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第十一课《百家争鸣》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课展示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教材内容分为两个方面:①孔子创立儒家学派②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思想史上一个最具创新的时代,思想活跃、学术自由,为后世中国学术文化思想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习本课,对于学生领悟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吸取先哲的智慧、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学习的需要,我对教材进行了适当的整合与拓展:一方面,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与教学的需要,我对教材进行了一些整合与拓展:一方面,为了保持两个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和连贯性,我将春秋战国这个时代背景安排在课文开头,以它作为学习内容的载体和线索展开学习探究;另一方面,以儒家思想为主,增加了百家学说与现实关系问题探讨等环节。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孔子及其成就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①分析百家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培养学生立足社会实际探讨历史问题的能力②区分各派别的代表人物及主张,提高学生比较归纳能力和辩证认识历史人物的能力。③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①情景再现,感知春秋战国的社会纷争与历史变革,理解社会的急剧变化为诸子百家思想的产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认识“存在决定意识”。②问题探究与课堂辩论,加深理解以儒家为主的各思想派别及学说的精髓及现实价值。③动手设计尝试创造性的运用前人的智慧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孔子是中国思想史上的泰山北斗,他的思想对后世乃至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诸子百家学说体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百家争鸣促进了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②先哲们锐意创新的精神、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好学善思的学习品质和敢于表达、尊重他人的个人素质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三、重点和难点重点:孔子及其历史贡献。孔子的思想影响深远,其思想与教育理论仍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所以是本课的重点。难点:诸子百家思想既蕴含的哲理,以及它们与政治、经济和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是难点。四、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本课知识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抽象枯燥、深奥难懂,我在设计上把握了通俗化、具体化和生活化的原则,坚持以学生为本,力求教学形式活泼、教学氛围愉悦、教学材料生活化。基于这种思路,我采用了如下作法:教法上:以情景教学法引起学习动机、激发学习热情;以问题教学法层层推进,诱导学生积极探索、主动思维;以精讲启发式,帮助学生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学法指导上:①阅读发现法,要求学生自主落实知识点,主动发现问题;②合作学习探究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交流。③组织课堂辩论,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④动手设计,体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教学流程】一、看图说史,导入新课二、师生互动,探究学习三、课堂辩论,评价点拨四、小结巩固,学史明智具体操作如下:(一)、看图说史,导入新课1、展示一组反映春秋战国历史片段的图片,要求学生依据图片描述当时的社会状况和时代特点。2、指出:正是这种历史的动荡纷争和社会的发展变革,引起了人们对现实不同的思考、对未来不同的设想,从而出现了不同的思想意识和思想派别。以此引入新课。(二)、师生互动,探究学习问题分析:诸子百家思想产生与传播的原因。知道诸子百家的主要派别。一、孔子创立儒家学派这一目要求学生从孔子的生平、思想以及他在文化教育方面的成就三个方面去认识孔子,我安排了如下教学活动:1、展示孔子画像,通过视频进行生平介绍。2、自主阅读思考:为什么说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其思想核心是什么?3、活动探究:探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包含的道理。这个环节,我以日常生活实例为切入点,启发学生从人际关系和人格方面去理解,教育学生要懂得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然后扩展到政治领域,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社会实际,领会孔子劝导统治者“为政以德”的良苦用心。议一议:播放一段公祭孔子的视频,谈谈祭奠孔子有何现实意义。以此培养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关注现现实问题的能力。3、从《论语十则》中找出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语录,认识孔子还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引导归纳:孔子在文化教育上的成就。想一想:孔子的教育方法哪些对你的学习与成长会有很大的帮助?三、百家争鸣本目有两方面的学习内容:①什么是百家争鸣?②战国时期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1、什么是百家争鸣?(学生据教材回答即可。)2、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①、看书填表:学派代表人物主要思想及其主张著作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②、精讲启发:举生活中的实例进行点拨,帮助学生认识这些学派的思想内涵及合理因素,领悟先哲们的人生抱负和人格魅力,并补充有关老子和孙子的知识。③、讨论交流:A、找出以上学派中思想主张对立和思想主张相似的派别,选择某两个学派稍加说明。B、说出春秋战国时受重视的学派并说明原因。C、举例说说近年来我们采用的国策,哪些体现了法家思想?哪些又体现了儒家主张?(三)、课堂辩论,评价总结儒家组:论点:“以德治国”才能长治久安法家组:论点:“以法治国”才能稳定社会促进发展教师评价总结:“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不应互相排斥,而应相辅相成,这是我国现行的重要国策。想一想:当今我国许多政策体现了“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的方针,你能说出一些吗?(四)、小结巩固,学史明智畅谈收获:学习本课你获取了哪些启示?从春秋战国的先哲们身上学到了哪些优秀品质?教师作总结阐释,点明主题,渗透情感教育。动手设计:运用你今天所学的知识,为你所在的班级设计一份班级管理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