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学院团委2010年工作总结2010年是南通大学“十一五”开局之年,这一年对我们南通大学人来说,是忙碌而充实的一年,也是成果丰硕的一年。我院团委在校团委和学院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创新为魂、服务为基”,围绕校团委和院总支、院行政的中心工作,以大力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为主线,以提高团员青年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迎接党建工作评估、本科教学评估和院庆十周年为契机,积极实施“学风创优工程”,推进团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构建新的团建运行模式,务实创新,使我院团委的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在这一年里,我们加强了制度建设,整合了我院共青团工作体系,在具体工作中突出重点,培育品牌,团结带领团员、青年学生全面发展,奋发成才,在建筑工程学院的改革、建设和发展中发挥了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一年中,我院团学工作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有1名团员获“南通市十佳青年学生”,1个基层团支部被表彰为XX年校“红旗团支部”,有27人在团员教育评议中被评为校优秀团员。在XX年暑期社会实践中,我院成果丰富,有1个小分队被评为“省社会实践先进集体”、1人被评为“省社会实践先进个人”,1件作品被评为“省优秀调查报告”,8人被评为校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我院团委也被授予“XX暑期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奖”;在下半年校团委举办的第二届大学生科技节中,我院共选送28件作品参赛,分别有1件作品荣获南通市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3件作品荣获校二、三等奖,24件作品荣获校优秀奖,创生均申报作品和获奖作品数两个第一;团员思想教育取得丰硕成果,学院团委在“增强团员意识,加强学风建设”主题团日活动观摩评比中获三等奖;积极参与学校校园文化活动,我院第二届建筑科技节荣获学校校园文化活动“年度贡献奖”。现将XX年有关工作汇报如下:一、坚持以“党建带团建”,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提高广大团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学院团委始终把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广大团员青年学生的头脑作为当前的头等大事来抓。一是坚持政治学习制度,建立健全两周一次的政治学习考勤考核制度,使政治学习规范化、制度化。在学院层面,XX年,上半年和下半年院团委各举办一期青年共产主义学校培训班和一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使团员青年对党的基本知识有较为全面的了解,激发广大团员向党组织靠拢的积极性。目前,我院992名在校学生中,向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的人数为837名,占到学生总人数的84.4%。在团支部层面,学院团委要求团支部紧紧围绕《江泽民文选》的学习,每个团员青年交一篇小结、精读几篇文章,尽量形成一篇小论文。要将学习内容与团员的学习、社会实践、生活、就业相结合,以学习为动力,牢固确立学生“以学为本”、“学习为第一要务”的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专业观和就业观。二是以团员教育评议为抓手,进一步巩固XX年下半年的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成果,构建团员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在教育评议活动中,院团委借鉴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中的有益经验,将党员分别安排到各团支部开展督导工作,使“党建带团建”的原则落到实处;同时,以教育评议为抓手,专门印发了学习材料,努力提高团员青年的理论素养;学院团委还针对不同的团员对象,开办形式多样的各类培训班,有效地把握了节奏,强化对团员教育评议的宏观把握,加强对团支部工作的指导。三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阵地建设。配合学院开展的学风创优工程,积极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进宿舍、进公寓,抓班风、学风、舍风建设。同时探索以舍风带动班风、学风建设,在公寓、宿舍设立团委工作信箱,加强思想、信息的沟通。四是广泛开展主题教育月活动。围绕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和“五·四”、“七·一”、国庆、“一二·九”等重大节日活动,利用各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二、加强和改进我院团组织的自身建设,增强团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一是组织建设。①健全团组织生活制度。认真落实团的“三会一课”制度,严格《团支部工作手册》的规范填写,要求各团支部位认真开展每两周一次的团日活动、理论学习、主题实践、专题讨论等活动。②认真做好了“推优”工作,进一步规范我院的党、团组织推优入党工作制度,落实学生党支部考察和培养人提名、团支部用规范的程序讨论推荐、学院团委上报学院党总支审核公示的推优程序,保证了推荐入党团员的质量,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XX年,我院共“推优”168人。③加强团干部的业务培训和学习。利用青共校和学院学生干部培训班两大培训平台和团支部书记例会制度,提升团干部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④进一步完善了学院团组织工作考核制度。规范了团内院级先进集体、个人评选办法;⑤坚持学院团委委员每周例会制度,积极探索完善团委委员联系团支部制度,深入基层了解基层团支部工作开展情况,收集掌握团支部、班级组织的基本信息和基层组织情况。二是制度建设。XX年在XX年开展学院层面建章立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出台了一系列规范基层团支部管理的制度,先后制定完善了《建工学院基层团支部职责条例(试行)》、《建工学院〈团支部工作手册〉填写指南》、《关于在各团支部切实落实团的“三会一课”的通知》、《建工学院基层团支部考核办法》等相关文件,制定了较为完备的基层团支部工作制度和考评制度,加强和完善了团支部工作月报制度、团支部组织生活制度和团日活动制度。三是作风建设。学院团委经常听取广大青年学生对团、学工作的意见、建议,定期了解和分析广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于每学期开学初召开团员座谈会,听取了学生对生活、学习等方面提出的意见和要求,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的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并及时反馈给学校和有关部门;为了使团组织的活动更加贴近学生,院团委开展了“主题团日活动”方案征集活动,在各个团支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集中了大家的意见,为全校性的主题团日活动观摩献计出力;为了便于工作的开展,学院团委及时将团的工作中心转入低年级,撤销了新校区团总支,并在原新校区团总支的基础上改选产生新的学院团委会、学生会,以更有利于开展工作。三、以校大学生科技节和我院建筑科技节为平台,加强我院团员青年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XX年下半年,校团委牵头组织了我校第二届大学生科技节。我院积极响应学校首届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科技节重头戏)暨南通市第三届科技创新大赛作品征集评选活动,共向学校选送作品28件,有一件作品参加南通市第三届科技创新大赛,获一等奖;8件作品入围参加校第一届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终审答辩,两件作品获校二等奖,一件作品获三等奖。建筑科技节是我院自XX年开始创办的独具专业特色和科技含量的校园文化品牌活动,今年已是第二届举办。活动以“倡导科学精神,激发创新思维;投身科技实践,营造优良学风”为主题,通过举办科技节系列活动,在全院范围营造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勇于创新的浓郁氛围,活跃学院科技文化建设,集中展示和检阅大学生科技文化成果,提高大学生科技人文素养,促进优良院风、学风建设。我院第二届建筑科技节有三个特点。一是涵盖范围广,参与学生多。科技节共安排18个大大小小的活动,其中有面向全院的暑期社会实践成果交流会、“我理想中的大学生活”征文活动、大学学业与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竞赛,有面向大一新生的学习经验交流暨现场咨询会,也有面向大四学生开展土建类专业职业资格认证培训。二是活动贴近所学专业,注重对学生全面专业素质的培养。科技节安排了建设业调研作品征集评选、土建类专业知识竞赛、工程测量现场竞技、建筑设计系列竞赛、结构设计大赛(分设专业组和趣味组)等贴近建筑类专业的活动,使参加的同学容易上手,在参与活动的同时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养。三是活动重在激发同学们的创新思维,培养同学们的科技素养。科技节安排了“科技实践与大学生创业”为主题的素质拓展讲座和参观考察活动和校首届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暨南通市第三届科技创新大赛作品征集评选等活动。四、坚持文化育人,开展健康、高雅、文明的校园文化活动。XX年,我院团委、学生会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导向和娱乐功能,不断满足青年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和精神文化需求。1、注重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和精品的打造,使我院校园文化活动届次化、精品化。XX年我院的重大校园文化活动可以用“两节一庆”来概括,即上半年的宿舍文化节、下半年的建筑科技节和建工学院院庆十周年系列活动暨“七彩年轮”大型文艺晚会。目前,我院的宿舍文化节和建筑科技节已形成届次化,在学校已产生一定影响,我院第二届建筑科技节还被校党委宣传部、学工部、校团委评为校园文化活动“年度贡献奖”。今后,我们还要加强对这两大品牌活动的精心打造,利用这两大活动全面整合学期内的各项校园文化活动,继续扩大校园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2、积极组织开展各类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重视为广大学生健康成才提供充足的舞台和有力的载体。如3月份举行了“学雷锋、学莫文隋”青年志愿者活动;4月份组织了“建工杯”三人制篮球赛;5月份组织了“宿舍文化系列活动”,6月份承办了校团委的“公寓团建”汇报演出、与另外四个学院共同举办“风华流年”欢送毕业生文艺晚会;9月份组织迎新系列活动;10月份组织建筑科技节开幕式以及社会实践成果汇报等系列活动;11月组织学院运动会以及建工学院院庆十周年系列活动暨“七彩年轮”大型文艺晚会;12月份组织迎新年庆元旦系列活动等,这些活动都深受学生欢迎和好评,并办成精品活动。此外,积极参与省十六运彩排、迎新生、军训等活动的组织。3、充分发挥和调动团支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为进一步发挥基层团支部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贯彻中共十六号文件中“以活动为依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关精神,学院团委鼓励各团支部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小型多样的团支部活动。如建筑041、2团支部的南通特色建筑寻访写生活动、工管051支部的江边郊游活动以及土木06班的“中秋月圆,师恩难忘”师生联谊活动,都构思新颖,内容丰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五、重视实践教育,促进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健康成才。按照学校确定的“践行荣辱观,服务新农村,投身‘两个率先’,构筑和谐社会”的主题,我院结合自身特色和学生特长,采用点面结合、集散结合、组建实践小分队等形式,在多方面尝试突破和创新,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尝试在社会实践组织发动机制方面有所创新。我院在全校率先启动社会实践课程化建设,制定《社会实践课程教学大纲》和《社会实践指导书》两项基本文件,发给学生人手一册。其中明确规定,社会实践是教学计划中直接面向社会,走向社会,接受社会教育和实际工作锻炼的一门综合性、基础性实践教育课程;学生应将社会实践看作是学校课堂教学在社会的延伸和拓展;学院将视社会实践为一门课程纳入学生综合考评体系,社会实践不符合要求将不得参加奖学金和各类荣誉称号的评比。同时,点面结合、形式多样、层层推进,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暑假前,院团委与各班主任通力合作,分年级召开动员会,广泛宣传社会实践的目的和意义,营造出领导重视,教师尽力,学生涌跃参与的良好氛围。2、尝试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内容上有所突破。在重点团队组建方面,我院力求与专业学习相融合,组建了“多背一公斤”红色之旅小分队。该小分队既结合了建筑学专业学生需要在风景名胜地写生的专业特点,又切合了当前关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时代要求,把专业、旅游与公益相结合,以把公益活动变成人人都能做,并且是人人都乐意做的事情为目标,通过活动提高社会整体志愿服务意识,立意深刻,形式新颖。参加校、院两级小分队活动的学生,占全院学生总数的10%以上。在内容方面,我们首次组织了科研小分队,对以往在创业计划大赛和科技作品竞赛中选送的一些作品,进行了全面梳理,从中精选了部分作品,安排指导老师利用暑假集中指导学生开展调查研究、资料收集和论文撰写工作。3、尝试在社会实践的评价方式上有所变化。一是严格执行学校“四个一”考核标准,不打折扣。即要求每个学生必须进行一次不少于两周的社会实践活动、完成一份不少于1500字的调查报告或实践心得、完成一篇自我总结以及尽量参加一支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