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探索者与实践者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探索者与实践者——玉溪师范学院胡电喜申报2016年“云南省优秀教师”事迹材料一、基本情况胡电喜,男,汉族,1976年11月生,中共党员,安徽省宿州市人,2009年6月任教于玉溪师范学院,工商管理系主任、讲师。南京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毕业,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访问学者,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在职攻读工商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作为发起人之一,兼任云南省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二、综合表现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他多年来以高度的责任心始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把探索和完善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任务视为工作的重心。他十分重视创新创业理论体系的研究和实践教学手段的革新,他取得了一揽子特色鲜明的研究与教学成果,为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提供了智力支持和可行案例,为建设“七彩云南”、彰显新时期青年一代的精神风貌奉献了汗水,谱写了精彩的华章,其事迹先后被红塔区电视台“人物专访”栏目以及玉溪新闻网等媒体报道。三、工作实绩与突出事迹(一)个人层面1、学术研究他紧密围绕高校的“转型发展、企业家精神培育与众创空间”这些热点问题开展了深入的研究,主持了云南省“十二·五”教育规划课题《云南省高校大学生企业家精神的培育研究》,主持了校级重点与一般教改项目《基于高校转型发展视域的创业教育路径优化研究》、《玉溪师范学院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实践研究》,以及主持了云南省教育厅课题《云南省众创空间建设与运行机制研究》。他开展了富有“本土化”特色的企业家精神培育实践研究,在重庆科技学院、普洱学院和楚雄师范学院等学报上分别发表了《基于创业计划竞赛的大学生企业家精神培育研究》、《大学生企业家精神培育的创新与实践——以云南省高校为例》、《云南马帮文化背景下的企业家精神形成路径研究》与《在创业实践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的企业家精神》等学术论文,主要致力于探索大学生创新、诚信、学习、合作等企业家精神的培育,准确把握了创业教育的实质与内涵,有效支撑了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22、实践教学在针对工商管理类课程实践教学模式“企业实践‘三段论’+游戏化教学+校园科研课题+创业大赛”的基础上,设计了“产学研赛”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探究性学习→创新创业训练→创业大赛→创办企业”有机衔接。该模式除注重大学生创业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外,更侧重于受众对象的社会责任感、创业意识、心理素质和企业家精神的培育,进而夯实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根基。3、主要荣誉(1)2016.06,完成的学术论文《文化视域下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荣获了2015年度全国学校共青团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2)2012.09,主持完成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在创业教育实践模式中的应用与研究》荣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2013.12,第三届“玉溪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2014年“云南青年五四奖章”提名者)(4)2014.12,荣获玉溪师范学院第二届“红塔园丁奖”(教学奖)(5)2015.05,荣获2015年云南省高等学校职业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二)指导学生创业层面1、指导了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的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数量分别为2项、1项和17项(均已结题),指导了校级科研立项2个;其中国家级和省级的创业训练项目均为玉溪师范学院立项的第一个,截至目前无论是研究经费的总额还是项目的数量均位居该校第一名。2、指导了第八届、第九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3个,这是玉溪师范学院首次在国家级“挑战杯”系列赛事中取得的最高荣誉。另外,还指导了云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5个、银奖5个、铜奖5个和优秀奖6个,指导了校级创业大赛获奖29项。上述成绩,直接支撑了我校获得2014年“创青春”云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参赛学校“团体金奖”的殊荣,在全省地州院校中异军突起。3、指导大学生在吉林教育学院学报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篇,支撑了大创项目的实践研究和创业大赛的学术训练。4、近年来,直接指导了曾华文、吴胜强、邓波、李子坤、马普虹、王彦方、葛莉、孙勇、何甜、蒋梓怡、吴建斌、李通升等一大批在校生和毕业生的实际创3业,此外还开展创业者回访引领大学生创业之路的“走一程、送一程”。例如,葛莉创办的“志远教育”已经成长为玉溪市第三大培训机构,在培训界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三)服务地方社会层面除了做好学校安排的例行工作外,他积极配合团省委、团市委开展“青春彩云南·青帆创业夜校”的培训,先后为玉溪师院、江川县职高和玉溪市体校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培训》主题讲座,被有关媒体报道。此外,还为完成了两届“红塔区创业大赛30强”的培训任务,深受组织方和参赛选手的好评,体现了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功能。总之,他是云南省高校教师群体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勤于实践、勇于创新,以实际行动和丰硕成果完善了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显著提升了大学生的职业竞争能力,产生了较为广泛的社会效应与经济价值。他的事迹既充分体现了高校服务地方以及学术引领的示范作用,也积极促进了“以创业带动就业”格局的形成,为推进云南跨越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