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北宋与辽西夏金元伯颜评价宋宋的善政有数种:一是整肃宫闱,没有女祸;二是抑制宦官,没有庵祸;三是睦好懿亲,没有宗室祸;四是防闲戚里,没有外戚祸;五是罢典禁兵,没有强藩祸。两大误处:北宋抑兵太过,外乏良将,南宋任贤不专,内乏良相。一、北宋历史的分期初期即宋太祖太宗时期,主要致力于统一和巩固中央政权;中期即宋真宗、仁宗、英宗三朝,一方面北宋受辽西夏的威胁,内部也有庆历新政等改革。晚期从神宗、哲宗、徽宗到钦宗,神宗时有王安石变法,但失败后,北宋随后导演了靖康之变的结局。北宋的世系钦宗徽宗哲宗1125-11271100-11251085-11001022-10631063-10671067-1085仁宗英宗神宗997-1022976-997960-976真宗太宗太祖二、宋朝参考资料周宝珠《简明宋史》。洪焕春《宋辽夏金史话》邓广铭《岳飞传》《王安石》漆侠《王安石变法》第一节北宋的建立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960年,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国号“宋”,定都开封,年号建隆。北宋的建立963年灭960年建立965年灭971年灭975年灭963年灭978年献土978年献土979年灭统一策略:先易后难,先南后北九七九年灭北汉,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终告结束。第一节北宋的建立宋太宗赵光义“斧声烛影”中的兄终弟及北宋的建立蹴鞠图第二节北宋前期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一、集中军权。A、杯酒释兵权,收夺禁军高级将领的军权;B、分割禁军统帅的权力;C、实行“更戍法”;D、又实行文臣任武将和“阵图制”;E、扩大养兵。二、集中政权。三、改革科举制度,扩大统治基础。第二节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开宝九年(976)太宗即位诏:“先皇帝创业垂二十年,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纪律已定,物有其常。谨当遵承,不敢逾越。”——《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太宗淳化二年(991)宋太宗:“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此。”——《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二以防弊之政,为立国之法中央集权的加强采取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加强对军权、政权和财权的控制和掌握,采取了守内虚外,不抑兼并的立国方针,使北宋成为一个最为贫弱的王朝,伴随着中央集权的强化,再现了冗官、冗兵、冗费所谓“三冗”现象,造成了北宋积贫积弱的状况。一、集中军权建隆二年(961),太祖召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第二节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宋代的“祖宗之法”,是时代的产物,是当时的社会文化传统与政治、制度交汇作用的结晶。作为“祖宗之法”的核心内容,所谓“防弊之政”,出发点着眼于防范弊端,主要目标在于保证政治格局与社会秩序的稳定。从其客观效果来看,在当时条件下,有利于社会的谐调发展。其具体措置以“务实”为特色,不拘一格,体现出不少合理的思路,事实上渗透着创新的精神。——邓小南第二节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稍夺其权:置文臣知州、通判,罢支郡制其钱谷:改变过去节度使把持地方财政,以大量财物留使、留州之现象,令各州财赋除留必需之经费外一律上缴,由中央财政机构——三司统一管理。收其精兵:全国精锐部队悉集于禁军,禁军的布置采取。“强干弱枝”、“守内虚外”策略,20余万禁军之中,京师附近驻扎10余万,地方分驻10余万。1、杯酒释兵权961年秋天,他宴请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高怀德等人,以杯酒释兵权,收夺了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石守信2、分割禁军统帅的权力罢殿前都点检,设“三司”,即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三司鼎足而立,首领为三帅,互不统属,皆隶属于皇帝,统领禁军,负责禁军的管理和训练,但没有调兵权。中央设立枢密院,长官为枢密使,掌握发兵之权和将官的任免升降,但枢密院手中无兵,这样使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制度设计中的分权原则“以文制武”第二节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宋朝军事制度枢密院——三衙统兵体制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武将殿前都指挥使司三衙枢密副使文臣枢密使枢密院制度设计中的分权原则第二节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宋朝军事制度枢密院——三衙统兵体制李纲:“祖宗之时,枢密院掌兵籍、虎符,三衙掌诸军,率臣主兵柄,各有分守,所以维持军政,万世不易之法。”——《宋史》卷一六二《职官志二》范祖禹:“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京师之兵,总于三帅,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范太史集》卷二六《论曹诵札子》“将从中御”3、实行“更戍法”实行“更戍法”,造成“兵无常帅,帅无常师”的局面。即将禁军轮番调到地方镇守,地方军队也频繁地调动驻地,一般每三年一换,士兵常年以外奔跑,美其名曰“习勤苦,均劳逸”但将领不随之更动,造成“兵无常帅,帅无常师”的局面。使兵将分离。4、扩大养兵文臣任武将和“阵图制”实行文臣任武将和“阵图制”。认为唯养兵可为百代之利,因为灾年,人民会造反,但军队不会叛乱,丰年,军队易生事,而人民不会造反,因此遇到灾年,就大量招兵,使军队人数众多,有禁军、厢兵、乡兵、和番兵等众多军种,庞大的军队,使军费开支巨大,人数虽多,却没有战斗力,造成了冗兵的现象。二、集中政权---分割宰相的权力在宰相之下设“参知政事”作为副贰,以枢密使分取宰相的军政大权,以三司使(又称“计相”)分取宰相的财政大权。这样造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局面。宋真宗时设立谏院,脱离宰相而独立,地位与宰相同,可以任意弹劾执政大臣。制度设计中的分权原则2、集中政权二府计相监察军政行政财政御史台枢密院中书门下三司御前会议皇帝北宋前期中央机构《宋史·范镇传》:“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财。”2、集中政权削减州郡长官的权力不许他们兼任一个州郡以上的职务。把他们的兵权、财权和司法权收归中央。又以文臣任州郡长官,另设“通判”以牵制之。第二节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制度设计中的分权原则县州…路宋朝地方机构——“虚”三级制宋朝“路”之特点1、路没有统一的行政机构和单一的行政长官。2、在州之上,不存在单一的行政区划提举常平司提点刑狱司转运司安抚司仓宪漕帅第二节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州县长官由京朝官兼摄,均带中央官衔知州、知县《日知录》卷九:“宋初本有刺史,而别设知州以代其权,后则罢刺史而专用知州,以权设之名为经常之任矣”。《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宋太祖乾德元年(963)六月,“命大理正奚屿知馆陶县,监察御史王祜知魏县,杨应梦知永济县,屯田员外郎于继徽知临清县。常参官知县,自屿等始也”。制度设计中的分权原则第二节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制度设计中的分权原则官、职、差遣的分离《宋史》卷一六一《职官志一》:“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官”、“职”仅是俸禄高低和荣誉的代表,实际的职责和权力由“差遣”决定。这使得官员任用更为灵活,监督、激励手段更为丰富。司马光之结衔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院修撰、权判西京留司御史台、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三百户、食实封四百户、赐紫金鱼袋。第二节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对宗室、外戚权力的制约陈邦瞻:宋三百年间,其家法严,故吕武之变不生于肘腋。宋朝处理宗室问题的原则:“赋以重禄,别无职业”;“优之以爵禄而不责以事权”高宗圣训,不用宗室以为宰执宗室不得担任宰相本朝故事,宗室不领兵宗室不得统帅军队国朝之制,不属宗室以吏事宗室不得授予地方官取之太优,用之有限限制宗室参加科举第二节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宋史·外戚传序》:“崇爵厚禄,不畀事权。”对宗室、外戚权力的制约外戚不得任“文资”外戚不得任“侍从”外戚不得任地方官外戚不得统帅军队制度设计中的分权原则第二节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范祖禹:“唯本朝之法,上下相维,轻重相制,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藩方守臣,统制列城,付以数千里之地,十万之师,单车之使,尺纸之诏,朝召而夕至,则为匹夫。”——《范太史集》卷二二《转对条上四事》朱熹:“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祸,虏骑所过,莫不溃散。”——《朱子语类》卷一二八《本朝二·法制》三、改革科举制度,扩大统治基础扩大了录取的名额;减化了程序,取消了由吏部主持的复试,而是“释褐即授官”;严格考试程序,为防止考官舞弊,实行了对考官的锁宿制度;又实行糊名法,在宋真宗时期创立了誊录之法;同时全部举人都参加殿试,由皇帝主持和录用,成为天子门生。第二节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考试制度严密三级试“恩归主上”乡试(解试)地方省试(会试)中央部门殿试皇帝解元省元状元第二节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科目变迁明算诸科明书明法进士明经明经进士进士秀才中期以后北宋前期唐1073至1106年之间,为以前应诸科之人,曾设新科明法。第二节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宋代科举的种类主要有贡举、制举、武举、童子举等,其中最重要者为贡举,即常科。宋科举考试图2、学校的兴起在科举的推动下,学校大量兴起,一个突出的现象是私人讲学之风盛行,书院教育发达,有了北宋著名的四大书院,即白鹿洞书院、石鼓书院,应天府书院和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石鼓书院第二节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国立学校变迁画学画学书学书学算学算学算学律学书学医学医学律学武学武学四门学太学太学太学国子监国子监国子学南宋北宋唐第二节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余英时著四、北宋立国方针的评价宋代“以防弊之政作立国之法”,从而形成时代的特点,即分权基础上的集权。加强君主对臣下的防范,对政权、军权和财权的过分集中,一方面对解决藩镇跋扈,维护国家统一都起了重要作用,防弊政策实行的结果,却是“积弱积贫”,成为汉民族政权中最为贫弱的封建王朝。三冗的出现实行兵将分离政策,使将帅无权,指挥不灵,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文臣任武将、阵图制等的实施,造成了冗兵的现象;为加强皇权,各级政府权力分散的结果形成冗官的现象;过分集中财权,削弱了地主的财力,实行强干弱枝的办法,使地方相对贫困,加上官费、军费增多,和每年大量的岁币输出,导致出现了冗费现象。第三节北宋前期的社会状况北宋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使田制不立,支持土地兼并,因此土地问题严重,贫富不均,使北宋初年就爆发了王小波、李顺起义,提出了均贫富的口号。一、主户和客户北宋将民户分为主户和客户。主户也叫税户,指占有土地、承担赋役的人家。按财产多少分为五等。一、二等为上户;四、五等为下户;三等户,为中户。上户多豪强,包括“官户”、“形势户”、“门内形势户”、“无比户”等。客户指没有土地,靠租种地主田地为生的人,包括“佃客”、“旁户”、“庄客”等。居住在城镇的民户称为城郭户,按照财产的多少划分为十等,以定差科。二、宋代的赋税正税继续沿用唐朝的两税法,在夏税和秋苗。支移和折变。支移即借口军需急备,强迫北方农民把秋税谷物送到沿边城镇去缴纳,人畜旅费全需自备;所谓折变,指官府命令农民改纳指定的物资或现钱。丁口之赋和杂变之赋,以身丁为对象征收的总名丁口之赋,其它各种名目的为杂变之赋。农民负担总体比较沉重。三、北宋经济的发展1、水利事业的发展2、生产技术的改进3、荒地的开垦4、粮食产量提高5、出现了早市、夜市和“瓦子(瓦肆)”;货币流通量大增,出现了“交子”;这种最早的纸币。交子应运元宝四、王小波李顺起义993年春,四川茶农王小波领导百余家破产茶农在青城县起义,他说“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均贫富的口号。994年正月,攻占成都,李顺即位,称王,国号大蜀,年号应运,并发行“应运元宝”铜钱和“应运通宝”铁钱。这是我国农民政权所发行的最早的货币,明确提出的均贫富思想,标志着我国农民战争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第四节北宋中晚期的改革-----王安石变法一、王安石变法的背景1.三冗之累使积贫积弱局面更加深重。2.农民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