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必修五文言文知识归纳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鸿门宴》司马迁一、作者简介开先河,著《史记》——司马迁司马迁(约前145或前135-?),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约在汉武帝元光、元朔年间,他就向董仲舒学《公羊春秋》,又向古文家孔安国学《古文尚书》。20岁时,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不久仕为郎中,成为汉武帝的侍卫和扈从,多次随驾西巡,曾出使巴蜀。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因而得尽读史官所藏图书。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开纪传体史书先河。二、背景回放一场特殊的较量秦末,反秦武装起义风起云涌,秦王朝濒于灭亡,反秦力量中的两大主力项羽、刘邦分别向秦的首都咸阳进军,临行时,怀王与诸将约定,谁先入关,便封谁为关中王。结果,刘邦于公元前206年破关入秦,抢先占领咸阳,并与民约法三章,废秦苛政严刑,颇得民心。项羽一路与秦精锐部队苦战,大破秦军主力,乘胜向咸阳进发。听说刘邦已破咸阳,想称王关中,勃然大怒,率四十万大军破关直入,屯兵鸿门,准备消灭刘邦。“鸿门宴”的故事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三、相关知识《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后世通称《史记》,是中国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一本历史著作。《史记》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一、通假字1.距.关,毋内.诸侯通“拒”,译为“把守”同“纳”,译为“接纳”2.张良出,要.项伯通“邀”,译为“邀请”3.秋豪.不敢有所近通“毫”译为“细毛”4.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译为“背叛”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通“早”,译为“尽早,尽快”6.令将军与臣有郤.通“隙”,译为“隔阂”7.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通“骖”,译为“驾车辕两旁的马”二、古今异义1.沛公居山东..时古义:崤山之东,战国时对六国之地的泛指。今义:指山东省。2.约为婚姻..古义:儿女亲家。今义:指结婚的事或指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程度副词,很。4.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古义:黄河以北;黄河以南。今义:河北省;河南省。5.所以..遣将守关者古义:表原因。今义:表结果。三、一词多义1.幸①妇女无所幸.动词,宠幸②故幸.来告良副词,幸而2.善①素善.留侯张良动词,友好,与……交好②王曰:“善.。”乃下令(《邹忌讽齐王纳谏》)应答之词,表示同意③积善.成德(《劝学》)名词,善行④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动词,善于,擅长3.故①君安与项伯有故.名词,老交情②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劝学》)连词,所以③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孔雀东南飞》)副词,故意④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廉颇蔺相如列传》)名词,原因4.然①不然.,籍何以至此代词,这样②不以为然.形容词,正确5.谢①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动词,道歉、谢罪②哙拜谢.,起,立而饮之动词,感谢③乃令张良留谢.动词,辞别、告辞④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动词,告诉6.胜①刑人如恐不胜.副词,尽,完②沛公不胜.杯杓动词,能承担,能承受③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形容词,优美的、壮观的④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孔雀东南飞》)动词,比7.间①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名词作状语,从小路②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邹忌讽齐王纳谏)副词,偶尔③黄河远上白云间.(《凉州词》)名词,中间④侯生乃屏人间.语曰(《信陵君窃符救赵》)形容词,秘密地⑤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动词,夹杂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动词,参与8.为①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介词,替,给②约为.婚姻动词,成为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介词,被④军中无以为.乐动词,作为,当作⑤客何为.者动词,干,做⑥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动词,是⑦何辞为.句末语气词,表反问⑧窃为.大王不取也动词,认为9.因①因.留沛公与饮连词,于是②因.击沛公于坐副词,趁机③因.人之力而敝之(《烛之武退秦师》)介词,凭借,依靠④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名词,机会10.且①臣死且.不避副词,尚且②若属皆且.为所虏副词,将要四、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在夜里②吾得兄.事之像对待兄长一样③常以身翼.蔽沛公像鸟的翅膀一样④头发上.指向上⑤道芷阳间.行从小路2.名词用作动词①沛公军.霸上驻军②沛公欲王.关中称王③籍.吏民,封府库注册,登记④范增数目.项王用眼睛示意⑤刑.人如恐不胜施以刑罚⑥道.芷阳间行取道3.名词的使动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使……为王(二)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用作名词①此其志不在小.小的方面②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危急的事2.形容词用作动词素善.留侯张良与……交好(三)动词的活用使动用法①项伯杀人,臣活.之使……活下来②沛公旦日从.百余骑使……跟从③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使……止④拔剑撞而破.之使……破五、文言句式(一)判断句1.此天子气也(“……也”表判断)2.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者……也”表判断)3.此亡秦之续耳(语意含有判断意味)4.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为”表判断)(二)被动句1.若属皆且为所虏(“为所”表被动)2.吾属今为之虏矣(“为”表被动)(三)省略句1.为(吾)击破沛公军(省略宾语)2.欲呼张良与(之)俱去(省略宾语)3.毋从(其)俱死也(省略宾语)4.加彘肩(于盾)上(省略状语)5.还军(于)霸上(省略介词)6.竖子不足与(之)谋(省略宾语)(四)倒装句1.宾语前置句①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自意”应为“意自”)②不然,籍何以至此(“何以”应为“以何”)③客何为者(“何为”应为“为何”)④大王来何操(“何操”应为“操何”)⑤沛公安在(“安在”应为“在安”)2.状语后置句①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正常语序为“曹无伤使人于项羽言曰”)②具告以事(正常语序为“以事具告之”)《陈情表》李密一、作者简介至孝之人——李密李密(224-287),西晋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东北)人,一名虔,字令伯。少时师事著名学者谯周,以学问文章闻名于世。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屡次出使东吴,很有辩才。晋武帝征其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辞不应征,写下《陈情表》。二、背景回放无限衷情自心知李密原是蜀汉后主刘禅的郎官。公元263年,司马昭灭蜀汉,李密成了亡国之臣。仕途已失,便在家供养祖母刘氏。司马氏集团通过阴谋和屠杀建立了西晋政权,为了巩固统治,提出以“孝”治理天下,用孝来维持君臣关系,维持社会的安定秩序。李密当时以孝闻名于世。公元265年,晋武帝请李密出来做官,也是通过对亡国之臣实行怀柔政策,以显示其宽厚胸怀。李密是亡蜀降臣,“伴君如伴虎”,他不能不有所顾虑;如若不应诏,会被认为是“矜守名节”,也会招来杀身之祸。李密无奈,就写了这篇《陈情表》,申诉自己不能应诏的苦衷。三、相关知识表: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言事或陈述某种意见的一种文体。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以及陈说政治的请求和愿望。表的内容是议论和叙事,往往带有抒情色彩。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李斯《谏逐客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议四小类。“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文心雕龙》)此外,还有一种专议朝政的文章,又统称“表”。表的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一、通假字1.夙遭闵.凶通“悯”,译为“所忧愁的事”2.零丁..孤苦通“伶仃”,译为“孤独的样子”3.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同“又”,译为“表示整数后有零数”二、古今异义1.九岁不行..古义:不能走路。今义:不可以。2.至于成立....①古义:到。今义:程度副词。②古义:成人自立。今义:(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理论、意见)有根据,站得住。3.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古义:优秀人才。今义:科举考试中最低一级考中者。4.则告诉..不许古义:申诉。今义:让别人知道。5.臣之辛苦..古义:辛酸苦楚。今义:身心劳苦。三、一词多义1.行①行.年四岁,舅夺母志动词,经历②少多疾病,九岁不行.动词,走路、行走③大行.不顾细谨(《鸿门宴》)名词,作为、行为2.志①舅夺母志.名词,志向②听臣微志.名词,愿望3.曾①臣侍汤药,未曾.废离副词,曾经②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副词,竟然4.辞①辞.不赴命动词,辞谢②停数日,辞.去(《桃花源记》)动词,告辞③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辞》)名词,一种文体5.矜①犹蒙矜.育动词,怜悯②不矜.名节动词,自尊、自夸6.拜①谨拜.表以闻动词,奉上②拜.臣郎中动词,授予官职7.以①臣具以.表闻表目的,来②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与“无”连用,意为“不能”③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连词,因此8.于①州司临门,急于.星火介词,比②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介词,给、向四、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历职.郎署担任……官职2.名词作状语①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在外;在内②但以刘日.薄西山一天天地③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像犬马一样(二)动词的活用动词的使动用法臣具以表闻.使……知道(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①夙遭闵凶.不幸的事②沐浴清化..清明的政治教化③猥以微贱..微贱的身份④凡在故老..年老而有功德的旧臣2.形容词作动词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远离五、文言句式(一)判断句1.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非”表判断)2.今臣亡国贱俘(语意含有判断意味)(二)被动句而刘夙婴疾病(“婴”含有被动意味)(三)状语后置句州司临门,急于星火(正常语序“于星火急”)(四)省略句历职(于)郎署(省略介词)《段太尉逸事状》柳宗元一、作者简介倡古文运动,著精彩华章——柳宗元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写了许多书、序,同时又努力发展了人物传记、山水游记、寓言等文学性很强的散文文体。代表作品有传记《童区寄传》《捕蛇者说》《段太尉逸事状》,山水游记《永州八记》,寓言散文《三戒》(《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临江之麋》)。著有《柳河东集》。二、背景回放还原历史真相本文作于唐宪宗元和九年(814)柳宗元谪居永州时,是作者给当时在史馆任职的韩愈修史时作参考的,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纠正当时一些人对段秀实的曲解。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十月,泾原节度使姚令言的部队在京师哗变,德宗仓皇出逃,原卢龙节度使朱泚被叛军拥立为帝。段秀实当时在朝中,一次被召议事时,他突然用手中的笏猛击朱泚的头部,同时大骂朱泚“狂贼”,终被杀害。朝中有人散布流言,“(太尉)出入以为武人,一时奋不虑死,以取名天下”。柳宗元极为愤慨,写下本文,表明段秀实的行为是忠勇之举,是性格使然,从而使流言不攻自破。三、相关知识状:古文体名,指“行状”,又称“行述”。记述死者世系、籍贯、生卒年月和生平概略的文章。常由死者门生故吏或亲友撰述,供朝廷议谥参考或撰写墓志、史传者采择,往往多浮夸溢美之词。一、通假字1.不嗛.,辄奋击通“慊”,译为“满足,快意”2.椎.釜鬲瓮盎盈道上通“槌”,译为“打”3.太尉判状,辞甚巽.通“逊”,译为“谦恭”4.宗元尝出入岐周邠间通“邰”,译为“今陕西武功”二、古今异义1.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古义:横暴。今义:放刁撒泼,蛮不讲理;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2.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古义:即“生民”。以“人”字代替“民”字,是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讳。今义:(人)出生;不认识的人(跟“熟人”相对)。3.无伤..也,请辞于军古义:不要紧,没有妨碍。今义:没有伤害,没有损害。4.请假设..草具古义:假,借用。设,置,安排。今义:姑且认定;虚构。5.俱至孝德所,谢不能..,请改过古义:无能。今义:不能够,不可以。6.段公,仁信大人..也古义:长者。今义:成人(区别于“小孩儿”);敬辞,称长辈

1 / 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