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南财经大学MBA2008级集中班期末考试试题考试课程:《营销管理》专业:MBA课程性质:必修任课教师:陈乙考试方式:闭卷共2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三、简答题(每小题15分,本题共30分)1.促销的“拉式策略”与“推式策略”的含义及适用性?2.为什么一个产品在选择了目标市场以后,还应该进行差异化和产品定位?三、案例分析题(每小题35分,本题共70分)案例1:联想创造的跨国际“联想故事”引言1998年,“海尔”入驻美国哈佛大学案例库;2004年,“联想”登陆哈佛经典案例的殿堂,中国的企业在一步步向标准靠近、向前沿迈进……然而,就是这两个标杆性的企业,它们的国际化道路却截然不同。海外建厂、海外销售的“海尔模式”主动出击;海外并购、借船出海的“联想模式”另辟蹊径,并将国际化行程缩短十余载。那么,联想是如何开辟它的国际化之路的呢?一、跨国际“启蒙”联想谈及联想,不禁让国人倍感骄傲。2004年,当联想以惊人之举并购IBM的全球PC业务时,中国人惊奋了,IT界震惊了。联想刷新了中国企业跨国际并购的历史记录,成千上万的本土企业,从中看到了独立生存与国际扩张的曙光。但是,联想集团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1、“领头羊”稳定基业九十年代初,与联想同期的几家中国电脑公司,迫于竞争转而与外资合作。但是联想没有放弃电脑市场,并于1994年3月成立了微机事业部,由后来成为联想集团董事长的杨元庆领军。杨元庆临危受命,他以市场为导向,改“直销”为“分销”,让代理商发挥自己的力量助联想成功,一举扭转了联想微机的颓势;他抓住“让中国人用得起先进的国产电脑”的市场机会,发动“万元奔腾大战”,引起业界轰动,一举改变了国内计算机市场的格局。1997年,凭借向首次接触电脑的用户推出简便易用的廉价电脑,以及竞争对手难以匹敌的分销网络,联想终于将IBM、康柏等外国电脑厂商甩在身后,并一跃成为中国PC市场的领头羊。2但是渴望成为世界品牌的联想,在受到跨国际启蒙教育之后,明白只有实现100亿美元的销售突破,才能够挤进国际大型企业的行列。2、“多元化”战略迷失时至2001年,“PC销售仍是联想的主要收入来源,收入来源单一化会羁绊其发展。”某证券分析师表示。财务数据也显示:联想家用、商用PC的毛利率以及边际利润都受到相应挤压。杨元庆面对的是:他必须找到一条合理的突围路径,挣脱PC对联想业绩的“束缚”。为了改变大众眼中“PC厂商”的角色,取而代之以“全方位IT服务提供商”,联想选择了多元化,以增强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和营利能力。2001年6月,联想与号称是互联网最成功商业模式的AOL各出资1亿美元,基于FM365网络组建合资公司,这可以说是联想集团的第一次国际化冲动。2002年3月,联想并购汉普咨询;同年4月,联想与智软计算机系统开发有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发展保险领域IT服务;10月,联想收购国内实力最强的通讯系统和网络集成商之一——中望商业机器有限公司的重要业务及资产。但如此迅速地扩张并没有看到成果,2002财年,联想IT服务的收入仅占联想集团的1%,远远低于大众的期望值。3年的战略坎坷之后,经过集团内部整体性的战略反思,杨元庆最终选择了战略收缩,PC业务再次成为联想的重中之重。2004年7月,联想以股权置换的方式将IT服务业务彻底出售。从专业化—多元化—专业化,联想集团“战略迷失”之后的“理性回归”,不仅平息了联想“多元化”探索与“国际化”突围的躁动,更为联想带来了战略“专注”力量的“螺旋上升”。当“专注”的力量“螺旋上升”到一定程度时,新的突破便会产生。二、联想“专注”跨国际1、业界惊呼“蛇吞象”,联想到底想“牟”什么?早在剥离IT服务业务之前,联想就已开始与IBM接洽。2004年12月8日,历经了长达13个月的谈判之后,当联想集团以12.5亿美元收购IBM全球PC业务的消息传出时,业界惊呼“蛇吞象”。联想的这次“跨国际”并购壮举与先前的“多元化”战略失误,给世人留下了太多的疑惑,联想到底想“牟”什么?其实,联想的战略回归是为了能够“专注”PC业务,强化核心领域;并购IBM全球PC业务则是为了更好的“专注”,并快速实现核心业务的“国际扩张”。换句话说,战略回归是为了“减负”,跨国并购则是为了“加速”。只有先减轻负担,才能“安全”航海;此时若疏通航道,则能“加速”前进。2、提前“摊销”品牌资产,联想到底在“想”什么?2008年初,联想发布了面向全球市场的消费电脑品牌Idea,正式宣布进军全球消费PC市场。新品牌Idea将与面向商务市场的Think系列互为补充,并将在美国、法国、中国和香港等3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步首发。但是,联想拥有IBM品牌的5年使用权,此时,提前“摊销”IBM这个强大的品牌资产,联想到底在“想”什么?联想的这一步棋,看似“资源浪费”,实为“未雨绸缪”。从品牌领导力、产业影响力这些方面来看,联想在国内市场是一个强势品牌,但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还比较有限。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消费者只知道ThinkPad品牌,而不知联想品牌,这对于联想的国际化发展是很不利的。杨元庆早在收购IBM之初就有明确的立场:“联想不能永远躺在IBM品牌上”。面对IBM品牌的5年使用权,联想在保持并提升Think品牌影响力的同时,更需要树立自己的新品牌形象。3、既要Think又要Idea,联想到底“想”怎么样?联想收购IBM全球PC业务之后,Think系列成为其在海外市场的主打产品。而且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市场,Think品牌都已具备较大的市场影响力。此时,联想又顺势推出针对消费市场的Idea系列产品,联想为何不直接在Think品牌下进行产品延伸呢?树立联想新品牌形象,又为何要开发Idea系列呢?既要Think又要Idea,联想到底“想”怎么样?这一回,联想欲从“概念创新”上寻求突破。从内涵上进行分析,无论是Think还是Idea,都有“想”的意思。但是Think侧重“深思熟虑”,Idea寓意“创新联想”。一方面,Think品牌的高标准、高定位与高价格,虽然能够满足商务市场的“作业需求”,但却无法撬开个性化的消费市场;另一方面,如果在Think品牌下开发消费类PC产品,不仅会破坏Think品牌的高端形象,而且对联想品牌的树立也贡献不大。Idea品牌的开发不仅填补了联想在海外消费市场的产品空白,更是为联想缔造了一次“概念创新”。联想的目的是让消费者使用Idea产品时,在将“理想”变成“现实”的体验中,记住:联想,只要你想!总结经历了“国际化”启蒙教育和“多元化”战略失误之后,联想坚定了走PC“专业化”道路;并购了IBM全球PC业务之后,联想加快了国际化扩张速度;提前放弃IBM品牌之后,联想在国际化道路中走出了树立品牌新形象的第一步;开发Idea系列产品,联想在“概念创新”中加强了消费者记忆。中国的企业还在不断地创造奇迹,而联想创造的跨国际“联想故事”也还在续写……回答问题:1.你认为联想回归主业(从多元化回归专业化)的理由是什么?(10分)2.联想为何不直接在Think品牌下进行产品延伸呢?为何要开发Idea系列?且既要Think又要Idea?(25分)4蒙牛的故事引言上个世纪末,在内蒙古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一颗“明星种子”萌芽了,它就是“蒙牛”;21世纪初,在一位睿智“老牛”的带领下,这头“内蒙牛”跑出了“蒙牛速度”,并冲进了“中国牛”的行列;目前,这头“中国牛”已经做好能量储备,正大踏步向“世界牛”冲刺。一、内蒙牛:比附定位,突围成功创立之初,蒙牛没有工厂、没有奶源、没有市场、没有品牌。在“四无”的困境下,为了打开蒙牛的品牌知名度,牛根生带领创业团队,应用比附定位策略,迅速突围,并获得成功。所谓比附定位策略,就是攀附名牌的定位策略。企业通过各种方法和同行中的知名品牌建立一种内在联系,使自己的品牌迅速进入消费者的心智,占领一个牢固的位置,借名牌之光而使自己的品牌生辉。比附定位一般有三种形式:(1)甘居“第二”,(2)攀龙附凤,(3)高级俱乐部。那么,蒙牛是如何运用比附定位策略的呢?面临新的困难时,蒙牛又是怎样化险为夷,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呢?1.“甘居第二”蒙牛刚创建的时候,中国大部分奶制品企业采用的都是国际一流设备,生产水平不相上下,产品同质化。这种情况下,最紧迫的莫过于搞好品牌建设。因此,蒙牛“甘居第二”,比附于逐渐成长为中国乳业第一品牌的伊利,提出“创内蒙古乳业第二品牌”的概念。这无形中借伊利的“东风”将蒙牛的品牌打了出去,提高了知名度。而且,蒙牛这种谦逊的态度,让人尊敬、信赖,初步获得了消费者的良好口碑。接着,牛根生与中国营养学会联合开发了一系列新产品,并开始在全国选择有厂房、有设备、有生产能力的厂家合作。短期内第一批“蒙牛”冰淇淋便隆重上市。两到三年之后,“甘居第二”的蒙牛已经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产品畅销北京、上海、深圳等160个大中城市及港澳地区。2.“高级俱乐部”正所谓“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酣睡”。“创内蒙古乳业第二品牌”的蒙牛很快就引起了同城竞争的注意,他们派人毁坏蒙牛广告牌,半路拦截牛奶车,牛奶被当场倒掉。面对弱小的自己,蒙牛意识到:硬碰硬只会导致自身的灭亡。那么,有没有“灵丹妙药”可以避免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很快,蒙牛制定了“收奶三不干”政策:第一,凡是伊利等大企业有奶站的地方,蒙牛不建站;第二,凡是非奶站的牛奶,蒙牛绝不收;第三,凡是跟伊利收购标准、价格不一致的事情,蒙牛绝不干。5紧接着,2000年9月,蒙牛在和林生产基地树起巨幅广告牌,主画面为万马奔腾的壮观场面,上面写着“为内蒙古喝彩”,下注:千里草原腾起伊利集团、兴发集团、蒙牛乳业……我们为内蒙古喝彩,让内蒙古腾飞。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高级俱乐部”策略。它非常巧妙地将蒙牛与诸多著名名牌相提并论,并把竞争对手排在广告牌的前列。这样做,一方面减轻了自己受挤压的程度,保护了自己;另一方面又提升了蒙牛在内蒙古人民心目中的知名度。正确的策略带来了显著的效果,这头内蒙牛的销售业绩不断被刷新:1999年成立当年,实现销售收入4365万元;2000年,二期工程投入使用,形成年产液体奶、冰淇淋各20万吨的生产规模,实现销售收入2.94亿元;2001年又实现销售收入8.5亿元;2002年,蒙牛的三期工程竣工,销售收入突破20亿。二、中国牛:打造品牌,称霸中国当度过了最艰难而又快速的成长期之后,“第二品牌”的提法不再适应蒙牛的发展。在这个重要的岔路口,蒙牛及时修正了策略,大胆地与伊利站在同一条竞争线上,从“内蒙牛”转向了“中国牛”。因此,“中国乳都•呼和浩特”的提法正式唱响。后来的结果证明,这是一个富有战略意义的创新。它不仅有利于蒙牛和伊利,而且“乳都”的定位也能够提示蒙牛奶源的正宗,同整个内蒙古经济的腾飞联系在一起,对内蒙古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有很好的提升和宣传效用。虽然蒙牛牢牢地把自己的命运握在手中,但是要想进一步发展,与其它企业抗争,就需要资金。可到哪去弄这么一大笔资金呢?就在这个时候,摩根斯坦利等知名投资机构的巨额投资,为蒙年的超常规发展插上了坚实的“翅膀”。2003年以后,蒙牛已经羽翼渐满,开始了一系列的主动出击——2003年10月,通过“航天员专用牛奶”策划的成功实施,蒙牛在国内市场上已成为行业的主要强者之一。2004年,蒙牛成功在香港上市,进一步解决了资金问题,雄心勃勃地冲击中国乳品行业的第一位置。2005年初,蒙牛斥资3亿元,日产量100吨的通州工厂落成,它是亚洲最大规模的酸奶研发生产基地。同年,蒙牛又成功赞助“超级女声”,在乳品行业开始独领风骚,产品供不应求。正是这一次次的主动出击,让蒙牛获得了巨大的声誉。一方面,宣扬了蒙牛的企业理念;另一方面,在提升品牌美誉度的同时,又潜移默化地强化了消费者对蒙牛的品牌忠诚度。与此同时,蒙牛在产品结构方面开始有所侧重,并与伊利等品牌有所区别,从而在某些方面超过了伊利。例如,在冰淇淋市场,伊利第一,蒙牛第二;但在液态奶市场,蒙牛却高居第一。天道酬勤,经过几年的努力,蒙牛终于“后来者居上”,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牛”。结论当今的竞争究竟是“决胜终端”还是“决胜开端”?显然,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