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少先队工作汇报材料一、学校简介。xx县xx小学坐落在府城鼓楼广场东南角。她始建于50年代,是xx县唯一一所“xx省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实验校”。学校占地面积3085平方米。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现有1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057人,教职工46人。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运用科学发展,以“办规范加特色学校,育合格加特长人才”为宗旨;腰鼓文化不断发扬光大。学校先后荣获“xx省红领巾示范学校”、“xx省电化教育先进单位”、“xx县文明单位”、“xx县平安校园”、“xx县德育工作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近几年,学校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教职员工齐心协力、奋力拼搏下,校容校貌焕然一新,教师队伍空前团结,教学秩序空前稳定,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声誉不断提升。目前,xx小学拥有一个团结协作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建立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建成了一所质量较高彰显特色的实验校;配备了一套先进的教学设施;打造了一个文明卫生、优雅舒适的校园环境。xx小学地理位置特殊,留守儿童约占三分之一,生源参差不齐,“学困生”多。被xx县教育局定为“农民工入学定点学校”。为了孩子们今天和明天的幸福,我们少先大队部积极发出倡议:老师每天给学生一声亲切的问候,一个甜蜜的微笑,一句热忱的话语,一次表现的机会,言行身教影响和感染学生,使学生如沐春风。“博爱厚德、博学明智”,学校始终以“博爱”为教育理念,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人人有机会,个个受尊重”;在学生的常规教育上,以博学爱岗为主要形式,让“人人有岗位,个个是主人”;让博爱的教育理念落实到学校的每一项工作之中。学校大队部积极开展以博爱教育为主旨,开展亲情教育活动,让留守儿童给远在外地打工的父母打个电话,写封信,以表达孩子对父母的思念之情。学校还将亲情从家庭延伸到学校,让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充满了浓浓的亲情,学生的爱心得到了极大的激发。许多家长都说孩子变得懂事了,理解人了,家庭关系更和谐了。浇树要浇根,育人须育心;转化后进生,全靠献爱心;“一心”唤“四心”,顽石变成金。二、切实加强少先队的工程建设。1、队部室建设。少先队队部室是学校必备的少先队组织学习、讨论和研究少先队工作的场所,做好少先队队部室的工作是少先队基础建设和阵地建设的重要内容。由于队部室占地面积有限,我们就更有必要充分利用每一寸空间。因此,每学期都组织有关部分队干对队部室进行全面清点,所有器材、服装等都摆放一新,此外,还安排了值勤队干对队部室的宣传栏、清洁卫生、桌椅摆放等进行定期维护。2、辅导员配置及培训。我校中队辅导员配备按班队结合式配置,即各班主任同时担任各中队辅导员。辅导员配置定好后,便着手开展辅导培训工作,认真学习中队辅导员工作职责,定好中队工作计划及个人技能进修计划等,为每学期能够顺利开展各项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为了不断充实辅导员理论及技能水平,定期培训,交流中队工作经验等,有效提高了团队工作能力。3、队干培训。培训一支得力的队干队伍,是一个成功的少先队大队部的必备条件。为了让队干集中精力工作,同时也不影响鼓号队、腰鼓队及各种兴趣小组的训练,本学期,定好队干人选后,大队部便开始组织培训,主要方式是以旧带新,通过老队干扶助新队干,每次队干会议及培训会议都安排时间作队干工作交流,另外,辅导员定期了解新队干的发展情况,并及时给予指导,不出一个月,所有新队干已经完全能够胜任队部交给的任务,并且部分队干完成得十分出色。4、队组织发展。送走了一批老队员,每年我们又迎来了一批新队员。在“六一”前夕,我校大队部举行了简单而隆重的新队员入队仪式,仪式上,大队辅导员给新成立的三个中队还授予了中队旗。每次共发展200百多名新队员,在队前培训中,所有预备队员均认真学习,顺利通过培训。每位新队员都能爱护胸前佩戴的红领巾,为队组织多做贡献。5、完善宣传工作。队部宣传除了继续做好宣传栏外,还在校园网站中开辟了一个“少先队”的栏目,子栏目包括有:光荣升旗手、国旗下讲话等内容。有了网站这个载体,我们不仅能够公布名字,还能公布照片,激励作用更进了一步。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网站的作用,还需培训一批网络宣传能手,这都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努力。6、精心策划红领巾广播站。在充分发挥红领巾广播的基础上,及时将学校的少先队活动对外宣传。另外,辅导员老师们要加入广播站活动的宣传,少先队发动大队干部督促好队员认真收听,听而有获,真正让广播站发挥实效。。三、组织开展多采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1、争做四好少年。组织少先队员认真学习xx《致中国少先队建设60周年的贺信》的内容,弄清“四好少年”的内容,讨论并制订争当“四好少年”的标准及具体做法。宣传、演讲胡书记的讲话并将“四好少年”的内容悬挂于墙。在学校的文化墙上、教学楼楼道醒目的位置上。组织全体队员学习了解中国少先队员搜集学习少先队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的典型事件。利用3月5号学“雷锋日”,各中队举行“学习雷锋精神,争当四好少年”主题班会,充分利用“三八”妇女节,让每一位队员为自己的母亲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如洗衣服、做饭等),培养队员们感恩的思想,并以叙事的方式写出作文或日记。各中队召开以争当“四好少年”为主题的主题中队会活动,评选出优秀中队。以中队为单位举行一次歌咏大赛,丰富队员的生活。利用大课间、体育课、活动课的时间,认真组织队员积极参加体育锻炼。2、继往开来,精心训练鼓号队。鼓号队以前是我校少先队的一个常抓项目,不管是否需要参加比赛,我们都对这项训练常抓不懈。我校鼓号队在学校领导地大力支持下,便开始进行训练。无论条件怎样艰苦,队员们始终坚持训练,每次训练下来,在全体队员的努力下,终于让新队员掌握了标准动作。3、每年开展“六一联欢会”活动。六一前夕举行广播操比赛、文艺汇演、拔河比赛、踢毽子比赛等活动,锻炼了学生的素质,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水平。四、以“文明礼仪伴我行”活动为载体,狠抓文明礼仪教育。学校以少先队组织为龙头,以“文明礼仪伴我行”活动为载体,加强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促使学生提高礼仪意识,自觉践行文明礼仪,成为文明礼仪行动的先锋队。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教育活动,动员全校师生积极行动起来,做文明礼仪的先锋,推动文明礼仪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1、加强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开展《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学习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形成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的良好行为习惯。发挥少先队作用,加强队员们的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严格各种规章制度,加强文明礼仪常规教育和安全、法制教育等,通过晨会、早操时间的讲话、国旗下讲话、班队会进行教育。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讲究卫生。开展如“使用礼貌用语”、“给老师献上一杯水”、“学校是我家,卫生靠大家”等活动。2、开展好示范性工作项目,不断加大服务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力度。利用元宵节、清明节、植树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六一国际儿童节、七一党的生日等节日,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1、结合“少先队建队日”,抓好少先队阵地建设,利用黑板报、“荣誉角”、“明日之星”、“作文园地”等活动阵地,以开展“寻找我身边的文明之星”为途径,在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利用广播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等等。这些与“少先队建队日”相关活动的开展,体现少先队育人职能。让学生爱少先队,爱生活,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争做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健康快乐地成长。2、紧扣节日特点,开展主题活动。三月份,大队部开展“学雷锋日”主题活动;四月份开展“清明节扫墓”活动;六月份开展“六一”庆祝活动;九月份开展“庆祝教师节”、“尊老爱老”活动;十月份开展“庆祝国庆节”相关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一个节日,一次活动,一次教育,抓住每个节日特点,开展诸多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得到教育,在活动中成长。3、与生活相接,开展体验教育活动。(1)在家庭中体验责任和艰辛。“当一日家庭小主人”、“谁是最有礼貌的孩子”等活动,对表现突出的队员给予表扬,使孩子体验到了家庭劳动的艰辛、责任和荣誉感,使学生提高自理能力和动手能力。(2)在学校体验规范和合作。为了使学生们更好的成长,大队部鼓励学生们:“不怕做不好,就怕不去做。”利用晨会时间和班队会活动日,对学生进行指导。做值日时,要求值日生佩带好标志,各尽其责,负责管理当天的学习、两操、纪律、以及佩带红领巾情况等。在值日中,值日生要去管理别人,那就先要以身作则,起带头作用。实践证明,那看起来不起眼的学生,在值日中不仅自己严格地遵守纪律,而且表现出较强的工作热情和能力。通过这种方式,激励了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班集体,促进学生主题意识的确立。(3)开展丰富多彩的假日小队活动。假日,大队部组织开展了“爱我家乡”系列活动,以“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大巨变”“辉煌六十年”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还开展了以“珍惜水资源”“争当环保小卫士”和“我爱地球母亲”为主题的环保调查,植树绿化活动。五、关爱留守儿童。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帮扶跟踪记载制度。每学期开学之初,校大队部都认真地调查:补充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帮扶跟踪记载卡。其基本内容是: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学校安排专人对档案进行管理,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帮扶跟踪记载卡。通过帮扶跟踪记载卡建立,促进教师和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使帮扶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对每一位留守儿童均安排了帮扶人员,使帮扶率达100%2、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通过家访、电话联系、召开监护人会议等形式,加强与留守儿童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建立关爱经验交流制度,不定期召开研讨会、座谈会,进行经验交流,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措施;经常请来专家领导来校作指导,不断提高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水平。3、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每班推荐4—5名典型留守儿童与我校在职教师结对,每位教师结对2—3名留守儿童,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儿童谈心,随时把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职工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日记,让留守儿童在有教师同学关爱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乏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4、组织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对于每个人来说,家是温暖的,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学校就是他们温暖的第二家,老师就是他们对他们全权负责的“父母”,除了在学费方面进行减免,还在日常活动中格外照顾留守儿童:班队会上给留守儿童更多倾诉的机会,课外辅导时让留守儿童位于最前面,组织“六一”演出也让留守儿童有更多的参与面,实践活动中细致地教他们自主生活、自护自救的知识,这一切就是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给父母的一封信。各班级还安排所有的留守学生给父母写了一封信,目前此活动正在进行中,让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等等向父母进行汇报。第一、用“爱”弥补情感的缺失。留守生,特别是女生,感情细腻,需要老师更多的关爱,一个善意的眼神,一个温暖的问候,就是消除她心灵阴郁的“灵丹妙药”。首先给她营造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既要教她成才,更要教她做人。其次多开展活动,让她融入集体,在活动中培养她尊老爱幼、热爱劳动、勇于创新的好品质。第二、“促膝谈心”健全她的性格。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烦恼与冲突需要倾诉的对象,需要有人能够告诉他们怎样正确对待这些问题。作为班主任代表家长与其谈话弥补了家长的关爱。“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严重缺失,随着年龄的增长,交友的不慎,一些孩子可能走入歧途,成为未成年案件中的“主力”。校关工委在留守学生教育工作中,坚决贯彻县关工委、教育局、团县委、县妇联的有关要求,将留守学生教育工作做实,做到位,做到学生家长的心中,做到学生进步成长。校关工委针对“留守儿童”一系列的关爱举措受到了多方面认可,特别是得到留守学生家长的好评,多名家长打电话到学校表示感谢老师对孩子的关心,有力的推动了和谐校园的建设,使得学校在老百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