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教学工作总结自2010年11月11日抵雅加达,乘飞机到麻里巴板正式开始志愿者教学工作,屈指算算已经六个月了。这里暂将这段时间里工作和生活上的一些所感所想,如实汇报。一、教学工作由于签证问题本应七月份来到印度尼西亚的我们十一月份才到,在我们没来之前的华语课堂是由当地华语老师替我们上的,这中间有的老师这节有课不能过来,有的老师那节没课可以过来,这就造成了学生接受华语知识感知的机会不均等,同样的,水平和兴趣也都或多或少地有了落差。据学校要求,从中国来的华语老师,语音面貌好,所以由我来负责整个高一年级,即一共八个班的课程。开始上课我才知道,并不是每个班每个人都有华语课本的,但上课的时候两个人看一本基本也可以跟得上教学进度。但是一年五班和一年八班,整个班级都没有一本书,一边督促学生买书的同时一边我就必须把所学的内容用笔抄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记在笔记本上,一来一去耽搁了不少时间,进度缓慢,而且没有华语课本另外一个难题就是,留作业的时候特别不方便。假如我留抄写生词一个写五遍,但是学生抄在本子上的字并不可能完全如我所写的标准,小小的误差并没有关系,但是写到后来不经心地夸大,就变成一个错字了,这是其一。其二就是写在黑板上的内容不能够过多,因为过多学生看着多就起厌学情绪,必须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学得还不错,可以看得到学习的效果他们才会起劲学,感觉到学习华语的乐趣,不会再看到汉字就头疼。相应的问题就出来了,有的学生抄写过程中并不是按照老师写在黑板上的顺序,而老师本身写在黑板上板书的内容一节课下来也都是两次三次,让学生准确理解作业的范围也成了一个小难题,每次我都是一个个指着学生的作业本给他们划定范围,如果你不这样做,学生有了借口,作业就写得很乱。两个没有书的班级里五班的情况又特殊一些,在我没来之前这个班只上了一节华语课,别的班都学完了第三课准备学习第四课了,而这个班却还在预备课打转,连拼音都没有学全。国立学校的华语课是每个星期才只有一大节即一个半小时的华语课,我来给这个班的学生上了两次课就期中考试了,考试范围是从第一课到第四课,于是几乎整个班的华语分数都沦陷了。09年新学期开始,每次上这个班的课我都相应地降低难度,再尽量赶齐和其他班教学进度差距的同时,将预备课以及前几课的内容分成小模块一点点地加进来,化整为零。在四月初的期中考试里,五班成绩终于提上来了,全班都及格了,倍感欣慰。虽然我教的都是高中学生,年龄上也没差几岁,但仍然觉得他们是孩子,好胜、自尊、敏感、渴望被关注,回答问题正确了,一个“好”字就可以让他们雀跃半天,小小的奖励哪怕只是一小盒饼干也高兴得手舞足蹈,简简单单的快乐也温暖着我。一个班级四十多名学生,水平不能一概而论,经常下课之后我都会留在教室里给稍差的同学补习,力争让学生能够做到当堂课的内容当堂课消化。课堂教学中,我发现三种教学法非常实用,一是提问法。教学实践中,提问法的使用是贯穿始终的。刚一上课学生可能还处于课下放松的气氛中回味不已,这时适当的提问就可以让大家回复到上课的状态,提问内容是上节课学过的东西,正好做一个复习回顾,用以了解学生对于所学内容掌握的真实情况,如果感觉哪个地方学生学得不够好就再用别的方法让学生吸收,重新讲解一遍,然后再进行提问检查。开始新课,将整堂课教学的内容分成一个个的小模块,进行模块教学。完成一个模块的教学内容后立马进行提问检查,确定内容学生掌握之后再时行下一个模块。课堂结束要提前几分钟针对所学模块内容进行总的提问复习,让所学内容在学生脑海中过两遍这样才便于学生记忆。提问法的使用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提问对象的选取。一般先是让全班回答问题,这样给所有学生一个准备的机会。然后再单独叫学生来回答,有重点的抽查。针对学生不同的心理,有些学生学得不是特别好,信心不太足那就尽量选取简单的问题给学生来回答,增强信心让他们更有兴趣。学得很棒的同学就提难度大一些的问题,也让其它同学通过他的回答了解更多功能知识。同时,对一些相对简单的小问题也可以先叫一个同学来回答,提起大家对这个问题的注意力,再过渡到新的知识。但要注意一点是选取的提问对象应该是能够做答的,如果第一个学生回答不出来后面的学生可能就会有畏难心理,再加上从众心理作用,提问就很难进行下去了。(二)、提问中及时反馈学生回答问题要及时给予反馈,回答正确的学生一定要给予肯定,简简单单两个字“对了”,或者用手势在空中打一个对号,还有点头微笑示意都可。有的学生回答不出来也一定不要横眉怒目,那样只会让刚接触华语的学生产生抵触心理。有三种方法,一是再问一遍,提醒并鼓励学生自己改正。二是请学生再说一遍,学生自然明白刚才是说错了,再说一遍就会说对了。三是由老师领着学生大家把正确的句子说一遍,跟说是全班的集体活动,这样不会使个别学生紧张。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态度,微笑引导他说出正确的答案。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寻求外援。回答正确的学生要给予肯定,尤其是回答得相当出色地要给予表扬,这样会最大程度激发起他们学习的热情。(三)、提问时点面结合记忆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需要通过反复不断的操练达到理解运用的程度。个别学生回答问题,如果回答对了,要记得让全班跟着他一起再说一遍。这样回答问题的学生有当小老师的感觉,洋洋得意之余对华语兴趣提升了,自己印象也更深了,同时其他没被提问到的同学也通过这样的方式参与了进来。如果回答错了,老师引导或者其他同学提醒,让他自己再重复一遍,然后全班一起重复一遍。这其中强调的是所有学生的参与,最大程度的集中所有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四)、提问内容由浅入深提问的时候提问内容要由浅入深,先是相对简单的生词、短语,再到句型的问答。可以将课文里的句型提出来,打乱顺序提问,最大限度开动学生的脑筋。然后还可以写几个关键的生词在黑板上,引导学生一起背诵课文,再进行提问检查。(五)、提问方式灵活相同的内容,不同的语速语调就会带给学生不同的听觉冲激。所以在提问的时候要经常变化自己的语速语调来引起学生的注意,特别在对新学内容的检查提问中语速和语调的变化就更为重要。刚开始语速略慢,慢慢加快,再多加一些语调的变化。同一个句子也可以做一下处理,或短或长,来询问学生,让他们理解这些都是可以表达类似的意思。比如说,课本上有这样一个句子:“请问,现在几点了?”,我们可以这样提问,也可以将句子直接缩短成“现在几点了?”,甚至直接问“几点了”。二是翻译法。虽然在对外汉语教学法中翻译法算是元老级的古董了,但是事实证明教学活动中适当运用翻译法还是很有必要的。教生词的时候,每个新生词的右边都会有相应的印尼语翻译,但是如果你不强调的话,学生跟读的时候也只是跟着你的读音,对于这个生词是什么意思,许多学生根本无瑕顾及。结果读了许多遍学生似乎也读得挺不错,但是完全不知所云,成为了没有丝毫意义的语音片断。对此,我常采取的一个办法就是领读齐读学生个别读之后,开始由我来说华语然后让学生来说印尼语,最开始的时候是按照生词的顺序来由学生集体翻译,慢慢开始变换顺序,并奖励第一个回答正确的学生。几遍下来让学生至少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再让学生齐读生词,加上右手边的翻译。再步入课文教学的过程中,当学生能够齐读甚至齐背课文之后,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将课文翻译成印尼文。这样可以复习刚刚所学的生词以及课文中包含着的已学过的生词,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拿第四课《你家住在哪儿》第一篇短文为例,其中有两个重点句型,分别是“你家住在哪儿?”“你家有几口人”及其回答,只有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自己翻译转换成自己语言系统里所能够消化吸收的东西你才能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答,“我家住在balikapapan”,“我家有九口人”等。再拿第七课《你们去哪里》第一篇短文为例,其中有两个句子,“我的华语课本呢”“在你的书包里吗?”,我在让学生翻译的过程中就发现很多学生并不能够理解这两句话的意思,学生并不知道第一句话是领略了“在哪里”这三人字,显得很困惑,顺带也就不理解下面的句子是作何解,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对于他们而言是能力的提升,同时也增强了学习华语的自信心。另外,情景教学法也是非常有效的。还拿第七课《你们去哪里》第一篇短文为例,叫两个学生上来分别扮演王云龙和哈山,要求能够流利说出对话并做出相应的动作。先准备好道具——华语课本和书包,然后要选择地叫两组学生上来表演。在这之前要确保全班同学都能将这个对话流利背诵,还有选取的教学对象能够配合你来进行表演,如果扭扭捍捍磨磨蹭蹭就会起反作用了。我是在八班首先进行这个会话表演的,第一组上来的两个学生其中一个是残疾人,他没有手,嘴也有缺陷,说话有时候会吐字不太清楚,但是每次他都会很认真地大声跟读,每次他大声回答问题并且答对了的时候就表扬他,。上来表演的时候他不知道是紧张还是什么原因,在说最后一个句子“哦,真的在我的书包里”这个句子时不知道配合动作,底下的同学们就一起告诉他要拿一下书包,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他顺利完成了这个情景对话的表演。同时底下的同学也参与其中,大家都把“书包”这个生词和实物联系了起来。这种到讲台前面来做会话的教学对象选取很重要,一个班一节课上一般也只就选两到三组学生来进行此类练习,次数太多学生也会感觉到无味。其实还有很多方式来让学生扮演角色,将全班分成两个大组,每一大组的学生说相应角色的句子,两大组合起来就是一整篇短文。然后再从两大组中每组随机选取一个学生站在各自的座位上进行对话,或者由组员推荐进行口语比赛皆可。华语课堂一定也要灵活多变,教学当中多种教学法结合在一起,翻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