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低碳经济发展路径选择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高质量发展低碳经济发展路径选择摘要。面对全球减排温室气体的新的环境,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必然选择。中国政府适时提出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发展理念、优化经济结构,加快推进低碳经济发展。本文详细研究了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低碳城市建设、低碳土地利用、低碳能源开发等五个方面的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最后指出未来结合中国国情制定恰当的低碳发展对策的研究方向。关键词:高质量发展;低碳经济;路径选择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的《livingplanet2018》指出,由于人类过度开发自然资源而引发气候变化并污染地球,造成全球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相对于1970年下降了60%[1],气候变化成为地球上人类生存的最大威胁[2]。付加锋指出,低碳是一种区别于传统的高能耗、高排放和高污染为代价的新的发展理念;经济强调新的发展理念的最终目标是社会财富的有效积累和人类生存与发展环境的改善[3]。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走出了一条快速工业化的道路。同时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排放温室气体最多的国家。面对全球减排温室气体的新环境,中国不能再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中国必须立足基本国情,借助知识和技术的创新而实现经济结构优化的高质量发展道路[4]。环境保护是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低碳经济是协调两者矛盾的有效方法。实现世界范围内的低碳经济,施行低碳经济发展路径至关重要。—2—1低碳生产走新型的低碳工业化道路,中国有两条路线可供选择。传统产业的低碳化转型;加快发展低碳战略性新兴产业。1.1农业低碳化转型。农业是人类社会最基础的社会产业。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方面,其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需予以重视[5]。农业在参与碳循环过程中显示出碳汇和碳源的双重特性。碳汇(carbonsink)指的是利用土地来造林植树、增加植被等,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将空气中co2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的过程。碳源(carbonsource)指的是海洋、土壤、岩石和生物体、工业生产、人类生活等产生温室气体并向空气释放的过程。在农业生产体系中,农业生产包括草地、森林和农作物利用太阳能把大气中的co2和水合成碳水化合物,起着碳汇作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消耗部分碳水化合物而释放出co2,投入到农业生态系统的大量化肥、农药、浓缩饲料等需要大量化石能源燃烧而获得,这就是农业碳源。农业低碳化实质是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中消耗能源的低碳化、高效率利用与清洁能源的开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应该大力推广水能、风能、太阳能等非化石类能源;对农业碳源进行利用、转化;对排放的co2进行捕捉、储存和利用。围绕以上三个环节综合采取低碳农业发展策略:一是优先实施清洁投入品替代策略,农业生产中优先选择非化石类能源,农业发展中生产资料选用低碳的产品,如应用有机肥料、开发应用—3—生物农药、使用可降解农膜;二是实行碳减排策略,发展节水农业、推广立体种养、推广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方式;三是实施固碳策略,实行农业生产过程的标准化,减少不合理耕作,改善土壤水分,保持土壤碳汇水平,提高土壤复种指数;四是大力推行碳汇策略;五是重点支持和推行碳利用策略;六是政府加大政策扶持。低碳农业就是充分利用农业碳汇功能,尽可能降低碳排放,实现农产品生产全过程的低碳排放。1.2工业低碳化转型。工业是第一大能源消耗部门,同时也是碳排放的重点部门,其碳排放占碳排放的总体超过七成,因而,工业是应对气候变化、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领域。工业低碳化转型是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工业低碳化转型刻不容缓。工业低碳化转型的一个途径是工业消耗的能源结构进行转型,要素投入低碳化,以新能源替代传统以煤为主的化石能源,从源头上控制碳源;针对生产过程中投入材料的运输、工厂废气排放、产品生产过程废气排放等问题强调低碳化。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煤炭消费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控制在62%以内。在化石类能源消耗占比很高的情况下,仅仅通过能源转型来进行工业低碳化转型,其效果不容乐观。同济大学诸大建教授提出,在工业领域,即使加速进行能源结构转型,到2030年,煤炭消耗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还会占到五成,仅仅靠新能源转换来进行工业低碳化,到2030年中国的碳排放峰值不可能实现。因而,为了实现工业低碳化转型取得重大成效必—4—然得依靠工业领域中先进技术和管理措施的应用。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厂通过多项设计优化和技术创新,装备达到国际水平的电力装备,采用高参数、大容量的超临界发电技术,提高了机组电站的热经济性,同时降低了煤炭的消耗,在节能减排方面成效显著。低碳技术是低碳工业的核心,高碳产业低碳化转型的重要推动力,低碳技术的创新发展可以成为全新的产业。关于工业低碳化转型方面管理措施的应用,复旦大学吴力波教授提出,可以设计合理的市场措施如碳交易来倒逼工业企业进行节能减排。通过新能源替换、低碳技术和管理措施的应用等三管齐下来进行工业低碳化转型,将会有效地降低工业部门的碳排放的总体水平。2低碳消费随着世界人口增长,人们对物质财富的不断追求,对冰箱、洗衣机、电视、计算机、空调、汽车、住房等高耗能消费为特征的产品需求与日俱增。为满足这些产品的生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为代表的能源开采达到史无前例的水平。高碳消费致使本来在地层中沉积的“碳库”,以比较快的速度流向了大气,导致地球气候变暖,人类生存环境愈加恶化。应对气候变暖,保护环境要求人类消费行为与消费结构转向低碳化。低碳消费方式成为必然选择。低碳消费指居民在选择食品、衣着、家庭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居住以及杂项商品与服务等方面时,优先选择低碳排放或减碳排放的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方式。低碳消费体现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环保责任。低碳生活—5—需要人们树立全新的生活观和消费观,减少碳排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由于中国居民生活消费能源水平较低,居民生活消费环节的碳排放问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随着政府着力扩大内需,扩大的中等收入人群对于住房、汽车等产品需求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同时消费环节对于生产环节的拉动作用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在大力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环境下,低碳消费方式必然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目前中国低碳消费现状不容乐观:中国居民消费处于粗放式,过度消费、奢侈浪费等现象屡见不鲜;低碳类的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低碳消费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完善。为了促进中国的低碳消费发展,有必要完善低碳消费的激励政策,构建全方位的低碳消费文化,加强低碳消费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低碳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应用[6]。实现低碳生活,要提高公众意识和公众参与的积极性,把握低碳机遇,选择低碳生活,创造一个更美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3低碳城市建设中国有600多个城市,其中287个地级以上城市的能耗占中国总能耗的55.48%,co2排放量占中国总排放量58.84%。城市在发展低碳经济中所起的作用举足轻重。低碳城市(low-carboncity)是指在城市空间内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政府公务管理层以低碳社会为建设目标和蓝图、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的城市。进行低碳城市建设重点倡导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6—友好型社会过程中达到发展代价较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形成一个良性的可持续的能源生态体系。在确保城市经济增长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在保障城市正常运行的职能方面如城市能源供应系统、城市管理、城市交通、市政设施等进行低碳化转型。通过园区低碳化转型、社区低碳化建设、城市职能低碳化发展来逐步形成城市系统的低碳化。低碳城市建设有赖于低碳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的支持[7]。通过节能减排的技术手段来解决co2减排问题,多元的标准来进行城市规划与建设,从城市结构与发展模式上整体控制与减少碳排放量。秉承低碳发展的理念对城市进行规划,对城市现有产业结构进行恰当调整,对城市的土地开发利用进行合理规划,发展绿色城市交通,引导城市低碳化生产和生活消费,采用创新的技术来进行城市环境治理和保护。城市的低碳化发展进程将影响温室气体排放的控制成效,对缓解全球气候变化起到重要作用。包括天津、保定、合肥、深圳等城市在内的一大批城市将低碳发展定为城市建设的目标。城市聚集了大量优质的生产力要素,例如高级智慧的人力资本、促进发展的风险资本、高素质的劳动力、先进支撑条件的设备和功能完善的基础设施,所有这些都为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提供了基础。低碳城市建设成效直接影响到低碳经济发展的程度。4低碳土地利用人类活动所引起的土地利用及覆被改变是地球含碳量增加的重要因素之一,是造成碳循环不平衡进而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7—重要原因之一。人类对土地利用变化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这是仅次于化石类燃料导致大气co2浓度急剧增加的主要人为活动。土地利用具有碳汇和碳源双重作用。对土地不合理利用往往会引起土壤的碳汇效应降低,加剧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恶化全球变暖的状况。1992年联合国大会上公布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itednationsframeworkconventiononclimatechange)提出减少人为活动对气候系统的危害。在土地利用上必须秉承控制碳源和增加碳汇的宗旨,进行低碳化土地利用。低碳土地利用要兼顾低碳和经济,综合考虑土地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等方面来实现土地利用的“低排放、高效率、高效益”。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碳排放和碳吸收的能力各不相同。建设用地的碳排放最大,而林地的碳吸收能力最强。基于土地利用碳减排角度,有计划地控制城市建设用地增长的速度,推进工业用地相关的能源消费效率和农业耕地的作业效率,以此来降低单位土地面积的碳排放水平。努力提高土地利用中的碳汇作用,加强植树造林,对森林、草原、湿地等具有碳汇作用的用地进行保护和修复。土地利用过程中,其碳汇能力和碳排放能力是动态变化的。在土地开发利用的同时要加强生态建设。在低碳经济成为各国共同价值观念的背景下,立足国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围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合理配置国土资源、提高能源保障能力和改善国土生态环境、统筹国土开发、利用、保护和整治的战略目标和重大任务,制定—8—统一的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政策措施,这将为低碳土地利用提供重要的支撑。人类活动及其碳排放强度与土地利用方式密切相关,探索土地利用规模、结构和方式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土地利用的碳排放的程度[8]。土地作为中国一种稀缺的资源和生产要素,做到低碳经济地利用,有助于低碳经济的发展。5开发低碳能源随着对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呼声日益高涨,世界各国纷纷把低碳能源开发作为重要的节能减排途径加以实施。低碳能源是指一种单位能源含碳分子量小或没有含碳分子结构的能源。低碳能源主要包括核能以及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能源相对于可再生能源而言,地球上储量有限,会穷尽的。可再生能源在自然界可以循环再生,包括太阳能、水力、风力、生物质能、潮汐能、海洋温差能等。可再生能源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而且分布广泛,适宜就地开发和利用。积极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降低对传统化石类能源的依赖,建立多元化的新型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资源循环利用和集约化水平,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强化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对发展低碳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中国核电、水电、风电和太阳能开发利用速度较快,但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低碳能源所占比重较低。核电指的是利用轻原子核的聚变过程和重原子核的分裂过程释放出能量来发电。通过压水堆、快中子堆、聚变堆技术来进行发电,一方面解决能源需求的矛盾,另一方面核电是清洁高效能源,温室气—9—体排放近乎于零,发展核电有助于缓解气候变化。中国组建了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加快核电发展速度,核电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有望大幅提升。中国的水能资源蕴藏量大。水能主要通过水力发电来进行利用。水力发电成本最低,同时其具有清洁无污染、可再生的特点。在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水电,提高水电在能源消耗结构重点比重。中国高度重视低碳能源的开发利用,用低碳能源逐步取代高碳能源。中国政府明确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