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大豆是世界最主要的油料作物,是人类优质蛋白和油脂的主要来源,也是我国进口量最大的农产品。为促进国内大豆生产恢复发展,提高农民收益,稳定市场供给,在总结《高油大豆优势区域发展规划(2003-2007年)》实施情况的基础上,按照积极推进现代农业的总体要求,特制定本规划。一、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大豆产业整体形势日趋严峻,消费不断增长,国内生产滑坡,国际依存度过高。但东北高油大豆优势区域发展规划的实施,为今后大豆产业的发展探索了路子。(一)产业现状近年来,我国大豆产业发展极不平衡,在需求快速增长的情况下,生产缓慢增长,加工业快速发展,进口急剧增加,已占供给总量的60%以上。1.生产波动下滑,自给率下降。近五年来,受市场价格及重大灾害的影响,我国大豆生产波动较大,总产四年减一年增。2003年和2005年,在面积有所扩大的情况下,由于重大灾害的影响,导致总产下降。2006年和2007年,由于市场价格下跌,种豆比较效益下降,农民调减种植面积,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导致连续两年减产。2004年,由于价格高、气候好,大豆获得丰收,总产达到1740万吨,创历史最高记录。总产的波动下降难以满足需求的快速增长,尽管高蛋白和菜用大豆能满足自需,但油用大豆基本依赖进口,大豆自给率大幅下降,2001年我国大豆国内自给率为52.5%,2007年下降到29.2%,6年减少了23个百分点。2.市场价格波动剧烈,农民收益和市场供给不稳。受国际市场影响,近5年国内大豆及制品价格波动剧烈。2001年国内市场大豆价格约每公斤2元,2004年上涨到3-3.2元,上涨幅度达到50%以上;2006年大豆价格又回落到每公斤2.3元,下降近30%。2007年下半年,大豆价格再次迅速上涨,到2008年5月,达到5.6元,上涨幅度高达240%。2008年东北大豆收获后,大豆价格又迅速回落至3.2元。价格的剧烈波动,造成大豆种植收益忽高忽低,农民难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影响其种植积极性,同时也影响到相关产业的发展及市场的稳定。3.加工业快速发展,外资控制格局基本形成。近年,我国大豆加工业进入了调整、“洗牌”的巨变时期。布局上,由产地加工为主向沿海加工为主转变,国内外大型企业纷纷落户沿海,形成了以进口原料加工为主的沿海企业集群;规模上,由中小企业为主向大型企业为主转变,国内分散的中小型企业或兼并或破产;在产权上,外国独资、控股的企业数量增加,国产企业加工份额减少,外资控制格局基本形成。(二)规划实施情况2003年农业部发布《高油大豆优势区域发展规划(2003-2007年)》,规划实施五年来,取得了一定成效,在促进我国大豆产业发展上进行了有益探索,积累了经验。1.成效明显单产和品质明显提高。优势区大豆平均亩产均高于非示范区,其中大豆良种补贴示范区平均亩产达到175公斤,比全国平均亩产提高50%以上。在良种补贴政策引领下,高油品种得到大面积推广种植,大豆商品品质普遍提高。目前,优势区高油大豆品种推广面积已达到4500多万亩,占优势区大豆面积的60%以上。大豆标准化生产面积达3000万亩以上,规模连片面积比例达30%以上。据优势区调查,大豆含油率平均提高1个百分点,示范区提高1.5-2个百分点。优势区集中度提高。2007年优势区大豆面积占全国的比重达到58.7%,总产占全国的50.6%,分别比2001年提高8个和4个百分点。重点产区的黑龙江省,2007年面积和总产分别占全国的43.5%和33%,较2001年分别提高10个和4个百分点。科技生产水平提高。优势区将良种与良法、农艺与农机有机结合,试验研究出大豆高产新技术。由于加大了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力度,科技种豆水平明显提高。产业化经营格局初步形成。在优势区,龙头企业找到了原料,基地找到了销路,产销衔接得以大面积实施,双方初步建立了互惠互利的长期稳定关系,基本形成了产业化经营的格局。2.经验启示行政推动是关键。为把规划实施工作抓好、抓出成效,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指挥、职能部门具体抓落实。主产区各级政府层层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挂帅、各有关部门参加的领导小组,强力推进各项措施的落实。为配合项目的实施,全国及各项目区成立了大豆专家技术指导组,建立专家工作机制。各级农业部门整合力量,制定方案,开展督导等工作。行政推动有力,确保了优势区域大豆产业的发展。政策支持是保证。规划实施以来,国家和主产区政府纷纷出台扶持政策,增加资金投入。在优势区先后实行了高油大豆良种补贴、免征大豆铁路建设基金等一系列扶持政策,投资建设大豆良种繁育体系,实施了大豆“948”引进项目等。这些措施的实施,提高了优势区良种繁育能力和供应水平,促进了优势区生产规模的扩大,延长了市场流通半径,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优势区基层干部和农民发展大豆生产积极性。科技创新是支撑。围绕优势区的建设和发展,科研部门加快了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步伐,技术推广部门加快了新成果的转化普及速度。5年间东北地区选育了一批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研究推广了大豆窄行密植、垄上三行窄沟密植、行间覆膜、大型机械深松等高产新技术。目前优势区优良品种普及率达100%,新品种覆盖率达30%以上;新技术推广应用每年以500万亩的速度在扩大,有力地提高了东北大豆生产水平。3.总体评价通过5年的努力,规划目标基本实现。规划的发布实施,促进了东北地区大豆生产布局和品质结构的优化,引导了资金的有效投入,为政策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对转变大豆生产方式,创新生产管理机制进行了有益探索,促进了东北地区高油大豆的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有力地推动了高油大豆产业的健康发展。二、市场及发展潜力分析我国大豆需求不断扩大,进口风险增加,供给压力加大。国内大豆生产恢复发展具有潜力,今后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确保生产稳定和市场供给安全。(一)市场供需1.从国际看,大豆供需格局已由供大于求进入供求平衡,今后将有可能转入紧平衡。一是生产增速减缓。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一直到2005年,世界大豆生产保持了近40年的持续增长。特别是1996年以后,随着我国大豆进口的增长,世界大豆生产加快发展。到2005年世界大豆总产量达到2.16亿吨,比1996年增加了1.25亿吨,10年时间增加了近1亿吨,年均增长率达到6.7%,在各大宗农产品中持续增长时间最长,增长速度最快。但2005年以后,大豆生产进入徘徊期,总产在2.1-2.2亿吨之间波动。二是贸易量趋稳。据FAO统计,1996年大豆世界贸易量为3200万吨,到2005年达到6400万吨,增长了一倍。大豆、豆油、豆粕贸易额近300亿美元,近三年贸易量稳定在6400万吨左右。出口集中在美国、巴西和阿根廷三个国家,主要进口国为中国、欧盟、日本等国和地区。三是消费快速增长。据FAO统计,2006年全球大豆消费量为2.14亿吨,比2001年增长4239万吨,增长幅度为23.8%;豆油3431万吨,增长752万吨,增长28.1%;豆粕1.45亿吨,增长2845万吨,增幅24.5%。随着人口增加和消费水平提高,今后大豆消费量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豆油是生产生物柴油的主要原料,生物柴油的发展已成为大豆消费新的增长点。据FAO预测,到2015年大豆需求量将达到2.7亿吨以上,豆油4000万吨,豆粕1.7亿吨,分别比2006年扩大5000万吨、600万吨、2500万吨。2.从国内看,大豆消费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供给压力加大。据有关部门测算,2007年我国大豆总产量约1272万吨,消费量约4350万吨,产需缺口3100万吨,比2002年扩大了1900万吨,导致进口快速增加。2007年我国进口大豆3082万吨,比2002年增加了约1950万吨,平均每年增加390万吨,增长了1倍半。今后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和养殖业的发展,大豆的消费量将保持平稳增长。据《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预测,“十一五”期间我国大豆需求量年增长率为3.49%,到2010年需求量将达到4800万吨。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2010-2015年期间,我国人均大豆消费水平达到38-45公斤,按届时我国人口达到13.5亿计算,我国大豆消费总量将达到5000万吨,比2005年增加1000万吨。在大豆消费构成中,压榨用大豆3800万吨,加工食用大豆约1200万吨,豆粕约3000万吨,豆油900-1000万吨。3.大豆进口不确定性因素增加,风险加大。一是进口资源的不稳定性。由于能源问题,世界三大大豆主产国为满足本国对能源的需要,有可能调整作物结构,扩大玉米、甘蔗等作物种植面积,减少大豆面积。目前从技术储备看,世界大豆单产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难以大幅提高,因此大豆产量增长难度加大,贸易量也难以稳定增加。加上大豆出口又主要集中在美国、巴西、阿根廷三个国家,实际资源大部分被美国资本控制。大豆属于资源性产品,如出口国家调整出口政策,我国大豆进口货源就难以保证。二是价格变化的不确定性。由于2004年和2007年美国大豆减产,造成国际市场大豆价格两次大幅度上涨,最高价格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从近年的市场情况看,生产上出现任何风吹草动,相关产品供求变化都造成了市场价格的剧烈波动。如果世界大豆供需出现紧平衡状况,市场价格上涨将更难以预料,如果我国进口大豆成本大幅提高,国内相关产品价格也将随之上涨,稳定物价的难度增加。(二)发展潜力1.恢复面积有一定的潜力。通过合理轮作和间套复种等方式,到2015年可扩大大豆种植面积900万亩。其中,东北地区通过大豆玉米合理轮作和适当恢复第三积温带大豆面积,可扩大面积200万亩;黄淮海地区曾是我国最大的大豆主产区,2007年大豆种植面积3200万亩,通过间作套种,如发展玉米-大豆、棉花-大豆、小麦-大豆套种等,可扩大大豆面积700万亩。2.提高单产潜力较大。世界最高单产记录为533公斤/亩,我国最高单产记录为400公斤/亩。2007年世界大豆平均亩产为151公斤,美国为154公斤,巴西和阿根廷为188公斤,受灾害影响,该年我国大豆单产不足100公斤,与世界、美国、巴西、阿根廷的差距在50-90公斤。从国内看,我国西北地区高产典型平均亩产达到375公斤、东北地区325公斤、黄淮海地区300公斤。而我国大豆面积最大的黑龙江省2007年平均亩产只有73公斤。这些都说明提高我国大豆单产的潜力非常大。3.改善品质有潜力。我国有丰富的优质大豆品种资源,油分含量最高的达到24%以上,蛋白质含量最高的达到50%以上,为品质改善提供了基础。近年来通过品质育种攻关,选育了一大批高蛋白和高油品种,比目前大面积推广品种蛋白质提高3-5个百分点,含油率提高3-4个百分点。(三)制约因素分析1.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条件差。我国大豆主要分布在高寒、干旱、边远地区和瘠薄耕地上,生产条件难以充分满足其对光热、土壤肥力、水分等的需求,还经常受旱、涝等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东北高纬度地区有效积温不足,大豆生长期间干旱发生频繁;黄淮地区大豆生长季节旱涝交替发生,干旱出现频率高。此外,由于资金投入长期不足,严重制约了大豆生产基础设施的改善。2.科技水平低,生产装备落后。多年来我国大豆生产缺少突破性品种和高产技术,多数品种抗倒伏、抗病虫和抗非生物逆境综合能力较差,适应范围窄;由于社会化服务落后,农民科技素质不高,导致生产管理粗放,单产水平低;大豆生产多以小型农业机械作业为主,导致整地、播种质量差,难以保证苗全、苗匀、苗壮;由于缺乏大马力机械和机具,秸杆不能还田,造成土壤有机质减少,大豆综合生产能力下降。3.组织化程度低,产业化发展滞后。我国大豆生产多以千家万户的家庭经营为主,生产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既不利于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新技术的推广,也不利于提高产品品质,更难以与大市场接轨。与其它大豆主产国相比,我国大豆研发、生产、贸易、加工相互脱节,科研单位、加工企业、贸易企业和种植农户之间没有建立利益关系,导致同一地区不同农户大豆品种各异,栽培水平参差不齐,商品大豆的品质、规格都不尽一致,加上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