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解放后,党和毛主席十分重视祖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在全国掀起整理和挖掘“单方、秘方、验方”的热潮。诸多名医的经验和家传秘方也无私贡献出来。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有些老中医的一句话,可以影响诸多医生的一生。论针下辨气山东省中医进修学校张善忱针下“辨气”,是指当针刺入人体之后,由医者的触觉,来辨别分析患者的机体对针刺后所产生的反应,从而根据着各种不同的反应,给以或补或泻的刺激手法。古人对此非常重视,描述也极为详尽:如素问宝命全形篇上说:“静意视义,观适之变,是谓冥冥,莫知其形。见其乌乌,见其稷稷,从见其飞,不知其谁。”这就是说要很安静的聚精会神地来观察施针后的形气变易。不然虽经气到来,也是冥冥然无形可察的:假如能细心观察体验,详加辨识,在气来袭针时,就会觉得好象乌鸦的聚集;气盛的时候,好似稷禾欣欣向荣的一片茂盛之象;气的往来,又象是群鸦的飞来飞去。如果是不很好的判辨体验,只知经气的飞腾,却不知其何故。所以又说:“经气已至,慎守勿失,深浅在志,远近若一,如临深温,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这样才能达到“法天则地、随应而动,和之者若响,随之者若影,道无鬼神,独往独来”的目的。因此古人有四难的谚语:“刺针容易辨证难,辨证容易取穴难,取穴容易补泻难,补泻容易辨气难。”的确,如不静意视义,观适之变,往往是心中了了,而指下难明。笔者承师所授,通过十几年来的临末观察,深深体会到以针下所辨之气,不仅是可以作为施行补泻、或先补后泻、或先泻后补、或补多泻少、或泻多而补少的具体标准,同时还可测定其病变的转归和予后如何?正如标幽赋上所说的:“气速至而速感,气迟至而不治。”因此个人认为实有提出加以讨论的必要。但笔者学识浅陋,汲深绠短,妄谈及此,一定错误很多,希望医道先进,多加指正。一、气与针刺的关系“气”在中医文献上是经常接触的字样,它有什么含意?它与针刺又有什么关系?如果没有个初步的印象,就很难以谈到针下辨气。因此对气和针刺的关系,作一轮廓的介绍:1.气:中医文献上所说的气,它的含意很广,就它的命名和产生根源来看,似乎比较明确,如灵枢决气篇上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薰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素问刺志论上说:“气实形实,气虚形虚。……谷盛气盛,谷虚气虚……”由此可以看出水谷之精华,通过上焦的开发作用,而散布于周身,像雾露灌溉草木一样的来充身,温润发肤。所以说气充实形体也就充实,气虚弱形体也就虚弱。气怎么才能充实呢?主要是依赖水谷。故曰“谷盛气盛,谷虚气虚。”素问经脉别论上也说:“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正可说明这一问题。而近贤医家对它又是怎认识的呢?秦伯未先生在内经知要浅解中说:‘气究竟是什么?有些地方代表一种能力,有些地方是指一种物质。……气所发生的作用,就是所谓能力。’陆渊雷伤寒今释上也说:“此处所谓气,指神经作用古医书所谓气,多指脏器的作用……。”日人汤本氏也说:“气者,触于五官而无形,乃一种活动能力。”由此看来,气乃人体内部不可缺少的一种物质原素,在某些地方它代表着能力,某些地方却代表着神经的功能和作用。如果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对针下辨气也就能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看法,不致认为抽象玄虚空洞了。2.与针刺的关系:据上所述,我们对气有了初步的概念,但它与针刺又有什么关系呢?灵枢九针十二原篇上说:“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无复针。”这就是说刺针之后必须得气,使之产生反应。如果当针刺入人体通过了一定的手法,没有任何反应,就必须再反复的使用,不要受次数的限制。也就是难经七十八难上所说的“不得气,乃与男外女内”的道理。如果刺之而气即至,说明已经诱起机体应有的反应,这种反应的产生,正是迅速发挥疗效的过程。但这一过程用视觉是无法察明的。只有通过术者的指下感触或患者感到病体舒适后的诉说,才能深深体会到这一客观事实的存在。灵枢上所说的“刺之处,气至而生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是丝毫没有夸张的。因此说针刺与气是有密切关系的,其理也就在此。二、辨什么气前面已经说过,气既然是机体内在的一种活动功能,那么还要审辨什么呢?关键也就在这里。张氏类经上说:“用针之道,以气为主,知虚知实,方可无误。”就是说通过针刺来辨别审察机体内在的抗病机能,是旺盛充实的呢?还是虚弱衰减的。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呢?还是反常的病态反应呢?……等,必先将这些隐伏的病理机转,洞察无余,了然于胸中之后,才能达到“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的目的。那么怎样才能知道是正气呢?又怎样才能识别是邪气呢?灵枢终始篇上说:“邪气来也紧而急,谷气来也徐而和。”前者是当针刺入机体后,由于病邪的侵袭,而使针下感到过于紧急,这种现象即为之“邪气”,无疑地是病态反应。而后者则是感到针下徐徐而和缓的,乃是正常生理机能的反应,也就是所谓“谷气。”李念莪的内经知要上说:“精气即正气,乃谷气所化之精微。”灵枢终始篇上又说:“所谓谷气至者,已补而实,已泻而虚。”因此我们在临床上,就必须分清邪正,鉴别虚实,审辨寒热。这样才不致犯素问离合真邪论上所说的“夺人正气,以从为逆,荣卫散乱,真气已失,邪独内着,绝人长命,子人夭殃”等错误。所以用针之时,必须慎审而详辨之。三、怎样辨气既然了解了气是一种生理功能现象,或病理反应,因而也就有邪正之分,虚实寒热之别;更由于病因的不同,所以在机体内也就产生不同的反应。素问离合真邪论篇上说:“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泣;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卒风暴起,则经水波涌而随起。夫邪之入于脉也,寒则血凝泣,暑则气淖泽,虚邪因而入客,亦如经水之得风也。”这正是祖国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的道理;如天气温暖和平的时候,则经水之气安静;假如天寒地冻,人被寒邪所侵,则血气凝涩不畅;如天暑地热,人被热邪所乘,则气血沸腾而漾溢;如果天气忽然发生暴风的时候,人被虚风之邪所侵,则经脉就像波浪的涌起。这些不同的病理现象,在针刺时的反应上,也各不相同。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上说:“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因此就必须分析详辨之后,根据着不同的病理反应,给以不同的刺激手法一一补泻。补泻问题,因限于本文主题的范围,不多涉及。今将辨气的具体原则方法,分述于下:1.正气:正气即“谷气”,或曰“真气”,亦称“精气。”当下针之后感到针下不紧不松,不吸不顶,不急不涩,乃徐徐而和缓如绵。即所谓“谷气来也徐而和”,此经气来复之象。素问离合真邪论篇上说:“真气者,经气也……泻之则真气脱,脱则不复,邪气复至,其病益触。”当此之际,一补即实,一泻便虚。陆渊雷伤寒今释上说:“利用正气以治病,为中医治疗法之大本。”故曰应酌情补之,慎不可轻易妄泻为要。2.邪气:①实类:素问通评虚实论上说:“邪气盛则实。”凡是邪气旺盛而充实的,在下针之后,多感到绕绕而紧束其针,使之不得捻动。即所谓“邪气来也紧而急”。寒邪则兼见吸针内入;热邪则反见有顶针外出之意;暑湿之邪则见紧无束意,而反旋转流利;湿重者更见有在针孔处液体外溢。风邪则紧中带缓,在针体周围多见红晕而突起,或如豆瓣复置。凡此种种,或兼见,或独现其一者,虽症现虚象,当补之侯,必应先泻其邪,而后补之,即所谓祛邪以扶正。②虚类:通评虚实论上说:“精气夺则虚。”凡正气衰弱,真阴亏虚者,下针之后,多弛缓无力,甚或寂然无闻;气虚者,无力而缓,深刺至地部,则反见沉紧之象,或和缓有力如常人;阴虚者,无力而虚涩不利。刺此者,虽症现实象,当泻之侯,亦应先急补其正,而后泻之。即所谓扶正以祛邪是也。此外,如刺之针下虚极,无任何反应感觉,甚或如插豆腐状,虽补之亦复如是者,此胃气已绝也,其子后多不良。即难经七十八难上说“不得气,乃与男外女内,不得气,是谓十死不治也。”故因气而可辨吉凶,所以王节斋说:“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行医不知气,治病从何据。”正是这个道理。四、结语和体会1.祖国医学文献上所说的“气”,是中医基本理论体系之一,乍一看来,似乎有些抽象,但它却包含着许许多多地具体不同的内容,不论是从生理到病理,或是从诊断到治疗,无一处不贯串者这一“气”字。所以王节斋说:“行医不识气,治病从何据。”而本文所述,仅据针下一偶之见,但亦非全貌。更因水平所限,实难道其真髓。望医界同道,携起手来,共同努力挖掘吧!2.针下辨气,乃是通过针下地不同感觉,来加以综合分析,归纳为正气与邪气两大类。正气即人体正常的生理机能的自然反应,而邪气则却是反常的病理现象。更由于病因的不同,而所出现的反应也极不一致。因此在临床上施行手法,就不能予抱补泻的成见。标幽赋上说:“既至也,量寒热而留急;未至也,据虚实而候气。”所以说在同一穴位上就有先补后泻,或先泻后补,或补多泻少,或泻多而补少的区别。我想这是针灸临床家人所共知的。3.利用针下辨气,不仅可以测之机体内在的抗病机能的盛、衰、消、长,同时对病情的转归和予后,也有极大的帮助。4.个人这些看法,可能有些主观,或牵强附会,望海内同道,予以斧正是荷!(本文发表在1959年11期第62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