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屠宰检疫规程(征求意见稿)1.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牛入场查验、宰前检查、屠宰同步检疫以及检疫结果处理的操作程序。本规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牛屠宰检疫活动。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程。2.1屠宰检疫官方兽医对动物从入场查验到屠宰之前进行临床健康检查,对宰后动物的肉尸和内脏按规定的程序和部位进行检查的过程。2.2胴体经屠宰放血,去掉毛、头、尾、蹄、内脏后的肉体。2.3同步检疫与屠宰操作相对应,对同一动物的头、蹄、内脏、胴体等实施的现场检疫。2.4急宰经检疫确认为不妨碍肉食卫生的普通传染病及一般疫病的动物,在急宰间进行的紧急屠宰。2.5禁宰经检疫确认为一、二类重大动物疫病的,应采取不放血的方法扑杀后作工业用或无害化处理,严禁屠宰。2.6生物安全处理通过销毁或无害化处理的方法,将病害动物尸体和病害动物产品或附属物进行处理,以彻底消灭其所携带的病原体。3.检疫对象本规程规定的检疫对象为口蹄疫、牛瘟、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海绵状脑病、蓝舌病、小反刍兽疫。4.检疫合格标准4.1无规定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4.2需要进行实验室疫病检测的,检测结果符合规定;4.3按本规程要求履行全部检疫程序,且检疫结果符合规定。5.入厂(场、点)查验环节5.1查证验物查验并回收《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核对检疫证明与运载的牛数量是否相符;查验畜禽标识,识读畜禽标识,查验相关信息是否相符;5.2询问了解途中运输情况,排除传染病;5.3临床检查实施临床健康检查;5.4结果处理5.4.1经入厂(场)查验,检疫证明有效、证物相符、畜禽标识符合规定、临床检查合格的,准予入场屠宰;5.4.2经入厂(场)查验,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入场;5.4.3疑似患有一类动物疫病的,禁止入厂(场),限制人员、车辆流动,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5.4.4消毒对运载工具等进行清洗消毒。5.5记录记录牛的数量、产地、货主、运输车辆车型及车牌号等情况。6.宰前检查环节6.1按照《牛产地检疫规程》的相关要求对受检动物进行临床健康检查。6.2结果处理6.2.1准宰经宰前检查合格的牛,准予屠宰。6.2.2禁宰经宰前检查,发现口蹄疫、牛瘟、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海绵状脑病、蓝舌病、小反刍兽疫等一类动物疫病及炭疽的,禁止屠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国务院《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和农业部《动物疫情报告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处理。6.2.3急宰。经宰前检疫,发现除一类疫病及炭疽病外的,视情况送急宰间急宰。6.2.4怀疑患有布鲁氏菌病、放线菌病、弓形虫病、日本血吸虫病的牛只,确诊后按GB16548-2006有关规定处理。同批次牛进行隔离观察,确认无疫后,方可进入屠宰线;如隔离期间出现临床症状的,按GB16548-2006有关规定处理;6.3对屠宰患有疫病牛的待宰圈、急宰间、隔离圈等场所应实行严格的消毒。6.4对检疫患有一、二类动物疫病的,根据动物检疫证明和畜禽标识编号,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追查疫源。6.5官方兽医应详细记录宰前检疫过程中的检疫合格证明、畜禽标识、准宰通知书及检疫结果处理等情况。7.同步检疫环节与屠宰操作相对应,对同一头牛的头、蹄、内脏、胴体等进行统一编号进行现场检疫。检疫各环节发现异常的,应明确标记。7.1头部检查观察鼻盘唇、齿龈及舌面有无水疱、溃疡或烂斑,重点检查牛瘟、口蹄疫;触摸舌体,观察上下颌的状态;剖检咽后内侧淋巴结(一刀)和颌下淋巴结(每侧各一刀,共两刀),同时观察咽喉粘膜和扁桃体,重点检查结核、出血性败血症、炭疽等疫病。必要时剖检舌肌和内外咬肌。7.2内脏检查主要观察心脏、肺脏、肝脏、胃肠、脾脏的状态,剖检肠系膜淋巴结、支气管淋巴结、肝门淋巴结、纵隔淋巴结,观察有无异常和病变。7.2.1心脏视检心包和心外膜,触检心肌弹性,观察有无异常。7.2.2肺脏观察色泽、形状、大小。触摸两侧肺叶实质,剖开其中每一硬结的部位,剖检左或右支气管淋巴结(一刀),然后依次检查支气管淋巴结和纵膈后淋巴结,注意有无充血、出血、水肿、实变、化脓、结核、寄生虫和各种炎症变化。7.2.3肝脏触检其弹性和硬度,剖开肝门淋巴结(一刀),必要时剖检肝实质和胆囊。注意有无淤血、出血、肿大、性变、坏死、硬化、萎缩、结节、结石、寄生虫损害等。7.2.4肾脏用检验钩钩住肾盂部,用刀沿肾脏中间纵向轻轻一划(左右各一刀),然后将刀外倾并以刀背将肾包膜挑开,用钩一拉,肾脏即可外露。触检其弹性和硬度,观察其外表,注意有无贫血、出血、淤血、等变化。必要时剖检肾实质,注意皮质、髓质和肾盂有无出血、有无肾小球肾炎等病变。7.2.5胃肠剖检瘤胃、网胃等,观察内容物、黏膜,有无结节、寄生虫。检查肠浆膜、肠袢、内容物和黏膜及寄生虫情况。剖检肠系膜淋巴结(一刀),肠系膜淋巴位于肠系膜间,呈串线状或彼此相距数厘米散在的排列于结肠盘部位的肠系膜上,观察其形状、色泽,检查有无肿胀、充血、出血、坏死及结核病灶。7.2.6子宫和睾丸母牛检查子宫,观察浆膜有无出血、黏膜有无黄白色或干酪样的小结节,重点检查布鲁氏菌病。公牛检查睾丸是否肿大、睾丸、附睾有无化脓、坏死灶。7.3胴体检查剥皮、开膛后视检皮下组织、脂肪、肌肉以及胸腔、腹腔浆膜,检查有无充血、出血以及疹块、黄染、脓肿和其他异常现象。同时按照下列方法检查胴体淋巴结7.3.1肩前淋巴结肩前淋巴结位于肩关节的前稍上方,臂头肌和肩横肌的下面,为脂肪层所包围。剖检此淋巴结(一二刀),观察其形状、色泽,检查有无肿胀、充血、出血、坏死。7.3.2腹股沟深淋巴结此淋巴结通常位于骨盆横径线的下方,在骨盆边缘侧方约2-3厘米处。观察其形状、色泽,剖检此淋巴结(一刀),检查有无肿胀、充血、出血、坏死。必要时检髂下淋巴结,腹股沟深淋巴结。髂下淋巴结在最后腰椎的下方,髂外动脉的起始部。观察其形状、色泽、大小。剖检此淋巴结,检查有无肿胀、充血、出血、坏死。7.3.3腰肌必要时剖检腰肌,以检验钩固定肉尸,用刀自荐椎与腰椎结合部起做一深的切口,使刀刃擦着脊柱向下滑行,将腰肌尽可能地与脊柱分离。然后将检验钩移至肾脏附近,将已游离之腰肌展开,并顺腰肌的肌纤维方向做2-3条平行的切口,刀迹长20厘米,深3厘米左右,观察有无水肿、出血、淤血、变性,检查有无囊尾蚴。必要时剖开臀股部肌肉和肩胛肌。水牛还应剖检食道肌、臀股部肌肉、背长肌、以发现住肉孢子虫。7.3.4膈肌以检验钩钩住腱质的中部,向下牵引以张开膈肌,并在肌质部做浅的切口(一刀)。在每头牛左右横膈肌脚采取不少于30g肉样各一块,编上与胴体同一的号码,撕去肌膜,肉眼观察有无针尖大小的旋毛虫白色点状虫体或包囊,并进行镜检。7.3.5肩胛外侧肌剖检肩胛外侧肌,用检验钩钩住肘关节稍上方的皮肤以固定肉尸,沿肩胛内侧纵切(一刀),切开肩胛外侧肌肉。刀迹长15厘米,深8厘米左右。7.3.6股部内侧肌剖检股部内侧肌,以检验钩固定肉尸,用检验刀切开股部内侧肌肉(一刀)。刀迹长15厘米,深8厘米左右。7.3.7乳腺剖检乳房淋巴结,必要时剖检乳房实质,主要检查结核病、放线菌肿和化脓性乳房炎。7.4实验室检查负责传染病及寄生虫的实验室检验。7.5复检负责对检疫流程情况复查,综合判定检疫结果,加盖检疫印讫标志,做好记录。7.6摘除耳标摘除畜禽标识。7.7检疫结果处理7.7.1经检疫合格的,由官方兽医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7.7.2经检疫不合格的,出具《动物检疫处理通知单》,按如下分类处理:7.7.2.1经屠宰同步检疫发现一类疫病和炭疽时,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7.7.2.2经宰后检疫发现二类疫病(除炭疽以外)和其他疫病的,病牛胴体及副产品按GB16548-2006的规定处理,污染的场所、器具等严格按规定实施防疫消毒。7.7.2.3经宰后检疫发现肿瘤的牛,胴体、头蹄尾、内脏销毁。7.7.2.4经宰后检疫发现局部损伤及外观色泽异常的牛,按下列规定处理:7.7.2.4.1黄疸、过度消瘦者,全尸作工业用或销毁。7.7.2.4.2局部创伤、化脓、炎症、硬变、坏死、淤血、出血、肥大或萎缩,寄生虫损害等病变部分销毁,其余部分可有条件利用。7.7.3需作生物安全处理的胴体及其产品,官方兽医应加盖处理印章或相应的标记,监督厂(场)方做好处理,并做好《无害化处理记录》。7.7.4检疫废弃物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7.7.5疫情报告屠宰同步检疫各环节发现动物疫情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国务院《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和农业部《动物疫情报告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处理。8.检疫记录检疫各环节记录应填写完整,保存10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