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温毯是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其作用机制是经过调节毯面内的循环水温的高低而调节毯面的温度。来控制病人体温的降低速度。其降温面积大、降温迅速,克服了传统物理降温中降温速度和效果无法控制的缺点,同时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能高、节省时间的优点。从观察结果看,如仅用降温毯而不戴冰帽,降温较缓慢,且体温不稳定,有出现反弹现象。特别对一些颅脑疾病病人,如同时戴冰帽,一方面有降温作用,另一方面可减少脑组织耗氧量,保护脑细胞,防止脑水肿的发展,降低颅内压,为控制感染提供了保证,同时可减少强力抗生素的使用量,进而减少了病人的医药费用,从而提高了社会效益。又大大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了护理所需时限,克服了冰袋冷敷、酒精拭浴中的冰袋需随时更换,所需护理时限长的缺点。而且降温毯的毯面温度可进行调节,病人不易发生寒战,感觉舒适。重型颅脑损伤、脑血管意外、脑肿瘤术后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中枢性高热,高热可加重脑组织损害,对疾病预后产生严重不良影响。处理不当可增加治疗和护理难度,甚至危及病人生命。讨论使用冰毯机降温时调节毯温,可控制体温的降温速度,病人不易发生寒战,克服了传统物理降温中降温速度和效果无法控制的缺点。冰毯机有利于对病人的保护,减轻医护人员劳动强度,降低护理所需时限,解决了中枢性高热护理的难点冰毯机。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方面:(1)冰毯机准备:使用前检查水箱、冰毯是否漏水、漏电,正确连接电源、导水管及传感器。使用时冰毯铺于患者肩部至臀部,不要触及颈部,铺单层床单。同时使用冰帽时,双耳及后颈部垫上干薄毛巾或棉垫,以免发生冻伤。(2)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反应及肢体活动情况。如发生寒战、面色苍白和生命体征变化时应立即停止使用,报告医生及时处理。(3)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及床单元整洁,每小时翻身拍背1次,避免低温下皮肤受压,局部循环不良产生压疮。(4)口腔护理2次/天,擦洗时动作轻柔、细致、避免损伤黏膜,口唇干裂时涂植物油或甘油。(5)保持呼吸道通畅,充分给氧,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气管切开的病人,充分气道湿化,雾化吸入2次/天,防止呼吸道黏膜干燥。(6)加强营养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低脂肪、易消化饮食。因此,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对减轻脑损伤及其后遗症至关重要。但冰袋、温水擦浴、乙醇擦浴等降温措施不能使低温状态处于恒定,降温效果不佳。降温毯是由于内部循环水流制冷后,通过传导散热达到降温效果的新的降温仪器,用于各类高热患者的降温处理,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但降温毯在临床应用中会发生压疮、冻伤等并发症改变卧位及时间增加了降温效降温毯降温原理是通过调节降温毯中循环水的温度降低皮肤体温,增加皮肤散热,达到降低体温目的。体温控制在35~36℃,脑部温度每降低1℃,脑代谢可降低6.7%,颅内压下降5.5%,呼吸、循环系统的并发症大大减少,安全系数提高。采用降温毯治疗后,采取为患者翻身后按摩、叩背1次后仍恢复平卧位的方法,克服了患者侧卧位身体接触冰毯面积减少的弊端,保证了降温的效果,有利于患者的恢复。对照组采用左侧卧位、平卧位、右侧卧位每2h交替进行,不能使降温毯大面积持续接触患者的背部、躯干部和臀部,此法降温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因此通过对卧位、时间的改进等护理措施,实验组的降温效果明显提高。使用降温毯的患者,其背部的皮肤持续在低温状态下毛细血管收缩,极易发生硬结、压疮。压疮的防治一直是困扰临床护理人员的难题,它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而且影响疾病的康复。护理中应及时、快速识别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积极采取有效手段加以控制。降温毯置于患者躯干部、背部和臀部,毯面最低温度为6℃,血液循环减慢,因此易发生冻伤和压疮。翻身后采用红花酒精按摩背部及肩胛,骶尾部放置气袋(用双层一次性手套吹气制成的气袋),两种方法有机结合后,能有效地促进背部皮肤的血液循环,且减轻了局部的受压,特别是年老体弱、营养不良等患者,对防止压疮的发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加强降温后引起冻伤的预防由于降温毯置于患者躯干部、背部和臀部,毯面最低温度为6℃,血液循环减慢,骶尾部皮肤受压,皮肤温度降低,血液循环障碍,极易发生冻伤。本组采用翻身后叩背、按摩受压部位,同时用红花酒精按摩的方法,不仅可以及时观察患者背部皮肤及肢端温度、颜色,而且还能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做到早期预防、及早处理,有效地降低冻伤发生。同时给病人戴上冰帽,内装2/3冰块,根据病人的情况调节好毯面温度,设定毯面的温度为10℃,病人需降到的温度设为37.℃,降温毯的使用方法对持续高热的病人,应尽早使用降温毯降温。在使用时首先将降温毯平铺于病人的背部和臀部,在毯面与病人之间垫上中单,再联接好进出水管道,将温度传感器一端插入主机插口,另一端置于患者肛门内7~10cm,监测直肠温度,最后调节参数,设定降温毯的开机温度为38.5e,停机温度为37.5e,根据病人的情况调节好毯面温度,即可开始工作。2护2.1生命体征的监测密切观察病人的面色、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如有异常要及时报告医生处理。体温的管理严密观察显示屏上病人的体温变化情况,掌握降温速度和效果,并作好记录和交班。降温速度一般以1e/h为宜,当病人的体温降至预定的温度后,应继续观察使用一段时间,待病人的体温能持续保持在正常水平且病情稳定后方可停机。环境要求将病人安置在通风、安静的房间。调节室内温度、病人的卧具和衣着,室温以18~22e为宜。同时病房内要定时开窗,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正确调节毯面温度通过调节毯面温度可以控制病人体温的下降速度。可以根据病人的体温、年龄、病情对毯面温度进行了调节,使降温安全可靠,达到了良好的降温效果。例如对中枢性高热病人,将毯面温度设置为6~8e,可加快降温速度和提高降温效果,迅速降低病人机体代谢,改善脑缺氧。当达到预定温度后,则将毯面温度调高到10~12e,继续观察使用,病人感觉舒适。对幼儿、老年病人,则直接将毯面温度提高到10~12e,以减缓降温速度,使病人不易发生寒战,安全舒适。的护理高热病人出汗多,皮肤的抵抗力差,加上使用降温毯后,病人躯干部的皮肤温度较低,血循环减慢,皮肤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因此应加强病人的皮肤护理,注意观察病人皮肤的温度和颜色,保持皮肤清洁。帮助病人经常更换体位和按摩受压部位,防止发生褥疮和冻伤。补充营养和水分高热病人分解代谢增强,各种营养物质大量消耗,水分丢失多。因此应给予病人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并鼓励其多饮水。对不能进食者,应按医嘱予以静脉补液或尽早鼻饲,以补充营养物质。高热病人的物理降温在教科书上、各类杂志上、临床大部分医院采用的都是冰袋冷敷头部及大动脉处,乙醇或温水拭浴这些局部和全身用冷的方式进行。在降温过程中存在降温效果不理想、体温无法控制、易反弹的情况。而运用降温毯对高热病人进行物理降温,病人的体温能在数小时内达到预定温度,降温效果持续稳定,不易反弹,优于传统的物理降温。在使用降温毯的过程中,因采用的停机温度为37.5e,病人体温只能下降至正常范围,不会出现因低温而引起的心律失常、呼吸抑制等并发症,整个降温过程安全可靠,无并发症。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