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导入•管理:课程导入•利润源:•第一个是资源领域,挖掘对象是生产力中的劳动对象。•第二个是人力领域,挖掘对象是生产力中的劳动者。(知识)•第三个是物流领域,挖掘对象是生产力中的劳动工具的潜力,同时注重劳动对象与劳动者的潜力。(信息流)•企业效益来源:生产~管理~创新~信息课程导入•理论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行为科学为基础,注重营销管理、运营管理、财务管理、战略管理•20世纪90年代:管理沟通、公共关系、商业伦理•发展:IT、电子商务、BPR、信息管理彼得·德鲁克1993年:那些在过去的40年中转到了经济中心的产业其商业经营与其说是实物的生产和销售,不如说是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和销售。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几个热词1-信息社会2-信息过载3-信息鸿沟4-信息孤岛一、信息社会•美国经济学家阿尔文•托夫勒说过:“人类正面临着巨大的飞跃,它正面临有史以来最深的社会巨变和创造性重建,虽然我们还没有清楚地认识它,但我们正从头开始建立一个崭新的文明。”信息社会•信息社会并非一个界定得十分明确的概念,它是一个变化的过程——信息社会就是变迁中的当前社会。当人类社会处于迅速变化的阶段时,对知识的需要就特别强烈。讨论信息社会要不要读“万卷书”(知识)的问题,实际上是为了探讨在迈向信息社会的进程中,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和如何获得知识。信息社会•美国经济学家莱斯特•瑟曼说:“如果说知识就是力量,那么知识拥有者在未来的地位将与以往截然不同,这种不同将使力量关系发生变化。”——教条主义?——两耳不听窗外事?信息社会•日本经济学家野中几次郎的一句话可能已回答了以上的问题:“经济领域里处处充满了不确定因素,但可以肯定的是,知识是保持竞争优势的一种资源。”所以,有必要讨论信息社会应如何获得知识的问题。信息社会•我们应当明白:知识就是力量数据资料不加以整理,就不能成为信息;信息不加以分析,就不能成为知识;知识不用智慧加以应用,就不能成为力量。要迈进信息社会,我们无需为如何寻找知识而绞尽脑汁,而是要掌握获取知识的不同手段,为自身的发展留下广阔的空间。信息社会•不同的时代,人的生存方式也不相同,在信息时代里,我们要遵循信息时代的规律,不能一味的在前人的做法上下功夫,毕竟读书破万卷是古代的做法,在当今这样一个新事物大量涌现的时代里,这种做法显然已经不适用,举个例子:现在你正在专心攻读一门科学,可是当你真正做到破万卷的时候,它可能已经成为他人手下的成功了,换言之就是你已被时代和科学的发展所淘汰二、信息过载•所谓信息过载即是人们接受了太多信息,但却无法有效整合、组织及内化成自己需要的信息,以至影响到人们的工作、生活以及人际关系等。。信息过载的副作用•(1)对工作效率的影响。信息过载会影响交换和处理信息的速度和个人工作的专心程度,因此可能会对个人完成任务的效率和质量产生负面影响信息过载的副作用•(2)对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影响。信息过载对于个人最大的影响就是渐增之压力,且伴随该压力而来的是产生心理、生理及社会之问题。信息过载的副作用•(3)对人们的生活和人际关系的影响等。信息过载或过度饱和不但不能提升生活品质,反而会造成焦虑、迷惑、无知等情形的发生。此外,信息处理的负荷更威胁到自我教育能力,造成社会中组织成员的疏离感。三、信息鸿沟•马太效应,所谓强者越强,弱者愈弱,一个人如果获得了成功,什么好事都会找到他头上。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教育、金融以及科学等众多领域。数字鸿沟又叫信息鸿沟,是指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穷者之间的巨大差距,是由对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掌握的多寡而产生的差距现象,是信息技术在普及过程中呈现出的一种极不平衡的扩张状态。数字鸿沟产生的表面原因是信息基础设施、信息技能与信息素养的差异,真正的原因是由于社会资源配置不公造成的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数字鸿沟实际上是马太效应在传播学领域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评论(2)|2•数字鸿沟的负面影响1.挤压信息疆域。2.妨碍经济发展。3.挑战民族文化。4.影响社会稳定信息鸿沟•引申:教育财富种族四、信息孤岛•信息孤岛—1•在一个单位的各个部门之间由于种种原因造成部门与部门之间完全孤立,各种信息(如财务信息、各种计划信息等)无法或者无法顺畅地在部门与部门之间流动。这样就会形成信息孤岛。信息孤岛•信息孤岛—2又叫自动化孤岛、资源孤岛,是指在数据信息单元单独存放、不能自动地实现信息共享与交换,需要靠人工与外界进行联系的一种现象。信息孤岛•“信息孤岛”—3,是指相互之间在功能上不关联互助、信息不共享互换以及信息与业务流程和应用相互脱节的计算机应用系统。信息孤岛•应当看到,在整个信息技术产业飞速发展过程中,企业的IT应用也伴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前进。但与企业的其它变革明显不同的是,IT应用的变化速度更快,也就是说,企业进行的每一次局部的IT应用都可能与以前的应用不配套,也可能与以后的“更高级”的应用不兼容。因此,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信息孤岛的产生有着一定的必然性。4.1信息孤岛带来的问题•信息孤岛的存在所带来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是导致信息的多口采集、重复输入以及多头使用和维护,信息更新的同步性差,从而影响了数据的一致性和正确性,并使企业的信息资源拆乱分散和大量冗余,信息使用和管理效率低下,且失去了统一的、准确的依据信息孤岛带来的问题•其次是由于缺乏业务功能交互与信息共享,致使企业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脱节,结果造成账账不符、账物不符,不仅难以进行准确的财务核算,而且难以对业务过程及业务标准实施有效监控,导致不能及时发现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问题,造成计划失控、库存过量、采购与销售环节的暗箱操作等现象,给企业带来无效劳动、资源浪费和效益流失等严重后果。信息孤岛带来的问题•再次是孤立的信息系统无法有效地提供跨部门、跨系统的综合性信息,各类数据不能形成有价值的信息,局部的信息不能提升为管理知识,以致对企业的决策支持只能流于空谈。同时由于企业信息孤岛的存在,还将影响信息化的集团化、行业化应用。4.2信息孤岛的类型•信息孤岛的类型•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存在各种类型的信息孤岛。大体可分为数据孤岛、系统孤岛、业务孤岛、管控孤岛四种类型。•(一)数据孤岛•数据孤岛是最普遍的形式,存在于所有需要进行数据共享和交换的系统之间。随着企业计算机技术运用的不断深入,不同软件间,尤其是不同部门间的数据信息不能共享,设计、管理、生产的数据不能进行交流,数据出现脱节,即产生信息孤岛,势必给企业的运用带来信息需要重复多次的输入、信息存在很大的冗余、大量的垃圾信息、信息交流的一致性无法保证等困难。•4.2信息孤岛的类型•(二)系统孤岛•系统孤岛指在一定范围内,需要集成的系统之间相互孤立的现象。原先各自为政所实施的局部应用使得各系统之间彼此独立,信息不能共享,成为一个个信息孤岛。有条件的企业投入资金将以前的系统重新升级、设计,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了信息的共享,业务可以跨部门按照流程顺序执行。经过一段时间后,又有新的系统要上,又发现这些系统所需要的数据不能从现有系统中提取,仍然要从现有系统统计打印出来再输入到新系统中,又出现了信息孤岛。•4.2信息孤岛的类型•(三)业务孤岛•业务孤岛表现为企业业务不能通过网络系统完整、顺利的执行和处理。在企业内部网络系统和网络环境的建设中,以企业发展为目标的信息化要求日益迫切,企业的业务需要在统一的环境下,在部门之间进行处理。企业里经常遇到的头痛问题是“产供销严重脱节”、“财务账与实物账不同步”,其实质就是生产流程、供应流程、销售流程和财务流程都是孤立运行,没有能够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信息孤岛的要害就是割断了本来是密切相连的业务流程,不能满足企业业务处理的需要。•4.2信息孤岛的类型•(四)管控孤岛•管控孤岛指智能控制设备和控制系统与管理系统之间脱离的现象,影响控制系统作用的发挥。企业需要向其上级主管部门上报企业的经营情况、接收上级的各种指令和计划,同时管理层也需要通过信息系统了解和掌握现有信息做出明确的决断,然而由于信息孤岛的存在不能满足信息共享需要。信息孤岛的问题已经严重地阻碍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进程,使企业在进行新一轮投入时,难于决断。4.3信息孤岛产生的原因•信息孤岛产生的原因•(一)信息化发展的阶段性•企业信息化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从欧美等信息化启动比较早的国家来看,信息化的实施和应用都不是一步到位,而是通过循序渐进的过程逐步建立起来的。企业信息化有一个从初级阶段到中级阶段、再到高级阶段的发展过程。在计算机应用的初级阶段,人们容易从文字处理、报表打印开始使用计算机。进而围绕一项项业务工作,开发或引进一个个应用系统。这些分散开发或引进的应用系统,一般不会统一考虑数据标准或信息共享问题,追求实用快上的目标而导致信息孤岛不断产生。•4.3信息孤岛产生的原因•(二)认识误区•长期以来,许多机构把现代化建设看作是拥有大量计算机设备即可,经费投资方向自然而然地偏向于计算机基础设备,而忽略信息资源的建设,造成购置的信息基础设施闲置、资源浪费、信息化建设进入重硬轻软的认识误区,导致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滞后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出现了“有路无车,有车无货”现象。•4.3信息孤岛产生的原因•(三)标准不统一•信息化起步早的企业,10年前甚至20年前就开始实施面向业务操作层面的部门业务计算机应用,这些企业的部门主要从部门内部的业务出发,开发满足部门业务操作的管理系统,每建立一个应用系统就单独建立一个数据库,这样不同的应用就拥有不同的数据库。这些数据库可能来自不同的厂商、不同版本,各个数据库自成体系,互相之间没有联系,数据编码和信息标准也不统一。•4.3信息孤岛产生的原因•(四)需求不到位•信息资源是为了服务企业管理者的决策行为,支持普通员工的业务操作。当前企业信息化建设一方面缺乏对企业内部员工的信息需求的了解,另一方面企业员工还没有形成主动的信息需求意识,缺乏将自身的潜在需求转化为显性需求的动力。即使提出较明确信息需求,但由于信息共享度差,信息价值低,这种需求不能得到满足。缺乏信息需求动力是信息孤岛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4.3信息孤岛产生的原因•(五)管理体制问题•若从深层原因看,是管理的条条框框阻碍了信息的畅通。企业的职能部门分管了企业的各项业务,无意中也分隔了企业内的原本应该统一的信息数据。因为管理信息化需求的不同,提交者关心的重点缺乏全局观,企业统一的业务流也未能反映到全部的信息系统上。从这个意义上说,信息孤岛也是企业管理——尤其是企业管理上的“孤岛”的映射。消除信息孤岛的措施•?•可量度。信息可采用某种度量单位进行度量,并进行信息编码。如现代计算机使用的二进制。可识别。信息可采用直观识别、比较识别和间接识别等多种方式来把握。可转换。信息可以从一种形态转换为另一种形态。如自然信息可转换为语言、文字和图像等形态,也可转换为电磁波信号和计算机代码。可存储。信息可以存储。大脑就是一个天然信息存储器。人类发明的文字、摄影、录音、录像以及计算机存储器等都可以进行信息存储。可处理。人脑就是最佳的信息处理器。人脑的思维功能可以进行决策、设计、研究、写作、改进、发明、创造等多种信息处理活动。计算机也具有信息处理功能。可传递。信息的传递是与物质和能量的传递同时进行的。语言、表情、动作、报刊、书籍、广播、电视、电话等是人类常用的信息传递方式。可再生。信息经过处理后,可以以其他形式再生。如自然信息经过人工处理后,可用语言或图形等方式在生成信息。输入计算机的各种数据文字等信息,可用显示、打印、绘图等方式在生成信息。可压缩。信息可以进行压缩,可以用不同信息量来描述同一事物。人们常常用尽可能少的信息量描述一件事物的主要特征。可利用。信息具有一定的实效性和可利用性。可共享。信息具有扩散性,因此可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