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行业融资趋向多元化西南证券研发中心罗敏□预计2001年电力建设总投资将达1848亿元,同比增长7.44%,其中电网投资1225亿元,电源投资578亿元。□到2000年底,全国非国家电力公司直属的电厂装机容量约为15825万千瓦,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48%。□截至2001年12月20日,发电类上市公司共有39家,累计从市场中筹资357.6亿元,有力地支持了电力工业的发展。□电力债券的发行得到了充分重视,2001年,三峡工程50亿元和广东核电集团25亿元的电力债券相继成功发行。□目前,全国大中型中外合资电厂有39个,外商投资23亿美元,总装机容量2700万千瓦,占全部装机容量的8.46%。电力工业属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目前全国电力总资产在18000亿元左右,约为全国固定资产的1/6。近几年,为加强电网建设和调整电力产业结构,国家对电力工业投资力度有增无减。预计2001年电力建设总投资将达1848亿元,同比增长7.44%,其中电网投资1225亿元,电源投资578亿元。按照国家电力工业发展规划,“十五”期间,电力工业投资总规模将达到9000亿元,其中电网建设投资占40%,包括主干电网投资为1700亿元,城乡电网投资1900亿元。巨大的资金需求对融资结构提出了严峻考验。集资办电推动发展从1980年开始,我国每年电力缺口达1000万千瓦以上,为此国家实行征收电力建设基金的政策,并推动集资办电,使电力行业得到迅猛发展。“八五”期间,我国电力行业基本建设投资达2720亿元,比“七五”期间增加了1.75倍,每年投产的大中型发电机组超过1200万千瓦,年均增长9.5%,发电量年均增长11.7%,使我国电力市场九五期末基本呈现供求平衡的格局。到2000年底,全国非国家电力公司直属的各类大、中、小型电厂装机容量约为15825万千瓦,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48%。上市融资渐成规模我国电力企业正式涉足资本市场,从最初申能股份、深能源分别在1992年和1993年发行上市,到今年的桂东电力、华能国际发行A股,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发电类上市公司已渐成规模。截至2001年12月20日,发电类上市公司共有39家,累计从市场中筹资357.6亿元,有力地支持了电力工业的建设。2001年发电类上市公司共新上市3家、7家配股和1家增发,累计筹资64.8亿元。此外,华能国际、大唐发电和山东国电3家发电公司先后分别到国际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筹集资金16.5亿美元。通过发行上市,不仅有效地降低了电力企业融资成本、优化了融资结构,而且有利于增强电力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据统计,2000年国家电力公司系统资产负债率为61.42%,净资产收益率仅为1.78%,总资产利润率为0.60%;而同期38家电力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为36.1%,净资产收益率仅为9.28%,总资产利润率为5.34%,竞争优势十分明显。债券市场受到青睐与股票市场相比,我国电力债券发展相对比较缓慢。截至2000年底,国电公司系统负债达到7620亿元,其中绝大多数都是银行贷款,债券只有43亿元,仅占0.56%。我国电力工业首次在国际资本市场发行债券并投资电力项目,当属龙源电力公司1994年通过下属雄亚(维尔京)投资有限公司,成功发行了偿还期限为7年的1.1亿美元债券。此后从1995年到2000年,国内先后发行了电力投资债券、国家电力债券、三峡电力债券、岷江电力债券、大渡河电力债券等规模不一的电力企业债券,但融资规模与庞大的电力年投资额相比仅是杯水车薪。令人欣慰的是,电力债券的发行已得到充分重视。2001年,三峡工程50亿元和广东核电集团25亿元的电力债券相继成功发行。此外,为保证“西电东送”工程顺利进行,据悉国家电力公司将在未来几年内,每年发行相当规模的电力债券。在我国电力融资渠道逐步走向多元化的过程中,债券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外资进军节奏加快我国电力市场对外开放较早,但由于一直对外资参股比例有一定限制,目前全国大中型中外合资电厂39个,总容量2700万千瓦,占全部装机容量的8.46%,外商投资23亿美元。加入WTO后,外资进军我国电力市场的步伐会明显加快。日前,香港中华电力有限公司与云南电力集团、云南省开发投资有限公司签署共同投资5.7亿美元建设滇东电厂(120万千瓦)的意向协议。按照协议,中华电力将占80%股份,为第一大股东。与此同时,云南曲靖电厂(60万千瓦)股权转让合同也签定,云南省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将向美国美亚电力有限公司转让其37%股权中的30%。据悉,美亚公司是美国一家专门从事电力开发与经销的独立发电公司,此前该公司已向甘肃靖远火电厂、江苏通州热电厂、上海浦东金桥能源公司等投资合作,成为国内多家能源企业的持股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