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瓷大师》纪录片大纲一、概述炼瓷的过程,也是炼心的过程。“君子本色,表里如一”正是对绞胎瓷、以及亚圣后人孟凡斌本人的最好诠释。本片将采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将绞胎瓷的制作工艺与孟凡斌大师的亲身经历相结合,最终达到“以人喻瓷”和“以瓷喻人”的目的。全片以制瓷流程为脉络,共分为五个篇章:选材篇、制坯篇、施釉篇、炼制篇、贴花篇。这五个篇章分别对映着孟凡斌大师在复兴绞胎瓷之路上的五种人生境界。二、结构阐述1、选材篇:本篇主要表现了孟凡斌先生的人生境界之一——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首先讲述绞胎瓷独有的选材方式,采用两种或几种不同颜色的天然陶土,精心分级挑选……这是一个最初的积累和沉淀的过程,镜头会适时转接至孟凡斌本人,讲述他从小对瓷器的热爱,以及后来的一次次探访、询问,虚心的学习、求教,阅读相关书籍、文献,提取书中精华,积累大量经验。君子万卷山积,一篇吟成。2、制坯篇:本篇主要表现了孟凡斌先生的人生境界之二——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制坯的过程就是瓷器塑形的过程,首先要讲述绞胎瓷复杂且又高精的绞拧、编织等工艺……复杂的工艺必定要经历不少失败和坎坷,镜头转接至孟凡斌,讲述他本人在复兴绞胎瓷道路上遇到的艰难和困境,但他凭借坚忍的力量,耐得困苦,受得磨折,从未改变初心。君子有松柏般的志气,一切困难皆会退避。3、炼制篇:本篇主要表现了孟凡斌先生的人生境界之三——情与大道,不可兼得。制坯完成后,就到了1300℃的多次素烧阶段,烧制的过程是一个痛苦而又漫长的等待过程,此过程隐晦的表达出孟凡斌痛苦的心理历程。他为了潜心钻研绞胎瓷技术,背负了沉重的心里负担,亲朋好友的误解与不屑,妻子背叛,父子惜别,使他经历了一次次巨大的心灵创伤。然万般无奈皆无法摧毁君子的气节,舍小家、证大道,倾我一生一世念,再还天地一孤芳!4、施釉篇:本篇主要表现了孟凡斌先生的人生境界之四——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经过施釉和入窑烧制阶段,一件精美的绞胎瓷器已大致完成了,工艺体现尽达极致。镜头转至孟凡斌,讲述他第一次成功的喜悦与感慨,以及他之后的人生志向与蓝图。君子目尽青天怀高远,万千风光,自在心头。5、贴花篇:本篇主要表现了孟凡斌先生的人生境界之五——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有一口气,点一盏灯。在烧制成形的瓷器上描绘花纹、图案,有锦上添花的寓意。中华传统文明是我们后世子孙珍贵的财富,它需要开枝散叶、代代传承。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孟凡斌大师在成功的道路上没有驻足,组织团队继续研发新课题,广收弟子,将绞胎瓷精湛的工艺发扬光大,这相对于成功复兴绞胎瓷本身,更是功德无量。这正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三、创意说明1、本片将以第一人称旁白讲述,打破纪录片的传统模式,使影片内容通过个人内心独白的故事性表现手法,更深层次的触动观众内心,可看性大大提高。2、本片采用多种蒙太奇叙事手法,使人目不暇接,深受感染。3、本片会将李鸿安老先生所做的《孟家磁坊绞胎瓷小赋》的部分诗句,通过文字叠加等方式融入影片当中,同时会引用大量的儒家名言,使之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