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自然生产力”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摘要: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学者将马克思的生产力一般等同于物质生产力或社会生产力的特殊,一味强调人类征服、控制、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忽略了自然生产力的价值和作用,引起了理论上的混乱和实践中的失误。马克思在其著作中,将自然界自身的自然力、人的自然力以及人化自然力看作自然生产力,并论述了其存在的作用。马克思的“自然生产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关键词:马克思;自然生产力;生产力;现代价值中图分类号:F01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674(2007)12-0009-05人类自农耕文明发展到工业文明以来,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利用为特征的线性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模式。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引起了人类发展过程中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反思工业文明以来人类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自身经济发展的行为,从经典作家的著作中寻找解决今天发展困境的答案。马克思在其著作中见微知著,较早地关注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问题,提出了尊重自然、重视自然的“自然生产力”思想。这一思想对于我们今天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一、传统生产力概念界定的局限性生产力作为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性因素,在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逻辑系统的构架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历史唯物主义最根本的理论基石。在一定意义上,生产力理论的形成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获得是一致的。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关于生产力的表述有很多种,如“物质生产力”、“社会的物质生产力”、“生产力”、“社会生产力”、“劳动生产力”、“社会劳动生产力”、“科技生产力”等。这些概念语言组分不同、表述方式各异,内涵和外延也很难界定和区分,因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学者对马克思的生产力概念有不同程度的误读和曲解。传统工具书和学者往往沿袭苏联教科书的说法,将人类与自然对立起来考察生产力概念。1980年版的《辞海》、《政治经济学辞典》、1987年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和1998年版的《政治经济学大辞典》都将生产力界定为人们控制、征服、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并将其等同于物质生产力或社会生产力。于光远、刘贵访等学者在界定生产力概念时,观点和上述工具书基本一致。上世纪90年代以后,冯契、陈先达、叶敦平等学者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试图对生产力概念修正、发展,并最终推动生产力概念经历了“征服说→控制说→改造说→影响说→适应说”等的变迁。尽管生产力概念经历了一些变迁,但是仍然没有脱离把人与自然作为主客体存在的“两要素说”的窠臼。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征服是指“用武力使(别的国家、民族)屈服”;控制是指“使处于自己的占有、管理或影响之下”;改造是指“就原来的事物加以修改或变更使适合需要”;影响是指“对人或事所起的作用”;适应是指“符合客观条件或需要”。从这些词语的含义可以看出,已有生产力概念仍然将生产活动界定为人类向大自然单向索取的活动,仍然没有摆脱将人与自然分离对立的二元思维方式和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理念。这种生产力概念界定存在以下缺陷:1、把自然看成是人类征服、控制和支配的对象和工具,隔离了人类与自然、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统一性和联系。实质上,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前提条件的自然,存在于生产力构成的三要素中,体现了生产力概念的生态纬度。其一,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要素的劳动者的个体生命来自于自然界,“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其二,作为生产力发展水平重要标志的生产工具、基础设施和能源设施等劳动资料,其构成质料直接或间接来自于自然界;其三,作为生产力发展源泉的劳动对象,其表现为直接自然物和加工过的自然物。从生产力的三个组成要素我们可以看出,自然存在于生产力的各个要素中,并起着基础性作用,是生产力要素的基本组成部分。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土地(代指自然界――作者注)和劳动似乎是生产的原始因素。而专供劳动使用的产品,即生产出来的劳动材料、劳动资料、生活资料,只是一种派生因素。”2、把进入生产过程的人化自然与初始自然分开,割裂了自然系统自身的统一性和联系。自然界是集整体性、复杂性、有机性和系统性等特征于一身的复合体,各组分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相互制约。而传统生产力概念只重视进入生产过程的人化自然即原材料对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忽略了初始自然作为生产力构成部分的基础作用,割裂了自然系统自身的有机联系。3、把人类征服、控制、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单向度理解为积极生产力,忽略了其带来的消极生产力影响。长期以来,在传统生产力概念的影响下,人们认为生产工具越先进,征服、改造自然的能力越强,劳动生产率越高,生产力发展就越快,没有看到人类的这种行为,在创造物质生产力的同时,也销蚀了自然生产力,反过来制约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总之,已有生产力概念只是看到了人(社会)与自然界的区分,“剥夺自然性相。使自然质料化”,割裂了“社会的世界”和“自然的世界”、“人的历史”与“自然的历史”的联系。这种生产力概念界定歪曲、篡改了马克思的生产力学说,忽略了自然生产力的价值和作用,引起了理论上的混乱和实践中的失误。因此,“我们必须还给生产力以本来面目,把社会力量和自然力量有机协调地结合为完整的生产力。”二、自然生产力的概念、类型与特征尽管马克思在著作中系统地阐述了生产力学说,但是并没有给出一个能够囊括用法不一、出处于不同作品的一般性的生产力概念。实际上,马克思的生产力概念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狭义的生产力概念,是指人类以劳动为媒介征服、控制、改造和利用自然,并通过与自然界的物质变换以创造使用价值的能力,等同于物质生产力。第二类,中义的生产力概念,即社会生产力,是指人类有意识地影响和控制人周围的自然与人自身的自然,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促进人类自身发展的能力总和,是物质生产力、精神生产力和人才生产力的有机统一。第三类,广义的生产力概念,包括社会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是指人类与自然以劳动为媒介双向建构、协同发展的能力,是自然生态再生产能力和社会经济再生产能力的统一。传统的生产力概念基本上属于第一类和第二类的界定,将物质生产力或社会生产力特殊等同于生产力一般,忽略了自然生产力。自然生产力属于广义生产力的范畴,是指客观存在于自然界同时又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紧密相关,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力量的总和,包括自然界的自然力、人的自然力和人化自然力。马克思把人类外部的自然分成两类:第一自然和第二自然。第一自然也称初始自然,是指尚未进入人类实践范围内的自然,包括人类产生前的自然和存在于人类实践之外的自然,如尚未被人类完全认识和利用的地力、水力、风力、太阳能等,它是自然生产力的基础要素,表现为自然界的自然力。第二自然也称人化自然,是指人类产生后进人人类实践范围内的自然,如被运用于人类生产活动中的土地、江河、瀑布、气候、矿藏、森林、鱼类等,它是自然生产力的主体和核心,表现为人化自然力。无论哪一类自然,都是自然生产力的物质载体,都可以表现或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马克思更多地论述了人化自然力的存在意义,指出:“人在生产中……要经常依靠自然力的帮助”,因为“种种商品体,是自然物质和劳动这两种要素的结合”。马克思以农业生产为例指出:“农业劳动的生产率是和自然条件联系在一起的,并且由于自然条件的生产率不同,同量劳动会体现为较多或较少的产品或使用价值”,所以“在农业中(采矿业中也一样),问题不只是劳动的社会生产率,而且还有由劳动的自然条件决定的劳动的自然生产率”,“自然界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的源泉。”在这里,马克思强调了自然对社会物质资料生产的作用,认为自然是使用价值生产的源泉,“产生的劳动生产率所起的作用显然和劳动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完全一样。”另外,马克思还把人自身的自然看成是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指出:“绝对剩余价值的单纯存在,无非以那样一种自然的生产力为前提,以那样一种自然产生的劳动生产率为前提。”马克思认为自然生产力有两个特征:其一,无偿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而由于自然资源“它们不是人类劳动的产物”,因而“这些自然力本身没有价值”。马克思指出,“未开发的自然资源和自然力”同劳动力自身的生产力一样是“无偿的生产力”,“可以作为要素,以或大或小的效能并人生产过程”的各种自然力是“不费分文的”。其二,潜在性。没有开发的自然资源具备潜在生产力,在科学技术和大机器生产推动下可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马克思指出,自然力作为劳动过程的因素,只有“借助机器才能占有,并且只有机器的主人才能占有”,“应用机器,不仅仅是使与单独个人的劳动不同的社会劳动的生产力发挥作用。而且把单纯的自然力――如水、风、蒸汽、电等――变成社会劳动的力量。”三、自然生产力的作用自然生产力是生产力的基本构成部分,是社会生产力存在和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基础。马克思在分析农业资本有机构成时就曾指出,由于农业强依赖自然资源的特征,可能有这种情况:“在农业中,社会生产力的增长仅仅补偿或甚至还补偿不了自然力的减少,――这种补偿总是只能起暂时的作用,――所以,尽管技术发展,产品还是不会便宜,只是产品的价格不致上涨的很高而已。”也就是说,自然生产与社会生产、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不能互相替代,二者相互作用、彼此交织在一起,共同推动人类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第一,自然生产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前提条件。在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人类靠四肢或简单的劳动工具直接从自然界获取生活资料,维持自身的生存。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和更替,人化自然逐渐取代初始自然,人造资本逐渐取代自然资本,自然成为人类间接的生活来源。人类通过劳动与自然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变换,变潜在的自然力为现实的社会生产力,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马克思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而劳动过程是“制造使用价值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为了人类的需要而占有自然物,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一般条件,是人类生活的永恒的自然条件”。无论人类如何发展,自然依然是人类的“衣食父母”、存在前提,因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一切生产力都归结为自然界。”马克思指出:“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而自然条件所蕴含的自然生产力无疑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因素和前提。第二,自然生产力是人类发展的保证。马克思指出:“撇开社会生产的不同发展程度不说,劳动生产率是同自然条件相联系的。这些自然条件都可以归结为人本身的自然(如人种等等)和人的周围的自然。外界自然条件在经济上可以分为两大类:生活资料的自然富源,例如土壤的肥力,鱼产丰富的水等等;劳动资料的自然富源,如奔腾的瀑布、可以航行的河流、森林、金属、煤炭等等。”可见,人类社会要发展不仅要依赖“生活资料的自然富源”,也要依赖“劳动资料的自然富源”。因此,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重视人口的再生产和物质生产资料的再生产,也要注重自然的再生产。如果人类的生态足迹破坏了自然资源的存量,削弱了自然的再生产能力,那么最终自然再生产将滞后于人口再生产和物质资料再生产,自然生产力将阻碍和制约社会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所以,马克思说:“经济的再生产过程,不管它的特殊的社会性质如何,在这个部门(农业)内,总是同一个自然的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后者的显而易见的条件,会阐明前者的条件,并且会排除只是由流通幻影引起的思想混乱。”第三,自然生产力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人类正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迈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重新认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尊重自然,爱护环境,重视自然生产力。只有如此,自然生产力才得以延续,社会生产力才得以发展,因为“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在人类史和自然史的发展过程中,“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