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的过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教育研究的过程我们前面把“研究”界定为利用有计划与有系统的资料收集、分析和解释的方法来谋求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且说明研究中运用的“科学方法”是指人们在认识和解决问题时所采取的一套符合科学规律要求的程序步骤,因此,对教育研究过程的一般步骤作简要说明是非常必要的。教育科研的一般过程美国教育家杜威(JohnDewey,1859-1952)曾在其《思维方法》(HowWeThink)一书中谈到,人们解决问题一般需要经过5个步骤:(1)发现疑问或问题;(2)认定疑问之所在并加以清楚界定;(3)提出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法,即提出“假设”;(4)推演“假设”的结果;(5)验证“假设”。杜威所提出的思维5步骤,揭示了人们在解决问题时的一大有系统的步骤。人们的教育研究活动,同样是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其一般过程能常分为以下几个基本步骤。一、确定问题教育研究的第一步工作是选择研究问题。对于一个研究新手而言,确定研究的问题并不是简单的工作,这里涉及到所确定的问题的价值、与研究主体的关系、研究问题的条件等。当研究的问题确定以后,整个研究有了方向,后续的工作就比较容易进行。一般研究问题的产生,可透过理论或相关文献的探讨,也可由自己的实际经验中寻找,此外,亦可通过向人请教来确定。然而不管研究问题的来源如何,有了问题之后,接下来必须确定的是问题的性质与范围。二、提出假设所谓“假设”指的是理智的猜测。假设并不是随便乱猜胡设的,而是根据理论、往昔的研究发现、自己的经验或是逻辑的推理而针对问题提出的暂时性解答。在侧重统计分析的量化研究中,一般均有假设的呈现,然而在侧重文字描述的质化研究中,并非一定要有研究假设。三、设计或选择研究方法在确立了研究主题与假设后,接下来所要着手的是研究设计,亦即考虑使用何种方法进行研究较为合宜、研究工具如何设计与实施等等。如果研究者所从事的是量化研究,则另须考虑各项研究假设该用何种统计公式进行分析。四、搜集资料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中,此步骤所涉及的是实际动手搜集实证资料。资料的搜集必须以研究问题或假设为引导,否则所搜集到的资料将失去其意义与价值。在量化研究中,搜集资料的工具大体上有问卷、观察量表、测验等;在质化研究中,研究者虽亦可使用问卷、测验,甚至摄录机搜集资料,但研究者本身却是最关键的工具(instrument),因为只有研究者方能从事件发生的脉络中掌握事件的意义性。五、提出结论在教育科学研究中,所提的结论必须以所搜集得来的资料作为依据,不可作出超越研究结果的结论。在量化研究中,结论的提出通常是运用统计方法分析资料,所得的结论可能支持假设,也可能推翻假设。在质化研究中,资料的分析虽不使用统计方法,然其资料的取得须经过考证的程序。以上所说,是教育科研的一般步骤,其中每人阶段都可因不同的任务有不同的分化或取舍。特别是,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过程虽有着类似的研究步骤,然而各研究步骤间的互动关系却全然不同。具体说,定量研究者所遵循的是直线式(linearpattern)的探讨模式,定性研究者所采用的则是循环式(cyclicalpattern)的探讨模式。量化研究的一般过程量化研究的过程,一般可以概括为以下8个步骤,这8个步骤是一个接着一个的直线式关系:一、选定研究问题。无庸置疑,任何研究都要以“问题”为中心来展开。研究者所研究的问题,可以有多种来源,既可由理论中推衍出来,也可从过去相关的研究结果中发现进一步需要扩充或修正的研究领域;既可由自己的经验世界中找寻,亦可通过请教别人而获得。由于历年来国内外所累积的教育研究数量很大,一个研究新手如果需要自己找寻研究题目,可能常有面对庞杂资料而不知如何下手的情形;或者,发现的“问题”是“假问题”或无价值的“伪问题”。为了找到有研究价值而且适合自己展开研究活动的问题,不妨先思考自己平常留心、较感兴趣的问题是什么,由此入手,在心中有了大概的研究方向后,以此方向引导自己去查阅资料或思考,从而找寻问题。一般而言,研究问题的选定,刚开始时,都只是决定大致的研究方向与范围,逐渐地,经过更仔细的文献阅读以及与他人讨论后,研究问题才会愈来愈精确化,变得明确而可研究。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研讨工作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均会持续,但在研究工作展开的早期阶段,这一工作非常重要;特别是对发现和确定研究问题,文献资料的研讨是不可缺少的。在刚开始确定研究问题时,因为历年来教育理论的创发与实证研究的执行已为后来者累积不少成果,研究者不须徒费心力,重复前人之作,因此踏在前人的肩上往前走,是文献研讨的重要功能。从文献的收集、整理和阅读中,我们可以获知现今有哪些相关的理论和研究发现,有哪些问题尚无人研究或缺乏研究,有哪些研究值得进一步修正或扩充。除此之外,文献的研讨还可帮助我们细致地规划整个研究架构,例如该放入哪些研究变项、变项间应探讨的关系为何、宜用何种研究方法搜集资料、文献探讨的结果如何帮助自己解释与讨论研究结果等。当然,一个有价值的、适合自己的研究问题还可以通过其他有效手段来确定,二、提出待答问题或研究假设对一个研究活动来说,研究主题的确定与研究目的的确定很可能是同步的。当然,在研究主题确定之后,确立研究目的是必须做的工作。即,我们要明确自己为什么确定这样一个研究主题,研究工作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再进一步,确立研究目的后,我们还需要将整个研究所要进行的具体方向化为待答问题,或者是确立“研究假设”。需要说明的是,“研究假设”的设定,针对的是一类的研究问题。一般来说,仅为了解教育现象而不探求变项间关联程度的研究,不须提出研究假设,而适合提出待答问题,因为研究假设旨在陈述变项与变项间的可能关系。另外,在确定待答问题或研究假设时,对于所要研究的变项性质,例如哪些是自变项,哪些是因变项等,都必须加以厘清。三、定义研究变项为使读者了解研究中所使用的专门用语,研究者有必要针对待答问题或研究假设中所涉及的变项加以界定。通常界定的方式有两种,一为概念性定义(conceptualdefinition),即以一较为浅显易懂的概念解释另一复杂的概念;一为操作性定义(operationaldefinition),即针对变项如何测量而作科学的说明。定义研究变项较为适宜的做法是先作概念性定义,接着再做操作性定义。一个研究变项有了这两种定义,能使读者一方面从概念上理解变项的涵义,另一方面则可明白该变项在研究中是如何被测得的。四、进行研究设计研究设计包括研究对象的抽取、研究方法的选择、研究工具的编制、实施步骤的决定,以及数据处理方式的采用等。研究设计因不同的研究者而不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格式,整个研究设计应从合宜性的角度作考虑,选择适合研究主题之探讨和研究者采用的方法。当然,研究设计中千万不可因为自己的偏好而勉强使用某种研究方法或统计分析公式。近年来,社会科学研究者给予量化研究非常大的关注,并做了许多反思,尤其针对“为了数字而玩数字”的现象痛下针砭,此值得研究者深自警惕。五、搜集资料在量化研究中,搜集资料的方法有多种,问卷调查、电话访问、当面访谈、使用观察量表进行现场观察、实施测验等等,都是有效的途径和方法。研究者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要排除无关干扰因素的影响,以提高资料的正确性(效度)与可靠性(信度),另外还需要遵守研究伦理,保护受试者的权益,避免其受到不当的影响。六、分析资料研究活动中搜集来的资料,需要做科学的分析与解释才能体现它们的价值。在量化研究中,资料搜集来以后需要经过统计,从而利于应用这些资料做分析。在现代教育研究中,各种各样的数据处理技术和统计分析软件能够我们简化统计的难度,提高统计和分析的精确度。七、获得结论量化研究中,研究结论的得出需要依靠资料的统计分析进行,而不得在个人臆想基础上建立结论。在这个阶段,研究者在归纳和获得研究结论时,还有一重要工作内容,即比较研究结论与待答问题间的关联,以及探讨“所得结论”是验证了前期提出的“假设”?还是推翻了“假设”?八、撰写报告为了沟通研究结果,让他人也能分享研究发现,撰写报告成为研究历程中的最后一个步骤。研究报告是一种规范文体,其撰写必须依循严格的规范要求,要有严谨的结构(一般由绪论、文献探讨、研究方法与步骤、结果与讨论,以及结论与建议构成),前后一贯的逻辑,文字上要追求通俗易懂、清楚明了。质化研究的一般过程同量化研究一样,质化研究或质的研究也有一定的操作程序和实施步骤,从而保证研究活动规范有效地进行。质化研究的操作程序大致包括以下一些环节:一、确定研究的现象、研究的问题及研究的对象研究现象是指研究者需要集中了解的人、事件、行为、过程、意义的总和,是研究者在研究中将要涉及的领域范围。确定研究对象是确定研究问题的前提。一定的研究问题总是来自于一定的研究现象。因此,研究一定的课题,首先要确定一定的研究现象。二、建构概念框架,逐步形成理论假设质的研究不同于量化研究,不必事先提出假设再验证假设。而是在研究过程中,随着资料的收集,不断形成和修改理论假设,假设是隐含在搜集资料、不断推进研究的过程中。在质的研究过程中,也可能放弃已有的假设而提出新的假设。质的研究假设,实际是一个建构概念框架的过程,是研究者的初步理论设想。一般来说,它包括:(1)组成研究问题的重要概念以及这些概念之间的各种关系;(2)研究问题的范围、内容维度和层次;(3)研究者自己对研究问题的工作思路和工作假设。概念框架,一方面可以将研究者头脑中的一些隐隐约约的假设明朗化,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加深研究者对问题的理解,发展自己原有思想观念和理论认识。概念框架可以有不同形式。三、收集资料质的研究十分重视资料的收集工作,收集资料是质的研究的基础环节。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提出研究的结论。质的研究收集资料的方法主要有观察、访谈、实物分析、查阅文献资料、三角互证法等。四、整理和分析资料资料的整理工作是质的研究中一个重要环节,是课题研究得出科学结论的前提。资料的整理工作是对所收集的原始资料进行加工,使其系统化和条理化。整理资料,还可以为下一步的资料收集工作确立方向。质的研究对资料整理工作要求特别严格,需要将访谈、观察等的情境及被访者、被观察者的非言语行为等都要加以客观描述。整理资料的核心是将资料进行分类。分类标志可以根据研究课题的目的来确定,也可以根据所研究事物的本质特征来确定。还可以对资料进行质量分类和数量分类。对资料的分析工作与对资料的整理工作是同步进行的。在对资料进行整理的同时,就已在进行对资料的分析。质的研究中的资料分析包括类属分析和情境分析。在质的研究中,对资料的分析有类属分析和情境分析等方法。五、撰写研究报告质的研究报告通常包括以下部分:问题的提出,包括研究的现象和问题;研究目的、意义(包括个人的目的和公众的目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等);背景知识(包括文献综述、研究者个人对研究问题的了解和看法,有关研究问题的社会文化背景等);结论(包括支持或否定怎样的假设,它的实践和理论上的意义等)。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