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结表彰暨工作部署大会上的讲话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结表彰暨工作部署大会上的讲话刚才,对2017年度各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区委、区政府与街镇、部门代表签订了2018年度工作目标责任书,等会儿吴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先讲四点意见。一、肯定成绩,振奋精神,进一步树立信心决心2017年是历城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全区上下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以争当全市“四个中心”建设排头兵为目标,凝心聚力,实干担当,攻坚克难,加压奋进,全面推进市委“453”工作体系落实,初步实现了争当排头兵、争先进位的阶段性成效。去年工作亮点很多,突出表现为“四个更有”。一是发展“更有势头”。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经济指标是“硬实力”,我们势头“更强了”。衡量省会中心城区经济发展的几项重要经济指标,历城的增幅均排在了全市前列。①GDP: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88亿元,增长8.1%。其中:服务业增加值524.6亿元,增长10.2%;现代服务业占第三产业比重达到44.9%,对全区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40%。②财税收入: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1.5亿元、增长23.7%,其中税收收入79亿元、增长28%,税收占比达到86.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和税收收入增幅均位列全市第一。③固定资产投资: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1亿元,增长32.7%,位列全市第一。另一方面,社会评价是“软实力”,我们势头“更好了”。根据《人民日报》、中国中小城市网等发布的“2017年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研究成果”,历城成功入选“四个全国百强”,即: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41名)、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第53名)、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第51位)、全国创新创业百强区(第33位)。同时,随着近年来历城大建设、大发展步伐加快,上级领导、社会各界、市民群众都给予历城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通过市民热线、手机APP平台等反馈情况看,大家对历城的认可度、支持度、参与度、美誉度都在不断提升,为我们加速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二是工作“更有看头”。除以上主要经济指标实现较快增长外,我们的新型城镇化也得到长足发展,以征收拆迁作为推进建设发展的“先手棋”为起点,打造了“拆、建、用、管”的工作“闭环”,这个“闭环”我们已经是环环相扣、层层推进。①通过“拆”,我们看到了“未来空间”。全区征收拆迁面积突破千万平米,完成全年责任书计划的4.3倍,在全市遥遥领先。同时,强势推进拆违拆临,拆除违法建设418万平方米,拆除违法户外广告1117处(块),实施建绿透绿16.3万平方米,彰显了社会公平,提升了城市环境。②通过“建”,我们看到了“城市变化”。100个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完成投资585.8亿元,其中20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09亿元,分别是全年计划的120%和132%。新东站枢纽工程、万达文旅城等一批省、市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加速推进,工业北路快速路等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③通过“用”,我们看到了“发展潜力”。充分利用各类载体资源,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共举办三次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总投资1357亿元的70个项目成功签约。引进市外投资208.6亿元,增长39%。大项目、好项目越来越多,发展潜力越来越大,发展后劲越来越强。④通过“管”,我们看到了“形象提升”。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迎接中央环保督察等工作为抓手,大力实施城市管理执法权下放、工作重心下移,强力开展沿街立面、背街小巷、线杆牌匾等专项整治,全力实施黑臭水体、“散乱污”企业、渣土扬尘等综合治理,整顿规范了洪楼夜市、全福零工市场,依法取缔了板桥大集和鲍山、闵子骞等马路市场,解决了一批城市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顺利通过几个“大考”,在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中“零失分”,改善了环境,规范了秩序,提升了形象,赢得了民心。三是群众“更有盼头”。“群众之所盼,施政之所向”。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提供更多优质的公共服务,打造有温度的城区,全年民生及社会重点事业支出达到5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4%,同比增长12.2%。如果说,过去一年历城的建设发展“如火如荼”,那么我们的民生事业则是“可圈可点”。①扶贫攻坚成效显著,2017年既有贫困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出列。②在全市率先全面推行被征地农民参加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③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新建8所义务教育学校投入使用,7所幼儿园竣工,实施15个大班额治理项目,新增学位17820个;中高考再创佳绩,历城二中普通本科上线率全省领先、全市第一。④顺利通过了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和省级食品安全先进区验收评估。⑤成功创建省级卫生计生综合监督示范区。等等。大家对历城未来的发展更有盼头、期望更高,这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褒奖,也是我们今后工作的最大动力。四是干部“更有劲头”。全区上下大力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状态饱满,工作务实,顺利通过了征收拆迁、拆违拆临、中央环保督察、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十九大安保维稳等多项重大任务、重要工作的叠加考验。我们的广大干部在干事创业中信心十足,决心坚定,士气高涨;各级各部门坚持“反应快、启动快、见效快、反馈快”工作理念,呈现出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和争创一流的精神面貌,形成了快干实干的良好工作局面和“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发展氛围。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历城发展中还存在许多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例如:①实体经济发展动力不足,新兴产业支撑带动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仍需优化;②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均衡,基础设施建设仍较滞后,配套服务设施不够完善,城市功能品质还需拓展提升;③生态环境、道路交通、社区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短板,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仍需加强;④在征收拆迁、拆违拆临、信访维稳等重点一线工作中,干部运用群众工作法破解难题的方法和能力仍需提高;⑤项目策划的整体水平和标准还不够高,真正签约落地的区域性“引爆型”大项目数量偏少,招商引资力度仍需加大;⑥工作推进中,个别单位干部的专业化能力还有所欠缺,专业素养亟需提升;等等。对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解决好各类问题,全力以赴推动全区各项工作再上新水平、迈上新台阶。二、深刻领会,准确把握,进一步坚定思路目标2018年是市委、市政府《三年行动纲要》的突破之年,也是全区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奋力争当全市“四个中心”建设排头兵的深化之年。市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确定了“1+454”工作体系(“1”即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工作总纲、灵魂和主线。“454”中的第一个“4”,即“四个中心”建设;“454”中的“5”,即五项重点工作: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棚改旧改征收拆迁、拆违拆临建绿透绿和城市更新;“454”中的第二个“4”,即四大攻坚战:治霾、治堵、脱贫、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建设攻坚)。区委十四届三次全会全面对标市委“1+454”工作体系,进一步深化确定了“1+115”工作思路,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咬定目标,聚焦发力。(以一个统领、一条主线、一个目标“三个一”带动“五个全面提升”)1.要全面抓好“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这一统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既是市委“1+454”工作体系中做好各项工作的总纲、灵魂和主线,也是区委“1+115”工作思路中抓好工作落实的思想统领。就政府工作而言,坚持这一统领,重点体现在“抓发展”和“惠民生”两方面。一方面,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抓发展。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加快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为契机,加快构建具有历城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增强我区经济发展的创新力和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惠民生。始终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牢固树立精明增长理念,不断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以办好民生实事为重点,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全面增强保障改善民生能力,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显成效、更可持续。2.要始终坚持“新型城镇化”这一主线。这是“1+115”中“115”的第一个“1”,是历城建设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主线。“新型城镇化”实质就是“产城融合”发展,目的是“宜居宜业”,重点是“提升承载”,关键是“产业支撑”。(前两个是目标,后两个是路径)所谓“产城融合”,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以人带城、以城促产、以产聚人,实现“人城产”和“产城人”的高度融合。对于历城而言,我们的方向就是坚持“三生融合”建城和坚持“三产联动”发展。一方面“城”,要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加速形成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城市布局。另一方面“产”,要按照一产“精而特”,围绕“优化整合”,实现“特色彰显”;二产“大而强”,围绕“顶天立地”,实现“高山凸显”;三产“富而美”,围绕“铺天盖地”,实现“群峰涌现”,全力打造“三产联动”的现代产业体系。“一产”要特色彰显,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着力发展都市农业、精致农业,紧紧抓住“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市场”等要素的优化整合,辅之以配套政策扶持引导,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二产”要高山凸显,继续重点扶持齐鲁制药、济南重工、力诺等“老字号”龙头骨干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同时积极扶持培育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上台阶、上规模、上水平,促进各类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向行业龙头集聚,突出发挥先进制造业的“主峰”作用。“三产”要群峰涌现,坚持开放、搞活、做优的理念,大力发展工业设计、科技孵化、创新研发、信息技术等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商贸服务、医疗养生、电子商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实现服务业发展的市场化、多元化和高端化,全面打造好现代服务业这一经济“增长极”。所谓“宜居宜业”,主要体现在“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环境美好”。其中,“布局合理”是指:①片区的建设布局、②园区的产业布局、③生活区的功能布局都符合历城的发展方向和群众的实际需求;“方便快捷”是指:①出行便捷(包括城市路网通达、交通设施完善、出行方式多元、公共交通工具满足群众日常出行需要等),②消费便捷(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尤其要满足群众日常生产生活最基础的消费需求),③服务便捷(包括市场化服务、社会化服务、政务服务等);“环境美好”是指:①蓝天、碧水、青山、绿地等群众直接感受到的生态人居“硬”环境要“美”,②积极回应群众和企业关切、服务民生和产业发展的社会人文“软”环境要“好”。加快推进宜居宜业的产城融合发展,重点围绕“城”和“产”,突出抓好“两件事”(提升承载和产业支撑)。第一件事,坚持“建城”的理念,以“加快片区开发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城市承载力。以新东站省会城市群现代化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为中心,以工业北路快速路为发展走廊,以二环东路和机场路为南北纽带,串联起5个区域中心和唐王特色镇,全力推进“1+5+1”城市组团发展。依托东客站综合交通枢纽,加快新东站片区规划建设,打造宜居、畅行、活力的城市新中心。继续深化“唐冶”魅力新城建设,加快推进“华山”历史文化名城、“彩港”文旅新城和“郭董”临港产业新区建设,同步启动济钢片区城市规划建设;更加注重从城市的规模扩张向城市的内涵塑造转变,统筹推进洪楼片区城市更新。精心实施唐王特色农旅小镇规划建设。在全力推进片区开发建设的同时,要同步完善基础配套设施。一方面,围绕省市重点项目做好配合服务,推进新东站枢纽工程、绕城高速大东环等工程建设,启动实施黄河公路大桥改扩建等工程;另一方面,突出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基础设施问题,加快实施市政道路改造提升和续建新建工程,同步推进水、电、气、暖和教育、医疗等公共基础配套的覆盖延伸,统筹规划建设好各类便民服务设施,着力打造“15分钟生活圈”。第二件事,坚持“建园”的理念,以“构建特色产业体系”为目标,不断增强发展竞争力。对于历城而言,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就是“城市经济”。从横向看,具有“历城特色”的城市经济(或者说具有“历城优势”的现代产业结构)主要包括“三大组成”:一是以总部经济为主导的楼宇经济,二是以新兴工业为支柱的

1 / 2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