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23章案例分析参考答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第23章案例分析参考答案案例一:人力资源负荷优化案例【问题1】(每天按照8小时工作制计算)游戏软件开发项目人力资源计算序号工作名称人力资源类型平均每天工作量(工时)每天需安排人数1需求分析分析员2432总体设计设计员4863界面详细设计设计员2434动画详细设计设计员2435处理详细设计设计员2436界面编码程序员4057动画编码程序员4058处理编码程序员4059界面单元测试测试员32410动画单元测试测试员32411处理单元测试测试员32412系统测试设计员162测试员32413项目管理管理员81工作排序表序号工作名称紧前事件1需求分析2总体设计13界面详细设计24动画详细设计25处理详细设计26界面编码37动画编码48处理编码59界面单元测试610动画单元测试711处理单元测试812系统测试9、10、1113项目管理活动网络图:人力资源负荷图:案例二:现金流分析案例【问题1】计算该项目自投资当年起的静态投资回收期和动态投资回收期(要求列算式),并说明两者存在差异的原因。资金的时间价值:指货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增值,也称为资金时间价值。现值(Presentvalue),也称在用价值,指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折现的金额。通常又称“本金”。通常记作P终值(futurevalue),又称将来值或本利和,是指现在一定量的资金在未来某一时点上的价值。通常记作F。单利终值:F=P+P×i×n=P×(1+i×n)式中,1+n×i——单利终值系数【提示】除非特别指明,在计算利息时,给出的利率均为年利率,对于不足一年的利息,以一年等于360天来折算。单利现值现值的计算与终值的计算是互逆的,由终值计算现值的过程称为“折现”。单利现值的计算公式为:P=F/(1+ni)式中,1/(1+ni)——单利现值系数复利终值1/602/303/304/305/308/207/206/209/2010/2011/2012/50363335554446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单位:双周资源:人数4107161371F=P(1+i)n(n,表示n次方)在上式中,(1+i)n称为“复利终值系数”,用符号(F/P,i,n)表示。这样,上式就可以写为:F=P(F/P,i,n)复利现值P=F×(1+i)-n(-n,表示负n次方)上式中,(1+i)-n称为“复利现值系数”,用符号(P/F,i,n)表示。投资回收期是指用投资方案所产生的净收益补偿初始投资所需要的时间,其单位通常用“年”表示。静态投资回收期是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时收回初始投资所需要的时间。公式:Pt=累计净现金流量开始出现正值的年份数-1+上一年累计净现金流量的绝对值/出现正值年份的净现金流量动态投资回收期是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时收回初始投资所需的时间公式:P't=(累计净现金流量现值出现正值的年份数-1)+上一年累计净现金流量现值的绝对值/出现正值年份净现金流量的现值投资回收率=1/动态投资回收期*100%题1答案:静态投资回收期=3-1+|-300|/500=2.6年动态投资回收期=3-1+|-296.58|/355.9=2.83年差异的原因:动态回收期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而静态回收期未考虑。题2答案:投资回收率=1/2.83=35.3%20%投资是可行的。案例三:挣值分析案例工作代号工作名称预算成本(千元)已完工作量(%)实际发生成本(千元)挣值(千元)A产品总体设计200100210200B产品结构设计220100220220C控制系统设计400100430400D生产车间设计250100250250E辅助材料采购300100310300F压缩机外协54050400270G负离子发生器外协840100800840H零部件加工600100600600I整机装配240000J整机调试150000K车间土建施工160040800640L车间设备安装2000000M工艺文件编制10010090100N项目验收60000题1答案:工作代号工作名称预算成本(千元)已完工作量(%)实际发生成本(千元)挣值(千元)中,预算成本:PV(计划值)——计划完成工作的预算成本(BCWS)实际发生成本:AC(实际成本)——已完成工作的实际成本(ACWP)挣值:EV——已完成工作的预算成本(BCWP)EV=PV*已完工作量(%)题2答案:前20旬的挣值EV的累计:200+220+400+250+300+270+840+600+0+0+640+0+100+0=3820题3答案:前20旬的实际成本AC的累计:210+220+430+250+310+400+800+600+0+0+800+0+90+0=4110题4答案:CV=EV–AC=3820–4110=-2900=EVAC实际成本大于预算成本,超支SV=EV–PV=3820-(200+220+400+250+300+540+840+600+240+150+1600+2000+100)=3820–7440=-36200=EVPV实际进度小于计划进度,进度落后题5答案:EAC是根据项目绩效和定性风险分析确定的最可能的总体估算值,是既定项目工作完成时,计划活动、WBS组件或项目的预期或预见最终总估算。当前偏差被看成非典型的,以后不会发生类似偏差,公式:EAC=AC+BAC-ev当前偏差被看成是可代表未来偏差的典型偏差时,公式:EAC=累计AC+((BAC-EV)/累计CPI)BAC是完成工作所需要的预算=PV本题适用第一种类型:EAC=AC+BAC-ev=4110+7440-3820=7730采取的措施:在软件开发项目中合理、有效地进行挣值管理确定剩余工作的规模和工作量确定剩余工作的需求严格控制项目的进度和成本在保证项目质量的前提下,进行的必要的赶工和成本缩减工作案例四:需求评审案例建议一:分层次评审我们知道用户的需求是可以分层次的,一般而言可以分成如下的层次:目标性需求:定义了整个系统需要达到的目标;功能性需求:定义了整个系统必须完成的任务;操作性需求:定义了完成每个任务的具体的人机交互;目标性需求是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所关注的,功能性需求是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所关注的,操作性需求是企业的具体操作人员所关注的。对不同层次的需求,其描述形式是有区别的,参与评审的人员也是不同的。建议二:正式评审与非正式评审结合正式评审是指通过开评审会的形式,组织多个专家,将需求涉及到的人员集合在一起,并定义好参与评审人员的角色和职责,对需求进行正规的会议评审。而非正式的评审并没有这种严格的组织形式,一般也不需要将人员集合在一起评审,而是通过电子邮件、文件汇签甚至是网络聊天等多种形式对需求进行评审。两种形式各有利弊,但往往非正式的评审比正式的评审效率更高,更容易发现问题。因此在评审时,应该更灵活地利用这两种方式。建议三:分阶段评审应该在需求形成的过程中进行分阶段的评审,而不是在需求最终形成后再进行评审。分阶段评审可以将原本需要进行的大规模评审拆分成各个小规模的评审,降低了需求返工的风险,提高了评审的质量。比如可以在形成目标性需求后进行一次评审,在形成系统的初次概要需求后进行一次评审,当对概要需求细分成几个部分,对每个部分进行各个评审,最终再对整体的需求进行评审。建议四:精心挑选评审员需求评审可能涉及的人员包括:需方的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具体操作人员、IT主管、采购主管;供方的市场人员、需求分析人员、设计人员、测试人员、质量保证人员、实施人员、项目经理以及第三方的领域专家等等。在这些人员中由于大家所处的立场不同,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是不相同的,有些观点是和系统的目标有关系的,有些是关系不大的,不同的观点可能形成互补的关系。为了保证评审的质量和效率,需要精心挑选评审员。首先要保证使不同类型的人员的都要参与进来,否则很可能会漏掉了很重要的需求。其次在不同类型的人员中要选择那些真正和系统相关的,对系统有足够了解的人员参与进来,否则很可能使评审的效率降低或者最终不切实际的修改了系统的范围。建议五:对评审员进行培训在很多情况下,评审员是领域专家而不是进行评审活动的专家,他们没有掌握进行评审的方法、技巧、过程等,因此需要对评审员进行培训,同样对于主持评审的管理者也需要进行培训,以便于参与评审的人员能够紧紧围绕评审的目标来进行,能够控制评审活动的节奏,提高评审效率,避免发生案例一和案例二中出现的现象。对评审员的培训也可以区分为简单培训与详细培训两种。简单培训可能需要十几分钟或者几十分钟,需要将在评审过程中的需要把握的基本原则,需要注意的常见问题说清楚。详细培训则可能要需要对评审的方法、技巧、过程进行正式的培训,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是一个独立的活动。需要注意的是被评审人员也要被培训。建议六:充分利用需求评审检查单需求检查单是很好的评审工具,需求检查单可以分成两类:需求形式的检查单和需求内容的检查单。需求形式的检查可以由QA人员负责,主要是针对需求文挡的格式是否符合质量标准来提出的,需求内容的检查是由评审员负责的,主要是检查需求内容是否达到了系统目标、是否有遗漏、是否有错误等等,这是需求评审的重点。检查单可以帮助评审员系统全面地发现需求中的问题,检查单也是随着工程财富的积累逐渐丰富和优化的。建议七:建立标准的评审流程对正规的需求评审会需要建立正规的需求评审流程,按照流程中定义的活动进行规范的评审过程。比如在评审流程定义中可能规定评审的进入条件、评审需要提交的资料、每次评审会议的人员职责分配、评审的具体步骤、评审通过的条件等等。建议八:做好评审后的跟踪工作在需求评审后,需要根据评审人员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以确定哪些问题是必须纠正的,哪些可以不纠正,并给出充分的客观的理由与证据。当确定需要纠正的问题后,要形成书面的需求变更的申请,进入需求变更的管理流程,并确保变更的执行,在变更完成后,要进行复审。切忌评审完毕后,没有对问题进行跟踪,而无法保证评审结果的落实,使前期的评审努力付之东流。建议九:充分准备评审评审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评审会议前的准备活动。常出现的问题是,需求文档在评审会议前并没有提前下发给参与评审会议的人员,没有留出更多更充分的时间让参与评审的人员阅读需求文档。更有甚者,没有执行需求评审的进入条件,在评审文档中存在大量的低级的错误或者没有在评审前进行沟通,文档中存在方向性的错误,从而导致评审的效率很低,质量很差。对评审的准备工作,也应当定义一个检查单,在评审之前对照检查单落实每项准备工作。案例五:公司组织结构对项目管理的影响分析:1、弱矩阵应用弱矩阵组织保留了职能型组织的许多特点,项目经理的角色更像协调人员而非一个管理者。对于技术简单的项目适合采用弱矩阵型组织。为什么呢?因为技术简单的项目,各职能部门所承担的工作,其技术界面是明晰的或比较简单,跨部门的协调工作很少或很容易做。2、平衡型矩阵应用对于有中等技术复杂程度而且周期较长的项目,适合采用平衡型矩阵组织。采用平衡型组织结构,需要精心建立管理程序和配备训练有素的协调人员才能取得好的效果。3、强矩阵应用在强矩阵组织中,具有项目型组织的许多特点:拥有专职的、具有较大权限的项目经理以及专职的项目管理人员。对于技术复杂而且时间相对紧迫的项目,适合采用强矩阵组织。建议答案:1、项目章程明确责任资源的冲突主要是项目基线的建设缺乏规范,组员的工作在开始时不明确,项目经理未能有效管理项目的进度,项目中任何工作上的延误直接影响其他项目的启动和进度。所以要解决项目经理与部门经理间对资源调配及管理的问题。项目基线的建设机制包括明确的项目生命周期和合适的开发体系应用,在开发过程中各阶段的工作量及资源需求(技术、工作范围、责任等)必须明确及合理。要点:在项目章程中为项目经理使用组织资源进行项目活动提供授权。企业必须建立项目基线的建设机制,巩固项目经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