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第四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第四章学前儿童讲述活动•第一节学前儿童讲述活动概述•第二节学前儿童讲述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一、学前儿童讲述活动的含义和主要类型学前儿童讲述活动是一种利用叙事、描述、说明、议论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儿童语言能力的教育活动。它要求儿童积极参与命题性质的讲述实践,帮助儿童逐步获得独立构思和连贯表述的语言经验。第一节学前儿童讲述活动概述(一)学前儿童讲述活动的含义依据讲述对象的不同特点,可以将学前儿童讲述活动分为生活经验讲述、实物讲述、情境讲述、续编故事讲述、看图讲述、排图讲述、拼图讲述和信件讲述等类型。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常用的讲述形式有生活经验讲述、情境讲述、续编故事讲述、看图讲述等。(二)学前儿童讲述活动的主要类型二、学前儿童讲述活动的目标学前儿童在语言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也要学会按照一定的主题要求去构思和表述,这就要求儿童懂得积极地感知和理解讲述对象。讲述活动在要求儿童能听懂指示的同时,还要仔细观察讲述对象,并通过运用多种思维形式的活动,得出一定的认识,最后通过与教师、同伴间的交流进一步扩大和丰富对讲述对象的认识。因此,讲述活动对发展儿童的感知和理解能力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一)通过观察和交谈提升儿童感知和理解讲述对象的能力通过教师的指导,儿童可以在讲述活动中逐步学会如何在集体场合大方自然地讲话。其具体要求包括:勇于在集体面前说出自己的想法;在集体面前说话不扭捏做作,不害羞,不胆怯;乐于跟他人分享自己的观点;能够用正常的语调、语速和大于平时讲话的音量在集体面前说话。(二)能够独立构思并清楚完整地表达自己的看法1.能够在公共场合大方自然地讲话学前儿童正处于语言学习的过程中,他们在使用语言进行表达时还会出现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的错误。讲述活动要求儿童使用规范的语言进行交流,并为儿童提供了一个不断尝试错误和纠正错误的机会,使儿童在实践运用中规范自己的语言。2.能够使用规范的语言形式进行讲述在讲述活动中,要求儿童使用独白语言,从而培养儿童有顺序、有重点、有中心地说话的意识和能力。有顺序的讲述是指儿童要按照一定的逻辑来组织和表达语言,增强他们说话的条理性和清晰度;有重点地讲述是指儿童要抓住讲述对象的主要特征,能够传达最重要的信息;有中心地讲述是指儿童要注意讲述的范围,不跑题,不说与讲述对象无关的事情。3.能够有顺序、有重点、有中心地讲述讲述活动不仅要培养儿童独立构思和表述的能力,还要培养他们善于倾听的能力,即倾听他人的讲述与评价,并能够根据环境和讲述对象的变化去调整讲述的内容和方式,从而保证表达的正确与完整。(三)能够善于倾听,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讲述活动与谈话活动不同,它需要针对一定的讲述对象来开展活动。这里的讲述对象是指教师为儿童准备的或儿童参与准备的图片、实物、情景等。在讲述活动中,讲述的对象是儿童讲述的客体,决定着他们讲述的内容范围和指向。(一)讲述活动有一定的讲述对象三、学前儿童讲述活动的特点(二)讲述活动有相对正式的语言环境与谈话活动宽松的语言环境不同,讲述活动为儿童提供的是一种比较正式的学习和运用语言的环境,即要求儿童根据讲述的对象,经过比较完善的构思,使用组织严密、正规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人、事或物的认识,从头到尾说出一段比较完整的话。也就是说,儿童在讲述时不能东拉西扯,随意性太大。学前儿童讲述活动是提高儿童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形式之一,以培养儿童的独白语言为主。所谓的独白语言是指在一定的情境下对某件事情进行表达的一种语言方式,它需要儿童用完整、连贯的语言将内心的感受表达出来,并能被他人所理解。在讲述活动中,儿童的语言交流对象是不明确的,往往是一个人讲给多人听,说话的时间相对较长,而且在更换讲述者时,所讲述的内容并不需要紧扣前面讲述的主题,而是相对独立、各自成篇的。(三)讲述活动以培养儿童的独白语言为主在讲述活动中,儿童首先要感知和理解一定的对象,借助对这一对象的认识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构思和组织自己的语言,此外,不同的讲述内容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逻辑顺序。因此,讲述活动对儿童的思维力、观察力、想象力和记忆力的要求都很高。(四)讲述活动可以培养儿童的多种能力一、生活经验讲述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生活经验讲述是指儿童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借助一定的凭借物,围绕一个主题,用完整、连贯的语言,有条理地将自己生活中见过或经历过的事情讲述出来的一种语言教育活动。第二节学前儿童讲述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生活经验讲述的话题可以是教师为儿童预先准备好的,如“我爱吃的水果”“我的玩具”“我的一家人”等;也可以是教师根据儿童在某个时期对某事的关注和兴趣点,帮助儿童生成的中心话题。(一)生活经验讲述活动的准备工作1.预设讲述话题在开展生活经验讲述活动前,教师必须根据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选择儿童熟悉的、感兴趣的主题。这个主题应比较具体,最好是儿童共同经历过的事情,也可以是儿童日常生活中的事。讲述的主题一般都是围绕某个人、某件事或某个活动展开。在确定主题以后,教师可以提前告知儿童要讲的题目,让他们做好准备,有意识地回忆、整理或丰富自己的相关生活经验,以提高讲述质量。2.确定讲述主题讲述前,教师应该清楚儿童对所选主题的生活经验和词汇的积累情况,了解儿童对这一事或物的态度是否正确,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根据了解的情况,教师可以预约部分儿童发言。3.了解儿童的讲述经验开始部分,教师可以利用实物、直观教具或游戏、情境表演的形式,再配以生动、有感情的语言,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儿童对讲述的兴趣,引起他们对已有生活经验的回忆,引出讲述的主题。在引出讲述的主题后,教师可以围绕主题提问,启发儿童从多个角度依据讲述对象的特点感知和理解讲述主题。教师的问题要具体明确,提问的内容要完整,可以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对讲述对象进行提问。(二)生活经验讲述活动的开展1.引导儿童感知和理解讲述的主题和内容在感知和理解主题的基础上,引导儿童围绕主题讲述自己的生活经验,进入讲述活动的重点环节。在儿童进行讲述前,教师可以先说明讲述的要求,即如果是讲一件事情,要讲清楚事情发生的过程;如果是描述事物,要具体生动、有细节,还要说清楚自己的态度和情感。在儿童开始讲述时,教师应注意倾听,发现儿童发音、用词或语法上有错误时,应及时纠正;如果儿童一再重复别人讲述的内容,教师应引导他讲别人没讲过的内容,着重指导儿童讲述的完整性、连贯性和逻辑性。2.引导儿童运用已有经验围绕主题讲述一般来说,教师会通过提示引进新的讲述经验,即教师用提问、插话的方式引导儿童的讲述思路,导入新的讲述经验。在使用这类方法时,教师表面上是顺着儿童的讲述内容,实际上则是通过提问、插问等方式在不断改变儿童的讲述思路。另外一种就是教师以平行讲述的方式示范新的讲述经验,即教师详细地给孩子们示范如何组织内容和安排表达的先后顺序,还要选择合适的词语连贯的表达等,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初次参加讲述的班级。3.教师引入新的讲述经验在引入新的讲述经验之后,教师要为儿童提供操作新经验的机会,以便于他们更好地获得这些经验。在生活经验讲述活动中,巩固和迁移新的讲述经验的做法有以下几种:第一,当儿童学习了一种新的讲述经验后,教师可以提供同类型、不同内容的机会,让儿童用新的经验进行讲述。第二,在教师示范新的讲述经验并帮助儿童理清思路后,可以让儿童用教师示范的讲述方式来讲同一件事情或物体。4.巩固和迁移新的讲述经验情境讲述是指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观看情境表演,并完整、流畅地讲述表演内容的一种教学活动。在进行情境讲述时,儿童要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表演的内容,这就要求他们必须努力回忆情境表演中的印象,想象、思考表演动作中所表达的意思,并按照情境表演的顺序组织语言。二、情境讲述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情境讲述内容的选择,除了与其他形式的讲述内容有共同之处外,还要符合以下几点要求:第一,所选的内容动作性要强,便于表演。第二,主题要突出,情节简单,角色不易太多,以2~3人为宜。第三,表演中可以适当插入对话,但不宜过多,以免影响儿童的想象与思维。(一)情境讲述活动的准备工作1.确定情境讲述的内容情境讲述的内容确定好以后,教师应该寻找适合的人进行初步的排演。可以由教师表演、儿童表演或者师生共演,也可以由教师操作木偶进行表演。2.组织排演在初步的排演之后,要考虑表演的场景和道具的设计。场景的布置应该力求生动、形象,有利于儿童对表演产生深刻的印象。装饰也要简单,只要能体现出人物身份的主要特点即可。3.准备道具,布置场景情境讲述活动计划的设计以活动过程中的问题设计为主,提问要紧扣主题;要按照任务的出场和情节发展的顺序提问;提问要具有启发性,能够引导儿童通过观察表演产生相关的情绪和运动记忆。4.制订活动计划情境讲述开始时,教师要用富有感情和吸引力的语言介绍情境表演的内容、场景、角色及表演者,以引起儿童观看表演的兴趣。同时,教师应提醒儿童仔细地观看表演者的动作和表情,并记住表演的内容,便于后面的讲述。(二)情境讲述活动的开展1.引导儿童感知和理解讲述对象(1)介绍角色、场景,引起儿童的兴趣为了使所有的儿童都能够看清楚表演,表演者一定要面向全体,表演速度要适中;可以完整表演,也可以分段表演。在表演中,一般先组织儿童观看完整地表演,之后再进行分段表演,这样便于儿童再观察和再记忆,最后再进行完整地表演,以巩固和加深印象。有时也可以先分段表演,再完整表演。如何安排表演,应根据教材的内容,并结合本班儿童的实际情况做决定,没有固定的先后顺序。(2)观看表演在观看完表演之后,教师要引导儿童采用自由组合或个别讲述的方式,运用已有的经验进行讲述。教师要根据表演的内容进行启发性的提问,帮助儿童更好地理解表演内容。第一次完整表演之后的提问可以笼统一些,以启发儿童主要讲述初次观看的印象;第二次分段表演后的提问是为了让儿童更加注意细节。总之,教师要借助提问,引导儿童围绕情境表演进行讲述。2.引导儿童运用已有经验讲述观看的内容儿童自由讲述之后,教师可以按照情境表演中主要的情节线索进行提问,让儿童产生联想,然后再次观看表演。教师的提问要有顺序,一般按地点、事件、角色及结果的角度进行提问;也可以从角色的动作、对话及心理活动变化的角度提问;还可以从情节的发展的角度提问。也可以作示范讲述,即由教师或儿童按照表演顺序,连贯地讲述完整的表演内容,让儿童形成新的讲述思路和讲述经验。3.教师引入新的讲述经验在引入新的讲述经验后,如果情境表演的内容适合全体儿童表演的,可以把全体儿童分成几个小组,分别扮演的不同的角色,做情境表演游戏;也可以由教师解说,全体儿童按角色的动作进行相应的对话,以便于儿童更好地巩固和迁移新的讲述经验。总之,要使全体儿童都有表演、观察和讲述的机会,以提高情境讲述的效果。4.巩固和迁移新的讲述经验三、续编故事讲述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续编故事讲述是指教师先把故事发生的地点、时间、主要人物和部分情节告诉儿童,故事的转折部分或某一处关键部分(一般为故事的中间或结尾)由儿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经验补充完整的一种教育活动。这种活动有利于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和想象能力。续编故事讲述活动的选材是很重要和关键的一步,所选的教材内容应该是儿童熟悉的和生动有趣的,同时应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逻辑。教师负责讲述的部分一方面要说清楚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另一方面,要注意埋下伏笔,为儿童多方面发展故事情节提供线索。(一)续编故事讲述活动的准备工作续编故事讲述活动开始时,教师首先要使儿童明确知道教师要和小朋友们共同讲一个故事,教师负责讲述故事的一部分,小朋友们负责把故事续编完整。这样可以激发儿童续编故事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在讲述故事时要有情感,要适当地降低语速,语言要清晰、连贯,特别是要突出重点与伏笔处,使儿童对教师讲述的部分有一个整体的印象。教师在讲述故事时,可以借助形象化的教具把故事背景、角色和情节交代清楚,便于儿童根据已知条件,进行合理的想象,续编故事。(二)续编故事讲述活动的开展1.引导儿童感知和理解讲述对象教师负责讲述的部分结束后,可以根据故事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结合本班级的实际情况,提出一系列问题,

1 / 5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