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小说《卖米》有感初次读完卖米后,心里微微有所波动。读完后想想似乎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小说中描绘的背景不过是一个普通农户家庭,发生的日常故事。貌似不值得流传颂扬,很平常的故事:“我”琼宝,一个普通的女学生妹,家里父亲害了病,弟弟要去田里放水,由我和母亲便挑起卖米的担子去赶场,故事也就发生在卖米过程中。我想,在中国有着千千万万户农户家庭,赶场卖东西不过是一个稀松平常的事,可是当我再次认真的看了一遍后,心里不能释怀,这种感觉不能说是多么震撼,反倒是一种让人难以描述的心酸,像一块石头堵在胸口一样。小说文字很朴实,但是就是这种朴实的文字却从一些细节上深深的打动着读者。母亲一个没文化的普通农村妇女,对儿女充满着爱和关怀,担米赶场让女儿担轻的,卖米时候也是想着让女儿休息。而全文让人最为纠结的也正是母亲和收米的人的还价,母亲听从父亲的嘱托要卖个好价钱,一块一一斤。米贩子从一块零五到一块零八再到一块零五,每次米价的起伏让人心里总是一紧一松,女儿也是希望早早的把米卖出去,一来可以给父亲买药,二来不用在太阳下曝晒。但是,母亲却为了两分钱和米贩子吵的不可开交,女儿很是不理解,总共一百五十斤的米满打满算也就差了三块钱。倔强的母亲说出一句:三块钱不是钱啊。我家的米好,凭什么不能卖出个好价钱。三块钱,为了三块钱母亲和女儿等了一天,最后又无功而返。文章至此,不得不去反思三块钱对于文中这一家重要性,再去想,母亲在卖米时的希冀和无奈,诸多不顺,最痛苦的莫过于母亲,亦或者是说,最苦的莫过于千千万万的劳苦农户。正如诗云: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对于一些人而言,可能三块钱不过是零钱,对于更多的家庭来说三块钱却不是个小数字。《人间失格》中有一句话,生而为人,我很抱歉。充满着作者对生活艰辛的不甘和抱怨,但是,生活不只是琴棋书画诗酒花,阳春白雪的东西只存在于虚构的故事中,我们往往经历的更多的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下里巴人的东西。为一件件的琐事奔波,为一两毛钱讨价还价,为多省一点钱,为更好的照顾家人,为了应酬,为了生计。多少人,不得不去放下身段,放下以前做的梦,就仅仅为了生活。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其实,生活对于所有有责任有担当的人都是严苛的,有了责任,有了担当,就会有压力,可能文中卖米的故事离我们现在生活渐行渐远,国家对于农民福利政策也越来越好,逐渐全面小康的我们可能不会因为三块钱将百来斤的两担米担来担去。可是更多的人面临的生活的艰辛不止于此。上有老,下有小,中间有车贷房贷,生活沉重如山,压的人不能早睡。谁不想被别人,被社会,被生活温柔以待,思绪万千,终究敌不过加班加点的工作,为了就是让自己能够更好的更快的改善自己的生活,小说最后写到:我想,别让母亲看见了,要哭就躲到被子里哭去吧。可我太累了,头刚刚挨到枕头就睡着了,睡的又香又甜。我想没有人愿意被人看到自己软弱的一面,那就把眼泪留到庆祝开心的时刻。对于处在一个新时代的我们,生活再怎么辛酸,路还是要走下去,眼前再怎么苟且,未来总归有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