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及中国气候变化特点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定西市气象局(DingXiMeteorologicalAdministration)全球及中国气候变化特点定西市气象局杨金虎2014年4月09日全球气候变化最新结果中国气候变化特点应对气候变化对策建议汇报提纲定西市气象局(DingXiMeteorologicalAdministration)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IntergovernmentalPanelonClimateChange1988年由世界气象组织(WMO)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共同建立的。有150多个国家参加。它的作用是在全面、客观、公开和透明的基础上,对有关理解由人类导致的气候变化的危机的科学基础(WG1),气候变化产生的环境和社会经济影响(WG2)和对如何减轻及适应气候变化的对策选择(WG3)的现有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信息进行评估。这个报告:描述了目前对气候变化的主要因子,观测的气候变化,气候过程和归因以及大量未来气候变化的预估的科学认识水平。IPCC目前共有五次评估报告,2007(第四次),2012年(第五次)全球气候变化最新结果中国气候变化特点应对气候变化对策建议汇报提纲定西市气象局(DingXiMeteorologicalAdministration)观测到的气候变化Whathaschanged?近130多年(1880−2012)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升高了0.85℃。2003−2012年与1850−1900年间相比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上升0.78℃全球地表平均温度距平(相对于1961–1990年)变化大气过去的三个十年连续比之前自1850年以来的任何一个十年都偏暖。在北半球,1983−2012年可能是过去1400年中最暖的30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距平(相对于1961–1990年均值)的年代变化年均降水量(mm/a)干湿(oC/年)平均增温趋势全球干旱半干旱区是近100年来增温最为显著的地区,特别是北半球中纬度干旱半干旱区增温是全球陆地年平均增温的2-3倍。全球干旱半干旱区增温特征北半球中高纬干旱半干旱区冷季增温全球典型干旱半干旱区增温特征对EEMD分解得到的长期趋势项,以降水为分区,计算了不同降水分区的平均增温趋势以及每一降水分区对全球温度变化的贡献,干旱半干旱区平均增温趋势最大,而且对全球温度变化的贡献也最大。观测到的陆地降水变化自1901年以来,北半球中纬度陆地区域平均的降水已增加。其它纬度的区域平均降水的长期变化趋势具有低信度现象和趋势方向评估发生的变化(特别是自1950年以来,除非另有说明)评估人类对观测到的变化的贡献未来变化的可能性21世纪初21世纪末大部分陆地区域更暖和/或更少冷日和冷夜很可能[2.6]很可能[10.6]可能[11.3]几乎确定[12.4]很可能很可能可能可能——几乎确定几乎确定大部分陆地区域更暖和/或更频繁的热日和热夜很可能[2.6]很可能很可能很可能[10.6]可能可能(仅为冷夜)可能[11.3]——几乎确定[12.4]几乎确定几乎确定暖期/热浪。大部分陆地区域的频率和/或持续时间增加在全球尺度为中等信度在欧洲、亚洲和澳大利亚为可能[2.6]在许多(但并非所有)区域为中等信度可能可能(a)[10.6]没有正式评估多半可能没有正式评估(b)[11.3]——很可能[12.4]很可能很可能强降水事件。强降水的频率、强度和/或雨量增加可能增加的陆地区域大于减少的区域[2.6]中等信度[7.6,10.6]在许多陆地区域可能[11.3]大多数中纬度陆地地区和潮湿的热带地区很可能[12.4]可能增加的陆地区域大于减少大部分陆地区域可能中等信度多半可能——许多地区可能大部分陆地区域很可能干旱的强度和/或持续时间增加全球尺度为低信度可能某些区域有变化(d)[2.6]某些区域为中等信度自1970年以来在许多区域(e)为可能低信度[10.6]中等信度(f)多半可能低信度(g)[11.3]——区域到全球尺度可能(中等信度)(h)[12.4]某些区域为中等信度可能(e)强热带气旋活动增加长期(百年)变化为低信度北美自1970年以来几乎确定[2.6]低信度[10.6]低信度[11.3]在西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地区多半可能(j)[14.6]低信度可能(自1970年以来在某些区域)低信度多半可能——某些流域多半可能可能极端高海平面的频繁和/或程度增加可能(自1970年后)可能(20世纪末期)可能可能(k)可能(k)多半可能(k)未评估——很可能(l)[13.7]很可能(m)可能20世纪中叶以来,极端事件的强度和频率发生明显变化极端暖事件增多,极端冷事件减少热浪发生频率更高,时间更长陆地区域强降水事件增加海洋上层(0-700米)已变暖海洋1971-2010年海洋上层(0-700米)温度变化趋势全球平均温度距平1971-2010年上层海温变化为正趋势。北半球海洋增暖更为显著,尤其是北大西洋洋面附近的温度升幅最大,1971-2010年期间,在海洋上层75米以上深度的海水温度升幅为每十年0.11℃地表积累能量60%被700米以上吸收;30%被700米以下吸收;海洋存储了90%的地表积累能量.格陵兰冰盖的冰量损失平均速率很可能已从1992−2001年间的340亿吨/年大幅度增至2002−2011年间的2150亿吨/年南极冰盖的冰量损失平均速率可能从1992−2001年间的300亿吨/年增至2002−2011年间的1470亿吨/年冰冻圈全世界冰川的冰量损失平均速率(不包括冰盖外围的冰川)很可能是:1971−2009年,2260亿吨/年1993−2009年,2750亿吨/年北极7−8−9月(夏季)平均海冰面积•1979年至2012间北极年均海冰面积缩小速率为每十年3.5%-4.1%(每十年0.45-0.51百万平方公里)•夏季海冰面积(多年海冰)缩小速率为每十年9.4%-13.6%(每十年0.73-1.07百万平方公里)。北极海冰每十年平均下降速度在夏季最高•过去30年间,北极夏季海冰面积退缩史无前例,北极海表温度至少在过去1,450年来异常偏高1979年以来北极海冰面积显著缩小1979年以来南极海冰面积增加•1979年-2012年,南极海冰面积以每十年1.2%-1.8%(每十年0.13-0.20百万平方公里)的速度增加•这一速率存在很大的区域差异。有些区域增加,有些区域减小在1967−2012年时期,北半球三月和四月份平均积雪面积每十年缩小1.6%20世纪中叶以来,北半球积雪面积缩小北半球3−4月(春季)平均积雪面积全球海平面上升0.19米(1901-2010)海平面•19世纪中叶以来的海平面上升速率高于过去两千年来的平均速率•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速率自20世纪早期以来在不断增加1901-2010年,每年1.7毫米1971-2010年,每年2.0毫米1993-2010年,每年3.2毫米冰川消融积雪消融海水热涨+40%当前CO2、CH4和N2O的浓度大大超过了冰芯记录的过去80万年以来最高浓度。自工业化以来,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浓度分别增加40%、150%和20%。碳和其它地球生物化学循环化石燃料造成二氧化碳排放平均每年95亿吨碳;土地用途的变化每年平均仅贡献9亿吨碳排放;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并未完全留在大气,地表生态系统吸收1500亿吨碳,大气保留2400亿吨,其余1550亿吨被海洋吸收;因此海洋在缓解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做出贡献的同时开始酸化,PH值已经平均下降0.1,数字随小,但换种说法,海水氢离子浓度已经增加了26%,这是非常严重的.2002-2012年间气候变化原因Whyhasitchanged?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温室气体气溶胶土地利用城市化人为原因自然原因陆地火山活动太阳活动自然变率海洋自然导致-0.1-0.1温度变化气候变化主要驱动因子的辐射强迫2011年总人为辐射强迫值为2.29瓦/平方米,比AR4时的2005年值高43%,比太阳辐射强迫的0.05瓦/平方米高两个量级。1970年以来其增加速率快于之前的各个年代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总体上是增暖辐射强迫分量对RF贡献最大来自1750年以来的大气CO2浓度的增加人类对气候系统的影响是明显的1951-2010年期间温室气体浓度的变化导致平均气温升高0.5-1.3度;其他人类活动产生-0.6-0.1度,自然原因导致-0.1-0.1度,因此95%以上的把握认为人类活动是造成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未来气候变化Howwillitchange?RCP8.5RCP6.0RCP4.5RCP2.6典型浓度路径(RCPs)根据经济和政策的不同状况推出了四种未来情景来进行预估,其中RCP2.6为通过大幅度减排,是温室气体在21世纪中期达到顶点后下降的情景,而RCP8.5是对温室气体完全没有控制的情景.全球平均温度将继续上升与1986−2005年相比,2016−2035年期间全球平均表面温度变化可能升高0.3−0.7℃。2081−2100年全球平均表面温度可能上升0.3−4.8℃在RCP8.5情景下,到本世纪末,高纬度地区和赤道太平洋年平均降水可能增加;很多中纬度和副热带干旱地区平均降水将可能减少,很多中纬度湿润地区的平均降水可能增加全球水循环对变暖的响应不具有一致性变化干湿地区之间和干湿季节之间的降水差异将会增大降水变化预估RCP2.6RCP8.5极端暖事件将增多,极端冷事件将减少;热浪发生频率更高,时间更长;中纬度陆地和湿润的热带地区的极端降水强度将加大、频率增高到21世纪末,在海洋上层100米区域变暖0.6℃~2.0℃,在1000米深的海区大约为0.3℃~0.6℃全球海洋将继续变暖。热量将从海表传向深海,并影响海洋环流到21世纪末,北极海冰面积全年都会减少。9月份减少43%~94%北极海冰覆盖将继续缩小、变薄,北半球春季积雪将减少。全球冰川体积将进一步减少南极海冰面积和体积到21世纪末将减少(低信度)全球冰川体积(不包括南极周边地区的冰川)在RCP2.6情景下减少15−55%,在RCP8.5情景下将减少35−85%(中等信度)北半球春季积雪面积的平均值在RCP2.6情景下将减少7%,在RCP8.5情景下将减少25%(中等信度)半球高纬度地区近地表冻土面积将减少。到21世纪末,近地表(上层3.5米)冻土面积的平均值将减少37%(RCP2.6)到81%(RCP8.5)(中等信度)全球平均海平面将继续上升与1986−2005年相比,2081−2100年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区间为:0.26−0.55米(RCP2.6情景)0.32−0.63米(RCP4.5情景)0.33−0.63米(RCP6.0情景)0.45−0.82米(RCP8.5情景)21世纪末期及以后时期的全球平均地表变暖主要取决于累积二氧化碳排放Fig.SPM.10©IPCC2013限制气候变化将需要大幅度和持续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全球气候变化最新结果中国气候变化特点应对气候变化对策建议汇报提纲定西市气象局(DingXiMeteorologicalAdministration)中国千年尺度的变化—气温近2000年来,至少有4个明显的暖期:(1)公元1-200年;(2)公元570-780年;(3)公元930-1320年;(4)公元1920年至今(1)(2)(3)(4)汉隋唐后唐元(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2005)全球和中国地表平均温度(相对于1961-1990年均值)变化(全球资料取自HadCRUTv3,中国资料由王绍武(1998)改绘)近百年中国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1951年以来中国年平均气温变化(相对于1961-1990年30年气候平均,公元1951-2006年)从1986/1987年冬季开始,中国已连续经历了21个“暖冬”(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提供)2006年是我国1951年以来最暖的一年(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1951-2001年中国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近50年中国大部分地区呈增温趋势,尤以北方增温最为明显年平均气温序列与自然数列1,2,3,…,的相关系数。相关系数正负表示增或减。中

1 / 6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