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组织学-第6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六章行政组织决策主讲人:王俐本章内容6.1•决策基本要素6.2•理性决策过程6.3•渐进决策过程6.4•公共预算决策组织决策直接影响到组织的效率甚至生存,因此,决策理论是组织理论的基本构成要素。第一节决策的基本要素决策含义◦就是个人或群体为实现其目的,制定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并决定采用某种方案的过程。1947年,西蒙的著作《管理行为——行政组织中决策过程的研究》第一次系统明确地提出了管理科学中的决策理论。第一节决策的基本要素行政决策的特点第一节决策的基本要素行政决策的分类第一节决策的基本要素行政决策的要素本章内容6.1•决策基本要素6.2•理性决策过程6.3•渐进决策过程6.4•公共预算决策第二节理性决策过程特点第二节理性决策过程理性决策的相关理论一、公共选择理论二、公共产品供给理论三、技术评价理论一、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非市场的集体选择-政府选择,属于宪制政府的政治过程的内容。◦collectivechoice、economicsofpublicchoice、newpoliticaleconomy、economicsofpolitics、economictheoryofpolitics公共选择理论(publicchoicetheory):◦基本假设、原理和方法:新古典经济学◦主题:政治学的主题一致,如选民、利益集团、政党、官员和政治家的决策行为一言以蔽之:公共选择理论是一个用经济学的理论、假定和方法来研究非市场决策(公共决策)问题的研究领域。一、公共选择理论发展历程◦1948年,[英]邓肯·布莱克出版著作《论集体决策原理》,为公共选择理论奠定了基础。◦1962年,詹姆斯·布坎南和戈登·图洛克出版《赞同的计算》一书,标志着公共选择理论正式确立。邓肯·布莱克被誉为“公共选择理论之父”。一、公共选择理论假设——政治经济学一、公共选择理论经济市场政治市场供给者厂商政治家、官僚需求者消费者选民、利益集团交易对象私人产品公共产品交易媒介货币投票政治选票交易规则等价交换政治选举消费者成本与收益对应程度消费者付费与收益对应选民税负与收益未必对应强制程度遵循自愿原则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原则一、公共选择理论政治市场上参与者的行为一、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内容2020/7/23直接民主制间接民主制全体公民参与决策选举代表公共决策选民的行为效用最大化政治家的行为选票最大化行政体系的行为一致性规则多数票规则利益集团难题一、公共选择理论第二节理性决策过程理性决策的相关理论一、公共选择理论二、公共产品供给理论三、技术评价理论二、公共产品供给理论公共产品含义二、公共产品供给理论公共产品含义◦是指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产品。非排他性,指产品一旦被提供出来,就不可能排除任何人的不付代价消费。非竞争性,新增消费者使用该产品的边际成本为零。二、公共产品供给理论公共产品分类类型属性供给方式政府作用具体内容纯公共产品非排他、非竞争政府或社会直接供给国防、警察、法律池塘型公共产品竞争、非排他天然或政府管制公地俱乐部型公共产品排他、非竞争市场或政府管制有线电视、电力私人产品排他、竞争市场或政府监督汽车、苹果、牛奶二、公共产品供给理论公共产品市场供给的障碍二、公共产品供给理论公共产品的非政府供给安排私人物品俱乐部型产品池塘型产品公共物品政府服务▲▲▲政府间协定▲▲▲合约▲▲▲特许权▲补助款▲▲▲政府赠券▲▲▲市场▲▲义务志愿▲▲▲自我服务▲二、公共产品供给理论公共产品与其供给方式的制度安排第二节理性决策过程理性决策的相关理论一、公共选择理论二、公共产品供给理论三、技术评价理论三、技术评价理论技术评价含义◦主要是指在新的科学技术研发和应用之前,对这些技术在应用后产生的各个方面的影响做一个全面细致的分析,以确定新技术研制的必要性或应用价值。技术评价任务◦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关于科学技术问题的独立的、客观的、有效的信息。三、技术评价理论政策目标(直接利益)合意的外部性(间接利益)不合意外部性(间接成本)政策成本(直接成本)全部利益全部成本成本和利益各项要素社会效应物理环境效应经济效应政治效应制度效应结构内部效应其他效应三、技术评价理论技术评价需要处理好的问题◦政治与学术之间的平衡;◦满足产品质量控制的需要;◦支持决策作用与消除公众疑虑作用的关系;技术平价的重点是相关技术的外部性。本章内容6.1•决策基本要素6.2•理性决策过程6.3•渐进决策过程6.4•公共预算决策第三节渐进决策过程提出20世纪60年代以来,传统的理性决策理论受到2种决策模式的挑战西蒙“有限理性”模式完全理性→有限理性最佳决策→满意决策林德布格姆“渐进决策”模式程序化、科学化→政治力量、利益集团相互作用、相互妥协调适理性过程→一致性过程第三节渐进决策过程含义所谓渐进决策,就是指决策者在决策时在既有的合法政策的基础上,采用渐进方式对现行政策加以修改,通过一连串小小的改变,在社会稳定的前提下,逐渐实现决策目标。原则美联储公开宣称信奉渐进主义人民币汇率上的渐进主义改革第三节渐进决策过程一、群体理论二、新制度主义理论三、“垃圾桶”决策模式四、“有组织的无序”理论五、混合扫描理论一、群体理论/集团决策理论主要观点◦(1)社会中存在各种参与政治活动的利益集团;◦(2)各利益集团政治活动过程就是影响政策的过程;◦(3)政府是集团竞争的规则制定者;◦(4)各集团在政策过程中有着不同的影响力;◦(5)各集团对于公共政策的影响力取决于各自的政治权利与技术;一、群体理论公共政策制定的群体模型政治权利和技能利益集团A政治权利和技能利益集团B政治权利和技能利益集团C决策者政策目标政策目标中移动对移动通讯价格的影响截至2014年1月底,中国移动客户总数累计达7.71866亿户,按用户数统计,中国移动继续稳居全球移动运营商榜首。长期以来,移动通讯价格标准的问题一直是广大消费者质疑的内容。但无论社会供求关系如何变化。其通讯价格的标准并不随市场的供求关系发生较大的变化。如漫游费问题,双向收费问题,等等。广大消费者希望享受通讯市场化带来的利益好处。但价格定体系的非市场因素的影响是中国移动“毫不理会”这样的合理要求。国家信息产业管理部门的最后确定价格往往偏向了强势移动通讯利益集团。事实上,这与中国移动的主管部门就是政府部门是密切相关的,移动公司的利益或多少与政府部门有着联系。正因为如此,每当社会出现希望降低移动通讯收费的强烈呼声的时候,通讯利益集团为了最大程度的保证既得利益,总会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给政府价格确定部门施加压力或影响,从而使公共决策偏离消费者的正常期待。一、群体理论批判◦(1)忽视社会底层、政治上无组织的人的利益;◦(2)关注短期目标,忽视基本的社会变革;◦(3)对重大的、根本性的决策无能为力;第三节渐进决策过程一、群体理论二、新制度主义理论三、“垃圾桶”决策模式四、“有组织的无序”理论五、混合扫描理论二、新制度主义理论提出◦道格拉斯·C·诺思美国经济学家◦在研究中重新发现了制度因素的重要作用,成为新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并因此获得了1993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道格拉斯·C·诺斯曾说过:“历史总是重要的。它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我们可以向过去取经,而且还因为现在和未来是通过一个社会制度的连续性与过去连接起来。今天和明天的选择是由过去决定的。二、新制度主义理论基本内容二、新制度主义理论基本步骤二、新制度主义理论包含理论阿迪达斯状告阿迪王侵权案和解《舌尖上的中国》状告土豆第三节渐进决策过程一、群体理论二、新制度主义理论三、“垃圾桶”决策模式四、“有组织的无序”理论五、混合扫描理论三、“垃圾桶”决策模式小故事◦荷兰有一个城市为解决垃圾问题而购置了垃圾桶,但由于人们不愿意使用垃圾桶,乱扔垃圾现象十分严重。该市卫生机关对此极为关注,他们提出许多解决办法,希望能使城市清洁。第一个方法是:把乱扔垃圾的人的罚金从25元提高到50元。实施后,收效甚微。第二个方法是:增加街道巡逻员的人数,然而实施成效亦不显著。后来,有人在垃圾桶上出主意:设计了一个电动垃圾桶,桶上装有一个感应器,每当垃圾丢进桶内,感应器就有反应而启动录音机,播出一则故事或笑话,其内容还每两个星期换一次。这个设计大受欢迎,结果所有的人不论距离远近,都把垃圾堆进垃圾桶里,城市因而变得清洁起来。三、“垃圾桶”决策模式概念◦即企业内部的一种决策制定模式。代表人物是科恩、奥尔森、马奇。该模型认为,企业员工面对一项决策时,会不断提出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这些方案实际上都被扔进了垃圾桶,只有极少数能够成为最终决策的组成部分。◦组织内部的所有信息都被倾倒进垃圾桶,这些信息不仅仅包括与组织现时面临的问题有关的信息,也包括同一时间里,其他产生于个人日程或者其他计划方案的信息。同时,组织也趋向于产生许多解决方案,但这些方案常常由于缺乏适当的问题而被丢进“垃圾桶”。三、“垃圾桶”决策模式三大特性三、“垃圾桶”决策模式四股力量三、“垃圾桶”决策模式基本模式台湾教育政策垃圾桶模型分析台湾吴京部长任内曾大力提倡考生在大学联考时,选填志愿应该选系不选校,然而同时期教育部也在大力推动综合高中,即结合高级职业学校的职业课程和传统高中的升学课程。很明显的,这两者理念上截然不同,综合高中系希望在高中阶段延缓课程分化,加长高中学生职业或学术性向多元试探的时期。配合这样的措施,大学阶段应该走的方向是是第一年不分系。吴部长要学生选系不选校,则是希望学生提早决定自己的专业方向。当教育部长决定这个政策时(或更保守一点地说,是他的构想,但因为他当时是台湾教育行政机关的政务首长,这样的宣布等于是政策的宣布),而正规组织恐在决策的过程并未参与、被征询意见、或被告知,选系不选校的口号就见报了。第三节渐进决策过程简评本章内容6.1•决策基本要素6.2•理性决策过程6.3•渐进决策过程6.4•公共预算决策第四节公共预算决策定义•掌握公共预算的定义•了解公共预算的目的、形式、本质原则•重点掌握古典预算管理原则•了解现代预算管理原则模式•能够用边际效用理论分析公共预算模式的配置效率流程•重点掌握我国公共预算流程公共预算-定义篇公共预算是具有法律地位的年度财政计划,它以财政收支一览表的形式表现出来。观点(一)公共预算就是政府把一部分国民收入集中起来、有计划地用于各种需求,从财力方面保证政府职能实现的一个工具。观点(二)公共预算-定义篇一言以蔽之◦公共预算就是政府在一定时期内(通常在一年间),为了保证政府职能的有效运转,以法律形式表现出来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第四节公共预算决策定义•掌握公共预算的定义•了解公共预算的目的、形式、本质原则•重点掌握古典预算管理原则•了解现代预算管理原则模式•能够用边际效用理论分析公共预算模式的配置效率流程•重点掌握我国公共预算流程公共预算-原则篇古典预算管理原则一、公开原则政府的预算、决算应该公开,以便国民了解财政状况。《宪法》第二条和第三条有原则性规定,预算公开不能依靠政府自觉,而需要有法律制度予以保障。《预算法》第十五条规定了预算制定的过程,但是,并没有预算公开原则的直接法律依据。《保密法》还笼统规定了政府不予公开的信息,这一矛盾阻碍了行政公开和公众参与预算活动。一、公开原则二、明确原则政府收支的来源、用途、分类、内容等应明确。预算编制时,应该认真收集各种相关资料,依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做出准确切实的预测,以防止预算的虚假,谋求预算的稳定确实。三、事前决定原则预算必须在预算年度开始前,由立法机关通过决定。三、事前决定原则•前18个月开始准备•2014年2月第一个星期一前总统提交预算草案编制•2014年3月,国会提出预算决议案•2014年4-6月,总统提出修改意见•2014年9月15日前,国会通过第二个预算决议案审批•总统签署后,进入执行执行•预算年度完成后审计2015年度美国联邦政府预算程序(财政年度:2014,10,1-2015,9,30)四、严密原则预算应对真正的支

1 / 10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