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武汉大学新生辩论赛“中国大学教育应该宽进严出还是严进宽出”正方:遥感信息工程学院一辩:刘煜二辩:谭可清三遍:刘媛四辩:崔松今天对方辩友一直告诉我们,资源可以通过加大投入来实现。我理解对方辩友这样希望中国的大学教育更加完善,中国的人才更加丰富的情感是好的,但是我们不能脱离现实,我们要看到中国的大学教育的资源是有限的,这种有限不只体现在教育经费上,更体现在师资力量,管理体制上。教育经费可能只要政府下令加大教育投资就能改变,可是大学的软实力呢?能是说提高就能提高吗?对方辩友还告诉我们。。。。。。(此处可以接原来驳辩稿或自由发挥)今天我们在这里做一个宽进严出和严进宽出的比较,而所比较的对象无非是学生,社会和大学自身三个方面。今天中国社会需求的不是那些恪守成规,一成不变的人,而是那些有自己的见解,敢于创新的人。而大学作为连接学校和社会之间的桥梁,是有责任输出这种人才的。但创新型人才的培育,不是严格的管理和控制能够培育出来的。小学,中学,这么多的应试教育造成了我们创新能力和思考能力的缺失,难道我们还要把他带到大学中来吗?而我们的大学追求的是什么呢?我们有理由相信,一座一流的大学,不是人才的批量制造机,而应该是学术的乐土,是真理和思想滋生的沃土。一座一流的大学,是要有精神的。它为大学注入了生命活力,使大学不仅仅是教学楼、图书馆、林荫道等冷冰冰的建筑群落,也不仅仅是人才的集散地,而是人、思想、价值观念、理性思考、创新、智慧与博大胸怀的代表。这种精神从何而来?绝不是那些严苛的管理和教育,而是宽松的大学环境!曾记得,当我们刚进入大学的时候,老师对我们说,大学并不是只是教授知识,更是教你做人。84年前,陈寅恪先生在清华大学任教的时候,曾说过这么一句话,“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几千年前,《大学》中也有这么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大学对我们的期许,更是我们自身人格的追求所在。我们想要成为的,不是只精通各个学科知识的高级技师,而是一个思想自由,人格独立的人!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呼唤宽松和自由,大学呼唤宽松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