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云林中学教务处工作计划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云林中学教务处工作计划根据上级安排,本期于2005年9月1日正式开学,2006年元月21日放寒假,全期共21周。除节假日和停课复习考试时间,预计教师安排上新课18周。计划于第十周后三天开始期中考试,于元月16日--18日进行期末考试。本期工作重点:1、抓好教学过程管理,提高教学质量;2、重视校本培训,加强师资培训,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3、深化改革、加强和细化内部管理,做到精细管理,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规范油印工作,提高油印质量;4、继续探索课改思路,完善课程建设。围绕这些重点我处力求做好以下主要工作: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同志“三个代表”为指南,以小平同志“三个面向”和十六大精神为方向,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三爱读本以及有关教育理论,加强师资培训的力度,根据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各类课程\课时,进一步规范各类活动课程,加强我校课程建设和改革。二、抓好教育教学常规工作(一)教研组和备课组常规工作1、落实两周一次的教研组长会议和每周一次的备课组活动。总体时间安排:教研组长会议于双周周二下午第三节课在大接待室;备课组活动均安排在周四晚进行,地点一般在会议室、大接待室或小接待室,如有其它地点的要求提前告知教务处有关人员,以便及时检查工作。2、教研组长要精心组织本组教师以不同的形式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学习先进教育理论,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加强新课标和新教材的培训和钻研,以适应课堂教学发展的需要。开会的形式要多样化,可以集中学习(含观看影像资料),可以集中讨论、交流,也可以集中培训(仪器、软件的使用及新课标和新教材的培训等)等等。每次例会要邀请至少一位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人应提交纲要,有一个主题,形成一种学术气氛。3、重视新教师的培养和帮扶工作,加快新教师的成长步伐,教研组长要明确和强调学校对“结对子”双方的要求,让其尽早站稳讲台,并经常了解实际情况,发现一些在新教师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来研究,以便及时解决问题。在教研组长会上要定期汇报和交流本组新教师培养情况。4、抓好备课组工作。要求组织同年级教师学习本学科课程标准,明确本学科教学目的、任务,研究教学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要求同年级要做到教学要求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单元检测统一、阅卷标准统一、使用资料统一。5、经常分析各年级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处理好基础知识的落实与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关系,研究教学方法的改进,尽可能利用学校的现有资源和视听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6、鼓励和引导教师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根据教学实际,确定教研组、备课组和教师个人每阶段的研究课题。组织观摩课、公开课,提出听课要求,主持评课,及时总结、交流经验,指导、鼓励教师撰写教研论文。教研组长全期至少听本组每个教师一次课,大组由正、副组长共同完成。7、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提倡“四多三鼓励”:多启发、多激趣、多直观、多实践,鼓励发问、鼓励讨论、鼓励求新。8、根据本组教师不同情况,订出教师业务学习进修规划和措施,经常检查落实。通过老带新、先行课等方式帮助青年教师及教学上有困难的教师尽快熟悉业务,提高教学水平,重视学科竞赛。9、组织本组各年级教师搞好考试命题工作,审查、掌握命题原则,认真组织好阅卷、评分,确保成绩信度,要求备课组写出考试质量分析文章,并在教研组组会上进行总结。10、各教研组要组织好教师积极参加市级教学基本功竞赛,全组教师要全员参与,全程参与,这既是对教师个人业务能力的测评,也是对该组全体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检阅,要以其为契机,提高全组教师教育教学水平。11、每学期人人上好一节公开课,要做到一人上课,大家得益,在听课中探索,在相互学习中感悟,使思维在这里碰撞,使思想在这里发生全方位的转换。各组评课活动要做好记录,形成过程性资料。12、教研组长要负责上述多项工作的贯彻落实,开学时订好教研组工作计划,学期结束时做好工作总结并定期向学校行政领导和教师总结工作。(二)、教师教学常规要求实施素质教育,为把学生培养成高层次的德才兼备的人才奠定基础,其主渠道在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审美素质、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直接影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主要靠课堂教学来奠基。因此,教师应在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上下功夫,打破传统式的“满堂灌”教学方式,“授之以渔”,重视学法指导。1、遵循课堂教学“五原则”:(1).目标性原则:每堂课都要有明确的情感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2).针对性原则:教学过程、内容、方法的设计、确定与选用,要有极强的针对性,要考虑全班和各种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要讲其所“需”,练其所“要”,让全班每位学生学有所获,有所提高。(3).主体性原则:要变“讲堂”为“学堂”,变学生被动听讲为主动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的参与。(4).思路教学原则:在讲清知识点的同时,突出思路教学,教给学生规律与方法,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能力。(5).精讲精练原则:要讲练结合,以练促学,通过练习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达到掌握、消化、巩固当堂教学内容的目的。2、切实做到教学“六认真”(1).认真备课。教案内容完备(目标、重点、难点、内容、方法、作业、板书等),应一课一案,有时间安排。中、老年教师可备略案,年轻教师应备详案。培养对象的教案应有指导教师签名。检查备课本四次,并评选优秀教案,给予相应的物质和精神奖励。(2).认真上课。课堂教学中应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能力,反对“注入式”、“满堂灌”。教学目的明确,重点突出,板书工整,条理清楚,难易适度,效果良好。45岁以下的教师上课规定用普通话。上课不迟到、早退,不私下调课或代课。(3).认真批改作业。认真安排好课内外练习、作业,对作业要作规范要求,习题精选,要按照基础性、层次性、探究性和激励性原则来设计和布置各类作业,要做到科学、规范、趣味、多样,督促学生认真作业,按时交作业;作业应全批全改(任教班级在三个班及以上的教师可批改一半,但一定要作好学生的工作,以免产生负面影响);作业中的共性问题应集中评讲。继续执行作业批改次数制,语文25次,作文10篇,数学60次,英语50次,理化各30次,政史各20次,其它学科18次。本期检查学生作业情况四次,学校将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作业布置和批改情况。使作业成为交流信息和促进教学的有效途径(4).认真辅导。按安排准时到班辅导,既备问,又负责纪律;课余时间的辅导也应热情、耐心,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5).认真实验和开展课外活动。使用新教材年级的教师要大胆探索、使用好新教材,外语班教师要利用集体智慧,认真钻研、使用好特殊教材。课堂演示实验,要求现象明显,能用较简单的实验现象说明或总结出应有的规律。实验时间安排合理,实验方法科学;能使学生了解、掌握实验内容,明确实验目的,掌握实验过程,了解各仪器的用途、性能、大概结构、使用和保护。引导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各类兴趣小组、科普活动),开阔学生眼界,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使学生成为“合格+特长”的新型人才。(6).认真组织检测、考试。教师均有命题的责任,度题难度值、区分度应恰当,不得有知识性错误;应按教务处和年级组的安排严格监考;应按评分标准认真阅卷,客观公正,宽严适度,确保成绩信度;应作质量分析和试卷评讲。3、认真执行教学“四个必”:讲必练、练必阅、阅必评、错必纠。4、听课:发扬团结协作精神,互助互学,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全期听课不少于20节,各任课教师每学期必须听同科同年级教师的课在10节以上,各位行政每期不少于25节,每位新教师每学期必须听同年级教师课在30节以上,指导教师必须听新教师课20节以上,并及时交换意见,严防走过场,流于形式。5、进一步完善考核和评价机制。要将过程管理资料和年度考核相结合,真正体现踏实工作、努力进取有回报,干好干坏不一样,使师资队伍建设有保障。四、齐心协力,抓实毕业班工作。1、各班要认真组织学生学习《规范》,抓好三风建设,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2、抓紧教学进度,按时按质完成教学任务,各科均要按学校规定完成授课计划。3、重视各科平衡,打好整体仗。初三班主任要立足全局,做好协调工作,真正做到抓两头促中间,全面提高毕业班教育教学质量。五、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全面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为纲,以各科《课程标准》为标尺,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改革;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深化教育改革,使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开创新世纪云林中学改革和发展新局面。为此,各任课教师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学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要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交往与合作能力,获取新知识,并进行创新的能力。要努力探索新课程评价机制,发挥评价功能,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和教师提高,推动新课程的发展。要着意于学科整合,改变以往学科缺乏整合的现状;形成新型的新课程体系。1、教学研讨。教师要将教学理念真实体现于课堂,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研究活动无疑是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1)集体备课。重点探索教材教法,新课程教学设计。(2)公开教学。上实验课、示范课、对比课,重点探究新课程、新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3)专题研究。重点研究新课程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以及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评价机制。(4)教学活动评比。优质课评比、课改案例、优秀教学设计等评比活动,重点探索高效的新课程课堂教学,及时总结推广课改中的经验。2、制度与管理。加强管理是课程改革顺利推进的关键。学校在管理和指导课程改革实验中建立相关制度,用制度来规范操作,用制度来加强管理。(1)例会制度。课改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课改实验的研究、组织。管理、协调和实施。每两周召开工作会议,排找课改中出现的问题;认真研究这些问题的成因,商讨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和策略。例会采用课改情况阶段分析会、教师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并规划和部署下阶段工作。(2)研讨制度。本学期在教学活动月举行新教师汇报课、新课程研讨课,承担片内专题研讨活动1次以上。确保课程改革健康发展。(3)家校联系制度。学校在期初、期中各组织一次社区开放日活动,组织家长听课,召开家长座谈会,及时了解家长对学校实施课改的意见和建议。使在社区大环境支持下的课改更具生命力。(4)培训制度。与市级课改培训工作同步,每月组织1---2次专题性学习。形成不断培训,不断提高的良性循环。使教师能运用新课程理念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穿老鞋,走新路。每阶段都要为后续培训作好准备。(5)评比奖励制度。课改领导小组组织形式多样的参与式评比活动,如评比优秀课、优秀案例、优秀论文、优秀课件等。对新课程改革中成绩突出的教研组和个人给予奖励。3、评价与考核。评价在课程改革中起着导向作用,它成为课程改革的一个关键环节。(1)学生评价。淡化评价的选拔功能,发挥评价的激励与促进发展功能。通过学生档案袋、平时观察、访谈等多种方法,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在评价内容上,既重视知识与技能的评价,也关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自信心、兴趣等方面。在考试的内容、形式和方法上作积极探索。采用书面考查与开放性考查相结合的方法,在评价主体上,改变单一由教师评价的状况,把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相结合,使评价更为民主、客观。(2)教师评价。摒弃传统的师评模式,用新课程理念评价教师。评价与考核教师教学工作时,主要观其课程改革实验中的态度、实践、创新、成效。在评价教师的备课、上课、辅导、科研时,把教师新课程理念的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