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会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黑体,5号字)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城市社会学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专业:城市规划专业开课学期:春季学期总学时:32学时总学分:2学分预修课程:课程简介:城市社会学是社会学与城市学的交叉学科,内容涉及城市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对城市社会的起源和发展、城市社会城市理论、城市地域结构、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社会结构、城市化、城市文化、城市社会问题、城市发展、城市规划与城市管理等城市社会的不同层面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并运用到城市发展的实践中去。推荐教材:[1]《城市社会学》,顾朝林,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2]《城市社会学案例教程》,章友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年参考书目:[1]城市社会学,帕克等,华夏出版社,1987年6月第1版[2]城市社会学,康少邦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4月第1版[3]城市社会学,章友德等,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4]城市社会学,许英,齐鲁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5]城市社会学,向德平,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6]城市社会学,顾朝林,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7]城市社会学——理论与视野,蔡禾等,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8]城市社会学,郑也夫,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9]城市社会学案例教程章友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二、课程总目标通过理论学习,学生应该理解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过程;理解城市化过程及其主要问题;理解有关城市规划理论和城市地域规律;理解城市人口、经济、社会、文化对于城市发展的影响;理解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理解未来城市发展的基本方向等。同时能结合城市社会学有关理论对世界各国城市进行相关的案例分析和研究。三、理论教学内容与目标(含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2课时)第一节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一、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二、城市社会学主要研究课题三、城市社会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第二节城市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早期城市社会学的研究二、城市社会学的建立三、城市社会学理论发展四、城市社会学在我国的发展第三节城市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一、城市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论二、城市社会学的研究方式三、城市社会学具体研究与技术第四城市社会学研究的意义三、城市社会学研究的理论意义四、城市社会学研究的实践意义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历史发展,研究方法,以及城市社会学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使他们产生对城市社会学学科的初步认识。问题与思考第二章城市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2学时)第一节基本概念一、城市二、城市化三、城市性状态四、城市社区第二节主要理论一、欧洲传统城市学思想二、古典人类生态学三、新城市社会学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城市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了解城市社会学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对分析城市社会现象的必要性。问题与思考第三章城市的产生发展(2学时)第一节早期城市一、城市的起源二、早期城市的发展三、我国早期城市的发展四、早期城市的特征第二节中世纪城市的发展一、欧洲中世纪城市的发展状况二、欧洲中世纪城市的发展的特点三、中国封建城市的发展状况与特点四、东西方中世纪城市发展比较第三节近代城市的兴起一、工业革命与城市发展二、近代城市发展的特点三、近代中国城市的类型与特点第四节现代城市的发展一、现代城市发展的特点二、现代城市发展的规律三、现代城市发展的趋势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早期城市、中世纪城市、近代城市、现代城市产生与发展,以更好的推动现代城市的发展。问题与思考(案例分析)第四章城市生态系统(2学时)第一节城市生态系统概述一、城市生态思想的演进二、城市生态系统的涵义三、城市生态系统的要素四、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第二节城市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一、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二、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三、对城市生态系统的认识四、城市可持续发展第三节城市生态环境一、城市生态环境的涵义二、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三、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四、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方法第四节城市生态化和生态城市的建设一、城市生态化二、城市生态化的内涵三、城市生态化的特点四、生态城市的建设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讲解,使学生对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城市生态环境有一定的认识,城市生态化和生态城市的建设是我国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问题与思考(案例分析)第五章城市社会结构(5学时)第一节城市社会结构一、社会结构二、城市人口结构三、城市家庭结构四、城市经济结构第二节城市社会组织一、社会组织二、城市社会组织的特点三、我国城市社会组织的变迁第三节城市社会分层一、社会分层的理论二、我国城市社会分层的特点三、我国城市社会分层的趋势第四节城市社会流动一、社会流动的类型二、城市社会流动的特点三、城市社会流动的影响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讲解,使学生对城市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等城市结构有一定的了解,为更好认识城市社会,建设和谐的城市社会服务。问题与思考(案例分析)第六章城市化(4学时)第一节城市化概述一、城市化二、城市化的类型三、城市化的指标第二节城市化的特点一、城市化的世界性二、城市化的不平衡性三、城市化的阶段性第三节城市化的动力一、工业化与城市化二、第三产业与城市化三、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四、人口增长与城市化五、科学技术与城市化第四节中国的城市化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二、中国的城市化的基本特征三、中国的城市化的原则三、中国的城市化的发展战略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讲解,使学生对城市化、特点和动力有初步的认识,中国的城市化将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重要的推动作用,如何更好推动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影响到中国的未来。问题与思考(案例分析)第七章城市文化(4学时)第一节城市文化概述一、城市文化二、城市文化的特征三、城市文化的结构四、城市文化的功能第二节城市文化系统的运行一、城市文化的传播二、城市文化的冲突三、城市文化的融合第三节城市文化的变迁一、城市文化的变迁的原因二、城市文化的变迁的类型第四节城市文化建设一、城市文化建设的内容二、城市文化建设与城市发展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讲解,使学生对城市文化、特点和动力有初步的认识,城市文化系统的运行和变迁,要求我们加强城市文化的建设,才能有利于我国城市社会的发展。问题与思考(案例分析)第八章城市社会问题(5学时)第一节城市社会问题一、城市社会问题的含义二、城市社会问题的类型三、城市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四、城市社会问题的解决第二节城市人口问题一、城市人口规模问题二、城市人口流动问题三、城市人口老年化问题第三节城市住宅问题一、住宅问题二、影响住宅问题的社会因素三、中国城市的住宅问题第四节城市就业问题一、城市就业问题形成的原因二、城市就业问题的类型三、城市就业问题的解决第五节城市贫困问题一、城市贫困问题二、城市贫困问题形成的原因三、城市贫困的特征四、城市贫困问题的解决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讲解,使学生对城市社会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城市贫困问题产生的原因、特征的认识将有利于我们更好的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城市问题。问题与思考(案例分析)第九章城市社会管理(4学时)第一节城市管理一、城市管理的对象与特点二、城市管理的基本原则三、城市管理的基本方法第二节城市行政管理一、城市行政体制二、城市行政管理的职能三、城市行政管理与公众参与第三节城市经济管理一、城市经济管理的目的二、城市经济管理的原则三、城市经济管理的手段第四节城市安全管理一、城市安全管理的必要性二、城市安全管理的主体三、城市安全管理的客体城市安全管理的制度保证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讲解,使学生对城市管理的必要性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城市的经济、社会、安全等各方面的管理对城市人的社会生活有直接的影响。问题与思考(案例分析)第十章城市的规划与未来(2学时)第一节城市规划一、城市规划的任务二、城市规划的特征三、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第二节城市规划理论一、古代城市规划理论二、近代城市规划理论三、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第三节未来城市的类型一、城市规划与未来城市二、中国城市发展的未来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讲解,使学生对城市规划和城市的未来之间的关系有深刻的认识。城市未来发展的水平与我国今天对城市规划的认识、实施有最直接的影响。问题与思考(案例分析)四、教学指南(黑体,5号字)(包括课堂教学重点、难点、方法、手段等,实践教学重点、难点、方法、手段等)(正文为宋体,小5号字,段前空2格,行距为单倍行距)五、作业(黑体,5号字)课堂案例分析六、考核方式(黑体,5号字)考试七、成绩评定(黑体,5号字)考试成绩(50%)+出勤考核(10%)+平时作业(40%)执笔人:审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