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儒林外史》本章内容▪第一节吴敬梓与《儒林外史》的创作▪第二节科举制下文人的腐败▪第三节正面形象的人文内涵▪第四节《儒林外史》的结构、笔法第一节吴敬梓与《儒林外史》的创作一、吴敬梓的身世▪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晚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生于以科举兴盛的名门大族。▪吴敬梓自幼研习举业,十八岁进学成秀才,此后却应试失利,便不耐烦作枯燥的八股文,兴趣转向诗词赋和杂书,喜声色之乐。吴敬梓三十三岁那年,变卖了祖产,移家南京秦淮河旁,日益贫困,靠卖文和亲朋资助维持生计。二、痛感科举危害社会人生▪吴敬梓在广泛交往中闻见愈多,感受愈深,遂使他从豪华家世与个人沦落大反差的精神痛苦中走了出来,提出了对科举制度的质疑:▪如何师父训,专储制举材?三、《儒林外史》的创作▪吴敬梓是就他亲历闻见的社会人事创作小说的。大体上说,前半部分叙写的人事,多经文学性虚构;后半部分多贴近人物原型。长篇小说基本取材于现实真实的人事,而且连同作者自己的行事、忧思也写进小说,小说创作拉近了与社会现实的距离,具有了新的审美特性。▪《儒林外史》是吴敬梓在晚年困苦生活中作成的。乾隆十九年(1754)冬,吴敬梓病逝于扬州旅舍。第二节科举制下文人的腐败一、科举扭曲的人情世态▪科举功名,从童生、秀才、举人,到进士,成为社会身份的等级,享有不同的优待。小说便是由此写起的。▪周进▪范进▪科举造成了读书人生命价值的不平等,扭曲了社会人情世态,可悲又可笑。二、科举中人的腐败▪科举也造成文人的无文无行——知识萎缩,精神空虚,道德低下。▪范进中进士,做了学道,竟然把宋代大诗人苏轼当成考生名字。▪“我二十岁上进学,到而今做了三十七年的秀才,就坏在读了这几句书,拿不得轻,负不得重!”▪严贡生、严监生兄弟,交接官府,欺诈乡里小民,成为地方恶霸。这两位有科举功名头衔的兄弟之间,上演了打着伦理纲常旗号守护和谋夺财产的闹剧。▪科举入仕做了地方官的文人不通政务,只会动刑敛财。高要县令汤奉竟将朝廷“禁宰耕牛”的禁令,改为断绝宰牛▪匡超人家境贫寒,性情温和谦恭,孝顺父母。中了秀才后从此性情发生变化,不再尊重学师;在省城做起选文生涯,连马二先生也加以菲薄;还帮衙门恶役造假婚书、假讼词,代人进考场做“枪手”;到京城钻营,冒充“优贡”考取内廷教习,“得兴长安道”,停卖再娶,忘恩负义。三、科举派生的“名士”▪科举还派生出一种假名士。他们都是科举无成,混不进仕途,或混迹于市井,自命风雅;或无奈地居家,自命高士。▪湖州娄中堂两个儿子,科举“不得早中鼎甲”,一肚子牢骚,在美丽的莺脰湖边搞了个名士大会。结果,被认为有“管乐经纶,程朱学问”的权勿用,却是个奸骗尼姑的地痞;有侠客之风的张铁臂虚设人头会,留下的是只血淋淋的猪头,白白骗走了五百两银子;貌似高雅不俗的杨执中为五个小钱,便与原先相推重的人互相诋毁,原来也是个庸俗小人。▪西子湖边聚集了以赵雪斋为首的几个号称“名士”的真假秀才,他们不甘心干自己的营生,却要附庸风雅,吟诗唱酬▪《儒林外史》在相当宽泛的幅度上观照了浮沉于科举内外的各类读书人的种种状态,困苦可怜,愚昧可笑,卑鄙可耻,凶恶可恨,一切都用戏谑的笔调叙写出来,个中蕴含着一种深沉的社会忧思:读书人怎样才能摆脱这种科举造成的“厄运”?第三节正面形象的人文内涵一、杜少卿形象▪杜少卿出身科举世家,却淡泊科举功名,托病不应朝廷征聘,放弃学籍,要“逍遥自在,做自己的事”▪体恤落难者,周济贫困无助的人▪拒绝纳妾,说自己的妻子是最美丽的,纳妾是伤天害理的事情;不受礼俗的拘束,公然携着妻子的手逛清凉山▪去看望、资助一位不愿受欺辱从为富不仁的盐商家逃出的女子沈琼枝二、“实学”理想的实践蓝图▪修建吴泰伯祠,用古礼古乐祭礼吴泰伯的活动▪几位主祭的人物庄绍光、虞博士等,大都是作者就性情相近的几位朋友塑造的,行迹有所虚构,重在表现其不图功名富贵、关怀世道的志节、精神,是理想化了的人物。▪主要的社会理想,是做“经史上的礼、乐、兵、农”的事,也就是讲“经世致用”的学问,使天下文明富强三、社会依旧丑陋▪社会不可能因为由少数人的觉醒和理想而改变。▪“徽州府烈妇徇夫”一幕悲剧。王玉辉是位古道热肠的老秀才。大女儿夫死守节,三女儿丈夫死后要寻死徇节,他鼓励说:“这是青史上留名的事”;女儿绝食而死,他“仰天大笑”说:“死得好!”可是,他在旅行中看到几条船上一群群衣着鲜艳的妇女,又看到一位穿白衣的妇人时,便想起了自己的女儿,“心里哽咽,那热泪直滚下来。”四、市井奇人的针砭意义▪作者把文人雅事赋予市井业民,也赋予市井业民自尊其业、不以文人能事的才艺为邀名逐利之工具的清高情操。这种无实际意义的幻象,寓有与小说中出现的现实中种种“把文行出处都看得轻了”的丑陋读书人的行为相比照的针砭意义。第四节《儒林外史》的结构、笔法一、游移视点的内在理路▪作为一部长篇小说,没有贯穿全书的几个主要人物,及由之生成的主体事件,相继而出的人事没有情节的关联,许多片段可以独自成篇。▪然而,由于全书有个明确的主题,有着特定的观照范围,游动的人事图像背后隐伏着错综而大体明晰的理路。二、如实叙写读书人生存实况▪小说中没有掺入任何虚幻怪异的成分,纷至沓来的人物都是普普通通的人,情节都是极为寻常的事,没有引人入胜的传奇性,没有动人心弦的激烈冲突▪小说叙事自然有所选择、揣摩、虚拟,但不越过现实人事的情理。三、客观叙事▪《儒林外史》虽然仍用章回体,回前有双句对偶回目,但基本上摆脱了传统的叙述模式,消除了话本体小说遗留的痕迹,人物相貌不再是脸谱化的,环境描写不再用通常的套话,而是随人随事点染,真切自然,饶有韵致。▪根本性的是叙事方法的改变,由“说话人”式的主宰一切的叙述者,变为隐身的叙述者,叙述者不直接介入发表议论,不对所叙人物及其言行做出褒贬;叙述话语不进行过度形容,只是如实描写出社会人生的实况,让人事自身呈现出其美丑意义,让读者心领神会。▪标志着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进步,具有了近世写实主义的审美特征。四、春秋笔法▪将中国古代史传的“外无臧否,内有褒贬”的春秋笔法,用于白话通俗小说的创作,全用白描,而内寓深蕴,形成一种独到的叙事特色。▪吴敬梓是儒林中人,关注儒林中事,体察至深,凡所叙写大都真实鲜活,自身就显现出是非美丑。▪范进居母丧期间外出打秋风一段情节,宴席间“翼翼尽礼”,不肯用银镶杯箸,换了白竹筷子,主人犹为未曾准备素菜担心,“落后看见他在燕窝碗里拣了一个大虾丸子送在嘴里,方才放心”▪《儒林外史》广泛地运用了古代史书的互见对照之法,彰显人物之美丑及其行事之意义。▪二进▪二严▪二杜思考题:▪1.《儒林外史》着意展示科举制下读书人“无文无行”的命意何在?▪2.如何评价《儒林外史》的“虽为长篇,颇同短制”的小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