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一、学习目标1、了解区域的概念,说出区域具有的一般性特征2、了解不同类型的区域及其划分依据3、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掌握比较区域差异的基本方法二、教学标准1.运用地图、文字和图片材料归纳总结松嫩平原和长江三角洲的异同,通过分组讨论解决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结合实例,学会比较不同社会经济条件下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一步认识人地协调发展的重要性。三、教学实例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钟祥一中胡俊【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区域的含义。2.比较某两个区域,说明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3.以某区域为例,比较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4.培养学生运用地图、文字,图片资料进行归纳比较的能力,掌握区域地理研究方法。5.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树立辨证唯物主义思想观;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发展和变化的。【教学重点】1.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难点】1.区域的特征。2.如何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方法】案例探究法、读图分析法、启发式讲述法等【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的教学地图【教学过程】『新课引入』显示设问,由学生回答。设问:我们的生活与区域密切相关。例如,我们介绍自己的家乡在某省某市、去过某风景区旅游等。我们经常听到省、直辖市、自治区、流域、经济区、自然保护区等名词和反映区域的术语。你知道什么是区域吗?区域是怎样划分的?如何描述一个区域的地理特征?『读图设问』1.多媒体投影:《中国行政区划图》、《中国地形图》、《中国干湿度地区分布图》,帮助学生理解区域的含义2.指导学生读图后说出区域的特征。(学生分组讨论回答,教师点评)一、什么是区域:21、区域的内涵:(1)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地表特征、面积、形状和边界)(2)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3)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技巧』:运用歌诀记忆区域的内涵:主观客观划类型,内部一致排他性;面、边、形状都具备,还有区位是特征『承转』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的生产、生活特点由许多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和方向也存在差异,下面我们通过以下案例,分析说明地理环境的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二、地理环境的拆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读图分析』多媒体投影:《中国地形图》、《中国三大自然区图》探究问题: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试从图中找出两者地理环境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这些差异对生产活动有何影响?『学生自主活动』学生自己课前准备好《中国气候图》、《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图》、《中国矿产资源分布图》和《中国水系图》等。1.学生分组从不同角度讨论这两个区域的地理环境差异及产生差异的原因。第一组:地理位置的差异;第二组:气候条件的差异;第三组:土地条件的差异;第四组:矿产资源条件的差异(结合课本P2思考题)。讨论完毕,每组派一个代表将本组讨论的结果说出来。2.根据气候条件和土地条件的差异分析说出两地的农业生产差异。(利用《中国水系图》说明并结合两地的降水量,说出两地的耕地类型)3.运用《中国矿产资源分布图》和《中国水系图》说明地理环境对商业贸易和工业发展的影响。(根据自然地理环境差异,从生产、生活两方面分析区域发展的差异。)提问: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从纬度位置分析导致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提问: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各呈现什么规律?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引导学生』从季风气候和地形角度分析形成两地降水分布规律的原因提问:长江三角洲的年降水量大致和我国降水量的普遍规律一致,原因从该地地形为平原,降水主要来自东南季风等方面分析;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由于受东面有长白山的阻挡,降水较少,基本呈现从东向西递减的规律。提问: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河网密度的差异,对农业生产会产生哪些影响?『引导学生』长江三角洲地区因河网密布,湖泊众多,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松嫩平原地区河网密度小,导致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教师归纳表格,学生完成』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地理环境差异地理环境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地理位置差位于30ºN附近,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大致位于43º~48ºN,地处我国东北3异的中部,长江入海口平原中部气候条件差异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丰富,余热同期,河湖密布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但大陆性稍强,降水量较少,热量不足土地条件差异经人们长期改造形成水稻土,多水田,人均耕地小,较分散为肥沃的黑土,多旱地,人均耕地面积大,集中连片矿产资源差异贫乏石油等资源丰富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地理环境的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生产活动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农业水田为主,盛产水稻、油菜、棉花,作物一年两熟至三熟,水产发达旱地为主,产玉米、春小麦、大豆,一年一熟,西部可发展畜牧业工业优越得地理环境使其商业贸易发达、轻工业发达、通过发达得海陆交通引进原料发展重工业,是我国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丰富的煤炭资源,发展重化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城市和人口人口密度高、城市密集、城市发展历史悠久人口密度较低,城市发展历史较短交通运输内河、海运、陆运、空运发达内河、陆运发达(铁路网稠密)产生两地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自然环境的差异『方法归纳』通过以上的案例分析,要分析两个区域差异的时候,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如下:第一步:搜集区域的相关资料自然条件(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人文条件(包括人口、经济、文化、历史沿革等)第二步:资料的分析与整理文字整理归类:数据分析、图标绘制等第三步:区域差异分析、比较区域发展条件、优势和劣势区域经济分析区域发展阶段评价第四步:探索区域差异形成的原因『完成课本P4活动题』第二课时『承转』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我们以长江中下游为例说明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1.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一般特点: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2.典型事例——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⑴该区地理环境:①由长江中下游沿岸若干平原组成4②平原上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较广③地势平坦,土质黏重。⑵不同时期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①.长江中下游平原开发早期地理环境的影响投影图1.3,阅读P5第二段,『学生填写下图』。②.农业社会地理环境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些原来制约区域发展的地理因素得到克服,甚至成为促进区域发展的有利因素。阅读P5—6,投影图『学生理解下图』在农业社会,粮食生产是影响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长江中下游平原在克服了自身的限制性条件后,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产地。③.工商业社会地理环境的影响阅读P6,投影图『学生理解下图』5『学生阅读』P6思考『小结』区域发展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后期阶段。概念形成资源状况人地关系初期阶段区域早期发育阶段由个别的或几个组合的具有集聚力量的因素,吸引某产业或企业,形成个别经济增长点或个别城镇。资源对生产来说是充足的,环境也没有受到明显破坏。基本协调成长阶段区域的中期发展和成熟阶段初始阶段的个别经济增长点或个别城镇向周边不断扩展,形成由点到面的发展局面。区域内的资源不断消耗,环境也受到了明显的破坏。已显现出不协调后期阶段区域整体发展呈现萎缩阶段区域整体发展呈现萎缩状态,区域最先存在的优势已几乎丧失殆尽本地区资源的耗竭矛盾加剧『教师点评归纳』:通过长江中下游平原地理环境对不同阶段农业发展的不同,使我们认识到地理环境在不同发展阶段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而不是说随着人类改造地理环境的能力加强了,地理环境的影响就会变得越来越小,关键要看区域在一定发展阶段人地关系的协调程度。〖本节教师小结〗分析区域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需要从两个方向进行:横向和纵向。(1)横向即是区域间不同的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的影响,主要是从静态的角度进行分析。例如松嫩平原和长江三角洲,不同的地理环境使它们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思维模式如下图所示:6(2)纵向即是在一个区域内,沿着历史发展的过程,看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主要是从动态的角度进行分析。思维模式如下图所示:【课后作业】完成配套相关练习【教学反思】在教与学中,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积极参与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我在构思时较为注重课堂任务的设计,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这堂课中我利用了几幅图表,创造一个“整体参与、充分民主、鼓励竞争”的开放式课堂,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彻底获得“自由”,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层层深入,从当堂反馈的信息看,效果良好;再就是课堂表面看起来气氛异常活跃,但学生的参与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是实质性参与还是形式性参与,针对这些问题,我通过提问,填图表,学生小结等方面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多媒体教学方面细节上的处理,实现重难点的突破很多时候不好把握,这堂课为了强化重难点,我除了学生自学,分组讨论外,还利用教师归纳总结,利用图表,以及分析思维模式等方式进行了加强;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运用效果较好,在学生积极回答的基础上,这堂课我注重总结,注重技巧的点拨,注重引导学生多角度的分析,注重有案例到普遍规律,让学生不仅掌握本节的知识点,还能够运用到同类型的问题,通过案例拓展,培养学生横向、纵向等创新思维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在新课导入方面想了很多,好像都不太满意;我这堂课采取的是分组讨论,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认知方式的不同,这种形式怎么样才能完全兼顾到各类学生,对我们老师来说可能还是一个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