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需求侧管理中可中断负荷的研究作者:李强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相似文献(9条)1.会议论文李志祥.王晓峰.秦宏南.袁大淮关于利用电力需求侧管理(DSM)手段技术错峰的建议2003本文在分析研究江苏省经济高速发展、高峰期间电力紧缺、电网峰谷差不断增大等因素的基础上,借鉴国外DSM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运用DSM的技术、经济等手段,从需求侧(用户端)来挖掘潜力,均衡用电负荷,缓解电力结构性矛盾,提高电能利用率,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文中还提出为今后更有效的发挥DSM在平衡电力供应,削峰填谷,提高电能利用率,引导全社会合理用电等方面必要的政策支持建议.2.会议论文熊虎岗可中断负荷电价模式设计及其计算2003在我国,可中断负荷电价作为一种新型电价,人们至今了解的不多,为了使人们更为详细的了解可中断负荷控制及其电价.为此,本文重点对可中断负荷控制与直接负荷控制以及可中断负荷电价与分时峰谷电价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实施可中断负荷控制及其电价的经济效益;同时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四种可中断负荷电价的模式,最后介绍了台北电力公司制定和计算可中断负荷电价的方法.3.学位论文周学柏基于缺电损失的可中断负荷电价的研究2005文章对最优潮流和实时电价理论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基于缺电损失的最优潮流模型,目的是设计一个价格结构同时激励、协调供需双方,即最小化发电成本同时最大化用户利益。讨论了可中断负荷制定的原则;通过建立交易双方基于自身利益最优的两个灵敏度模型,来决定电价折扣,从而有效的刺激用户参与需求侧管理;丰富了电力公司确定的适应参数的功能,给它赋予了“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对负荷管理的灵敏度”的意义。以9节点系统为算例,对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可中断负荷电价具有广阔的经济学意义和管理学意义,对提高供电方的效益、降低电力用户的费用,对避免系统投资和运行成本、加强需求侧的管理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一定的实用价值。4.期刊论文石学妹.王冬利.SHIXue-mei.WANGDong-li可中断负荷电价的运作及效益-电力需求侧管理2008,10(2)阐述可中断负荷电价实施的环境及对象,介绍一种简便易行的可中断负荷运作步骤.模拟案例的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实施可中断负荷电价削减尖峰负荷可以减少电力装机容量,减少固定资产投入;可以提高电网负荷率:可以提高发电利用小时数,保障电网足额备用容量.具有良好的综合效益.5.学位论文朱斌电力可中断负荷的研究2004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可中断负荷作为需求侧管理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能明显增加负荷需求弹性、削减电网峰荷和缓解电网电力紧缺状况.可中断负荷是用户和电力公司签订合同,在电网高峰时段或紧急情况下,根据合同的要求,自愿中断供电的那部分负荷.可中断负荷实施的重要内容就是设计合理的可中断负荷电价.首先建立了可中断负荷的数学模型及用户中断负荷补偿机制模型.可中断负荷的目标是削减高峰负荷,增加电力公司收益和提高用户的服务质量.本文利用多目标负荷决策模型,建立用户负荷削减的最优数学模型;提出了负荷中断阈值的概念为用户制定激励闭环的中断补偿机制.分析了影响可中断负荷成本效益的有关因素.在实时电价的电力市场中,不同的负荷节点、负荷类型对电价的响应不同,所得到的激励补偿也不一样.本文利用最优潮流法(OPF)把用户和电力公司的互动因素及约束条件考虑在内,得到了一个修正OPF模型,从而能计算出各个负荷节点每一小时不同类型负荷的最优实时可中断负荷电价和需中断的负荷水平.IEEE-30节点的算例表明:应用可中断负荷拉平了负荷曲线,使电力公司节省了昂贵的发电成本并取得可靠性水平提高的长期收益;具有较好的缓解系统过载、改善电压特性的作用;各个节点负荷的组成不同,弹性系数也不同,这个因素对可中断负荷的成功实施影响很大,它表明电力公司支付的激励电价水平取决于它的服务质量和可中断负荷的实用水平.基于可避免成本的可中断负荷管理就是现阶段符合我国特点的可中断负荷管理办法.可避免成本理论的计算方法考虑了负荷的节点位置,并和峰谷分时电价结构相结合,是一种经济可行的方法.提出了三种具体的针对工业用户的可中断负荷实施方案.最后,对照火电机组比较了可中断负荷作调峰容量的成本.不可恢复的可中断负荷调峰成本高于火电机组;合理安排可中断负荷的三个影响周期,使中断的负荷得以恢复,则可中断负荷调峰成本远低于同容量火电机组.且可中断负荷有无启停成本和待机费用,启动迅速等优良特性.6.期刊论文盛晓萍.李成仁.SHENGXiao-ping.LICheng-ren我国电力需求侧电价机制适应性分析-电力需求侧管理2007,9(6)介绍了我国峰谷分时电价、两部制电价、可中断负荷电价等需求侧电价形成机制,通过对其适应性的分析,揭示了我国现行需求侧电价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提升其适应性的重点是:强化两部制电价改善负荷特性的作用,完善DSM的投入补偿机制,建立与可中断负荷电价相配套的高可靠性电价机制.7.学位论文敬鑫基于DSM建立合理电价体系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2005本论文在广州市进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对电价定价研究,建立合理的电价体系,包括峰谷时段的划分、结合使用蓄冰空调的商业电价、可中断负荷电价等,使电价不仅能反映成本和供需关系,通过对电能的合理定价体现其社会效益.在峰谷分时电价部分中,对广州市峰谷时段进行了重新划分,在调研取得数据的基础上提出居民电价的实施建议;在使用蓄冰空调的商业电价分析中,给出广州市典型商业用户的负荷特性进行分析;绘出负荷曲线,结合实例,对使用蓄冷式空调的用户实施峰谷电价进行效益分析;在可中断负荷电价分析中,给出实施可中断负荷电价的约束条件,并对广州市实施可中断负荷电价进行可行性分析,最后给出广州市的实施方案建议.8.期刊论文朱成章季节性电力负荷的形成及解决途径-电力需求侧管理2003,5(2)研究季节性电力负荷,特别是夏季高峰用电负荷,对缓解高峰用电需求,提高电网负荷率和发电设备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近几年电力负荷高速增长尤其是2002年夏季高峰期缺电的分析,提出高温天气下空调、降温负荷猛增是导致季节性缺电的主要原因.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主要有: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并使电力和天然气的比价合理化;充分发挥电力和天然气的生产能力;充分发挥电力需求侧管理的作用,包括推广蓄冰中央空调系统,实行可中断负荷电价等.9.学位论文金骆松基于DSM的电网企业销售电价研究2007电力需求侧管理是资源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的重要手段,对促进经济、能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全球范围内的能源紧缺以及日益增强的环保压力,越来越多的国家和能源组织开始重视DSM工作的开展。电价理论一直是令人关注的热门研究课题,电价改革也是电力体制改革的核心和关键。随着电力市场的发展和电力改革的深化,销售电价也正在演化和调整。电价分析是电价定价的重要基础,本论文在对杭州市进行电力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基于DSM电力需求侧管理对销售电价体系进行了认真分析和研究。本文介绍了传统电价分析方法及电价业务流程,并重点对两部制电价,大工业三费率峰谷分时电价、居民峰谷电价和冰蓄冷或电蓄热技术的商业电价政策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建议。同时本论文结合杭州市实施三费率峰谷分时电价政策情况,对不同行业、典型企业在实施三费率电价政策后产生的不同程度的实际效果进行了分析,对其在削峰填谷方面产生的作用以及经济效益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进一步实施三费率峰谷分时电价的建议。最后在电力紧缺时期,为有效削减尖峰,本文提出了实施可中断负荷电价政策的建议,并对可中断电价模型及效益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在缺电时期实施可中断电价政策具有重大经济效益。本文链接::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4d00ba5a-fe42-429a-b9fd-9de500a5190e下载时间:2010年9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