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创新性思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科研处胡怀东博士E-mail:huhuaidong@yahoo.cn18883231126主要内容一.思维概说二.创造性思维三.创造性思维基本形式四.激活创造性思维的五个要素五.创造性思维十个基本方法六.医学科研七.循证医学(一)创新所谓创新是指以产生新产品、新服务或新方法为目的的积极改变。创新是一种精神,一种需要,没有固定的模式。组织的创新应该是包括战略、战术及操作等多个层面的创新。创新有赖于思维与观念的更新,需要不断地开阔思路,更新观念,做到与时俱进。一、思维概说创新的内涵(1)创新的本义:①抛开旧的,创造新的;②指创新性,新意、创意。显然,创新强调的是创造性,它是贯穿于整个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之中的基本精神之一。(2)创新的实质:研究的起点确实是前人没有解决和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预期的结果必须具有独创性和突破性,也就是通过对课题的研究,必然能够发现前人没有发现的真理和充实已发现但还不完全的真理。科学发现的创新本质科学发现的本义是指经过研究、探索,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一般认为,这些事物和规律是原来自然界和社会中本身就存在的,这与“发明者完全自由的创造发明”似乎不同。其实从认识论上说,发现的性质不仅仅在于揭示那些本已存在、但却隐蔽尚不为人知的客体,更重要的是发现者必须创立关于该对象的概念体系(假说、原理、理论等)即新知识。从本体论上说,发现中的概念与方法的创新同新工具、新器械、新材料、新设施的发明,都不是主观随意性的产物。无论是发现还是发明,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都是建立在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故不能以此为理由而否定发现的创新本质。(二)思维的内涵思维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事物进行快速“录像”→“编辑”→“汇总”→“判断”的一个无形过程,是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反映;思维可以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内部的联系,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创造世界的高级形式;思维是人的大脑最重要的机能,主要表现在人类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中,是人类智力因素的核心。(三)思维的特征1、概括性:在大量感性素材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有的本质特征及其规律加以归纳;2、间接性:通过一些途径(媒介、知识、经验、推理)间接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3、时代(的局限)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人类思维活动的基础。不同时代,人们实践活动的空间与条件不同,因而其思维能力、思维方式、思维水平也不同;4、传播(表达)性:人的思维需要通过载体(主要是语言、文字,有时甚至是表情、手势和实物)进行传播或表达,才能实现人际交流的目的——这是人类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四)思维的基本类型1、根据思维任务的性质、内容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分类1)直观动作思维:思维任务具有直观的形色,可通过实际行动解决问题;2)具体形象思维: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去构思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抽象逻辑思维:利用抽象概念/理论知识去解决理论性的问题。2、根据思维凭借的依据进行分类1)经验思维:凭借已积累的经验进行思维,因而可能会产生片面性,甚至导致谬误;2)理论思维:按照科学的客观规律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而能抓住问题的本质。3、根据思维是否具有逻辑性进行分类1)直觉思维:对新情况、新问题能正确理解、快速判断、找到解决途径,是一种直接的领悟性的思维活动。2)逻辑思维:按照严谨的逻辑规律,逐步推演,以求获得合乎逻辑的正确结果。4、根据逻辑是“以面聚点”(把多方信息集中起来处理问题)还是“由点射面”(把已得信息展开产生众多新构思)进行分类1)收敛思维:根据已知的信息条件,利用一些可行的信息途径(规律)去解决问题,是一种方向明确、范围确定、有条理、合乎逻辑的思维方式。2)发散思维:由给定的信息(条件)沿不同方向推演出更多的新构思、新途径、新信息。5、根据思维的结果是否具有创新性进行分类1)再造性思维: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运作模式(方案、程序、方法)直接解决问题,其实质是对已有的事物、现象、运作进行“重复”或“模仿”,即使其中有些“创新性”,其水平也较低,它不需要对原有知识作实质性变动,也没有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2)创造性思维:独特、求异、灵活、敏捷、突发、跳跃、综合、联动。二、创造性思维(一)创造性思维的含义:1、创造相对于再造与仿造而言,是指首创前所未有的思想、理论、方式、方法、途径、事物;2、创造性思维是重新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途径、方式、方法、方案、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一种思维方式;3、创造性思维是在一般的思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人类思维的最高级形式,是人类思维能力高度发展的体现,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创造世界的先锋队、突击队;4、创造性思维是多种思维形式优化组合的结晶——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抽象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非逻辑思维、发散思维/收敛思维,相互补充,各显神通。(二)人类创造性思维的三个主战场当今世界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与社会进步,是因为人类具有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结果。发现(discover)、发明(invent)、创造(create)是人类进行创造性思维的三个主战场。如果没有创造性活动能力,就没有人类的一切。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人类的历史就是人类的发明、发现、创造史;发明、发现、创造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这是一个具有起点没有终点的阶梯。(三)创造性思维的特征⒈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统一;逻辑思维是在感性基础上综合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而展开的一类思维活动。这种方法具有抽象性、深刻性、思维条理性和自觉性等特点,从而体现出人类思维的常规性有效性的一面;而非逻辑思维则是通过想象、直觉、灵感等思维形式来领悟事物的本质。它是在逻辑思维无效而被迫中断的情况下,以一种直接性、偶发性、跳跃性和非自觉性的特点,来表现人类思维的非常规性、有效性的一面。从人类的思维的创造过程来看,逻辑思维是取得科学认识的极为重要的、基本的并有导向作用的方法;而非逻辑思维尽管不起主导作用,但也是科学创造的重要思维形式。在科学研究中,逻辑思维为先导,而一旦逻辑思维走不通,就需要非逻辑思维方法另辟蹊经。⒉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辩证统一抽象思维是以抽象的概念来揭示事物的本质及规律的思维活动。而形象思维则是以事物的形象来体悟、类比事物的本质及规律的思维形式。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两种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和统一的思维方法。抽象思维从概念的规定性方面去把握客体,而形象思维则从表意的形象去把握客体。若只有抽象思维的规定性,而无形象思维的意象,个体认识就不生动、不直观若只有生动的事物形象,而无抽象的语义规定,人们就无法通过语言交流来把握客体的性质。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总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和相互转化的。三、创造性思维基本形式之一:发散思维(一)发散思维的涵义:又称为辐射型思维,其特征是把思路(问题)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推进,因而有可能导出许多可供选择的答案。发散性思维其思想活跃开放,能打破思维定势,暴露事物的差异性,发挥其替代性。由于其思维方式的广阔性、大胆猜测性、发散求异性而表现出思维的流畅性、结果的多样性、新颖性;它是科学创造的大胆假设,尽管也会出现一些无意义甚至荒诞不经的结果。(二)发散思维的方法1、逆向思维:其特点是突破思维定势,从相反的方向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因而可能引发超常思路,获得超常效果。2、侧向思维:在特定的条件下,将思维的取向由此及彼,朝侧向拓展和推广,因而有可能解决问题,或获得新成果。3、创造性想象:想象是创造的先导和基础,创造性想象是一种不以现在的描绘或既有事物而创造出新事物形象的认识活动。想象虽带有“超前现象”,但其内容都以客观现实为基础。4、逆常理联想:联想实质上也是一种想象,它是把头脑中的形象、概念联系起来,从而产生新设想的心理活动。逆常理联想就是违反常理的一种联想——应用它,开发它,可丰富想象力,激发创新活动。5、灵感:有创新活动中,新形象、新构思、新概念、新方案的产生往往是来无影去无踪,具有突发性,这种突然而至的“顿悟”状态谓之灵感,它是人的最佳创造状态。在灵感状态下,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想象力和记忆力达到最巧妙的融合。灵感的产生可能是成功的启示和信号,也可能是成功之过程。6、直觉:不管对某一问题是否正在思索,对此问题的主要矛盾/关键的一种突发其来的判断、理解和领悟谓之直觉。7、假说:根据一定的客观事实/科学理论,为研究某一问题而提出的猜测性观点/解释。8、系统思维:按照系统及其基本特征来思考问题称之系统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二:收敛思维(一)收敛思维的涵义:又称集中思维,是把发散思维所提出来的各种可能性,分别进行抽象/概括,分析/综合,比较/类比,归纳/演绎,定性/定量,以求获得解决问题的唯一(最佳)答案。而收敛性思维则维护传统,从已知条件和目的寻求唯一可靠可行的或最佳的结果,表现出思维的定向、集中与一致性,它是科学创造的小心求证。发散性思维与收敛性思维在科学的创造过程中是一个连续的接力过程,充分的思维发散,才会产生有效的思维收敛;充分、深刻的思维收敛,有利于思维朝新的角度发散;发散与收敛的整合,是产生独特性新思想、新方法、新观念、新点子的有效思维途径。(二)收敛思维的特点1、以发散思维为前提。2、属纯理性思维。(三)收敛思维的基本方法1、抽象与概括:均为形成概念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抽象与概括是相互联系的——没有抽象就无法概括,概括也有助于抽象。2、分析与综合:分析与综合是相对的,分析中有综合,综合中有分析,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往往是分析之目的。3、比较与类比:比较是通过对事物(相同或相反)特性的对比进行分类,而类比是根据两个事物具有某些相同属性推断出它们其他属性也可能是一样的间接推理。4、归纳与演绎:归纳推理是从特殊到一般,演绎推理则由一般到特殊。在认识过程中,归纳与演绎的关系密不可分。5、定性与定量:对事物/现象的思维与描绘,有时需要(只能)粗一些/模糊一些/宏观一些,称之为定性;有时必须具体一些/准确一些,称之为定量。比较、分类与类比比较比较是对照两个或两类事物之间的共同点或差异点,从而确定事物属性(特殊或一般)的逻辑思维方法。运用比较法,发现新的科学事实,而忽视比较方法有可能失去科学发现的机会。维勒是第一个用人工方法合成尿素的德国著名化学家,但是由于他没有注意把那些呈银灰色的铬化合物与呈银白色的钒化合物区别开来,从而失去了发现新元素“钒”的良机。比较的局限性比较只是将所比较的对象的一个和几个方面来相比,而暂时地、有条件地撇开了其他方面,所以比较的结果只是事实整体的某一方面和几个方面的共同点与差异点。如果将一次比较的结果绝对化,乃至以偏概全,就很容易产生片面性。•因此在运用比较方法时,要更多地注意事物的全面性、整体性和系统性,尽量对事物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比较。此外,对科学研究来说,单纯的比较是远远不够的,而要在比较之后,使用其它方法,并把比较的方法同其它方法结合起来使用,以克服彼此的局限性。分类按属性的异同将事物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思维方法。日常生活中人们把鲸划入水产类与鱼虾为伍,而现代生物学弄清了鲸的本质特征,它是胎生的,用乳汁哺育幼鲸并靠肺呼吸等等,这些本质特征表明:“鲸”并非鱼类,而是哺乳动物。这里就涉及到分类的方法问题。•分类的客观基础: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分类以比较为基础。人们通过比较,揭示出事物之间的共同点与差异点,然后在思维中根据共同点将事物集合为较大的类(在逻辑上称为种概念),又根据差异点将事物集合为较小的类(在逻辑点上称为属概念),分类的结果就是将事物区分为具有一定的从属关系的不同层次的大小类别,形成各种概念系统,反映客观世界中事物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分类的局限性:导致概念、范畴的凝固化,是分类方法本身局限性的一个表现。如二分法常常对一些中间状态无法分类,把物质分为导体和非导体,半导体就无立足之地;始祖鸟既具有爬行动物又具有鸟类的特征,是从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