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肉鸡生产第一节肉用仔鸡的饲养管理第二节肉用种鸡的饲养管理第一节肉用仔鸡的饲养管理一、肉用仔鸡的生产特点二、现代肉鸡生产体系的特点三、肉鸡生长规律四、肉用仔鸡的饲养方式五、肉用仔鸡饲养前的准备工作六、肉用仔鸡的管理要点七、肉用仔鸡的饲养技术八、饲养肉用仔鸡的几项关键技术返回一、肉用仔鸡的生产特点1、生长速度快2、饲养周期短,周转快3、饲养密度大饲养密度比同样方式饲养的蛋用型鸡高一倍左右。适用于较大规模的饲养。4、饲料利用率高肉用仔鸡的料肉比为1.8~1.9:1左右,而肉猪的为3:1,肉牛为5:1。由于饲料转化率高,饲料费用支出较少,与生产其它同样重量肉食相比,以肉鸡的经济效益为最高。5、肉用仔鸡劳动生产率高平面饲养,一个人可养3000~5000只,如机械化饲养,一个人可饲养5万~6万只肉鸡,多者可养10万只。返回二、现代肉鸡生产体系的特点(一)产品规格化(二)饲养规模化(三)经营管理一体化(四)服务系列化(五)卫生标准化返回三、肉鸡生长规律(一)相对增重规律(二)绝对增重规律(三)饲料转化规律返回(一)相对增重规律相对增重=(末重-始重)÷始重×100%肉鸡相对增长速度返回周龄123456789相对增重27516376533729191915(二)绝对增重规律绝对增重=末重-始重返回周龄12345678910公鸡增重110260310400420470510500480460母鸡增重110230290330370390400380350310平均110245300365395430455440415385(三)饲料转化规律返回周龄12345678910每周转化率0.81.211.491.742.032.322.632.993.393.84累积转化率0.81.051.241.411.581.751.922.092.262.43四、肉用仔鸡的饲养方式(一)平养平养又分为地面平养和网上平养两种。(二)笼养。(三)笼养与平养相结合。返回五、肉用仔鸡饲养前的准备工作(一)生产方案的制定(二)鸡舍、用具的检修与消毒(三)饲料和垫料的准备每只肉用仔鸡整个饲养期需4~4.5千克饲料,1~3周龄大约需1.5千克左右。地面平养时,选用的垫料要干燥、清洁、柔软、长短适宜,大约每只鸡需0.5千克左右。(四)疫苗和药物的准备返回六、肉用仔鸡的管理要点(一)温度肉鸡所需的适宜温度为:第1周为35~32℃,第2周32~29℃,第3周为29~27℃,第4周为27~24℃,从第5周起应为20~25℃,以后一直保持恒定不变。5周后环境温度为20~25℃时鸡的生长速度和饲料报酬最高。温度的高低还应根据季节、昼夜、雏鸡日龄、品种等有所变化。施温原则为:小群宜高,大群宜低;密度小宜高,密度大宜低;冬季宜高,夏季宜低;夜晚宜高,白天宜低;阴天宜高,晴天宜低;弱雏宜高,健雏宜低。(二)光照肉用仔鸡和蛋鸡的光照制度完全不同。肉鸡光照的主要目的是延长鸡的采食时间,促进肉鸡快速生长。光照强度太强,鸡活动量大,增加鸡能量消耗,增重速度慢。肉用仔鸡的光照既要使鸡有足够的时间采食,又要让其采食后尽快安静休息,以促进鸡的生长和提高饲料报酬。生产上一般采用的光照方案有两种:连续光照方案为1~3天,采用全天光照(24小时),从第4天开始采用23小时光照,1小时黑暗;也有些鸡场采用间歇光照方案,出壳3天,采用23小时光照,1小时黑暗,第4日龄改为1小时光照,3小时黑暗或者2小时光照,3小时黑暗,如此循环。间歇光照可以使肉用仔鸡减少运动,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了电能消耗,从而提高生产性能。光照强度:出壳3天内需要的光照强度应稍强些,以10~20勒克斯为宜,每平方米地面用电灯4~5瓦。其余时间以5勒克斯为宜,一般25平方米的鸡舍吊一个25瓦的灯泡即可,灯泡离地面高度2米。这样有些弱鸡在吃不饱时,可以继续采食,而鸡群仍然可以照常睡眠。另外,夜间给光还能有效地防止兽害,又不会引起惊群。光源选择:选用适宜的光源既可节省电费开支,又能促进肉用仔鸡生长。一盏15瓦的荧光灯照明强度相当于40瓦的白炽灯,而且使用寿命比白炽灯长4~5倍。有试验表明,在3周后,用绿色荧光灯代替白炽灯,肉鸡的生长速度加快。光照注意事项:随时更换损坏的灯泡,每周擦拭灯泡,一定要在舍内分布均匀;补充光照不能时长时短;开灯关灯要使用调压变压器,使光线渐亮渐暗;采用间歇光照时舍内必须设有足够的水槽和料槽。(三)密度返回表肉用仔鸡饲养密度单位:只/平方米周龄1~23~45~67~89~10笼养夏季5530201311冬季5530221513春秋5530211412网上平养夏季4025151110冬季4025171312春秋4025161211厚垫料地面平养夏季302014108冬季3020161312春秋30201511.510七、肉用仔鸡的饲养技术1、肉用仔鸡的营养需要特点要求高能量、高蛋白的全价饲料,各种营养物质平衡,比例适当。目前采用的是两段式饲养方式,1~3周龄和4~6周龄两段。2、饲喂砂砾肉用仔鸡同蛋鸡一样需要喂砂砾,目的是提高饲料利用率。砂砾应为不溶性的,1周的喂量一次性喂给,不要超量。地面平养,刚开始将砂砾放在饲槽或单独放盘,以后可撒在垫料上任鸡自由采食。35日龄以后不喂砂砾。3、如何衡量雏鸡开食是否适当①可从饲料增加数量上知道。凡是开食正常的雏鸡,第1天平均每只鸡吃3~4克饲料,第3天大约7克左右,第4天9克左右,第5天大约吃12克左右。②雏鸡的叫声和睡觉的姿势可表现出来。开食良好的雏鸡,叫声短而不大,清脆,且有间歇,雏鸡平坦地睡在垫料上,很少站着休息,没有扎堆现象;如开食不好,雏鸡叫声大而不停,表现出不安的神态,很少卧地休息。③雏鸡的粪便可表现出来。开食好,大群雏鸡发生白痢的可能性很少。如开食不好,雏鸡会出现类似白痢的粪便,粘在肛门上,有时象面条一样拖在肛门口,雏鸡活动和精神正常。返回八、饲养肉用仔鸡的几项关键技术(一)全进全出制度(二)公母分群饲养(三)保证鸡的采食量(四)提高肉鸡商品合格率(五)确定出场时间的依据返回(一)全进全出制度是肉用仔鸡最实用的饲养方案。即在一栋鸡舍内饲养同一日龄的鸡,又在同一天全部出售。为了保证全出,在饲养过程中应将一些生长较慢的鸡分开单独饲养,使其尽快赶上大群鸡,使其同时出栏。出售后,鸡舍及养鸡设备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然后空置1~2周,即可进下一批鸡。这种饲养制度简单易行,便于饲养期内的操作管理,有利于切断疫病感染的途径。这种方式饲养增重快、耗料少、死亡率低。返回(二)公母分群饲养1、公母鸡生长速度不同公鸡生长速度快,母鸡生长速度慢,一般6周龄时公鸡比母鸡重20%左右。如果公母鸡混养,使体重分布不均,差异较大,出栏时间不一致,屠宰时不利于机械加工。2、公母鸡羽毛生长速度不同公鸡长羽慢,母鸡长羽快。3、对光照、饲养密度等的要求不同一般公鸡比母鸡需要较弱的光照强度和较低的饲养密度,并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强4、公母鸡脂肪沉积能力不同公鸡沉积脂肪的能力差,母鸡沉积脂肪的能力强。公鸡比母鸡更能有效地利用高蛋白质和赖氨酸,并且大部分转化为体蛋白而快速增长,饲料转化率高;而母鸡采食多余的蛋白质在体内转化为脂肪而沉积,饲料利用率低。根据这一特点公鸡应喂高蛋白质、高赖氨酸日粮。生产中公鸡的蛋白质水平可提高到24%,并添加赖氨酸以提高饲料转化率,另外,公鸡对Ca、P、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需要量高于母鸡;母鸡蛋白质水平不应超过20%~22%,饲料中不添加或少添加赖氨酸,以降低成本,避免浪费。返回(三)保证鸡的采食量1、鸡舍内温度舍内温度过高鸡的采食量降低,对养分的吸收降低,生长速度减慢,而温度过低,为了维持体温而采食量增加,浪费饲料。有试验证明:5周龄后鸡舍温度在20℃上下变动1℃,每只鸡的总采食量就会增减50克。2、饲料形状肉用仔鸡最好喂给颗粒饲料,因为适口性好,鸡的采食量大,饲料浪费小。3、饲料品质采用营养全面的颗粒料,饲料中尽量少添加适口性差的原料,防止饲料霉坏变质。4、增加鸡的适口性饲料要稳定少变,在换料时应逐渐过渡,可在饲料中添加香料增加鸡的适口性,从而增加采食量,提高饲料利用率。5、保证有效采食位置和充足采食时间。6、少量多次饲喂在自由采食、自由饮水的情况下,采取少喂勤添、增加喂料次数的方法,这样可以促进肉鸡多采食。7、建立良好的条件反射定时定点喂料,有利于肉鸡建立条件反射,保持旺盛的食欲,从而增加采食量。返回(四)提高肉鸡商品合格率1、减少肉鸡胸部囊肿的关键技术2、防止肉鸡外伤的关键技术3、防止肉鸡腿病的关键技术4、防止肉鸡腹水症的关键技术返回1、减少肉鸡胸部囊肿的关键技术胸部囊肿是肉鸡胸部皮下发生的局部炎症,是肉鸡生产中最常见的疾病。是由于胸骨外皮层受到长时间的摩擦和压迫等刺激,使皮质硬化,形成囊状组织,里面逐渐积累一些粘稠的渗出液。①加强垫料管理。尽可能保持垫料干燥、松软;定期抖松垫料,防止垫料板结;保持一定的厚度,防止露出地面,避免鸡体直接与地面接触;尽量降低舍内空气湿度。②适当促使鸡只运动,减少伏卧时间。方法为:适当增加饲喂次数,减少每次喂量,也可每隔一定时间赶鸡走动一次,大约10~15分钟。这样可促使鸡只运动,减少伏卧时间。③合理搭配饲料,防止营养缺乏。④最好不要采用金属网面或铁丝笼饲养,如用要补加一层弹性塑料底网,可有效地降低胸囊肿的发生率。返回2、防止肉鸡外伤的关键技术外伤也是导致出场肉鸡合格率降低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肉鸡生长发育特别快,骨骼的结实程度降低,表现为骨质疏松而易发生骨折等外伤。预防措施为:①保持垫料干燥、松软;定期抖松垫料,防止垫料板结;保持一定的厚度,防止露出地面,避免鸡体直接与地面接触。②抓鸡时应在晚上,把所有的笼具和饮水设备搬出,采用红光或蓝光,鸡的视力差,不走动,这样容易抓住。③饲养密度要适宜,如发现外伤多,饲养密度应比正常减少5%~8%。④尽量减少鸡的应激。操作时应轻、稳,避免发出不必要的怪声,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⑤如采用笼养或网养,一定要光滑,在铁丝接口处应套上胶皮管,以防受伤。⑥合理搭配饲料,保证日粮中钙、磷、维生素D的供给。⑦在鸡舍严禁放有棱角的物体。返回3、防止肉鸡腿病的关键技术随着肉鸡生长速度的加快,腿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也是目前肉鸡生产中存在的第二大疾病。引起腿病发生的原因很多,在生产中应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①遗传性腿病,如胫骨软骨发育异常、脊椎滑脱症等。选择没有遗传性腿病的品种。②适当加强肉鸡运动,采用少喂勤添的饲养方式延长采食和活动时间,增加腿部肌肉和骨骼的力量。③减少应激,平时鸡舍保持安静,防止惊群,在转群和接种疫苗时尽量降低应激程度。④对已经患腿病的鸡应及早隔离,精心管理,适时出售,以减少经济损失。⑤感染性腿病,如化脓性关节炎、脑脊髓炎、病毒性腱鞘炎等。搞好鸡舍的卫生与消毒,最好每周带鸡消毒2次,疫期增加消毒次数,防止某些传染性疾病引起的腿病。⑥营养性腿病,如脱腱症、软骨症等。饲料中保证钙、磷含量和比例适宜,特别要注意日粮中钙、锰、维生素D3、维生素B2等的缺乏,最好用磷酸氢钙补充钙和磷,保证每千克饲料锰的含量在80毫克左右,0~3周龄每千克日粮中维生素A、维生素D保证在250~400国际单位,还要保证其它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⑦管理性腿病,如风湿性和外伤性腿病。加强管理,保证适宜的环境条件。返回4、防止肉鸡腹水症的关键技术肉鸡腹水症不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但在饲养过程中经常发生。腹水症的直接原因与缺氧有关,它随着海拔的升高与饲料含硒量降低成直线关系,同时腹水症的发生率与鸡体内的血红蛋白浓度高低成正比。在缺氧情况下,红血球增多,血红蛋白浓度升高,血液变稠,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性变小,心脏工作压力加大,形成血液从心脏压出与回流不同步,回流缓慢,血液在腹腔血管中滞留时间变长,血液内压增加,使血浆渗出液也增加,并积蓄在腹腔,形成腹水症。控制措施有:①改善鸡舍通风换气条件,特别在饲养后期。②每千克饲料中Se的含量不低于0.2毫克,维生素E也应增加。③痢特灵不能长期使用,用量不能超过0.025%。④早期发现腹水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