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门市政府工作报告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过去五年,市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狠抓“种树、搭桥修路、抓大项目”,围绕“兴业惠民、治吏简政”,全力打造“三门”建设“三心”。地区生产总值五年年均增长8.3%,成为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的重要一员。特别是2016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500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超2400亿元,均实现五年倍增;本外币存款余额突破40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200亿元,推动“放管服”改革的做法得到李克强总理充分肯定,实现了第十四届政府工作良好收官、“十三五”规划顺利开局。我们不断深化江门发展思路,逐步强化“大江门”观念,凝聚各级各部门以及广大干部群众的力量,推动江门再出发。深化“三边”战略,对外推动“东联西拓”,主动对接广佛、深港澳两大龙头,对内推动“东提西进、同城共融”。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根本,出台实施珠西行动、创新驱动等工作纲要及行动方案,制定并通过“十三五”规划和20个重点专项规划。加快城市转型,目标由打造“三宜”(宜居宜游宜业)生态型城市提升为“四宜”(宜居宜游宜业宜创)的一流城市。推进文化名市建设,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复评,立足侨、跳出侨,打造“中国侨都”城市名片。着力推进法治、透明、诚信、效率政府建设,提升政府“三为”(为企业、为群众、为基层)服务水平,营造良好政务环境。我们抢抓作为“珠西战略”策源地的机遇,全面落实省赋予的主战场、增长极新定位,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装备制造业占全市工业比重从2014年的24.7%提升到2016年的27.4%,工业技改投资年均增长93.5%,连续三年增速居全省前三位。珠三角(江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广东(江门)大广海湾经济区、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1+6”核心园区整合发展,江门产业转移工业园连续五年获省考评优秀等次,高新区成为华夏幸福基业在华南地区布局的首个产业新城项目。广东中车获动车组制造许可证,“江门制造”城际动车组交付使用,沈阳机床智能云制造华南总部落户。大力推进产业、交通、城建三大类项目建设,五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5800多亿元。实施精准招商,2014年以来全市共新引进投资额亿元以上装备制造业项目78个,计划总投资550.7亿元。我们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在全国率先制定科技型小微企业认定标准、“小微双创”指数评价体系,出台实施“1+8”科技创新扶持政策和“雏鹰计划”及“1+15”政策体系。成为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市、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全国博士后创新示范中心试点和广东省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综合改革试点市。江门中微子实验项目加快建设。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2倍,总量达357家。新建3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院士工作站、115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推动五邑大学开门办学,启动“环五邑大学创新经济圈”建设。江门火炬创业园、江门高新区成为国家级“小微双创”示范基地,推动“中国青创汇”、中国(江门)“侨梦苑”华侨华人创新产业聚集区、南方教育装备创新产业城等“双引双创”平台落户,成功举办“中国青创汇”双创周活动。全市市场主体总数突破27万户,期末注册资本3465亿元,分别比2011年底增长42%、76%。我们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订有江门特色的“六新六去”工作清单。成为“中国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创建城市和全省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市,全市旅游总收入连续五年增长超过20%,五年实现收入翻番。全面启动中国侨都潮人径建设,引进赤坎古镇华侨文化展示旅游项目、地中海俱乐部等旅游项目。金融生态环境不断优化,成为全国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与澳门签订金融合作备忘录,新引入各类金融机构40家、总数达118家,境内外上市企业新增8家、累计达18家,新三板挂牌企业新增13家,完成广东省农村普惠金融建设恩平试点任务。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国家级农业主题公园、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省农科院现代农业促进中心落户,五年来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297家、市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27家,“政银保”工作经验在全国推广,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90.1万亩,获全省耕地保护考核一等奖。崖门国家一级渔港建成并投入使用。我们主动谋划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由城际轨道支线变综合交通枢纽,并纳入省“十三五”规划;调整江门大道规划,由单“Y”型变双“Y”型,由交通干线变城市快速。开展交通大会战,五年累计交通建设投入超400亿元。建成江顺大桥、江门大道北、江门大道中五洞-东甲立交段主线、广珠铁路、江罗高速、广中江高速一期、新台高速南延线、佛开高速九江大桥至三堡段扩建等一批交通基础设施,江门大道南、台开快速路及中开、高恩等高速公路、深茂铁路、高新区码头等加快推进。“东部一体、西部协同”区域错位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中心城区框架进一步拉开,滨江新城加快建设,台开同城建设启动。我们提出公园城市建设目标,创新设立公园建设分级标准,启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打造七大龙头公园,新增森林公园52个、湿地公园6个,新建改建村居公园773个,基本实现“一村(社区)一公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通过立法形式加强对潭江流域、市区山体保护,实施河长制,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污水处理率达91%,空气质量总体居全国74个重点城市前列。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不断提高,完成“三旧”改造7034亩。我们启动中国侨都“十个一”建设,分别在马来西亚、香港和印尼成功举办三届世界江门青年大会,以“五邑银信”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侨批档案》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江门史迹点入选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首批申遗遗产点,开平塘口仓东村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化遗产保护奖优秀奖。我们策划提出了五邑天地及蓬江33墟街、江海南岸印迹、新会学宫文心、鹤山岭南鹤武、台山海丝游归、开平碉楼逸风、恩平恩州学泉等特色文化品牌,启动第一批12个特色小镇建设。我们统筹城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推进“大民政”工作,每年办好十大民生实事,加大公共服务投入,五年全市各级财政民生投入累计超700亿元,年均增长25%。全面实现贫困村基本脱贫,“邑家园”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实现村(居)全覆盖。实现企业职工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市级统筹,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一体化,各项保障待遇稳步提升,低保标准、特困人员供养、孤儿供养、残疾人扶助等社会救助水平大幅提高。列入全国第一批医养结合试点地区,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超额完成省下达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华侨农场、农村危房改造任务。解决8.5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大力促进就业创业,五年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3.9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6.6万人,建立省级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每年新增高技能人才1万人以上。被授予“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所有市(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启动卫生强市建设,建成一批国家、省和市卫生镇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全面两孩”政策有序实施。建成江门演艺中心、生命安全体验馆和新的市工人文化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江门体育中心建设扎实推进。荣获“中国舞蹈之城”称号,江门五邑联合文化场馆建设项目入选文化部国家文化创新工程,成功举办四届江门健走马拉松大赛。“平安江门”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成立食品药品与环境犯罪侦查支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持续下降,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外事、港澳、对台、民族、宗教、人防、打私、优抚、双拥、统计、审计、新闻、出版、方志、气象、应急等工作均取得新进展。我们不断深化“三就”,推行“两无两藏”,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多项措施走在全国、全省前列。出台涉企行政事业性、经营服务性、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收费目录和“1+3”清单,持续简政放权,五年市、县两级共调整审批事项3264项,精简比例达43%。完成新一轮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理顺江门高新区、滨江新城体制机制,综合行政执法体制、简政强镇等改革稳步推进,推动镇(街)合并、园镇融合提质发展。探索推动以PPP模式为重点的投融资体制改革,组建粤科江门创新创业投资母基金,成立江门市金融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大力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在全国率先实现工商登记“九证合一”,在全省率先启用“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系统。落实“营改增”改革,实现国地税联合办税。建成跨境电子商务领域“单一窗口”。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开展“邑门式”行政服务改革,自然人“邑门式”实现镇(街)、村(居)全覆盖,法人“邑门式”试点启动。开通“微市长”“邑网通”“邑微警”等网络服务平台,“微市长”获评“粤治”政府治理创新十佳案例。成立网络信息统筹局,建成覆盖全行业的政企通信息平台,开通公共资源电子交易全覆盖的“全市一张网”平台,获评全国十佳创新型公共资源交易机构。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586件、政协提案764件,满意率达99.1%和99.9%。被评为全国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六五”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城市,成为全省首批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地级市,建立四级公共法律服务网络,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实现全覆盖。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大力整治“四风”,市直党政机关和参公单位“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总支出连续五年“零增长”。加强政府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我们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与各民主党派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市人民、外来投资者和建设者以及驻江门军警部队的共同努力下,在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以及国际友人的关心帮助下,经济社会发展建设都取得了显著进步。在此,向所有参与、支持和关心江门发展建设的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江门发展仍存在短板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