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中国行业年度报告模板宏观经济观点提要2003年,我国克服并战胜了国内外种种困难和挑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年经济增长9.1%,是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投资增长加快,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一步加大;消费虽然受到非典疫情的较大冲击,全年依然实现较快增长,结构升级步伐进一步加快;外贸进出口高速增长,全年实现顺差有所减少,但仍然达到255亿美元;工业生产快速增长,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行业盈利面明显扩大;价格总水平有所上涨;就业人数增加。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859万人,440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3%;利用外资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外汇储备大幅度增加。2004年中国经济发展有许多有利条件:科学发展观的确立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改革继续深化将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政府职能加快转变,依法行政积极推进,驾驭复杂局面的经验更加丰富;世界经济继续回升,我国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国内城市化、工业化、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得三大需求有望继续较快增长;产业结构、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步伐加快,企业自主投资能力增强,经济自主增长能力不断增强。2004年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也相当尖锐。从国内看,农民增收困难,粮食产需矛盾加剧;城镇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居民收入差距加大;投资规模偏大,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低水平扩张现象严重;资源约束矛盾日益突出,煤电油运全面紧张,价格总水平持续上升,通胀压力不断加大。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还不稳固,对外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这些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我国经济的持续平稳发展。总体而言,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关口。一方面,发展、改革、稳定的任务很重,需要经济保持较快的增长;另一方面,必须高度重视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遏止其发展势头,防止经济出现大起大落。2004年将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稳定。同时,针对经济生活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正确把握宏观调控的力度和方向,适时适度开展调控,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运行。高度重视粮食安全,稳定和扩大粮食生产能力,努力增加农民收入;采取综合措施,遏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加强经济运行调节,缓解经济发展的瓶颈;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扩大就业,继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低收入群体生活;进一步深化各项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水平;加大改革和投入力度,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004年首季,将持续去年以来经济较快增长的势头,同时经济运行中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发展趋势应予以高度关注。展望全年,经济增长的动力强劲,关键在于要有效遏止局部过热的势头,搞好经济运行调节,防止物价出现持续上涨。如果调控措施得当,预计全年国民经济可以继续实现较快增长。报告目录第一章2003年经济发展概况一、总体判断二、经济增长状况及其特点三、效益和结构状况第二章2004年经济发展的环境一、国际经济环境与发展趋势●总体判断●各主要经济体发展趋势●国际经济、贸易环境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二、国内经济发展环境●有利条件政治与社会因素需求平稳增长自主增长能力增强●主要问题和矛盾投资规模与结构物价粮食产需和农民收入资源约束就业和收入差距第三章2004年宏观调控政策取向及其分析一、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在稳定政策的基础上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发展二、工作重点●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适时适度开展调控●稳定和扩大粮食生产,努力增加农民收入●遏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加强经济运行调节●努力扩大就业,继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深化各项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三、主要调控目标第四章2004年一季度经济发展情况一、主要经济指标增长情况二、经济增长的特点三、突出的矛盾与问题第五章2004年全年经济发展预测一、总体判断二、产业发展、需求变化等因素分析三、政策走势分析农业观点提要2003年我国粮食种植面积9941万公顷,比上年减少448万公顷;糖料种植面积165万公顷,减少17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511万公顷,扩大92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497万公顷,扩大20万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791万公顷,扩大56万公顷。粮食、棉花、油料、糖料等大宗农产品减产;蔬菜、水果在调整品种、优化品质的基础上稳定增长。全年粮食产量43067万吨,比上年减产2639万吨,下降5.8%。畜牧业、渔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达6920万吨,比上年增长5.1%。其中,牛、羊肉产量分别增长12.9%和10.8%。牛奶产量增长迅速。全年水产品产量达4690万吨,增长2.8%。2003年农产品进出口总额、出口额和进口额均创历史新高。其中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达到403.6亿美元,创历史新纪录;增长率达31.9%,是自1995年以来农产品进出口增长最快的年份;农产品出口额214.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1%;农产品进口额189.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2.1%;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顺差为25亿美元,同比下降56.1%,是自1990年以来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顺差较少的年份。2004年粮食的生产目标是:确保粮食播种面积不低于15亿亩,确保粮食总产不低于9100亿斤;粮食单产力争达到或突破历史最高水平,优质粮食比重力争明显提高。我国粮食产量已经连续三年下降,畜产品的防御体系也不健全。由于连年减产,粮食有效库存己大幅减少。由于消费需求增长速度快于国内生产供给增长速度,油料与食油产需缺口逐年加大,要通过进口加以弥补。如果政策基本不变,2004年我国农产品出口还将增长,但增幅将下降,进口将有所增加,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仍将继续增长,但农产品贸易顺差将进一步缩校2003年我国粮食出口达2200.4万吨,粮食净出口1615.9万吨,这是我国历史上粮食出口最多的年份。分产品看,由于近几年小麦减产,小麦库存不断降低,2004年我国小麦仍将是当年产不足需的局面,预计小麦进口将有较大幅度增长,可能再度成为净进口国;2003年我国大豆进口首次突破了2000万吨,2004年我国加大了对大豆主产区的支持力度,以及优质专用大豆播种面积扩大,进口大豆数量将会有所减少;2003年我国玉米出口也增至1638.9万吨,创造了玉米出口的新纪录。由于我国玉米近两年产不足需,国家调低了对玉米出口支持的力度,预计我国玉米出口会有较大幅度减少;2003年我国蔬菜、水果继续较快增长,同比分别增长18.7%、33.8%。2004年我国蔬菜、水果出口将继续增长,这些产品的竞争优势能得到进一步发挥;2003年我国水产品同比增长17%,随着欧盟对中国水产品出口禁令的完全解除,2004年我国水产品出口将仍呈增长势头;此外,由于国内消费需求的增长,食用植物油进口数量仍将增长;还有,禽畜产品出口在我国农产品出口中所占的比重较低,我国农产品特别是畜产品质量的提高还有待长期艰苦努力。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质量竞争力正在逐步提高,促使农产品质量提高的压力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国内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重视的力度明显增大,二是我国出口农产品必须符合进口国的质量安全标准,特别是满足一些发达国家的进口要求。从长期看,我国粮食并没有比较优势,从确保粮食安全、节约土地资源等角度看,我国的粮食生产应以满足国内市场为主,今后不可能也不宜大量出口,相反,粮食、棉花等土地密集型产品的进口还会增加。报告目录第一章概述一、农业的定义和特点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三、近几年农业发展取得的成就第二章农业的政策环境一、产业政策二、投融资及税收政策●投资政策●项目审批制度●税收政策三、生产经营体制第三章农业的供给与需求状况一、农业发展速度二、农产品供给状况●主要农产品供求形势的基本判断●区域结构与优势产区●主要农产品生产结构●经济效益●科技及装备水平●农产品营销渠道和模式●2004-2005年供给能力预测三、市场需求状况●需求结构●主要农产品的市场价格●2004年主要农产品供求预测第四章主要农产品贸易和国际市场一、主要农产品进出口的规模和类别●农产品出口规模及结构●农产品进口规模及结构二、主要农产品进出口国家(地区)分布●主要出口国家(地区)分布●主要进口国家(地区)分布三、国际市场的供给能力和价格●2003年国际市场价格的波动●国际市场的供给预测●国际市场价格预测四、2004年主要农产品的进出口预测第五章农业的投资状况一、投资概况●新增国债项目●国外贷款和外商投资●企业和农民投资二、投资主体三、投资效益四、投资趋势第六章农业的投资前景评价一、农业发展潜力的总体判断二、投资风险●自然风险●市场风险三、投资建议第七章主要生产企业的运营状况及竞争力分析一、乡镇企业的基本情况二、企业生产能力和销售状况的比较三、对经营策略的建议能源行业观点提要中国目前是全球第一煤炭消费大国,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石油、电力消费大国。2020年中国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未来20年是实现工业化的关键时期,也是经济结构、城市化水平、居民消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的阶段。反映到能源领域,中国面对的情况要比发达国家在同一历史时期经历的情况复杂得多。未来20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需求增长较快,预计到2020年,中国石油需求量为4亿吨,年均递增12%。到2020年,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所占比例将由目前的2.7%增长到10%以上。但是,中国人均能源可采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00年人均石油可采储量只有2.6吨,人均天然气可采储量1074立方米,人均煤炭可采储量90吨,分别为世界平均值的11.1%、4.3%和55.4%。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从1995年的7.6%增加到2000年的31.0%。到2020年,石油消费量最少也要4.5亿吨,届时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可能接近60%,中国能源安全尤其是石油安全越来越突出。从能源利用效率来看,中国单位产品的能耗水平较高。2001年,中国终端能源用户能源消费的支出为1.25万亿元,占GDP总量的比例为13%,而美国仅为7%。中国单位产品的能耗水平较高,目前8个高耗能行业的单位产品能耗平均比世界先进水平高47%,而这8个行业的能源消费占工业部门能源消费总量的73%。未来20年,工业部门仍然是中国最大的用能部门,也应该是获得节能效应最为显著的部门。从节能的实现方式看,通过调整行业和产品结构实现的节能约占工业部门节能潜力的70%至80%,依靠技术进步降低单位产品能耗实现的节能占20%至30%。除了工业耗能,交通和建筑两个部门的用能增长将明显加快。为了保障油气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安全稳定供给,中国必须开源节流,加强油气勘探开发,保持石油产量持续稳定。同时,要加快建立海外油气生产基地。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一大问题是煤电油运的瓶颈制约。如果能迅速采取措施,加大对能源产业的投入和供应,能源紧张的问题可以在一定时期内得以缓解。预计2005年全国用电量将在2004年的基础上增长7%~10%,2006年增长率为6%~8%,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将逐步缓和,电力供需将基本平衡;与此相应,煤炭供需趋于稳定;随着进口多元化战略的实施和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的建立,成品油短缺也将逐步缓解。报告目录第一章行业概述一、行业界定二、基本特征●产品特性●产业特点●经济特性三、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章行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一、体制改革与管理体制变迁二、“十五”能源发展专项规划三、能源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保障能源供应安全●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保护环境●加快西部能源开发四、外商投资政策●外商投资能源产业的范围●外商投资能源产业的方式第三章行业发展概况一、世界能源发展现状●能源消费●能源生产●能源贸易二、中国能源发展现状一、能源消费●总体消费情况●能源消费结构品种结构行业结构区域结构●能源消费趋势二、能源生产现状●总体生产情况●能源生产结构●能源生产技术●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生产及开发情况三、能源供需平衡●能源供求缺口●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潜力第四章能源供需预测一、影响能源供需的主要因素●经济增长●人口增长和城市化●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