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第九章现代生产管理理论与方法一、最优生产技术—OPT二、精细生产—LP三、敏捷制造—AM四、企业流程重构—BPR五、供应链管理—SCM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一、最优生产技术-OPT•问题:在有约束情况下,如何获得最大限度的产出?•原因: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某些关键工序,限制了生产系统的生产率。•OPT目标:寻求需求和能力的最佳匹配•MRP和JIT相结合的一种的生产组织方式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目标:近期和长远赢利财务指标:净利润投资收益率现金流量作业指标:产销率库存运行费一、最优生产技术-OPT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1财务指标•净利润(Netprofit,NP)•投资收益率(Returnoninvestment,ROI)•现金流量(CashFlow,CF)2作业指标•产销率:单位时间内生产出来并销售出去的量。•库存:闲置的资源。•运行费:生产系统将库存转化为产销量的过程中的一切费用。一、最优生产技术-OPT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3OPT的概念•瓶颈和非瓶颈•关键资源和非关键资源一、最优生产技术-OPT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瓶颈:实际生产能力小于生产负荷的资源。或者,生产负荷最大的资源。•·瓶颈工序:(1)瓶颈工序数目不超过5个。(2)瓶颈工序上没有等待时间,时差为零。(3)V型、A型、T型企业的瓶颈识别一、最优生产技术-OPT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关键资源网络(主网络):由瓶颈及其下游作业构成的工程网络。•非关键资源网络(服务网络):瓶颈上游作业构成的工程网络一、最优生产技术-OPT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4、OPT的九条原则(1)平衡物流,而不是平衡生产能力。•以物料为中心:按需定产•以设备为中心:设备利用率高(2)非瓶颈资源的利用程度不是由自身的能力决定,而由系统的约束(瓶颈)决定。(3)资源的效用不等于资源的利用。•(非瓶颈)资源的有效利用不等于资源的充分(100%)利用一、最优生产技术-OPT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4)瓶颈上损失一小时,是整个生产系统损失一小时。(5)非瓶颈上获得一小时是毫无意义的。(6)瓶颈控制了产销率和库存。(7)运输批量可以不等于加工批量。(8)零件的加工批量应是可变的。(9)排作业计划时应同时兼顾所有的约束,提前期是作业计划的结果,而不应是预定值。一、最优生产技术-OPT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5、DBR系统•鼓(Drum):瓶颈,瓶颈控制着企业同步生产的节奏(鼓点)•缓冲器(Buffer):防止随机波动,库存缓冲:安全库存时间缓冲:实物量完全按计划确定,只是时间上提前送到的物料。•绳子(Rope):减少库存,控制进入非瓶颈的物料,一、最优生产技术-OPT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6、OPT的计划与控制步骤(1)识别瓶颈,是控制物流的关键。(2)基于瓶颈约束,指定产品出产计划。关键资源排序:顺排(3)为瓶颈建立缓冲,使瓶颈得到充分利用(4)控制进入非瓶颈的物料,平衡企业物流。非关键资源排序:倒排一、最优生产技术-OPT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7、OPT软件•产品出产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采购计划•库存报告•交货期的执行情况•有关产出率和库存的财务报告一、最优生产技术-OPT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二、精细生产•大量生产的时代已经过去•精细生产是当今世界汽车制造业的主流生产模式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1、大量生产的时代已经过去•本世纪初,亨利福特和A斯隆将劳动分工原则应用于汽车工业的生产和管理,并与泰勒倡导的科学管理思想相结合,产生了以福特制为代表的大量生产模式,揭开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序幕。•大量生产模式的出现使企业实现了高效率与低成本,逐渐取代了以欧洲企业为代表的手工生产模式,也促进了大规模制造企业的形成二、精细生产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大量生产模式的出现是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相联系的。工业化初期是一个产品需求迅速增长的时期,但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产品往往供不应求。产品数量增长快、品种单一、生命周期长是这一时期的特点。企业通过大批量生产提高生产率来满足市场需求。•二战以后特别是八十年代以后情形发生了变化。顾客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对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提出了新的问题。二、精细生产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面对这种形势,大量生产模式的固有缺陷便暴露无遗:专用、高效、昂贵的机器设备缺乏柔性,不易于变化,产品种类受到限制,使大量生产者拒绝开发新品种;为了使高的固定成本分摊到尽可能多的产品上,生产线不能停工,而为了保证不间断生产,就需要各种缓冲,如过量的库存、过多的供应厂家、过多的生产工人、过大的生产场地等。•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变革大量生产模式已势在必行,大量生产的时代也将成为历史。二、精细生产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2、精细生产(LP,LeanProduction)是当今世界制造业的主流生产模式•二战之后,以日本企业为代表的精细生产模式又逐步取代了大量生产模式。•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国际汽车项目组(IMVP)的JohnKrafcik给日本汽车工业的生产方式所起的名称,实质是对资源占用尽可能少,利用率一种尽可能高的一种“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其基本思想是要减少一切不必要的活动,消除对资源的浪费,并通过不断地改进,员工之间的协力工作和沟通来实现高质量、低成本与高效率。•“精”指质量高,“细”指库存低。二、精细生产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基本原则:改进、消除浪费、协力工作、沟通。(1)改进:永无休止。(2)消除浪费:零库存和零缺陷(3)协力工作:为完成特定的任务而将有关的不同专业、技能的人员组成一个小组,以及时沟通、互相配合的工作方式(4)沟通:人员、部门、企业与顾客、企业与供应商之间及时传递信息;现代化的通讯手段是实现组织之间沟通的物资条件。二、精细生产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实践表明,与大量生产模式相比,实行精细生产模式的投入大为减少:工作人员、生产场地和设备投资都减少一半;新产品开发时间、现场库存减少一半;废品大大减少;生产的产品品种则大大增加。•精细生产模式突破了汽车生产中“批量小、效率低、成本高”的逻辑,综合了手工生产模式和大量生产模式的优点,实现了多品种、小批量、高质量和低成本的生产,成为新形势下很有生命力的汽车生产模式。•从80年代开始,精细生产模式逐渐为世界各国的汽车制造企业所采用,成为当今世界汽车制造业的主流生产模式。二、精细生产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三、敏捷制造•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美国工业界(特别是汽车界)对大量生产模式进行了系统地反思,针对当今世界快速变化、需求多样化和不确定性、竞争全球化等特点,提出了敏捷制造模式(AM:AgileManufacturing)。其中包含有截然不同的、崭新的经营观念和管理原则。•AM认为,全球性竞争使得市场变化太快,单个企业依靠自己的资源进行自我调整的速度跟不上市场变化的速度,而必须实施以“虚拟企业”或“动态联盟”为基础的敏捷制造模式。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AM强调企业的竞争力在于快速地适应市场难以预料的变化,企业的一切活动应当以市场和顾客为中心,企业内部则强调充分发挥人的作用,强调高素质员工的协同工作。而企业外部则强调“动态联盟”,应当变企业之间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为既竞争又合作的“共赢”(Win--win)关系。•敏捷制造的实现依赖于三种制造资源的有效集成,即:有创新精神的管理机构和组织,有技术、有知识的高素质人员和先进制造技术。三、敏捷制造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敏捷制造模式在美国企业界的初步实践已取得了善著的成效,从1993年开始,美国经济竞争力在长期衰退之后重新上升到世界首位,实施敏捷制造被公认为是美国20世纪90年代经济复苏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敏捷制造模式迅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世界上许多企业都投入了企业敏捷化的实践。三、敏捷制造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四企业流程重组BPR什么是BPRBPR产生的背景BPR的基本原理实施BPR给企业带来的收益与变化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企业业务流程重构,即BPR,是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或BusinessProcessRedesign的缩写。在我国,有多种译法:业务流程重组、企业再工程、企业重构等。BPR是九十年代初西方企业管理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管理思想,是九十年代管理领域学术界和企业界的热门课题。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什么是BPR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M.Hammer教授于1990年在《HarvardBusinessReview》上发表“ReengineeringWork:Don’tAutomate,Obliterate”一文,首次提出了BPR的概念。1993年M.HammerandJ.Champy合著一书《ReengineeringtheCorporation》,成为当年美国商业类畅销书榜首。欧美70%多的企业正在实施BPR。我国企业界和学术界正在积极关注BPR。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什么是BPR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BPR产生的背景从工业经济到网络经济的变化从“短缺经济”转变为“过剩经济”从“生产导向”转变为“顾客”导向从“大规模生产”到“小规模定制”从“标准化”转变为“个性化”从“成本优势”转变为“创新优势”从“地域”经济转变为“全球经济”从“多元化”到建立“核心竞争力”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BPR产生的背景当前企业经营环境的主要特征现代企业的经营环境表现出显著的3C特征:顾客(customer)追求多样化与个性化竞争(competition)TQCS全方位竞争变革(change)变化莫测的顾客与市场日新月异的科技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BPR产生的背景要求:企业必须具备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尽快改变与现代生产经营不相适应的管理方法,建立起便于对外部环境变化作出灵活反应的管理机制和组织结构。这正是BPR思想形成和实践的外部驱动力。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BPR产生的背景企业经营环境的深刻变化企业管理模式的变革要求信息技术的使能作用丰富多彩的管理思想BPR概念的提出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BPR产生的背景“科层制”管理模式的形成18世纪A.Smith的“劳动分工论”19世纪F.Taylor的“科学管理理论”20世纪初,H.Ford发明“移动流水线”随后,A.Sloan推行“职能管理”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BPR产生的背景“科层制”的主要特点强调劳动分工把作业分解成一系列简单的、专门化工序在管理上强调分层次与职能部门组织结构分层次、按职能部门划分财务部研发部销售部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BPR产生的背景“科层制”的优点提高劳动生产率,取得规模效益各部门职责分明,企业员工分工明确专业化发展,促进各部门最佳运作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BPR产生的背景“科层制”在新环境下暴露的弊端管理层次重叠,冗员多,管理费用高组织对外接触点不只一处,易导致客户的不满无效工作环节增多,运转效率低下沟通渠道延长,沟通成本增加,导致时机延误对于“横向”流程没有统一的控制,各部门间缺乏交流与协调,易产生本位主义,导致形成管理真空地带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BPR产生的背景一个例子:某电信企业客户服务流程客户客户联系部门联系记录诊断诊断单派工维修维修记录检查维修情况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BPR产生的背景存在问题到了第三个部门才对客户作出响应单据在传递中的延误与丢失解决问题的水平一直徘徊在低水平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BPR产生的背景要求:变大批量刚性生产为中、小批量的柔性生产变分工和等级制为合作与协调管理的着重点从职能部门转到“业务流程”这是BPR产生的内部动力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BPR产生的背景企业经营环境的深刻变化企业管理模式的变革要求信息技术的使能作用丰富多彩的管理思想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