BCD17.ABC18.ABC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9.初级群体是指群体内部成员间相互熟悉、相互了解,具有密切的人际关系和浓厚的感情色彩的群体。20.镜中我是美国社会学家库利自我发展理论的重要概念。库利认为,自我或人格是社会的产物,是通过社会互动产生的。具体的说,每个人的自我观念其实是他人这面镜子的反射。21.社会的麦当劳化:美国社会学家瑞泽尔指出效率至上、可计算、可掠测,以及可控制是麦当劳餐厅的四项基本原则,这些原则表明现代社会正在变得越来越理性化。麦当劳的这些理性化原则正在美国社会以及世界其他地方主宰越来越多的领域。瑞泽尔用社会的麦当劳化这一概念来强调全球范围内各种组织的高度理性化的过程。22.科层制:也称官僚制,是建立在系统地划分组织权力基础之上、以有效地实现目标为取向、由专业人员按照正式规则来运行的管理体制,是现代社会组织管理的主要方式。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23.社会组织具有哪些特征?答:社会学所说的社会组织通常是指狭义的社会组织,指的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有意识地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如政府、学校等。(1分)社会组织具有以下特征:第一,社会组织具有特定和明确的组织目标。为了适应社会不断分化与发展的需要,社会组织的目标日益单一化,以集中资源提高组织的运行能力。(2分)第二,社会组织成员之间是非情感的关系。社会组织中的成员主要由业缘关系组成,以利益为纽带,关系不太亲密。(2分)第三,社会组织中有规范的互动形式。社会组织成员之间的互动比较正式,有明确的规范,限制和约束较大。(2分)第四,社会组织有根据组织目标精心设计的结构,结构比较复杂。(1分)24.中国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是怎样的?答:所谓城市化,简单地说就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集中的过程。不但单个城市中的人口不断增加,而且城市本身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中国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几经反复,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1957年的平稳发展时期。随着国内局势的稳定,特别是中国全面工业化进程的启动,这一阶段城镇人口的比重也获得了平稳增长。(1分)第二阶段是1958-1965年急速调整时期。在这-期间,中国城市人口先是急剧上升随后又迅速下降。(1分)1958-~1960年的大跃进时期,国家推崇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我国城镇人口猛增。但当时我国的工业发展水平并不能满足这种急速城市化的需求,随后不得不动员城镇人口返乡。(1分)第三阶段是1966~-1978年的停滞时期。1968-1975年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批干部F放农村。然而,1972年后通过招工、落实政策等途径,知识青年和干部又基本上全部返回城市。(1分)中国1978年城镇人口比重与1966年持平。(1分)1979年起,中国的城市化进入了第四个阶段。与前三个阶段的行政主导型不同,这一阶段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主要是依靠市场的推动,是市场主导型。(2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工业化发展迅速,相应的,中国城市化进程也逐步推进。城市数目不断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也基本保持了逐年上升的趋势。(1分)25.教育制度有哪些基本功能?答:(~-)人格塑造:对人格的塑造是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教育使我们获得社会性的成民,它不仅使我们能够适应社会的要求,遵行社会的规范,而且使我们能够以独立、自由和审慎的精神去参与对社会的创造。(2分)(二)文化传播:从社会的角度来说,人类要得以维系,民族要得以持存,文化要得以传播,就要依靠教育制度。教育在传播文化时一般具有比较保守的性格,因为它主要传播的是过去793的文本、人物和经验,与鲜活的现实生活、前沿的科学探索往往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但是,教育绝不是一古脑地将过去复制下来,它所传递的仅仅是过去那些最有价值、最成熟、最系统的知识与技能,这些经受住了漫长时间考验的东西凝聚着人类真正的智慧,因此,它们最终是要引导我们面对现实生活,走向未来创新的。(2分)(三)筛选:现代社会体系的运转是以高度的社会分工为基础的。不同的社会位置需要不同的技能。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就像筛子一样,通过证书或文凭将人们筛选分配到特定的职业岗位上去。教育的这种筛选功能体现在学校体系的方方面面。不同的教育层次,不同配置和质量的学校,不同的专业教育,还有同学中不同的学习成绩,这些都会影响到对学生的职业分配。(2分)(四)革新:教育制度还存在着另一面性质,即革新创造性。它通过发展新知识、新技术和新观念来推进社会变迁。教育的革新性集中体现在高等教育制度上。大学营造的是自由批判的氛围,培养的是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鼓励的是突破禁区、填补空白的研究成果,这样,就使大学与主流社会自觉地保持某种距离。恰是这种距离,使大学有可能发挥引导社会前进或校正时代谬误的作用。(2分)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26.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单位制度发生了哪些变化?自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尤其是1992年实行市场经济走向的改革以来,单位制度开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第一,单位与成员经济关系的变化。这构成了单位制度变迁的基础。(1分)计划体制下的单位对于其成员是一种全面承包的关系,即单位为其成员几乎提供了经济所需的各个方面。(1分)而作为一种社会交换,单位成员也将个人的权利全面让渡给了单位。(1分)市场转型以后,单位内部的非市场机制受到重大冲击,单位外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自由流动资源,单位成员自由流动的空间也不断扩大。(1分)第二,单位从对人的全方位控制,逐步转变为只是对人们职业活动的控制。(1分)市场转型前,中国的单位不仅是人们职业活动的场所,而且是人们政治生活、社会生活、文化生活的场所。单位已经侵入了其成员生活的各个方面。(1分)市场转型以后,单位内的关系逐渐由初级关系转为次级关系,单位逐步向单一的就业场所转化,单位的许多功能逐渐社会化,尤其是社区组织正在居住环境、文化生活、社会管理等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城市人口正在从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0(2分)第三,单位从涵盖城市中的大部分人口变为仅能涵盖城市中的部分人口,原来被单位所容纳的一批成员被甩了出去,这些成员包括国有企业的下岗职工、新增失业人口等。(2分)794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单位制度尽管发生了这样一些重大的变化,但它并没有马上解体。事实上,单位制度的变迁中同时出现了弱化和强化的两种倾向。(1分〉所谓弱化,是指单位在市场的冲击下,其内控力越来越弱了。(1分)所谓强化,是指由于单位有了更为明显的独立经济利益,单位为自身向国家争利益的现象更突出了,而单位成员尽管在政治上对单位的依附大大降低了,但在经济上对单位的依附反而加深了。当人们所需要的社会资源在很大程度上还得通过单位得到满足的时候,人们为了获取这些资源,就只有以自己对单位的服从来交换所需要的那些资源。(1分)尽管市场改革强化了国家与单位、单位与个人之间依赖关系的双向性质,但在这种互动关系中占优势的一方仍然是国家和单位。(1分)单位在未来进一步的市场改革中是否会演化为纯粹的职业组织,还有待观察和分析。(1分)27.请结合实例分析当代中国社会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当代中国社会的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可以通过六个层面的演化过程来说明:第一层为结构问题层。这是指由结构性利益失衡造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