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服务小结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社会服务小结近4年来,我校按照党中央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充分利用大学优势资源,积极参与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主动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特别是在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积极有效地开展了一系列社会服务工作。学校先后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对口支援先进集体”称号。一领导重视、统筹协调,各项计划保障有力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社会服务和对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的对口帮扶工作,专门成立了以副校长彭久麒为组长的定点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为帮扶工作顺利开展提供组织保障。在此基础上,学校又于XX年1月成立了以副校长彭久麒为组长,副校长祁晓玲、张健为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社会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并设办事机构——社会服务工作办公室,由校办副主任田承春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学校社会服务工作的整体规划、归口联系、日常协调和督查督办工作。在社会服务和对口帮扶工作的实施过程中,党委书记高林远、校长周介铭亲自协调部署有关工作,学校校领导以身作则,带头奔赴对口帮扶地区和合作市县调查研究,了解地方实际情况,确定对口帮扶及校地合作方案。近4年来,学校赴上述市县开展的各项活动,均由校领导亲自带队,确保了帮扶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扎实推进。此外,学校还于XX年6月进一步将社会服务工作列为“四川师范大学社会服务工程”,作为我校“富民惠民。改善民生”的三项具体措施之一,并从思想上、组织上和经费上给以切实有效的保证,确保了社会服务工作各项计划措施的有效落实。二八项内容扎实推进,社会服务成效显著(一)与多个市县签订了合作及帮扶协议,建立了互利双赢的合作关系。从XX年开始,我校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安排,与达州市通川区建立了定点扶贫帮扶关系,随后又按照《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的有关部署,与凉山民族师范学校结成了对口帮扶关系。XX年,又响应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大支持革命老区建设工作的倡议,在省教育厅统一协调下,与巴中市通江县建立了教育对口帮扶关系。XX年,根据《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定点扶贫工作的通知》(川委厅〔XX〕24号)的安排,我校定点扶贫的单位又由通江县调整为巴州区。近4年来,我校始终与对口帮扶的地区和学校保持密切联系,建立了双方高层领导定期交流的长效机制,及时了解地方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了帮扶工作的思路。为将帮扶工作常规化、制度化,我校还于XX年3月与巴中市通江县和凉山民族师范正式签署了对口帮扶协议,明确将各项帮扶措施列为协议条款,保障了帮扶工作的长效性和稳定性。在切实做好对口帮扶工作的同时,我校还积极融入地方的建设和发展,并与多个市县签订了合作协议。XX年6月,与雅安市签订了校市合作协议,双方约定以教育为主题,从教师学历提升、校长和骨干教师培训、科研合作等七个方面进行广泛的合作。XX年6月,与攀枝花市签订了校市合作协议,旨在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与人才交流、实习与就业基地建设,促进攀枝花市和四川师范大学的共同发展。XX年7月,又与宜宾市长宁县签订了校县合作协议,在干部和教师培训、课题立项和课题研究、文化建设和旅游开发等方面加强合作与联系。XX年,学校又与眉山市、广安市、遂宁市、泸县、兴文县签订合作协议,在教育、科技等领域展开合作。XX年10月,我校还与蓝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加强大学与企业的互动,发挥双方资源优势,促进双方共同发展。(二)派遣教授支教团奔赴各地开展支教活动,帮助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提高教师和干部队伍素质。XX年至XX年,我校继续弘扬优良传统,坚持利用暑假时间,组织教授奔赴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义务开展支教活动,面向当地中小学骨干教师、教育行政人员、党政干部和企业管理人员举办了专题讲座,帮助提高教师、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受到当地干部、教师的一致好评。XX年7月,在彭久麒副校长的带领下,由教育学、心理学、法学方面的7位专家组成的教授支教团,在凉山民族师范学校进行了五场精彩的报告,凉山州各市县教育局负责人、全州中小学骨干教师共计200余人聆听了报告。同期,唐志成副校长带队的教授支教团还在雅安市石棉县进行了教学方法和管理方面的培训,受到了热烈的欢迎。XX年7月,我校组织了11名教授并联合附属实验学校的9名学科骨干教师,由党委书记高林远、正校级调研员唐志成、党委副书记马元方、副校长彭久麒等校领导带队奔赴通江进行支教活动,面向党政干部、中小学校长、中小学和幼儿园骨干教师共计400余人就教育管理、教育理念、课堂教学等方面开设了十多场学术讲座。XX年7月,我校教授支教团分五支队伍在党委书记高林远、副校长彭久麒、严余松等学校领导的率领下,先后到石棉县、凉山州、阿坝州、雅安市、长宁县等5个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开展了支教活动,讲座专题共计16个,受到了当地群众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三)倾情民族地区教师培训,服务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长期以来,我校始终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办学宗旨,以促进教育均衡协调发展为己任,倾情为民族地区培养培训师资。为推进基础教育新课程在民族地区的实施,学校结合“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和中国-联合国undp/403项目等项目的开展,加大了对民族地区师资培训工作的力度,举办了专门的骨干培训培训、学科带头人培训和校长培训班。同时,采取送培下乡、远程教育等方式,扩大了优质培训资源的受益人群。XX年,我校采取送教下乡的方式,组织专家分赴甘孜、凉山、阿坝三州,培训民族地区中学500多人,培训小学校长154名。同时,我校还依托中国-联合国undp/403项目,培训马边、平武两个民族地区县教师。此外,我校还在在民族地区设立若干信息技术培训点,培训当地中小学教师。XX年,我校配合“民族地区十年行动计划”帮助民族地区培训教师640人。执行世界银行贷款/英国政府赠款“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培训民族地区教师94人。同年,还在阿坝等地举办了教师教育方向的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共有54中小学教师参加了研修班学习。XX年,我校配合“民族地区十年行动计划”省级培训班,共培训中小学教师、校长共计6281人。其中,在学校培训379人,送教下乡到凉山州培训877人,远程网络培训总计5000人。承担民族地区二类模式小学彝语文学科教师省级培训班,共培训小学彝语文学科教师468名。4至5月,我校还根据省教育厅的安排,继教中心组建了省级骨干教师讲师团,送教培训农村教师人。8月,派出教育技术教师20余人次前往阿坝,帮助州、县两级培训教育技术能力,共1893人。10月接待来自西昌61人的小学校长考察团和凉山甘洛里克乡中心校的老师,为其安排了3天丰富的教育考察活动,并向里克乡小学捐赠了价值2000多元的文具。XX年,学校承担了民族地区培训班(西昌)的培训任务,培训彝语文教师400人,综合实践教师100人。10月,承担民族地区中小学及校长培训茂县班培训任务,培训校长250人,小学科学、思想品德、综合实践共192人;承担民族地区中小学及校长培训成都班的培训任务,培训科研带头人、高中语文、英语、音乐、地理、体育、初中美术、生物教师共600人。11月至12月,承担了民族地区骨干教师的培训任务,培训信息技术、高中政治、化学、地理、历史、体育、学前教育教师669人。(四)向对口支援的地区和学校捐赠物资,帮助其改善办学条件。XX年,我校确定了将通江县广纳镇中心小学列为“一对一”帮扶学校,并迅速拟定了详细的帮扶措施,于XX年底向广纳小学援助了20万元用于学校校舍改造,并决定每年向广纳小学援助贫困学生助学金2万元,迄今为止已拨付XX年和XX年两期,XX年的助学金也将于今年底按期拨付。XX年,我校向通江县广纳镇中心小学捐赠电脑50台,图书1000多册,向通江县八步小学捐赠桌椅800多套,从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两所学校的办学条件。同时,我校还积极牵线搭桥,帮助通江二中开源引资,争取社会的帮助。经过我校的多方努力,目前香港著名企业家田家炳先生已决定捐资200万元建设通江二中。XX年,我校向对口帮扶的凉山民族师范学校捐赠了价值20余万元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二套和远程教育设备一套以及价值20余万元的图书资料余册,改善民族地区学校的办学条件。同年,我校再向通江县广纳中心小学捐赠一套价值5万元的远程教育接收设备和一批文具。通江县遭遇特大洪灾后,我校又向通江灾区捐赠衣物2000余件、文具一批。我校赴通江暑期社会实践的领导、老师和同学们还向受灾严重的芝苞乡的重灾户捐款3400元,支持老区人民生产自救,重建家园。XX年,学校向定向巴州区清江小学捐资20万元,捐赠电脑40台,向通江县空山小学捐赠了40台电脑和2万元贫困生助学金。(五)紧扣地方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需要,推进校地双方产学研项目合作。高校具有突出的人才资源优势,地方在发展中也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二者具有极强的互补性,这也为校地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XX年,我校根据石棉县的需求,与石棉县签订三个横向合作项目的协议,分别是石棉县县歌的谱写、石棉县旅游产品开发行动方案策划、石棉县城市主题雕塑方案,项目经费共计万元。XX年,我校主动出击,通过积极服务地方、引领区域发展,以产业需求和社会发展带动大学的内涵提升,为学校发展注入新的活力。6月,学校组团参加了“攀枝花产学研合作信息发布暨项目对接会”,并深入企业进行调研,重点针对攀枝花市的区域特色,就农业产品保鲜、深加工、钒钛工业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旅游开发、环境污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等与攀枝花市科技局及企业代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通过此次调研和项目对接活动,拓宽了我校研究人员们的科研思维,明确了合作的任务和目标,为双方的合作找到了切入点。通过对接会的洽谈,我校计算机科学学院王玲教授的项目“矿山汽车车牌识别系统”,生命科学学院张宏教授的“枇杷花综合开发应用研究”获得立项,项目经费共计35万元。(六)选派研究生赴地方挂职锻炼,既服务了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又提高了研究生综合能力。高校具有三项基本职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如何将这三项基本职能有机结合起来,是当前我们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从XX年开始,我校开始试派优秀研究生到邛崃挂职锻炼,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为进一步突显研究生挂职锻炼的成效,XX年6月开始我校又相继选派了9名优秀研究生赴石棉县挂职锻炼,担任宣传部部长助理、文体旅游局局长助理、发展改革和经济商务局局长助理、城市规划建设局局长助理、教育局局长助理等职务,亲身参与地方经济建设。XX年3月,我校又分别选派23名研究生赴雅安挂职,20名研究生赴通江挂职,担任领导助理等职务,本着“挂实职、干实事、出实效”的原则,锻炼研究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为保证质量,学校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从多方面加强管理,建立了一系列制度和措施,与挂职锻炼研究生和地方部门随时保持联系和交流,了解动态信息,加强指导和协调,加强研究生团队建设和团队的自我管理能力。通过研究生挂职锻炼这一形式,我校获得了极大的收获。一是提高了研究生的工作素质和综合素质,弥补了学校教育的不足。二是研究生发挥了专业优势,为地方解决实际问题,加强理论应用于实践。三是向地方传播了先进文化,促进地方教育和文化建设。四是深入基层进行调研,整理了大量资料,为地方发展献计献策。XX年,学校根据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开始大力推进师范生顶岗实习工作。9月,学校共有中文、数学、物理、地理、历史、化学、政治、生物、教育技术、科学教育、体育、美术、音乐、心理学、学前教育等15个专业的322名师范生分赴眉山市、通江县、巴州区。其中,通江县90名,分布到17所乡镇中学;巴州区80名,分布到47所乡镇中学;眉山市东坡区82名,仁寿县63名,彭山县7名。(七)接收对口帮扶地区干部到我校挂职锻炼,帮助培养后备干部队伍。为加强对对口帮扶地区的干部培养,我校提供了岗位供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干部挂职锻炼,XX年9月,通江县从全县中小学中选派两名副校长熊刚、伏海到四川师大附中担任校长助理,凉山民族师范学校选派彭光秀、吉付约古两名同志分别到我校科研处、附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