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教育学原理教育与教育学1:中外教育名言①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②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说文解字》③教育是发展健全的个性——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4.教育是“依照自然法则,发展儿童的道德,智慧和身体各方面的能力——裴斯泰洛齐5.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德国思想家康德2:教育的概念①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质的规定性,也是教育与其他一切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②广义教育:泛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③狭义教育:即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实施影响,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和过程3.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及相互关系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①教育者②受教育者③教育影响教育活动基本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①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作用,②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以一定的教育影响为中介4.教育起源的学说观点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利托尔诺观点:教育起源归于本能.不足: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心里起源论:代表人物:孟禄观点: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不足:否认了人是有意识的。劳动起源论:马克思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和生产劳动相结合。5.学校教育的产生1.原始社会有学校教育的萌芽,作为独立的社会实践部门的学校教育是在奴隶社会出现的2.我国经考证的最早学校在殷朝。未经考证夏朝就有学校成为“痒序”。周朝的乡学分为:塾痒、序、校3.教育系统的产生,是制度化教育形成的前提4.最早设立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职业是——商代5.欧洲封建社会教育内容:七艺包括: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术)、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6.学校产生需要具备的条件①社会劳动必须出现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使一部分人脱离生产劳动,同时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工,开始出现专门从事教育的教师和专门从事学习的学生②具有相当数量的经验积累,为学校教育提供特定的教育内容③文字等记载和传递文化的工具达到了一定水平7奴隶社会教育的出现的条件表现:①经济上,由于铁质工具的使用,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②政治上,在体脑分工的基础上,社会出现了阶级和国家③文化上,人们积累了大量的生产劳动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8.原始社会教育的主要特点:①教育的非独立性②教育的原始性③教育的平等性和普及型9古代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教育的特点①教育从社会生活特别是生产劳动中分离出,学校轻视体力劳动轻视生产经验的传授②学校教育为奴隶主和地主阶级所垄断,具有阶级性等级性。学校是培养统治人才的场所③个别教学的组织形式,教育过程是一种灌输和被动接受的过程10.现代教育的特点:①教育同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②教育的日趋普及型和多样性③教育的科学化水平日益提高20世纪中叶以后的教育特点:(重点背诵)①教育逐渐走向民主化,教育的服务性,可选择性,公益性和公正性成为学校改革的基本价值诉求;②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学校教育网络逐步建立,学校教育教学时空得到根本性改变③教育的功能得到全面理解,教育的生产性,政治性文化性得到人们的关注,教育在政治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中的功用得到系统和深刻的认识④教育的国际化和本土化趋势同时彰显⑤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阶级性教育向终身化教育转变教育学: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培养人的科学2教育学的发展阶段及其著作①教育学的萌芽阶段(从奴隶社会到17世纪)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昆体良——《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誉为欧洲古代教育理论发展的最高成就)朱熹——《四书集注》韩愈——《师说》②教育学的创立阶段(17世纪到18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首次把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确定下来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是近代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开端③科学教育学阶段(18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叶)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第一部科学形态的教育学是教育科学形成的标志④教育学的多元发展阶段(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实验教育学——梅伊曼和拉伊倡导通过科学意义的观察和实验方法研究和构建教育学的理论和体系儿童中心主义——杜威倡导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以儿童经验活动为中心⑤教育学的分化和拓展阶段(20世纪中期至今)3.新中国后教育学的发展阶段①学习苏联的教育学(1949-1957)(苏联教育学家凯洛夫的《教育学》)②教育学中国化(1958-1965)③教育学语录化(1966-1976)④教育学的逐步发展(1977至今)4教育学科的特点:①研究对象的普遍性,平凡性②问题域界的恒定性和解答的不确定性③学科基础的广泛性和跨学科④理论类型的多元性和学科路径的多样化⑤学科属性的综合性和理论结构的层次性5教育学的发展趋势①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不断扩大②教育学研究基础的扩展和研究范式的多样化③教育学科的细密分化和高度综合同时进行④教育学研究和教育实践改革日益密切6.教育学的价值(重点背诵)①作为科学认识形式的教育学能够超越日常教育经验②作为科学的认识方式的教育学能够有效的解释教育问题③作为学科知识体系或课程的教育学能够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沟通其中教育学的“中介”作用体现在(1)通过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使他们不断的领悟教育的真谛形成科学的教育观,增强作好教育工作的自觉性和预见性(2)通过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提高全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促进教育工作者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植坚定的教育信念(4)提高教育实际工作者的自我反思能力和发展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水平(5)优化教师的教育思维,为成为研究型教师打下思想基础(6)通过传播教育理念,改善全社会的教育舆论环境和教育观念,从而推动教育改革,促进教育事业发展7.教师如何学习教育学①把教育理论学习和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是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实践能力相互促进②将继承我国优秀教育传统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起来③把专业理论和交流讨论结合起来④把专业阅读和背景写作结合起来教育与社会关系1.教育适应并促进社会的发展是教育的一条基本规律2.教育适应并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是教育的一条基本规律3.教育的发展和变化是由社会经济和物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经济对教育的决定和制约作用:①经济发展对教育的需求是促进教育发展的动力②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以及教育的内部结构③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教育目的④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着学校课程与内容⑤经济发展水平对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4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在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的同时,也对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是教育的社会功能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2教育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3教育是创造和发展新的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4社会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①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②政治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和程度③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的目的,教育政策、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体系5教育的政治功能①.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②.教育通过选拨和培养专门的政治人才,促进社会政治的稳定完善和发展③.教育通过舆论、思潮,对社会政治产生影响④.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制度6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社会文化规范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问题,制约着人的教育观念:①重传统和重权威的价值取向影响教育过程和师生关系;②重功名的价值取向影响教育的价值观和质量观(2)社会文化影响教育内容(3)社会文化还具有非正式的教育作用7教育的文化功能(1)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2)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3)教育的文化融合功能(4)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8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人口影响着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及其战略重点(2)人口数量制约教育的鬼某,速度和教育经费(3)人口结构对教育结构的影响(4)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9教育优化人口的功能(1)教育是控制人口数量的重要手段(2)教育是提高人口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3)教育是促进人口结构趋于合理化的重要手段之一10教育的相对独立性(1)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定性。是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本质区别(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3)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11认识教育独立性,有什么意义:认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促使我们在分析和研究教育问题时,不能仅仅是从社会的政治,经济等方面去考察,还必须从教育的内在的,特有的规律性趣考察,更不能简单的照搬解决政治经济方面的方法去解决教育问题。第一教育必须坚持自己的独立品格。第二教育要对社会有批判性。第三教育对社会的适应要有所选择。教育与个体发展的关系1人的发展的内涵:人的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人生中,不断发生的身心两方面的积极变化的过程(1).大脑各区成熟的顺序(运动区体觉区视觉区神经系统)(2)儿童5岁左右学习乐器最佳2.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论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是由自身的需要决定,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人的生理机制决定代表人物:孟子柏拉图弗洛依德外铄论:人的发展是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如环境,刺激和要求和学校教育代表人物:荀子洛克华生实践主体论:认为人的实践是推动人的发展的主要原因。发展是人的内在需要和潜能的表现3遗传决定论:遗传决定论强调遗传在心理发展的作用,认为个体的发展及其品质早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被决定了,发展只是这些因素的自然展开。代表人物:创始人:高尔登。美心理学家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顿的教育”董仲舒——性三品4环境决定论:环境决定论(养育论)认为后天的生活经历和环境影响其决定的作用代表人物:洛克的“教育万能论”华生“环境决定论”5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遗传素质在时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2)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和阶段(3)遗传素质是造成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的原因之一(4)遗传素质本事可以随着环境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改变而改变6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可能性变为现实(2)环境制约着身心发展的水平、方向,影响人身心发展的进程和速度7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1)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2)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系统性和高度的组织性。(3)学校教育是一致经过专门训练的教师队伍担负的培养人的工作。(4)学校教育能对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加以调节,控制和利用。以利于学生的发展。同时学校教育可以抓住学生教育的最佳时期8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并不是万能的。(2)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是有条件8个体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主观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动力(2)主观能动性通过活动表现出来9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学记》:当之可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差异性互补性第一章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指社会对所要早就得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和规定。即教育目的规定了通过教育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质量和规格的人。2.人类实践活动与动物活动的基本区别——人是有意识和有目的的3.价值——主体需要和课题属性是构成价值的两个必不可少的要素4.不同价值取向的教育目的的基本观点(1)个人本位论:主要观点主张教育的目的应以个人价值为中心。应该主要根据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精神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构建教育活动。否定制度的权威否定社会对人的束缚,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教育必须反对和拒斥现实社会对人的发展的干扰。代表人物:卢梭伯克马斯洛(人本主义者)(2)人格本位论(偏向个人本位论)观点:注重受教育者完整的人格陶冶,突出人的价值的同时。更多的关注社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