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林徽因《你是那人间四月天》有感提到才女,便不得不想到林徽因。即便之前我从未读过她的作品,别人称之为奇女子,我便以为是奇女子,听到最多的,却与才无关,都是其与男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现在想起来,觉得做女人难,做名女人更难,做留名千古的名女人更是难上加难。我们对于其私事的关注大过对其文章的关注想来对她真是很不尊重。《四月天》里收录了林徽因的散文,小说和书信。其中我最爱散文。开篇是林写给徐志摩的悼词。纵然徐志摩的诗才多惊艳绝伦,我们对其人品大都持负面的态度。连他本人的姑表弟金庸先生,拿他的笔名赐给了天龙八部中四大恶人之一云中鹤。而我从林的悼词中看到的是一个真挚良善单纯的诗人和朋友。看过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之后,我其实很能理解诗人那种异于常人的情感追求。就像斯特里克兰德一样,他们不会为常人引以为准的道德准绳去绑架自己。而情感的自由而狂热,才能在众人都能看到的景色中触发出那些美丽的词语诗句。我无法想象一个会为了看康桥上的虹冒着瓢泼大雨在康桥上等待的青年会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娶一位素未谋面的女子。我以后,再读到徐志摩的诗时,一定会怀着对其“诗意的信仰”的尊敬。“他们每人手里拿的都不像纯文艺的天平......真了解我们,即便是痛下针砭,骂着了我们的弱处错处,那整个的我们却因此更增添了意义,一个作家文艺的总成绩更需要一种就文论文,就艺术论艺术的和平判断。”其他的散文,我大都非常喜欢,最爱的是《惟其是脆嫩》、《窗子之外》、《文艺丛刊小说题记》、《彼此》。其实已经覆盖了大半。以前不爱看散文,许是年纪轻,看不懂那景中之情。现今看来,很是佩服写散文的人那种细腻心思,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充沛的情感。那生活中的一注阳光,两缕蛛丝,可以勾起无限回忆和情绪的游走,那些哲学般的句子我还看不懂,可我觉得那种深度的思索充满魅力。这是我和散文一个良好的会面。而我上面列出的四篇,除了那些美丽复杂的情绪和回忆,还有一份言之有物的力量,或在提醒人,或在振奋人,又有女性的温柔灵透在里面,教那些呼喊变得谆谆,提醒变得悦耳。以下摘两段我最喜欢的段落。“拿梅花来说吧,一串串丹红额洁蕊缀在秀劲的傲骨上,最可爱,最可赏,等半绽将开的错落在老枝上时,你便会心跳!梅花最怕开,开了便没话说。索性残了,沁香拂散同夜里的炉火都成了一种温存的凄清。”我从未亲眼见到梅花开落,可我却似乎能理解此处的心境,即便是文人墨客众口称颂其绝世独立的梅花,一旦开了,似乎也留俗了。将开未开之时,或索性残了,更能将那份清冷凄情表达得好。我期待近距离的观赏一次梅花,去体达这份心意。“所有的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全在那里的,你并不是不能看到,只不过是永远的在你的窗子以外罢了。多少百里的平原土地,多少区域的起伏的山峦,昨天由窗子外映进你的眼帘,那是多少生命日夜在活动着的所在;每一天青的什么麦黍,都有人流过汗;每一粒黄的是什么米粟,都有人吃去;其间还有的是周折,是热闹,是紧张!可是你则并不一定能看见,因为那所有的周折,热闹,紧张,全都在你的窗子以外展演着。”我想到我们如今的人,已不是活在窗子里面,有些人活在镜头里面,有些人活在镜头前面。但周折,热闹,紧张总不跟我们在一处,有的是我们造出的那些浮躁,夸张,疏远。余下是小说和书信。小说算吸引人,但也不算顶好。但也可能是因为短篇,便只能承载这几两的愁,几两忧,几两思,几两索。不过我很佩服林的观察和表达,对细节的描绘清晰得让句子就像是电影一般可以播放。还有她对人性的体察入微,不管视角是青年,中年,少女,心理活动都十分活泼真实。她似乎很喜欢通过孩子的口叙事,这样,其他角色隐秘的、深沉的苦痛被状似无知的叙述出来,是不是为了显出她本人对那些苦难的体察和无奈。人和景和事组合成那个时代的社会剪影,平静下浅埋着沉重忧伤。书信没有读完,那些琐碎唠叨还是写给信的对象看吧,我不是很理解,这些信件的展览在他们自己看来似乎都是顺理成章的事。那活着的人写信不会带着被后人窥探的紧张吗?这三部分的文章看下来感受各不相同,无法总结出一个统一的结尾和标题,那就任性的在此止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