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事业单位划重点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1.卡尔·马克思:生于1818年5月5日(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产阶级“呜呜”哭)。今年正好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2018年5月4日,习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了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大会,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内容会在时政考查,需要掌握。2.马克思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除了马克思之外,还有其多年的挚友恩格斯。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的问世,1848年问世,2018年是问世170周年。第一节、总论一、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1)世界观: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2)判断:每个人都有世界观,因此人人都有/都懂哲学(错误),原因:不是所有的世界观都能叫做哲学,只有上升到理论化、系统化高度的世界观才能称为哲学。每个人的世界观都是感性的、零散的、偶然的、自发的,不能称之为哲学。(3)判断:哲学是科学的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错误),原因:哲学本身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比如唯心主义哲学不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科学的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3.方法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考点: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多选题)。(1)判断: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正确),原因:现有正确的理论,才能将之运用于工作中。(2)判断:方法论体现背后世界观(正确),原因:领导安排任务后就去求神拜佛,说明是唯心者;如果踏踏实实做事,说明是唯物者。二、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可以用“意识”代替,存在可以用“物质”代替,因此,哲学的基本问题也可以表述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判断:哲学的基本问题的提出者为恩格斯(正确)。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是本原,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本原/第一性的意思一样,即谁先产生。①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是本原/第一性,属于唯物主义观点。②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是本原/第一性,属于唯心主义观点。③考点: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的根本标准:意识和物质谁是本原/第一性。(2)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人的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①能。二者可以发生联系,有同一性,属于可知论。②否。二者不可以发生任何联系,无同一性,属于不可知论。③考点:哲学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依据: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④判断: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正确)。⑤考点:日后的工作中,要坚持可知论。三、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1.哲学的基本派别:(1)判断: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正确)。(2)单选:哲学是有党性、党派性的,所以我们应该把哲学划分为哪两大对立派别。A项错误,可知论和不可知论。B项正确,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2.唯物主义发展的历史形态: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本原。依据对物质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将唯物主义分为三种历史形态:(一)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缺点:对世界的本原的认识具有直观性、猜测性。①考点:将物质简单的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②举例:古希腊的先哲泰勒斯说“水是万物的始基”,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将世界的本原简单的归结为一种物质形态。古希腊先哲赫拉克利特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中国古代认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构成,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发展过程中,相较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有进步,但本身也有缺陷和不足,考试中主要考查其三大缺陷:①机械性:认为事物只是进行单一的机械运动,甚至认为人都是机器,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也称作机械唯物主义。②形而上学性:判断: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属于形而上学观点(错误)。判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形而上学的观点(正确)。③不彻底性:马克思对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评价“半截子的唯物主义”,只是在自然观上唯物,在历史观上陷入唯心,具有不彻底性。a自然观上唯物:比如先有珠穆拉玛峰,再有人类对珠穆拉玛峰的认识。b历史观上唯心:历史观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观点,比如人类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一步步的向前发展,该观点的体现是上帝在冥冥之中指引发展。(3)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在发展中,最科学、最彻底的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二)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1.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第一性,意识决定物质。比如大家都承认本原是意识,但老师认为意识是“我”的情感产物,即“我思故我在”,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者;学生认为意识来源于人之外的某一种客观、神秘精神,即认为上帝创造世界,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者。2.练习:(1)万物皆备于我:关键词“我”,主观唯心。(2)吾心便是宇宙:“吾心”指我的心,主观唯心。(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客观的、神秘的精神,客观唯心。(4)我思故我在(笛卡尔):关键词“我”,主观唯心。(5)存在就是被感知:万事万物是“我”的主观观念决定,主观唯心。(6)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都是“绝对精神”的产物:关键词“绝对精神”,指人之外客观、神秘的精神决定万事万物,客观唯心。(7)朱熹主张“理在事先”:朱熹的另一句话是“存天理灭人欲”,“理”指天理,客观唯心。(8)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王阳明):主观唯心。(9)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关键词“上帝”,客观唯心。四、辩证法与形而上学1.根据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或者意识划分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对立派别。2.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要坚持辩证法的观点,统对立的是形而上学的观点。3.辩证法(联系、发展、全面)和形而上学(孤立、静止、片面)是两大对立的观点。4.根据能否认识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世界,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5.判断: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是对立的观点(错误),原因:两者没有可比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才是对立观点。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意义1.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同二元论、多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划清了界线:(1)一元论:认为世界本原只有一个(强调个数),包括: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本原是物质)和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本原是意识)。判断:所有的一元论都是正确的(错误),原因:只有唯物主义一元论是正确的,唯心主义一元论是错误的。(2)二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有两个,认为物质和意识共同构成世界的本原。该观点是错误的,因为意识无法和物质平起平坐,而是依赖于物质,先有物质再有意识。所以要与二元论划清界限。2.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基础。3.既坚持了唯物主义,又坚持辩证法:马克思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体现唯物主义;同时认为物质之间是联系的、发展的,坚持了辩证法,实现了二者的内在统一。4.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大特点。(1)考点:区别于其他哲学最显著的特征是实践性。马克思墓志铭上写着“以往的哲学都是在解释世界,而哲学的真正目的是改造世界”,突出了实践性。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在实践性的基础之上体现和形成的。(2)科学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教会我们很多正确的世界观。(3)革命性:马哲理论是为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服务的,为其提供革命武器。第二节唯物论一、物质1.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所谓的物质即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比如听课时,个别同学听到不懂的地方会很烦,希望眼前的杯子、纸、笔等东西都从眼前消失,但水杯等东西不会消失,因为独立于我们的意识之外,不以意志为转移,即客观实在性。2.列宁对物质范畴的看法(单选题):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二、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1.判断: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根本不存在不运动的事物(正确)。2.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世界上的所有物质都是运动着的,比如虽然我们在地球上不动,但地球也是围绕地轴进行自转的,因此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3.五种基本形式:1.机械运动:比如从A走到B。2.物理运动:比如水加热变成水蒸气。3.化学运动:比如白磷自燃。4.生物运动:比如人的新陈代谢。5.社会运动:比如人类社会由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不断向前发展。6.单选:最复杂、最高级的运动形式是社会运动。4.运动与静止的辩证统一关系4.1.静止: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1)参照物。比如一列奔驰向前的火车上,以眼前的桌子为参照物,人和桌子是相对静止的。(2)根本性质没有变化。比如十九大报告中,我们已经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变”,属于运动;但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且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不能分割来看。4.2.考点:毛主席说“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体现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地球自转属于运动,但以地球为参照物属于静止。4.3.割裂二者关系后犯的错误:(1)形而上学不变论:不承认运动,只看到静止。比如刻舟求剑,一个人的剑从船上掉到河里,这个人在船上做记号,等到船上岸后再找,这就是没有发现船在运动、水也在流动,而是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在哲学上中就是形而上学不变论。(2)相对主义诡辩论:只承认运动否认静止。比如张三对李四说“前几天你借了我500元钱,今天该还了”,李四说“是三天前的我借的钱,不是现在的我借的”。两人因此打架,起诉到法庭上,法官问张三某为什么打李四,张三说“是一天前的我打的,要治罪的话去找一天前的我”。张三和李四所犯的错误就是相对主义诡辩论,只承认运动否认静止。再如“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意为事物刚出生就走向死亡,认为事物是瞬息万变的,只承认运动而否认静止,属于相对主义诡辩论。三、意识1.意识:只有人才有意识,动物没有意识。人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从古猿进化到人,还需要社会劳动,让猿脑进化到人脑,因此恩格斯说“劳动创造人本身”。2.题目:(1)意识是大脑特有的机能(错误);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正确),原因:意识是人的大脑特有的机能。(2)意识是人的大脑自生的(错误),原因:人的大脑只是“加工厂”,不是原材料,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再次强调人的意识依赖于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例子:张三穿越到唐朝看到李世民,于是对李世民说“你手机借我,我发个朋友圈炫耀下”,但李世民不知道手机为何物,因为在其所处的时代的没有手机,需要依赖于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3)所有的意识都是正确的(错误),原因: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比如鬼的意识,鬼的原型是人,是在人的基础上扭曲3.意识的作用:(1)人和动物的区别,比如蜜蜂筑巢不是考虑自己筑巢是要北欧还是美式风格,而是本能的,人的所有活动都是能动的认识世界,在实践之前是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的。(2)人的意识具有创造性:比如火车、汽车、飞机不是自然界自有的,而是人类发明的。人类通过观察小鸟自由遨游在天空中,先有这样的想法,再将想法付诸于实践,发挥人类的创造性、主观能动性。四、物质与意识的关系1.物质决定意识,这就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2.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意识对客观事物的有促进作用(错误),原因:正确的意识才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意识对客观事物的有促进作用(错误),原因:正确的意识才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比如我们实行改革开放,这是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有促进作用,而闭关锁国的政策就是错误的意识,对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2.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保证积累的是正确的意识,比如大跃进时期提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违背客观规律。第三节唯物辩证法一、事物的普遍联系1.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2.联系的特点:(1)普遍性:整个世

1 / 2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