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9—649年)课标要求:1、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2、探讨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一、玄武门之变(自学):二、“贞观之治”的出现:三、晚年的反省(自学):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监狱)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米斗三四钱,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自山东至于沧海,皆不粮,取给于路。入山东村落,行客经过者,必厚加供待,或发时有赠遗。此皆古昔未有也”。——《贞观政要》卷一从材料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社会景象?(结合教材,概括贞观之治的表现)(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风淳朴•结合上述材料,根据你的理解,分析形成这种现象的因素有哪些?(要求根据历史规律归纳封建王朝出现治世的共同原因)a、吸取前代教训,减轻人民负担;b、前朝基础;c、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前提)e、统治者的个人作用(励精图治)d、生产关系的调整(统治措施)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f、人民的辛勤劳动贞观之治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1)主观上:A.吸取隋亡教训,减轻人民负担B.唐太宗励精图治,调整统治政策2)客观上:A.隋朝经济繁荣为唐打下了良好基础B.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贞观:唐太宗年号(627-649年)共23年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唐太宗的具体措施:民族关系:对外政策:1、用人:选贤任能、虚怀纳谏、用人扬长避短2、制度:完善三省六部制,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重视法制,制定《唐律》,慎用刑法;1、“存百姓”:修养生息、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2、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制平等团结的民族政策实行开放的政策,加强中外联系戒奢从俭,爱惜民力法律:吏户礼兵刑工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皇帝中书尚书门下(决策)(审议)(执行)回顾:唐太宗对三省六部制的完善起到了怎样的历史作用?唐律残片唐太宗曾说:“法乃天下之法,非朕一人之法。”•“死者不可再生,用法务在宽简”•《唐律》比《秦律》减少160条死刑条款。•如规定:对孕妇处以死刑,要在产后百日执行。•“贞观之初,志存公道,人有所犯,一一于法。”唐太宗的政治游戏据《资治通鉴·唐纪》记载,唐太宗君临天下第六年,玩过一出政治游戏。他把死囚牢里关押待决的死刑犯390名统统放回家去,同他们约定一年之后,再回到监狱接受死刑。这是史无前例、惊世骇俗的举措。一年过后,这些死囚果真一个不缺、一个不迟到,统统回到了大牢里。于是,唐太宗全部赦免了他们。这出游戏,作为唐太宗的治绩,博得一片颂声。似乎证明了仁政的威力,加以恩德而使死囚们一年之内都变成了恪守信义的君子。唐太宗别出心裁玩了一把,获得施恩德而迅速改造转化囚犯的好名声。材料:(太宗)谓侍臣曰:“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此则富矣。”1.依据材料,唐太宗意识到了什么问题的重要性?2.体现了唐太宗在经济方面什么样的治国思想?在经济上采取了哪些措施?3.唐太宗的经济政策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思考:以阶级分析法做进一步剖析材料二:唐太宗尤提倡儒学,对群臣说:“我只喜爱尧、舜、周、孔的道理,有了它好比鸟有翼,鱼有水,失去它就要死,不可暂时失去。”他在位时,添筑学舍1200间,添加名额满2260员。各地学生相率来京师,高丽、百济、新罗以及高昌、吐蕃等也派遣贵族子弟来入国学,生徒多至8000余人,学校可称极盛。——范文谰《中国通史》第三册第124页讨论:1.根据材料得出唐太宗在文治方面的主张是什么?2.根据教材补充当时最具代表性的文德治国之策是什么?材料一:唐太宗即位之初便立下了“偃武修文,中国既安,四夷自服”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中国民族关系的新篇章•唐太宗对少数民族的统治方式有哪几种?举例说明.•用最简练的语言总结唐太宗的民族政策.•结合已有知识总结这一政策具有怎样的历史作用?1、准许内迁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2.设置羁縻府州,仍用少数民族领袖为官,官位世袭;后代由唐政府册封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措施:(战而后和)突厥:吐蕃:和亲武力征服东突厥西突厥:设安西都护府,管辖西域设置机构影响:b、促进了民族融合,c、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发展;a、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唐帝国东西有九千五百里,南北有一万六千九百十八里。与当时拜占庭帝国﹑伊斯兰帝国并称“世界三大帝国”。《步辇图》邮票《步辇图》是阎立本名作之一,表现了吐蕃使者禄东赞朝见唐太宗时的情景。贞观十四年吐蕃王松赞干布仰慕大唐文明,派使者禄东赞到长安通聘,《步辇图》描绘的就是当时唐太宗与禄东赞会面的场景。1300多年前,唐朝文成公主离开繁华的都城长安,来到雪域高原,与吐蕃王松赞干布和亲,开创了唐蕃交好的新时代。对中外交往采取积极的态度;对中外文化采取的政策;对外来文化采取的方针。体会唐太宗——对外政策魅力外交思想:阅读教材,列举唐太宗时,中外交往的有关史实、作用开放兼收并蓄友好中外文化交流表现:⑴设立专门机构:设鸿胪寺,作为接待各国使者的官方机构;⑵鼓励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等,长安成为世界性大都会;⑶外来宗教传入:佛教西来与玄奘西游;⑷日本、朝鲜积极学习唐朝文化,形成唐文化圈.唐朝长安城鸟瞰复原图唐太宗晚年的骄奢与反省晚年渐趋奢靡,享年51岁1、少于纳谏2、滥用民力3、反省4、对自己的评价:•唐太宗毕竟是个名君,在晚年他还能反省自己的错误,很难能可贵。他对太子李治教诲时反省了自己的一生:“你应该从历史中找古代的贤明帝王为学习的典范,像我这样的不足以效法。我做了许多错事,比如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常有兴造,犬马鹰隼没有不去的地方,行游四方又劳民伤财,这都是大错,你不要以为这都是好事,总想学着去做。”太宗自我检讨之五事:一不疾胜己之善,二能弃短取长,三敬贤而怜不肖,四不恶正直之士五爱外国人如本国人——岑仲勉《隋唐史》唐太宗的自我评价:“济育苍生其益多,平定寰宇其功大。益多损少人不怨,功大过微德未污。”“功大过小”材料一:唐太宗统治时期,天下出现“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的局面。贞观四年,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材料二:“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材料三:“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材料四:“大批外国人的到来,给唐朝注入了许多新鲜的文化内容,如佛教、伊斯兰教。同时,唐朝的先进文化也向外传播,特别是对亚洲(朝鲜和日本)的影响尤其巨大。如何理解唐太宗在推动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唐太宗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1、唐太宗励精图治,使唐朝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阶级矛盾缓和,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这就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了同周边各族之间的联系,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入了鼎盛时期。•3、唐太宗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这使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色彩,封建文化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4、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具有很强的自我反省能力,成为古代封建君主的楷模和典范,并对以后历朝的治国策略产生了深远影响。1、唐太宗曾多次说过:“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这些看法表明唐太宗()A.正确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B.认真总结了隋灭亡的教训C.清醒地看到了身为天子的危险处境D.及时制定了防止“覆舟”的统治政策2、“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繁荣。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这反映了唐太宗()A.民贵君轻的思想B.农业为本的思想C.君治为本的思想D.心存百姓的思想3、《步辇图》描绘了松赞干布的使臣向唐太宗请求通婚的情景,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采用册封的方式迫使少数民族政权臣服唐政府B.凭借先进的经济文化形成对周遍民族的巨大向心力C.通过互派使者的方式维持与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D.通过和亲的手段有效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4、唐太宗设安西都护府,位于:()A.回纥区域B.西突厥区域C.黑水区域D.吐蕃区域自我测评:2003广东高考问答题有的历史学家认为,唐太宗不过是个中等人才,其文韬武略不及梁武帝等人,之所以出现盛世,“皆时会为之,非尽由于人力也”。请从“时会”与“人力”两个方面,分析促成“贞观之治”的原因。参考答案:(13分)隋末农民起义为唐初社会发展扫除了障碍,隋朝的灭亡提供了深刻的教训,为贞观之治的出现奠定了基础。(7分)唐太宗顺应形势,调整政策、任贤纳谏,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6分)(可以从用人原则、民生问题、法制问题、处理民族问题、对外交流等角度思考)你认为唐太宗的治国思想、方略对今天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什么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