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语常用介词的分类及用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高考英语常用介词的分类及用法高考英语常用介词(一)介词的句法功能:介词不能独立在句中做成份,介词后必须与名词、代词、或动名词构成介词短语在句中充当一个成份,表示人、物、事件等与其它人、物、事件等之间的关系。1、作定语:Thebookonthetableismine.2、作状语:havebreakfastatseven.We(表时间)Theywerelateformeetingbecauseoftheheavy;rain.(表原因);Theystartedthemachinebypressingthebutton.(表方法)3、作表语:Mydictionaryisinthebag.4、作宾语补足语:Ifoundhimintheoffice.(二)1.表示时间的介词(1)in表示在某一时间段或在某一时候,如用在月、季、年份、时代、世纪等时间名词的前面,或用来泛指一天的某一段时间。in也可以指在之后,表示从说话起的若干时间内。如:inJuly/summer/2000/ancienttimesThebuswillbehereintenminutes.(2)on表示在特定的某一天,也可用于带有修饰语的一天的某个时间段之前。如:onSaturday,onSaturdaymorning,onthemorningofAugust1st(3)at表示在某一时间点,或用来表示不确定的时间和短期的假日、时节等。如:atsixoclock,atEaster(4)over,through(out)两者均指经过的全部时间。如:StayovertheChristmas.(5)for与since:for表示动作或状态延续的全部时间长度,为长达之意;since用于指从过去特定的某个时刻到说话时为止的一段时间;含有since时间短语的句子要用完成时,但含有for时间短语的句子不一定要用完成时。如:Ihavebeenthereforsixyears.Wehavenotseeneachothersince1993.(6)during指在时期/时间内,必须接表示一段时间的词或词组作宾语。如:Shewasillforaweek,andduringthatweeksheatelittle.2.表示地点的介词(1)above,below,over,under,on,ontopof,beneath,underneath:above和below分别表示高于和低于的意思,不一定指垂直方向上的上下;over和under分别表示垂直方向上的上下或高低;on/ontopof和beneath/underneath表示和表面相接触意义上的上下。以上三组介词互为反义词。如:Thetemplestandsontopofthehill.Thepenisbeneaththebook.Thereisalamponthedesk.(2)at,on,in:at指小地点或集会场合;on表示线或面上的位置;in表示在立体、区域或环境内,特别是那些较大,能够容纳相应事物的环境。如:HeworksatPekingUniversity.Yourradioisonthedesk.Hessittinginthesun.(3)between与among:between用来说明在两者之间或三个以上人或事物中的每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among用来说明在三者以上之间的相互关系;among可以用来表示没有确定数目的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如:Thereisasmallriverbetweenthetwovillages.Thebookisthebestamongthesemodernnovels.Therelationsbetweenvariouscountriesareveryimportant.3.表示原因的介词(1)for常常表示褒贬、奖惩的原因或心理原因。如:Theywillrewardyouforyourhelp.(2)from和outof常常表示动机或原因;through表示消极或间接的原因。如:Hefeelsweakfromlackofsleep.Hebrokedownthroughoverwork.4.表示目的的介词for和to都可以引导目的地。for表示拟定的接收人或目的,for跟在含有出发或开始意义的动词后,如:leave,setout,start,depart,sail等;to表示实际的接收人或目的,to跟在含有方向性的动词后。如:go,come,run,walk,move,fly,drive,ride等。如:WehaveleftforHongKong.HeflewtoAmericaviaHongKong.5.表示关于的介词一般about用于比较随便的谈话或非正式的文体;on用于正式的讲话、著作或报告中;of用于动词talk,read,know,hear等的后面。如:Whatareyoutalkingabout?intermsofnaturalresources6.表示原料的介词of和outof表示制成品的材料仍保持原材料的性质;from表示制成品已失去了原材料的性质。如:Hishousewasbuiltofbrick.Hemadethesetoysoutofoldcigar-boxes.Steelismadefromiron.7.表示价格的介词at和for都可表示价格,at仅表示价格;for还表示交换。如:Eggsaresoldat95centsadozenhere.Iboughtitforfivepounds.高考英语常见错误第1大错误:背诵新概念这是英语学习的罪魁祸首,很多人都受到所谓的专家的指引,把新概念当作圣经一样,只要背诵100遍就可以说一口流利口语了,但结果很多人背诵了,但没有学会口语。错误原因分析:背诵是大家学习口语常用的方法,背诵一些句子和文章,会有一些进步。但是为什么还是不能流利地表达自己呢?问题就在于我们背诵的很多句子不是自己想要说的。背诵其实是逆向的操作过程,主要是通过朗读这种表达方式,然后刺激语言的组织,从而变成思维的组成部分。但是,我们的思维受汉语的影响比较大,会受到排斥,最后只有少量的句子能说出来。再来看思维,思维有三大特点:相似性,差异性和固定性。背诵最多是满足相似性的需求,但差异性和固定性无法实现。由此可见,所有的麻木的背诵都是失效的。10岁之后,我们的汉语思维基本形成,背诵已经没什么帮助了。因此,对于背诵新概念,我本人都否定态度,想必全国学习新概念的人过千万应该是有的,但是,有多少人学出来的?我建议大家把新概念当作朗读的资料还是不错的,多读一读吧!还有新概念也可以作为听力的材料。第2大错误:发音很多人都在讨论发什么音好,有说发美音的,有发英音的,甚至有人以为自己发的什么牛X的音。大家要知道发音好,不表示你就能学好口语,那种说发音好,口语就学好的说法,简直就是个大骗子,也造成了国内的面子英语现象。错误原因分析:一提到发音,那就想起了十几年前,因为某大师,引起中国的英语学习的革命,突破了哑巴英语的现象,他是有功劳的。但是,也产生了另外一个现象:面子英语。大家都象参加模仿秀似的去学模仿了,也就有了大家经常谈论的英音、美音等现象。我们看连续性:思维组织表达接受分析理解发音其实就是我在上面说的第三步:表达。这没错,练练怎么发音,但是不可以放大它,它只能是口语的组成部分之一,模仿能力强的人学了是很像,不表示就能把口语学出来。因为口语的组成是三方面:思维、组织、表达。你把表达练好了,但是思维和组织这两方面没解决。所以,很多培训机构光练大家的发音去了,因为有市场啊,很多人认为发音好口语就能学好,其实问题就在这里。因此,我们经常会看到类似的模仿秀的视频,视频里模仿者能说一口流利的英文,其实也只能算是模仿秀而已,大多数人是无法按照自己的思维说出一口流利英语的。所以大家看到新总理在港大发表演讲发音比较差,就想当然地以为他的英语不好,那是不科学的。当然,我也不了解他的英语如何,只是不能通过发音来判断别人的英语整体水平。因为英语包含听、说、读、写、翻译、词汇和语法共7方面,要整体地来看。衡量的一个标准就是英语的听、说、读、写跟母语比较是不是近似了。第3大错误:看美剧学英语美剧最近几年大火,估计也跟大家学英语有关,认为看几部美剧就能学好口语了,这又是一大骗局。相信大家看了美剧没多久,就自动会去看字幕的,到最后也只是娱乐了自己而已。错误原因分析:我们还把语言的连续性列示出来:思维组织表达接受分析理解先看前三方面,关于口语:1、表达:跟读美剧对发音有帮助,因为你可以模仿他们的发音。2、组织:你也只能模仿他们的语言,但是,对语言的组织,如果没有语法基础的话,那你会是云里雾里的感觉。3、思维:你所模仿的也只有相似性,一些简单的语言,或者一些俚语你会模仿一些,但差异性和固定性没法解决。所以,美剧在口语方面也只是发音和少量句子,结果还是不能按照自己的思想流利表达自己。再来看后三方面,关于听力:1、接受:就算你不打开字幕,你知道怎么听吗?知道接受有三种方式吗?或许你为听到一两句简单的日常用语而欣喜,也或者你听到几个词汇而骄傲,也而已。2、分析:如果接受不到语言,你怎么去分析?也只能靠猜测了吧!或许你能猜到几个,那你的进步呢?3、理解:也只有上面会分析了,你才理解得到,既然分析靠猜,又能理解多少呢?由此可以看出,美剧在听力方面的帮助是微不足道的。高考英语复习攻略一、科学设计试题,考查综合能力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及《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考试说明》,结合北京市中学英语教学实际,以促进教育公平、科学选拔人才、推进素质教育为目的,科学设计命题内容,突显基础性、综合性和实用性。试卷根据高中生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和学业发展的需求,全面考查了《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建立在对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的整体考查上。语言知识是语言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基础。全卷的设计注重语言能力的考查,把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的考查融入到听、读、写三方面的考查中。对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的考查渗透在对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的考查中。注重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二、思想性与教育性并重试题坚持积极向上、正面引导的选材方向,确保材料本身有助于考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荣辱观。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现全面发展的育人要求。学生完成试题的过程就是一次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的过程。例如,完形填空篇章中主人公富有爱心,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充分体现了文明、平等、和谐和友爱,鼓励考生利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服务他人,对共建和谐社会起到很好的作用。阅读理解A篇则充分体现了互助和谐与友爱,责任担当,引导学生注重个人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培养和团队合作意识的增强。写作第一节要求考生对中国文化符号有一定的认识。长江、泰山是具有中华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和旅游价值。认识中国是从感受中国文化符号开始的,试题能展现考生对祖国的情感和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三、知识性与实用性并举试题材料的选取兼顾了知识性与实用性,所选材料语言地道真实,包含多种文体和文化知识,涉及的内容为学生所熟悉,语言和语境真实,符合用英语进行国际交流的实际需要,体现在真实环境下语言的使用。例如,听力话题涉及天气、业余生活、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公共交通等多个方面,不仅充分体现了知识性,而且均为生活中真实的实用语言。阅读材料涉及多种文体,有记叙文、应用文、说明文和议论文。阅读B篇为一条青少年杂志的广告,阅读C篇为普及大众防疫知识的说明文,阅读D篇是有关人工智能机器人安全性的议论文。所有材料都体现了知识性和应用性并举的特点。四、提供展示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空间写作任务既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关,又给考生提供足够的开放空间,有利于考生展示自我的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