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海市病媒生物应急处置预案(2018年版)病媒生物性传染病是由病媒生物传播引起的一类疾病,如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丝虫病、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寨卡、西尼罗河热(脑炎)、黄热病、东方马脑炎、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对人民身体健康和社会安定造成影响和危害。为加强本市病媒生物性传染病控制工作,坚持预防为主方针,保障广大市民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现制定本预案。一、适用范用(一)适用于病媒生物性传染病发生或暴发流行时的病媒生物控制;(二)适用于由于自然灾害、气候或环境的变化造成病媒生物密度突增,影响市民工作、生活或存在发生疾病传播风险时时的病媒生物控制;(三)适用于重大活动的病媒生物控制保障工作。二、组织保障(一)上海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市爱卫办”)会同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市疾控中心”)建立“上海市病媒生物应急处置指挥部”(以下简称“市指挥部”),负责:启动应急预案,发出指令;组织应急处置队伍实施应急预案;统筹安排相对应的社会动员、信息发布;宣布应急处置工作—2—结束。市指挥部内设技术指导组,负责:指导督查应急处置队伍开展现场应急处置;评估和总结应急处置工作;提供应急预案有关业务和演练的日常咨询、指导及培训。(二)由市爱卫办委托市健康促进协会组建由社会病媒生物防制(以下简称“PCO”)公司组成的市应急处置预备队;15个区爱卫办各组建1支应急处置队伍,浦东新区爱卫办组建3支队伍,名称为市应急处置××(区)分队。全市18支应急处置队伍由市指挥部统一指挥调度。各区应急处置分队的日常管理和辖区内应急事件处置由各区爱卫办负责。同时,各区爱卫办要根据《关于进一步做好本市街道、镇(园区)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的通知》要求,指导督促各街镇(园区)组建应急处置队伍。(三)市疾控中心负责病媒生物控制预案的制定、应急监测与控制培训、组织实施应急演练和控制质量督导。各区疾控中心负责辖区病媒生物控制预案的制定、应急监测与控制培训,负责疫点控制方案的制定、应急监测与控制指导、标本采集、控制效果评估和技术总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协助区疾控中心指导应急处置队伍实施病媒生物控制和控制效果评估。(四)各区设置相应的病媒生物应急处置指挥部和技术指导组,负责本辖区病媒生物应急处置工作。区级病媒生物应急处置队伍根据应急预案的要求实施应急监测、标本采集、应急处置和—3—效果评估工作。每支应急处置队伍组成人员不少于10人。各街镇(园区)的应急处置队伍以应急处置任务为主,处置队员不少于8人。(五)病媒生物传播疾病应急处置流程详见下图:上海市病媒生物传播疾病应急处置流程图三、经费保障和物资储备各级爱卫部门应当设立专项工作经费,储备个人防护用品、监测设备、控制药物与器械以及通讯和交通工具等物资,定期进行防护用品、监测设备、控制药物和器械的更新和维护以保证其有效性。四、培训与演练—4—市病媒生物应急处置指挥部每两年组织一次病媒生物应急处置队伍应急演练和处置技能大赛。各区爱卫办每年对本区应急队伍组织一次应急处置技术培训和演练。五、实施控制各级病媒生物应急控制队伍应在接到指令后2小时内到达指定地点,根据分工同时实施监测和控制。应急队员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及操作程序实施现场应急处置。具体方案见附件1、2、3。六、评估根据不同应急处置方案的要求,病媒生物应急处置队伍在实施处置后应及时按规定开展控制效果的评价,将病媒生物的密度控制在安全的指标范围内。七、总结应急处置队伍在完成应急处置任务后,应急处置队伍应于5日内进行总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现场处理的经过及措施。(二)各部门参与及协作情况。(三)现场处理中存在问题和工作建议。(四)每周上报《应急处置工作开展情况统计表》(附件4)附件:1.上海市蚊媒传染病传播媒介应急处置方案2.上海市鼠源性传染病宿主与传播媒介应急处置方案3.上海市蝇类应急处置方案—5—4.应急处置工作开展情况统计表—6—附件1上海市蚊媒传染病传播媒介应急处置方案蚊媒传染病是指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登革热、基孔肯雅热、西尼罗河热、寨卡等一组由蚊虫叮咬而传播的疾病,为了在本市出现蚊虫传播疾病病例后,能够规范、及时、有效地控制此类疾病的传播,保障广大市民的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现制定本工作方案。一、适用范围(一)适用于在蚊媒病传播季节本市发生蚊媒传染病时的蚊虫控制;(二)适用于蚊虫密度异常增高影响市民工作、生活或存在发生蚊媒传播疾病风险时的蚊虫控制;(三)适用于各类重大活动保障工作中的蚊虫控制。二、队伍准备应急处置队伍人员由辖区爱卫部门、疾控部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具备中级及以上有害生物防制职业资格的人员组成,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技术培训和一次应急演练。三、物资准备(一)防护用品防护口罩、长袖工作服、工作帽、护目镜、橡胶手套、长筒—7—胶鞋、雨衣、防蚊驱避剂等。(二)监测器械电动吸蚊器、双层叠帐、诱蚊诱卵器、500毫升采样勺、手电筒、体视显微镜、采样箱(冷藏箱)、镊子、螺口采样瓶、采样用吸管、纱布、脱脂棉、乙醚、封口密实袋、工作记录表、标签纸、记录笔、记号笔、条件具备时可配备GPS定位系统、数码相机、对讲机等。(三)控制药物用于蚊虫应急控制的灭蚊杀虫剂需具有农药登记证、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标准号。1.推荐用于灭蚊幼杀虫剂:双硫磷、倍硫磷、苏云金杆菌、球形芽孢杆菌和吡丙醚;2.推荐用于空间喷洒杀虫剂:氯菊酯+生物丙烯菊酯水乳剂、胺菊酯+氯菊酯水乳剂、氯菊酯+四氟醚菊酯乳油、甲基嘧啶磷乳油等水乳剂(EW)、乳油(EC)或超低容量制剂(UL)剂型杀虫剂;3.推荐用于滞留性喷洒杀虫剂:高效氟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等的可湿性粉剂(WP)、悬浮剂(SC)、微囊剂(CS)和水分散颗粒剂(WG);(四)控制器械车载式超低容量喷雾器、手推式喷雾器、背负式超低容量喷—8—雾器、手持式烟雾机、背负式常量喷雾器等。(五)药物配制器具塑料桶、长镊子、天平、量筒、量杯等。四、健康教育宣传事发地街道办事处或镇政府应当做好宣传和动员工作,配合病媒生物应急控制队伍实施病媒生物控制。(一)宣传疾病传播媒介的孳生特点、栖息特性,清除蚊虫孳生地的方法及个人防护措施。(二)告知实施专业性控制措施的方法、时间、范围及市民应当配合与注意的事项。(三)跨地域疫情需通过各种媒体广泛宣传。五、预警与响应各区疾控中心根据病媒生物监测结果及预警值启动病媒生物控制预警,各街镇根据预警级别采取响应的控制措施。(一)预警级别1.VI级事件一个街道(镇)布雷图指数或诱蚊诱卵器指数高于10的社区(村),但尚无病例报告。2.V级事件一个街(镇)有布雷图指数或诱蚊诱卵器指数高于10的社区(村),并且报告输入或本地登革热病例—9—3.IV级事件一个街道(镇)在一周内,新发本地病例达5例及以上。4.III级事件一个街道(镇)在一周内,登革热本地病例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水平1倍以上,或新发本地病例达10例及以上;或一个区内有两个及以上街道(镇)发生暴发疫情。5.II级事件一周内两个及以上街道(镇)的登革热本地病例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水平2倍以上,或新发本地病例达到100例以上;或两个及以上街道(镇)发生III级事件。6.I级事件两个及以上区发生II级事件。(二)预警响应相关部门职责1.预警响应启动后,启动响应措施的政府应及时成立病媒生物控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辖区内病媒生物控制应急处置工作的组织管理、统一指挥、经费落实和部门协调;同时做好公众舆情管理,避免误导性信息的传播和公众恐慌情绪的蔓延。2.同级爱卫会应及时成立病媒生物控制应急处置工作组织协调小组,负责组织和协调辖区内病媒生物密度控制、疫情控制和调查评估等相关工作;同时应发挥爱国卫生运动优势,充分发动群众,开展清洁家园,减少病媒生物孳生地,降低病媒生物密度。—10—3.同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及时成立病媒生物控制应急处置工作技术指导小组,负责辖区内病媒生物密度控制、疫情控制、病例救治和调查评估等相关工作的技术指导;同时开展辖区内病媒生物密度和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疫情的应急监测,提高监测的针对性和频次,做好风险评估工作;对于已发生的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病例,应及时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和病例管理,避免疫情扩散;并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的技术培训和健康教育工作。4.市政环卫、园林绿化、水务管理等部门应做好职责范围内的病媒生物应急控制和孳生地治理工作。市政环卫部门应负责辖区内垃圾收集、转运、处理过程中的病媒生物应急控制和孳生地治理;园林部门应负责辖区内公共绿地的病媒生物应急控制和孳生地治理;水务管理部门应负责辖区内公共水体、河流的病媒生物应急控制和孳生地治理。5.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做好对食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和个体经营者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病媒生物控制工作的监督,督导相关企业和个人完善病媒生物控制设施,清除孳生地。6.基层组织(街道、乡镇)应在上级政府的领导下,动员群众做好辖区内的环境卫生治理,完善病媒生物预防控制设施,清理孳生地,并及时上报辖区内出现的有关情况。(三)应急响应措施—11—1.VI级事件应急响应。所在街道(镇)应宣传蚊媒病与蚊虫控制知识,组织开展环境清洁和孳生地清理。2.V级事件应急响应。所在街道(镇)应宣传蚊媒病与蚊虫控制知识,对疫点实施蚊虫应急监测,清除孳生地,开展成蚊空间喷雾,外环境滞留喷洒。区爱卫会根据专家论证启动V级预警响应后,应立即向本级政府汇报,同时成立病媒生物控制应急处置工作组织协调领导小组,制定控制工作方案;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孳生地控制和成蚊消杀活动。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及疾控机构应及时成立病媒生物控制应急处置工作技术指导小组,提出应急控制和监测的技术方案,做好风险评估、技术培训和控制效果评估,同时指导开展消杀工作。疫点所在街道(镇)应加强病媒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提高辖区群众的病媒生物防制意识;组织动员群众开展孳生地清理工作,加大投药,在疫点范围内进行药物喷洒,并配合疾控机构开展监测评估工作。3.IV级事件应急响应。所在街道(镇)应宣传蚊媒病与蚊虫控制知识,在街道(镇)范围内实施蚊虫应急监测,清除孳生地,开展成蚊空间喷雾,外环境滞留喷洒。区爱卫会根据专家论证启动IV级预警响应后,应立即向本级政府汇报,同时成立病媒生物控制应急处置工作组织协调领导小—12—组,制定控制工作方案;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孳生地控制和成蚊消杀活动。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及疾控机构应及时成立病媒生物控制应急处置工作技术指导小组,提出应急控制和监测的技术方案,做好风险评估、技术培训和控制效果评估,同时指导开展消杀工作。疫点所在街道(镇)应加强病媒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提高辖区群众的病媒生物防制意识;组织动员群众开展孳生地清理工作,加大投药,在全街道(镇)范围内进行药物喷洒,并配合疾控机构开展监测评估工作。4.III级事件应急响应。所在区应宣传蚊媒病与蚊虫控制知识,疫点所在街道和相邻街道(镇)范围内实施蚊虫应急监测,清除孳生地,开展成蚊空间喷雾,外环境滞留喷洒。区爱卫会根据专家论证启动III级预警响应后,应立即向本级政府汇报,同时成立病媒生物控制应急处置工作组织协调领导小组,制定控制工作方案;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孳生地控制和成蚊消杀活动。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及疾控机构应及时成立病媒生物控制应急处置工作技术指导小组,提出应急控制和监测的技术方案,做好风险评估、技术培训和控制效果评估,同时指导开展消杀工作。市容、环卫、园林、水务等部门应成立部门病媒生物控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开展针对性的技术培训工作,排查孳—13—生地,建立台账,清理病媒孳生地,增加消杀措施频次;服从政府统一领导,接受爱卫会督导和疾控机构技术指导。疫点所在街道(镇)和相邻街道(镇)应加强病媒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提高辖区群众的病媒生物防制意识;组织动员群众开展孳生地清理工作,加大投药,在疫点所在街道(镇)和相邻街道(镇)范围内进行药物喷洒,并配合疾控机构开展监测评估工作。5.II级事件应急响应。所在区宣传蚊媒病与蚊虫控制知识,全区范围内实施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