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德育发展的研究》课题资料2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德育发展的研究马鞍镇中学傅琴在学校里,有一种东西,看不见却分明可以被触摸到,无法被量化却有着撼动人心的力量,这就是校园文化。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品行健康有着巨大的影响。一、校园文化和德育教育的含义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总和。由于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社区,因而校园文化一般取其精神文化之含义。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德育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影响,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主体的互动,把社会的政治准则、思想观点、道德规范、法纪规范和心理要求内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纪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教育。德育是一个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的独特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有教育环境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且也包含受教育者作为主体的自我选择、自我塑造、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结合两者的含义,不难看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二、校园文化建设的德育功能1、校园文化建设有凝聚作用。通过符合学校特色的校风、教风、学风和校训等精神纽带,沟通师生的思想感情,从而激发出师生对校园的情感归向,激发出他们的团队意识,凝聚成合力,形成一致的价值观。2、校园文化建设有熏陶作用。师生置身在精心设计布置的校园文化环境中,在不知不觉时其行为已经受到影响,通过耳濡目染,榜样作用,一股无形的力量促使他们在言行举止上要文明。优良的学校舆论、良好的师生关系等对每个人的精神状态有一个积极的导向作用,激发他们工作、学习的积极性。3、校园文化建设有约束作用。完善的制度文化,对师生的行为起到约束作用。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良好的精神氛围,会使他们产生一种很强的责任感,《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德育发展的研究》课题资料3无形中对他们行为起到内在驱动和约束作用。三、校园文化建设和德育的现状目前,校园文化建设状况存在以下几种现象:1、校园文化建设目的与育人环境脱离。很多学校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校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花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搞雕塑,搞硬件建设,不考虑当地的文化特色和精神,缺乏整体的规划、统筹协调,文化墙内容杂乱,名人名言过量张贴,上墙的制度过多,没有学校特色,又偏离了校园文化建设为奠基学校育人品味目标。2、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与师生脱离。多数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参与者主要是学校领导,普通教师对此事观望或不知,文化活动不多,学生参与少,师生比较被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德育理念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无法充分体现,学校上下难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3、校园文化建设缺少地方特色的精神核心。目前不少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未能与当地文化相结合,没有充分挖掘、提炼体现学校历史传承、办学特色的学校精神,精神文化建设薄弱。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措施、途径这些年,我们致力于校园文化建设,通过传承优秀的文化基因,使我校在外地生源不断扩容的关键时期,获得最丰富的德育营养,找到德育自我发展的原动力。我们将这种寻找动力之源的目光聚焦在马鞍本地文化与地域精神上,因为从本地域获得的德育教育题材,更切合学校德育教育本真,也更能让学生认同,从而使学生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能去模仿、去创新,夯实学生的品德“地基”,为今后在人生道路前行迈出坚实的一步。1、挖掘地域文化加强精神文化建设我们提出的以“驼峰”精神为引领的品德“地基”教育,就是要让学生能像骆驼那样勇于担当,无私奉献,坚韧不拔;能像山峰那样扎根平地,不甘平庸,向上进取。通过教师会、学生会、国旗下讲话等各种集会,宣传驼峰精神,宣传学校校训、校风。每个班制定班级目标、班风,喊响班级口号。每个学生写理想、定座右铭。通过一些凝聚师生精神动力的活动,把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的精神内化成师生积《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德育发展的研究》课题资料4极向上的自觉行为。2、结合精神文化加强环境文化建设我们以墙文化和石头文化为重点,精心设计学校环境文化。让每一面墙会说话:橱窗内学校简介、驼峰精神内涵介绍、优秀学生表彰、各备课组简介、师德规定等让师生引以为傲;走廊上、楼梯上,学生“我对驼峰精神的理解”的各种书法作品,激励学生不断努力;教室内墙上的班纪班规约束学生要遵规守纪;教学楼的宣传标语、名人名言激励学生要为实现理想学会做人。让每一块石头会说话:我们选字、刻字、上漆,赋予每块石头生机和灵性,并根据区域分布分别命名为“真”“善”“美”“德”“静”“感恩”“有容”等富有内涵的文字,遍布校园各个角落,与花草树木交相辉映,和着朗朗书声,和谐自然。让每一棵树会说话:学校组织师生查资料,整理校园内各种花木的科属、名称等,增加师生对花木的了解,培养与花木的感情,增强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3、以活动为载体,加强行为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实学生道德素质的最终体现。以“驼峰精神”为引领,我们开展系列品德教育活动。(1)在形成驼峰精神的过程中,我们充分听取全体学生的意见,进行品德“地基”的教育。通过“驼峰”少年论坛,请专家、老一辈马鞍人对“驼峰”精神内涵进行阐述,学生进行辩论;运用问卷向全体学生调查,征集校园大门口文化石题字;基于“驼峰”精神的校徽设计;各种以驼峰命名的社团和选修课等等。通过以“驼峰”精神为引领的品德“地基”教育系列实践活动,学生中逐渐认同“驼峰”精神,在思想上进一步的强化了学生吃苦耐劳的担当精神。(2)将驼峰精神渗入学生的日常教育行为。我们要求学生践行“驼峰”精神,注重学生自己基本人格的养成和学习过程的夯实。每一天、每一节课、每一次活动,学生都把着眼点放在细微之处,就像骆驼那样,每走一步都那么微小,可是最终能达千里之外。实现量变到质变。作为一所农村学校,特别是滨海目前外地民工的不断涌入,我们在德育教育的任何一个方面取得与其他兄弟学校相当的成绩,都要付出加倍的努力。(3)品德“地基”教育辐射、影响家庭,影响社会。《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德育发展的研究》课题资料5我们不仅在本校提倡品德“地基”教育,更将教育的意义带出马中,通过“小手拉大手”活动,宣传“驼峰”精神。通过学生在家里、在社会上的一举一动,对家长、对邻里进行潜移默化地影响,使“驼峰”精神成为大人们的行为风骨和准则。小手拉大手,孩子影响全家。无形中,这种“地基”教育就扩散到了马鞍镇每一个家庭。这是我们学校追求的一个崇高的社会使命。(4)品德“地基”教育发展学生勇立潮头的创新精神让学生们自己策划,展开班级文化布置,并且自订标准开展系列评比。团、队、会根据德育处工作安排,展开黑板报、宣传标语、墙文化书法布置,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布置品德“地基”教育的相关内容,营造德育创建班班有目标、班班有计划、班班有阵地、班班有特色的四有“地基”优胜班。学校开展综合考评,在很多制度上的完善都是通过学生提议,学校提炼,优化班级考评机制,极大地符合学生实践,更具有操作性。并且在自己制定的制度面前,学生互相监督,节约了管理成本,而且取得更大的效果。五、取得的成果近几年,我校通过提炼地方文化的精髓,加强环境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的建设,丰富校园文化内容,学校的整体上升了一个台阶。优良校风、教风得到进一步弘扬;校园绿化得到进一步提升;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逐渐形成。总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德育发展的有效途径。创新和推动校园文化建设需要领导们的前瞻性,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参与、需要全社会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