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新政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清末新政(1901-1911)一、清末新政(1901~1911年)的背景1、客观原因:1、拉开序幕:经受义和团的震荡和八国联军侵略及《辛丑条约》签订的打击,清政府无法照旧统治。2、主观原因:通过改革实现自救,挽救清政府统治二、清末新政的实施1901年1月颁布“预约变法”上谕,4月成立“督办政务处”,具体负责变法2、纲领:《江楚会奏变法三折》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江楚会奏变法三折(1901年7月)《变通政治人才为先遵旨筹议折》《遵旨筹议变法谨拟整顿中法十二条折》《遵旨筹议变法谨拟采用西法十一条折》张之洞(湖广总督)成为清末新政期间指导变革的纲领性文件欲救中国残局,唯有变法一策论育才兴学第二疏:论政治、致富、致强之道第三疏:论采用西法1、教育改革:废科举、行新学制,兴学堂、派遣和鼓励留学1905年9月2日,清廷颁发上谕废除科举;同年设立学部,制定《重订各级学堂章程》,在全国新式学堂。到1909年各类新式学堂达59117所,学生160多万。仅留日学生就10000多人2、军事改革:改革军制,编练新军,裁减绿营,编制巡警等;采用新式装备,建立军事学堂1903年清廷成立了练兵处;1904年改建兵制,把新军分为常备、续备和后备三等;1905年统一全国军事编制,计划在全国编练新军36镇。各省设立武备学堂,培养军事人才,到1911年,全国共设各类军事学堂40多所,连成新军26镇。3、经济改革:设立商部,颁《商律》,奖励实业和改革财政1903年清廷设立商部,以“振兴商务”,奖励发明创造,鼓励私人投资设厂,保护工商业者的权利。1905-1910年国内新设厂矿企业资本在万元以上的有209家,总资本7525.5万元;各省铁路公司兴起“保路”、“招商筑路”热潮。三、清末新政的措施◆教育改革废科举、兴学堂、遣留学等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1902年,颁布“壬寅学制”。1904年,颁布“癸卯学制”,中国近代教育体制确立。1905年,科举制最终被废除。“新政”举措(1901-1905)“癸卯学制”中的蒙养院:游戏、歌谣、谈话、手技等初等小学堂: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字、算术、历史、地理、格致、体操高等小学堂: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算术、中国历史、地理、格致、图画、体操中学堂: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国语、历史、地理、算术、博物、物理及化学、法制及理财、图画、体操。天津警察最初的初级警官制服1907年天津南段巡警总局各分区警官湖北新军张之洞4、法制改革:废除酷刑,修改《大清律例》修改《大清律例》,打破了“诸法合体”的中国传统法律结构,并根据西方近代司法体系行政、立法、司法分立的原则,实现了“政刑”分离和司法独立,并编篡了刑法、民法、商法、诉讼法。标志着中国法制的近代化。5、习俗改革:倡新风,易旧俗。禁缠足、禁鸦片满汉通婚6、政治改革:第一阶段(1901——1905)前期以整顿吏治、裁汰中央和地方的冗繁机构,同时设督政务处、外务部、商部、学部和巡警部。三、清末新政的措施三、清末新政的措施6、政治改革:第二阶段(1906——1911)后期主要是政治体制改革,即“预备立宪”阶段:1905年载泽、端方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1906年8月正式宣布“预备仿行立宪”,1907年清廷下旨在京师资政院,各省设谘议局;1908年8月清廷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规定大清帝国万事一系,预备立宪期为9年;《议院法要领》1910年底,清廷在压力下表示立即组织内阁,1913年召开国会;1911年5月,清廷成立“责任内阁”,内阁成员13名,满族9人(皇族7人),汉人只有4名。(皇族内阁)……*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召集、开闭、停展及解散议院之权;解散之时,即令国民不重行选举新议员,其被解散之旧议员,即与齐民无异,倘有抗违,量其情节以相当之法律处置。……*臣民有合于法律命令之资格者,得为文武官吏及议员;*在法律范围内,有言论、著作、出版、集会、结社自由;*非照法律规定,不得加以逮捕,监禁,处罚;……——《钦定宪法大纲》1908年8月……*议院只有建议之权;*财政支出非与政府协议,议院不得废除删削;*国家预算由议院协赞;*议院只可指弹劾行政大臣,不得干预朝廷黜陟之权;*所议事件,必须上下议院彼此议决后,方可奏请钦定施行;……------《议院法要领》《钦定宪法大纲》、《议院法要领》与英国《权利法案》对君权、议院权利相比有什么差异?总理大臣庆亲王奕劻(宗室)协理大臣大学士徐世昌(汉)大学士那桐(满)外务大臣梁敦彦(汉)民政大臣肃亲王善耆(宗室)度支大臣加贝勒衔镇国公载泽(宗室)学务大臣唐景崇(汉)陆军大臣荫昌(满)海军大臣加郡王衔贝勒载洵(宗室)司法大臣绍昌(宗室)农工商大臣加贝勒衔贝子溥伦(宗室)邮传大臣盛宣怀(汉)理藩大臣寿耆(宗室)从内阁成员名单说明了什么?“责任内阁”成员名单严重违背了宪政精神,清政府借立宪之名欺骗国人、企图实现专制集权的目的完全暴露。学术界对清末新政提出了一下两种不同看法:观点一:清政府“不过借此掩饰国民的耳目,讨讨洋人的喜欢罢了”;“没有放一线光明”;“也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而“预备立宪”更是“一个骗局”。——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中历史课本》观点二:清末新政是在戊戌变法基础上“进一步引进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与法律,实行了废除科举,建立新军,起草宪法,设立资政院、咨议局等重大改革”,推动了中国工业、政治、军事、教育现代化。——王晓秋、尚小明主编《戊戌维新与清末新政》你赞同哪种观点,为什么?另外一种观点是否有可取之处?试评价清末新政。是清政府为挽救自身统治而进行的改革,具有积极意义在经济上,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明显发展;在政治上,清末政权机构迈向近代化,立宪符合近代化的发展方向,并开启中国法制的近代化转型;在军事上,编练新军,是中国陆军近代化的开始;在思想文化上,结束了科举制度的历史,出现了办新学和留学热潮。并未触及根本的封建专制制度。清政府借新政之名,增收苛捐杂税,加重了人民负担,加剧了阶级矛盾。清政府的宣布铁路国有,伤害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满族贵族加强集权,排挤汉族大臣,加剧了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四、清末新政的评价相同点:1.三次新政都是在民族危机和清统治危机十分严重的情况下发生的。2.都是在改革派的倡导推动下和清朝统治阶级的主持下进行的。3.都是属于近代化的改革运动。4.结果:都未成功晚清三次新政(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的比较:区别和联系洋务运动:纲领是“中体西用”,洋务新政更多的是突破传统。戊戌维新:全面改革,提出“君主立宪”的政治变革主张,是对洋务新政的超越。清末新政:清王朝最认真的一次改革努力,无论在变革的内容还是实施的地区范围,都更宽更广。

1 / 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