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基师德工程打造名校品牌——厦门英才学校师德建设“863”工程介绍厦门英才学校副校长、中学部校长潘永俊中学部校长助理马蔚斌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邓小平(《人民日报》1997.8.27)厦门英才学校简介厦门英才学校是闽南知名企业家杨英女士于1995年创建,是一所由厦门教育局主管、包括幼、小、中一体化教育在内的全封闭寄宿制的民办学校。建校十年来,学校在省市各级主管部门特别是市教育局的支持下,在厦门教育科学研究院的指导下,在各兄弟学校的关怀下,在包括华东师大在内的大批专家教授盛情引领下,在董事会的强力推动下,学校不断进步和发展,目前的英才学校,管理有序、发展和谐、特色显著、学生增加、质量渐进,跨入全省知名民办名校行列。英才学校管理层对师德的第一种认识英才杨董事长认为,回头看这十年,她一直为她自己当年多次登门邀请王毓泉校长、多次登门邀请黄种祥校长、多次登门邀请包括艺术团团长在内的骨干教师加盟英才的举动而自豪.关于教师,她有三句名言.第一句:办好一个学校,教师是第一位的,校长也是第一位的.第二句:就目前很长一段时间里,学生是不可选择的,但是,教师一定要选择好.第三句:我最自豪的,不是学校建得有多漂亮,也不是设备有多么的豪华,而是构建了一支素质过关师德良好的干部教师队伍.英才学校管理层对师德的第二种认识我校三位董事,中国知名教育家潘懋元教授、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陈玉琨教授和副主任戚业国教授在为学校制定的无论是已经完成的第一个十年规划还是刚制定出来的第二个十年发展规划里,都着眼于师资建设,着力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专家们几乎认定,营造一支过硬的师资队伍,提供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在学校的幸福感和对学校的满意度,就是最大的师德建设.英才学校管理层对师德的第三种认识而无论是董事长、专家教授,还是学校的其他领导,都把教师的师德修养放在倍加关注和优先发展的突出地位。杨董事长在每次的开学典礼上必谈师德,细节小到告戒教师不得使用包括”笨蛋”、”弱智”之类的形容词.专家们则从操作和理论两个层面,在实际调研的前提下,提出后进生转化与关爱方案,提出和谐校园防止冲突的构建方案,提出教师专业发展方案.学校领导则从制度层面出发,制定若干关联师德建设的规章制度,并认真实施.英才学校管理层对师德的第四种认识本次参加厦门市教育局主办的首届师德论坛的征文比赛,提出英才学校实施师德建设的“863”工程,是对我们在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师德建设的一个总结,我们10年前没有这样的概念,5年前也没有这样的概念,”863”这样的概念是伴随着厦门市师德建设的发展并在参加论文比赛的过程中形成的。我们认为,厦门市首届师德论坛和论文比赛,确实进一步推动了我校的师德建设.所谓师德建设“863”工程,概言之,就是我校以实现每一个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为宗旨,以实现学校“高品位、有特色、国际化”的办学目标为方向,通过扎实推行师德建设的“八项举措”、明确辨析师德建设方面的“六对关系”、最终实现学校要求的“三个目标”,从而把我校每个教师的师德修养提升到一个全新境界的师资教育实践活动。关键词:八项举措、六对关系、三个目标.“863”工程简介推行“八项举措”:彰显出我校实施师德建设的决心与力度举措之一:领导主抓,突出学校重视。举措之二:建章立制,突出制度保障。举措之三:典型带动,突出榜样示范。举措之四:学生参与,突出师生互助。举措之五;专家引领,突出理论高度。举措之六:待遇激励,突出政策导向。举措之七:监督评价,突出过程鞭策。举措之八:自省自律,突出师德自为。明辩“六对关系”:体现出我校理解师德建设的思路与深度第一,教师要明辩“得与失”的关系。第二,教师要明辩“大与小”的关系。第三,教师要明辩“实与虚”的关系。第四,教师要明辩“知与行”的关系。第五,教师要明辩“今与昔”的关系。第六,教师要明辩“内与外”的关系。实现“三个目标”:折射出我校落实师德建设的品质与高度目标之一:学生安心。目标之二:家长放心。目标之三;社会倾心。英才学校管理层对师德的第五种认识高度重视师德建设是英才学校的实际需要,是十来年不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无庸讳言,在传统的学校管理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师德建设完全如同学校的德育工作一样,屡屡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即便是某些比较重视的学校,其实也往往更多的是把这项确实非常重要的工作,十分苍白无力地挂在嘴上或贴在墙上。不客气地说,学校师德建设在当今市场经济大潮汹涌下,举目四望,实际上是“耍虚套儿”、“唱高调儿”的多,“动真格儿”、“忒较真儿”的少!我们厦门英才学校在师德建设方面属于“动真格儿”、“忒较真儿”型。想当初学校做此选择,并且一路走下来,如今分析个中原因,虽然情况复杂,但主要还是基于特殊的校情、师情、学情使然。但是,让人感叹和佩服的是,当初我校董事会和各级领导面对师与生的特殊性,面对学校发展所遇突出难题,没有回避、没有迟疑、没有坐待,而是在不断积极营造校园浓厚尊师爱生的良好氛围中,把理解与关怀教师、帮助与指导教师、信任与依靠教师,贯穿在学校师德建设的方方面面,具体表现就是适时适势推出校园师德建设“八项举措”,从而经过几年努力,在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难题。高度重视师德建设的原因之一从学生方面看:由于学校特殊的收费制度和指向相对明确的招收对象,我们的生源基本上是来自于当今中国社会中那部分在改革开放时代最先富起来的、家庭经济状况和生活条件非常富足和殷实的阶层。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学生在入校之初,相当一部分孩子不仅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态度比较差,而且在生活习惯、做人做事方面也表现出了相当的不尽如人意。不难理解,这种特殊的生源状况在最初不但给我们的教学、管理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更为我们学校的教师工作、发展前途提出了无法回避的严峻挑战。5年前王毓泉校长提出学校核心办学理念: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主动健康的发展.校内教师的普遍呼吁:转化一个后进生对社会的贡献不亚于把一个优秀学生送入清华北大.专家观点:转化后进生这样的概念100多年前就有,学术届研究出来的方法成百上千,核心都围绕着师德建设,特别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心.(蹲着与孩子说话)让孩子获得成功找到自信看到未来:办学多元化的提出是操作层面里最为成功的师德建设.高度重视师德建设的原因之二从教师方面看:由于我校一贯坚持“环境留人、事业留人、情感留人、待遇留人”的“四留人”政策,所以建校至今,我们从全国各地延揽、礼聘了众多教育教学届的翘楚精英,真可谓人才济济、高手如云。但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大多来自于全国各地重点学校的优秀教师,以前所面对的教育对象基本上是基础扎实、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因此教师在这样的学情下,练就了一身如何“教”的硬功夫,至于“管”乃至“育”的本领,则是相对较低,有的甚至是相当拙劣的。这种特殊的师资如今面对我校特殊的生源,于是乎教师如何在思想情感方面接受和适应“富家子”?!如何在方法措施方面转化和提高“富家子”?!这些便理所当然成为我校教师的关键问题,同时,也理所当然成为学校能不能办下去,兴起来的当务之急。管理目标的高要求与冲突:”在守法前提下的严格管理”的提出,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的解读,校本教研力度的加强.“后招生”概念的提出:招得进,留得住,做(教)得好.“和谐学校”概念的提出:强调学校教职工人际关系的和谐、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和谐、学生之间关系的和谐、人与校园环境的和谐、学校发展与外部社会的和谐等,通过把握办学中各种关系的规律,促进办学中各种关系的协调发展,达到建设和谐学校、全面推进学校发展。高度重视师德建设的原因之三民办学校激烈的竞争态势:每5年灭掉80%的企业,80%的员工转岗.民办学校的定位:家长可以选择我们也可以放弃我们.对我们而言,家长是顾客,学校必须让顾客满意.所有教职员工必须有服务意识,在方方面面都做到最好.对学校和教师的要求:100%的认真,100%的精益求精,100%的全力以赴.推行“八项举措”:彰显出我校实施师德建设的决心与力度举措之一:领导主抓,突出学校重视建设一支专业过硬、素质优良、扎根英才、乐于奉献的优秀教师队伍,是英才学校十多年来持之以恒、孜孜以求的重要目标,更是上自董事长下到每一个中层领导朝思暮想、苦心经营的主要工作。校以师兴,英才学校的教师都知道我校杨英董事长那句常挂在嘴边的话:“我值得向人炫耀的并不是校园如何美,设备如何新,而是我有一支高素质的优秀师资队伍!”。师以德立,英才学校的教师更铭记我校杨英董事长以自己小学的亲身经历发人深省地谆谆告诫大家努力抓好师德修养的重要性。为了打造高强师资,为了突出师德建设,建校至今,我们一以贯之地在以下四个方面做了不懈地努力:其一,严把教师招聘质量关;其二,营造宽松、和谐的良好工作氛围;其三,构建和实施公平、合理,富于激励的工作奖惩机制;其四,突出培训,积极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涉及教师选用、履职、考核、培训的四个方面,不仅各学部“一把手”亲历亲为,主抓落实,而且无一例外,都把教师的师德表现和要求放在了优先予以关注的地位。例如,教师招聘另外专设德育考核项目(意图通过德育能力看师德),评优评先关注师德表现(甚至师德方面的缺陷可以行使“一票否决”),校本培训,增加师德修养内容,等等。领导主抓的几个关键词:抓理念、抓招聘(德育与综合素质考评关)、抓培训、抓评价、抓待遇.举措之二:建章立制,突出制度保障民办学校怎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这是我们自建校之初就积极思考、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我们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至少坚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其一,“打铁还须自身硬”,内强素质,积极走内涵发展之路,努力抓好自身的教育教学质量,以质立校,以质强校;其二,在当前民办学校发展相当不规范的国内大背景下,必须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依法办学,依法治校。依照这一思想认识,我们同样把师德建设纳入到制度层面去不断统整、不断完善,从而使此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为此,我们制定并实施了《厦门英才学校教师师德建设管理办法》、《厦门英才学校教师业绩考评条例》、《厦门英才学校教师工作“十不准”》、《厦门英才学校关于教师体罚及变相体罚学生处理办法》、《厦门英才学校关于禁止教师收受及变相收受家长礼品的规定》、《厦门英才学校关于禁止教师从事有偿家教的规定》------等等。应当说,这些关于师德或与师德有关的规定与条例,对我校教师的常规工作起到很好的制约和指导作用,极大地推动和提升了我校师德建设的步伐和水平。举措之三:典型带动,突出榜样示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特别对于我校工作难度比较大,工作要求比较高,且师资聘用机制较灵活,教师流动情况较频繁的现状更是如此。那么,我们是如何发挥师德模范的带动、激励作用的呢?首先,我们在全校教师中形成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良好工作协同、帮扶、促进机制和氛围。其次,借助形成多样、方法灵活的途径,充分发挥优秀教师、师德模范事迹及精神的辐射渗透与鼓舞激励。例如,重奖师德典型,发挥奖励机制的激励作用。举办师德论坛,分享优秀教师的工作经验。组织师徒结队,推动教师帮扶相长,等等。我们认为,在现代学校管理中,激励教师积极性的最好办法是树出榜样,典型带动。我们的典型是多样的:有开拓式榜样、实干式榜样、廉洁式榜样、坚强式榜样、智慧式榜样、育人式榜样、师表式榜样、科研式榜样等。对这些典型、榜样,我们一贯的做法是积极做到三个“充分发挥”:即充分发挥这些榜样教师的模范作用,充分发挥这些榜样教师把整个学校聚合起来的粘和作用,充分发挥这些榜样教师在学校中持久的影响力。举措之四:学生参与,突出师生互助学校不遗余力抓师德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毫无疑问,最终落实在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上。有鉴于此,我校在实施师德建设工程时,始终不忘把此项工作与学生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发挥两者的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相互激励作用。就学生参与师德建设而言,学生对教师的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