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再就业工作向市委调研组的汇报材料2010年,新华区就业再就业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精心指导下,结合全省开展的“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大讨论和全区“改革创新年”活动,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市委、市政府“学先进、比创新、看实效”的要求,坚持以创建“比较充分就业区”为载体,以加强小额贷款工作为助推,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推动创业促就业,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机制,建立健全统筹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为切实抓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新华区在全市率先建立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区就业创业服务中心现有专职就业再就业工作人员10名,8个窗口,为全区就业创业服务工作提供了重要平台。另外,全区共有14个劳动保障事务所,29个劳动保障工作站,17个劳动保障联络服务点。每个工作站配置专职工作人员2-3名,每个服务所和点配置专职工作人员3-5名。同时,全区服务中心、工作站、事务所(服务点)实现三级网络连接,并与区创业服务网进行对接,基本实现了就业再就业服务网络全区全覆盖。新华区就业再就业工作切实做到了人员、场地、经费、网络、工作“五到位”,形成了区、街道、社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组织体系,“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五级服务”的就业再就业工作长效机制不断完善。二、就业现状和主要成效2010年,新华区新增就业人数23964人,完成市定目标任务1XX人的199.7%;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6135人,完成市定目标任务3500人的175.3%,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1845人,完成市定目标任务1000人的184.5%。再就业培训1451人,完成市定目标任务600人的241.8%;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806万元,完成市定目标任务800万元的225.8%;城镇失业率控制在2%;新增劳动力转移人员3566人,完成市定目标任务3000人的119%;组织实施转移就业技能培训1200人,完成市定目标任务500人的240%。截止目前,全区共创建“充分就业社区”24个,“零失业社区”10个、“充分就业街道”2个、“先进信用社区”18个。近几年,新华区也相继获得全市“就业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劳动就业工作优秀单位”、“残疾人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行政审批服务工作优质服务窗口”等荣誉称号。三、主要工作特点(一)领导高度重视近年来,新华区委、区政府和各街道、各有关部门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把就业再就业工作作为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纳入经济社会发展优先目标,写入区委工作报告、区政府工作报告,列入为十大实事工程。同时,将就业再就业资金优先列入财政预算,逐年加大财政投入,为全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财力保障。如:2010年,投资98万元兴建了造型典雅、功能完备、设施先进的区级就业创业服务中心,为华宝商场861名下岗失业人员每人每月补贴150元。2010年,新华区委、区政府又将该年列为“全民创业年”,出台了鼓励、引导、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意见和相关优惠政策及奖励办法,以创业带动就业再就业工作开展。新华区委、区政府将就业再就业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并健全了就业再就业工作责任目标考核机制,对就业再就业工作优先安排。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区四大班子领导经常深入基层调研就业再就业工作,分管领导定期听取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关于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情况汇报,并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深入街道、社区、零就业家庭,督查就业再就业工作。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把就业再就业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协同各街道、社区千方百计挖掘公益性就业岗位,大量安置“4050”人员实现再就业,促进了全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深入开展。(二)服务体系健全1、创建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区政府在认真落实各级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机构编制、人员、经费的基础上,以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先导,于2010年9月将就业再就业服务大厅改造为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并在区机关大院东侧沿街位置,投资近百万元,新建了300平方米的就业创业服务大厅,新添置了新型办公桌椅和先进的微机系统。各镇、街道(管委会)成立了就业创业服务所,各社区成立了就业创业服务站。辖区街道(镇、管委会)就业创业服务所、社区就业创业服务站和各级人力资源市场运行有序,职介机构合法经营,劳动者求职,用人单位招工行为规范,无有效投诉;并能在促进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方面发挥基础作用。从而为比较充分就业区创建工作奠定坚实的工作基础。2、就业创业信息采集全覆盖。区政府开设了《新华区创业网》,建立了空岗信息报告制度,并将就业创业信息纳入微机管理,从而确保为用工单位和各类求职人员提供快捷、便利的服务,做到了辖区工作岗位供需双方的有效衔接。目前,新华区劳动保障机构采集辖区内用人单位用工需求信息率达到86%,采集信息准确率达到92%以上,并能依托劳动保障平台,尽快实现对接,辖区内消除半年以上的长期失业人员。3、完善就业创业台帐。区就业创业服务机构通过对沿街店铺的交叉询访调查,对城乡社区的拉网式入户排查,把符合创业优惠政策扶持的“五类人员”的信用度、个人资料、家庭背景等情况纳入就业创业服务机构的微机管理,以便对他们进行人文关怀和针对性服务。对已进入就业创业者台帐的人员和家庭成员发放“连心卡”和“五色卡”。为确保各项就业再就业的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兑现到人,区政府在全区实行了就业困难人员登记实名制,以确保对辖区内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就业困难人员实行及时有效的就业援助,目前,全区已有98%以上的社区动态消除了“零就业家庭”。(三)以创业带动就业效果显著1、创建了创业项目储备库。新华区针对部分想创业、能创业人员市场信息闭塞、筛选创业项目困难的问题,于2010年初创建了创业项目储备库。目前,全区创业项目库已征集创业项目93个,涉及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特色餐饮、食品加工、家电维修等行业。项目库建好后,新华区通过召开推介会、发放推介函、在新华区创业网上发布、在各级就业创业服务机构设立大型电子展屏滚动播放等方式免费推介创业项目,并在区、镇(街道)服务大厅专设窗口接受项目咨询。2010年以来,全区共接受创业项目咨询4200人次,通过从创业项目库中挑选项目成功创业的有326人,创业成功率达90%,带动980余人成功就业。2、创建创业者协会。为给创业者提供一个政治理论和法律法规学习、经验和信息交流、相互取长补短的平台,新华区借助“改革创新年”东风,于今年4月在各镇、街道(管委会)成立了由主管就业再就业的同志、部分“创业之星”参加的创业者协会。湛北路街道创业者协会邀请副区长张莉莉、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付国文、市小额贷款担保中心主任杜志伟、区人事和社会劳动保障局局长姬跃昌等领导为街道下岗失业人员宣讲全民创业的创新理念、宣讲扶持自创业的优惠政策,激发下岗失业人员依据区位、资源和人力优势,克服困难大胆创业的热情和斗志。中兴路街道创业者协会除不定期走访自主创业人员外,还在每月11日或12日将已享受小额贷款的自主创业人员,召集回街道开座谈会,及时掌握小额贷款使用情况,听取自主创业者在生产经营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会上专人记录,会后逐项落实。光明路街道创业者协会为炒热创业氛围,组织辖区有创业欲望的下岗失业人员参观利用政府小额贷款自主创业成功的项目,并让本街道从辖区370余名自主创业人员中评选出吕富强、赵普广、焦佳、谢禄松等“创业之星”为下岗失业人员现身说法,面对面地畅谈自主创业的经验和体会。3、成立创业者互助组。为增强创业者的综合实力,各社区分别成立了创业者互助组,互助组成员之间实行信息资源共享,流动资金相互拆借,经营商品相互调配,仓储设备相互借用等互助服务。4、成立创业指导团。为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和创业成功人士在推动创业人员自主创业中的指导作用,降低创业者投资风险,新华区于2010年4月份筹备成立创业指导团,以便及时对创业者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和指导,创业指导团组织安排成员讲授相关法规政策,介绍创业相关知识,提供项目开发、开业指导,帮助进行市场分析,传授创办、经营企业经验……,从而实现创业指导团与创业者的良性互动。最大程度的提高创业者创业成功率和稳定经营率。5、打造就业创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平台。为给有创业欲望、有创业能力、有创业基本条件的人员充“电”输“氧”。新华区成立了人力资源训练中心,并有效整合利用市一技校、二技校、昌荣职业培训学校等培训资源,积极开展创业培训。我们采取了“双扩培训”:一是扩大免费培训范围,变以往的只培训下岗人员为凡登记失业者均可培训。凡取得创业培训“结业证书”、创业项目通过论证的符合条件人员,可为其提供小额担保贷款。二是扩大培训方式,变以往的集中培训为集中与上门结合、技能与岗位提升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采取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的方法,为就业弱势群体创业提供免费培训、小额担保贷款、咨询指导、后续跟踪扶持等全程全方位的服务。此外,积极创新培训内容,把一批成功创业的案例,增加到创业培训的内容中去,让学员学有榜样。同时,搞好模拟公司培训试点,让更多的创业者学习先进的创业理念。6、创建创业基地和创业孵化园。为外来投资者提供创业基地,为贷款借款创业者提供创业平台,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就业岗位,新华区在对电子电器工业园基础实施和管理服务机构进行完善的基础上,新建了由中小企业服务局负责的民营经济创业园和由区商务局负责的循环经济工业园,这三大创业基地为创办工业项目的创业者提供了用武之地。与此同时,新华区为提高其创业成功率、降低了小贷风险,于XX年年11月在西市场街道武庄市场设立了下岗职工创业孵化园,摊位费、卫生费由财政买单,地税、国税免交,优先享受再就业小额贷款等优惠政策,从而使想创业、能创业、信誉度高的下岗职工实现了“无负担”、“零风险”创业,为他们进行“二次创业”提供了免费“试验田”。(四)小额担保贷款作用明显1、加强队伍建设,强化目标管理。一是加强队伍建设。2010年,积极组织全区劳动保障工作所(站)长、小额担保贷款工作专干参加了市、区两级组织的业务学习班共4期,邀请银行、财政、法院等相关专家讲课,还利用每月例会,学习专业知识,交流工作经验,使同志们通过理论知识指导实践,通过实践完善理论。同时加强主人公意识教育,培养工作人员的主人公意识,开展岗位创新活动,充分认识到为下岗失业人员服务的意义,极大地调动了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定期回访制度》、《跟踪服务制度》,进一步完善小额担保贷款工作档卡、台账,实行微机管理。三是强化对小额担保工作的目标管理。将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纳入再就业目标考核体系,对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同时依托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立了三级联动、三级连保工作机制,层层建立责任制,严格落实政策,提供有效服务,保证了资金使用效益。四是大力开展信用社区创建活动。全区已有18个社区达到信用社区标准,顺利通过验收。2、加大宣传力度,完善服务体系利用区位优势,广泛开展小额贷款政策宣传工作。一是在市区主要街道通过发放宣传单、摆放版面、设立咨询台等形式进行集中宣传。2010年,共组织集中宣传4次,发放宣传单11000余份,提供政策咨询3000多人次。二是充分发挥基层平台的作用。广大基层工作人员利用街道、社区政策宣传栏、板报和张贴宣传标语、散发传单、开设政策宣传热线、上门服务等形式进行宣传。三是积极开展诚信和法制教育。今年以来,结合小额贷款发放,加强对借款人的法制教育,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建立个人信用意识,并建立了个人信用档案。四是在各镇、办成立创业服务中心,让有创业愿望的下岗失业人员加入到创业服务中心来,对已经创业的人员进行项目指导、项目咨询、享受优惠政策进行宣传,对准备使用小额担保贷款人员进行优先扶持。五是各镇、办对下岗失业人员发放“连心卡”和“五色卡”,宣传小额担保贷款优惠政策和法律、法规。通过大力宣传小额担保贷款扶持政策,宣传自强自立、自主创业的先进典型,促使广大下岗失业人员熟悉政策,转变观念,勇跃创业,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