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议论文写作——事实论据的叙述方式【目标定位】1.掌握详例、简例两种叙例方式。2.掌握详例、简例的组合方法。【范文感知】一、重要概念阐释“事实胜于雄辩”,在议论文写作中,为阐述自己的观点态度,最常见的就是用事实论据来说理。这里的事实论据主要指那些客观存在的、具体的事例。而根据对事实论据叙述的详略程度,一般可以将它分为详例与简例两种方式。二、典型例文印证请诵读这篇优秀作文,看作者运用了哪些详例、哪些简例。我言秋日胜春朝(2016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无意中翻到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几点水纹,几抹残云,一钓叟,除此之外,满卷皆虚空。这叫留白,是中国水墨画中宕开的浓重一笔,全卷只有几处重点物象是细心勾勒的,其余只是略作铺陈,甚至不沾半点墨。全卷意蕴于是从二维纸面伸展成了无限。留白是与前人的叫板。南宋马远与夏圭,人称“马一角”“夏半边”,尤善留白。而宋前的山水画师,大多是事无巨细,皆一一列举下来。怕是远处草丛中几块石子,几块污秽的牛粪,前人也会一丝不苟地记录下来,装裱以登大雅之堂。布满画纸的山水,自也有它的美,碧水蓝天,枯藤怪石,强烈的视觉冲击,喂饱了千年来中国人的审美。仿照古人的《清明上河图》,一千多人物,雕梁画栋,飞桥屋檐,美、大气。但马远与夏圭,偏不爱这耗尽精力体力的活儿。再者,前人已留下大量如此详尽的山水,再走这条路,恐怕历史上只会多两个无名的山水画师,却少了“马一角”“夏半边”!古诗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是乐观和通达,也是个性与创新,自古太多的悲秋怀古,似乎一到秋天,日历一撕下,人的心境也会转凉,尽管那炎热与夏天并无二致。“前人之述备矣。”秋,承载了太多的悲伤情怀。有“天凉好个秋”,也有“物换星移几度秋”“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只有这一声啼鸣,唤起了后世对秋的审美。“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那成排的雁、鹤不同于以往,成了欣欣向荣的象征,成了最美的秋词。这便是“唱反调”“叫板”之美。有些话,别人也说过,我便不必再附庸风雅;只有别人无话可说时,才是我的主场,我的黄金时代。国学大师陈寅恪不正是这样的人吗?面对一个妓女,他不似别人一样心怀芥蒂,以别样目光看她,而是在目盲情况下口述了八十余万言巨著(《柳如是别传》),这是个性与创新,也是对人性的敬重。同样,韩干,那个画马的宫廷画师,亲身入马厩,与马儿共同生活,不听从老师的劝诫,才成就了《照夜白图》,韩干的马,大多腰体肥圆,怒目圆睁,没了以往画师的瘦马,病不啦唧的。鲁迅先生的话犹在耳边萦绕,“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是了,只有于杂草丛生处独辟蹊径,才能避免在他人的康庄大道上流于平庸,才能成为被人记住的开路人,才能成为有个性的个体,才能成为马远、夏圭、陈寅恪和韩干……只愿在不断流淌的长河中,尽管洪流碾过,巨山平偃而下,我却依旧能听到“我言秋日胜春朝”。抑或更响亮、更不同于他的啼鸣。【写法导引】一、详例的叙述要求要求一:定向集中——叙述事例的基本要求【典例·悟一悟】阅读下面的文段,思考后面的问题。深刻地扎根,长久地积蓄,方可实现最灿烂的“一鸣惊人”。记得沈从文文集的作者简介有四个字:大器晚成。相比同期的文人大师,他似乎一直被人忽略。在别人出书立言之时,他还是日夜吸纳知识的平民。年届中年时,他那流在湘西凤凰沱江上的文字短短几年内便被奉为佳品。难道可以说,就是他耀眼的中年成就了他的一生?不是!之前数十年的沉默修为,为他蕴蓄了无穷的力量,助他书写了文学史上的神话!(《蕴蓄,让神话开篇》)【思考】1.本段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运用的论据是什么?提示:①深刻地扎根,长久地积蓄,方可实现最灿烂的“一鸣惊人”。②论据为沈从文在沉默修为中书写文学史上的神话。2.论据中哪些句子指向中心论点?提示:“在别人出书立言之时,他还是日夜吸纳知识的平民”“之前数十年的沉默修为,为他蕴蓄了无穷的力量,助他书写了文学史上的神话”。【技法·学一学】1.要选取能有效证明中心论点的准确、典型的事例。如邓拓的《不求甚解》一文,就选择诸葛亮读书“观其大略”不求甚解的典型例子,有力地证明了“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的观点。2.叙述事例时,不必讲清事情的来龙去脉,要大胆舍弃与中心论点无关的内容。如上面片段在论证中心论点时就只叙述沈从文如何积蓄、如何沉淀的,果断舍弃了沈从文其他成功的做法。3.叙述事例时,要有点题句,点题句要点明材料与中心论点的关系。如《谈骨气》一文就是以“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这样的句子鲜明地点题,突出了中心。要求二:鲜活生动——叙述事例的亮化【典例·悟一悟】阅读下面的文段,思考后面的问题。片段一穿越历史的烟云,勾践在徒有四壁的小屋里,踌躇徘徊、卧薪尝胆。他对外继续讨好吴王,屈尊示弱;对内休养生息,充实府库,开垦田畴,缓刑薄罚,减省赋税,富国强兵,并鼓励增加人口以增强国力。经过长期准备,国力日益强大,士兵个个斗志昂扬,最后一举灭吴。正因为勾践做好了充分准备,养精蓄锐,才最终取得胜利!心有准备,才能离成功更近!(《心有准备》)片段二邓稼先在漫漫黄沙中,用“心在焉”为华夏大地披上了一张稳固的防护网。寂静的实验室是他的家,荒凉的野外是他的栖处。没有波澜闪耀的日子,有的只是漫天黄沙与枯燥的实验数据。在这飞沙走石的戈壁滩上奔走、勘察;寒冷的冬季他伴着孤灯在那简陋的实验室中埋头研究,危险的核实验环境仿佛可以看得到死神举起的镰刀。但他无惧无悔,因为心有所在,所以成就令世人瞩目。(《心要在焉》)【思考】1.片段一是如何使论据鲜活生动的?提示:叙述事例时,借助想象,将勾践“准备”的具体措施详细写了出来;同时,运用整句,使语言结构整齐,生动形象。2.片段二是如何使论据鲜活生动的?提示:结合邓稼先这一事实论据,合理想象邓稼先工作的环境和场景,突出了客观环境的恶劣,以衬托其“心在焉”的精神品质,增加了事例的意蕴和说服力。【技法·学一学】论据要形象——适当挖掘增补1.叙述事例时,借助想象,还原情态,加入细节描写。如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就以“司徒雷登大使老爷却坐着不动,睁起眼睛看着”他看见“中国的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也大群地和工农兵学生等人一道喊口号,讲革命。总之是没有人去理他”等形象的文字为据,勾勒了司徒雷登的失望和无奈,抨击了美国侵略政策的彻底失败。2.叙述事例时,结合论据,合理想象,添加一些必要的、具体的场景。要求三:分析论证——叙述事例的升华【典例·悟一悟】阅读下面文段,思考后面的问题:智慧也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蛰居,而是艺高人胆大的能力。在一个从眼镜度数判断学历深浅的时代,智慧总被人误解为文凭的多寡,知识的乏与盈。智慧不是学校教育中书本的内容,它与知识或有关系,却并不等同。王熙凤刚出阁,论学识必不如林黛玉渊博,却协理宁国府将事务治理得有条不紊。反观如今层出不穷的“专家”,知识有余,常识不足,实践能力低下。智慧的能力往往存在于社会交往与自我生活中,那些在生活中游刃有余、井井有条的人,想必都是些身怀智慧的人。(《智慧的境界》)【思考】1.文段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提示:本段文字的思路为先指出智慧是艺高人胆大的能力,接着分析了智慧与知识的关系,然后列举典型事例联系现实分析论证,最后水到渠成地指出“智慧的能力往往存在于社会交往与自我生活中”。2.根据上面的分析请回答本段文字运用了哪些分析方法。提示:本段文字在分析事例的过程中运用对比论证法和意义分析法。【技法·学一学】1.因果分析,深入追问中扣紧中心论点。在叙述完具体的事例后,可以紧扣中心论点,然后以“为什么……因为……”“正因为如此……所以……”“之所以……是因为……”等句式深入追问,分析具体事例中形成某一结果的原因,进而增强论据的说服力。2.对比分析、假设分析是拓展思维深度的辅助工具。在叙述完具体的事例后,可以用“倘使……就……”“假若……就……”等句式,从正面或反面进行假设分析,与具体事例形成鲜明的对比,揭示出论据和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3.意义分析法。在叙述完具体的事例后,可以从正面分析材料中的闪光点,指出其对于我们的启发意义;也可以对材料中列举的错误行为进行分析反思,指出其错误所在,揭示其造成的后果,给人以警醒。【对点·练一练】阅读下面的文字:演员拿到一个剧本,演员看后说,我是演员,不是读剧本的,可以改台词。编剧说,我是编剧,剧本是什么就是什么,不能改动。要求:1.自选角度,确定文意,自拟标题,写一段议论片段,300字左右。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俗话说,不破不立。人的变化也是一样,要想有所成就,更应当敢于突破。敢于突破要有自己的主见。有些人也想做出成就,可是缺乏主见。楚霸王项羽就是这样一个人。鸿门宴上,他完全可以除掉送上门来的对手刘邦,可他就是不能突破自己的优柔寡断,放虎归山,最终使自己一败涂地。相反,战国时期的邹忌就是一个很有主见的人。他的妻、妾与客,都夸赞他长得比徐公美,可他并不轻信,而是坚信自己的眼睛,在亲眼见到徐公后,方知自己根本没有徐公美。他用自己差点受蒙蔽的实例,让齐王明白了治国之道,从而使齐国“战胜于朝廷”。可见,有了主见,才能突破认识的局限,清醒地了解自己,成就自己。二、简例的叙述方法方法一:围绕观点,发散思维,正反展现相同性质的材料【典例·悟一悟】阅读下面的文段,思考后面的问题。贝多芬甩开了尘世的喧嚣,在音乐的国度里尽情跳跃;居里夫人抛弃了名利的纷扰,在科学的世界中迈出了更深远的步伐;陶渊明忘却了世俗的黑暗,在自由的南山中悠然采菊……他们在人生路上轻松徜徉,嗅着人间的芬芳。而别里科夫被世俗束缚在了袋里,葛朗台被金钱拖至了死神的身边,他们没有全力轻松地奔跑,最终被卷入世俗的浊流之中……(《忘却世俗轻松奔跑》)【思考】1.本段围绕中心论点,列举了哪些事例?提示:贝多芬、居里夫人、陶渊明、别里科夫、葛朗台的事例。2.这些事例之间有怎样的内在关系?提示:本段文字共列举了五个具体的事例,其中前三个是正面的例子,后两个是反面的例子。这样,事例之间形成对比,突出了论证的中心论点。【技法·学一学】打破时空局限,选择有内在联系的同类或正反两方面的例子组合说理。如司马迁《报任安书》中“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就运用了此法。方法二:多项组合,细化论点或分论点,从不同的角度选择简例【典例·悟一悟】阅读下面文字,然后思考后面的问题。“人贵有恒”,古往今来,有多少通过自身不懈努力“到达光辉顶点”的故事:苏武持节,牧羊北海19年归汉而不辱使命;甘地投身民族解放运动,终其一生无怨无悔;陈景润钻研数学,呕心沥血破解哥德巴赫猜想。当然,对于我们生活在大千世界的普通人而言,也许注定要度过平凡的一生,但是,只要保持热情与专注,我们同样可以让平凡的生命显现光彩。我们知道有那样一些身处偏远山村的小学教师,辛苦育人而自得其乐;我们知道有那样一些井下作业的矿山工人,于黑暗中发掘光明而毫无怨言;我们知道有那样一些出海航行的水手,凭借礁石一般的意志面对与爱人的别离。是的,绚丽多彩的世界不正是来自于这些散落各处的色彩的集合吗?诚然,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从事创新研究工作,带领创新团队为社会所做的贡献要大于焊接工艺,但是我们知道,大自然的美丽绝不是仅仅由鲜花构成的,绿叶的作用同样重要。人类需要凭借灵魂交流获得精神愉悦,艺术产品的功用往往大过食粮,人们渴望通过艺术再现现实,从而思考自身存在的意义。这也许正是艺术产品往往具有更高价值的原因。(《所有人都是最有风采的人》)【思考】1.围绕中心论点,文段选用了哪些典型事例?提示:苏武、甘